【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教育最动人的时刻是生命与真善美的相遇:在懵懂困惑中求得真知,在困顿艰难中坚守一份善意,在纷繁芜杂的大千世界中获得一幅幅美的画图。——守望者
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新教育》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文章来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安徽合肥,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培养完整的人,是教育的一个根本使命。要培养完整的人,首先要建构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从时间、空间和过程三个方面构建了完整教育生活的基本维度,设计了基于人的“知性、灵性和德性”的教育行动和课程体系,以实现“知识、生活与生命的深刻共鸣”,从而培养“身、心、灵”和谐统一的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123)是马克思关于人的一个重要命题,也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在现代社会中,资本力量的驱使、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学科分类和分科教育等因素使人逐渐成为“片面的人”[2](514)。那么,如何成为完整的人?“以教师成长为起点,以营造书香校园等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新教育实验”[3],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索。一、完整:一个根本的教育命题
完整性是系统性的表现,是指系统结构中的各个部分占有了各自应该占有的属性并建立有效的相互联系,从而保证了整体获得自身独特的功能。从内在维度看,人的发展最终表现为心灵品质即人格的形成。因此,在内在维度上“完整的人”即人格品质高尚健全的人,是人格的各个部分占有了自身的本质属性进而促成了人格的完整性。现代教育的开创者、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Comenius,1632)很早就关注了教育与人的完整行的关系。他说:“学校里面所给的教育应该是周全的”[4](50),“人人都应该接受一种周全的教育”[4](50)。德国教育学家、哲学家席勒也注意到了教育和文化对人的完整性的影响,他说:“在近代,由于文明的发展和国家变成强制国家,人们只能发展他身上的某一种力,从而破坏了他的天性的和谐状态,成为与整体没有大多关系的、残全不全的、孤零零的碎片。”[5](43)这种“片面的状态”,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对人类的进步是必要的。但是,个人却成为资本社会中工业分工和工业文明的牺牲品,失去了自身性格的完整性。因此,席勒说:“要改革国家,获得政治自由,必须首先改善时代的性格,恢复人的天性的完整性。”[5](58)席勒特别强调审美教育对于“完整的人”的价值:“近代人要做的,就是通过更好的艺术即审美教育来恢复他们天性中的这种完整性。”[5](43)马克思一生都致力于人的解放事业,致力于让人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完整的人”。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对“片面的人”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他说:“分工使他变成片面的人,使他畸形发展,使他受到限制。”[2](514)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认为成为“人”的过程就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123当代,著名的宗教教育家克里希那穆提也提出:“教育在于培养完整的人”[6](1)。在中国,许多教育学者如肖川(2001)、唐勇(2006、)孙光迎(2011)等人也分别撰文论述“完整的人”的教育问题。“让人成为他( 她) 自己,一个完整的自己,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7](1-7)为此,以“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数码社区、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等十大行动为标志的“新教育实验”,对“完整的人”的教育进行了较深入的探索,提出要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认为,完整的教育生活,是培养“完整的人”的前提条件。对一个学生来说,他体验着的教育生活首先应该是完整的,然后他才可能获得作为人的完整。二、完整的教育生活
时间和空间,是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教育生活也以时间和空间的形式自然地存在着。“新教育实验”对于完整的教育生活的追求,也表现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一)“完整”的时间维度
时间是事物连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是事物整体性的纵向维度。“新教育实验”所追求的完整的教育生活,体现在每一天的具体的教育生活中,也体现在宏大而概括的教育理念中。“新教育实验”倡导要教会学生积极的生活方式,“把电视文化、网络游戏、不良读物、应试教育从教育生活中清除的同时,还应该给予他们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培养他们健全的心智,让他们能够从容地面对一切生活的诱惑和压力。”[8](88)“晨诵、午读、幕省”就是这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晨诵,是“用诗歌开启新的一天”[8](88);午读,是“用美丽的童书滋润童年”[8](88),幕省,是“学会反思的生活”[8](92)。从时间维度看,提倡“晨诵、午读、幕省”的生活方式,是要把学生的一天串联成一个整体。从内容维度看,“晨诵”是通过诗歌与感性美好的事物直接接触,是将经典“依据学生发展的规律安排成适合的成长营养”[9](1),从而为一天的生活奠定积极的基调;“午读”代表学生的对理性的自由追求和自由表达,是学生提升理性的心智能力的过程;“幕省”代表总结和整合,是学生用理性反观一天的经验的过程。当然,“所谓的‘晨’、‘午’、‘幕’,是根据课程特点所作的形象化的说法,并不一定要局限在这些特定的时间;晨诵、午读、幕省将教育回归到一个朴素的整体,它既是对学科课程的补充,同时也是对过早精细化的学科课程进行矫正。”[8](94)“新教育实验”认为,素质不是知识和能力的拼版,素质教育也不是简单增加一些体育、文艺课程,而是通过一种整合的生活方式,结合学科课程的学习,把那些真正对一个人一生有用的东西教给学生,从而让教师与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对教育的时间规律的尊重,具体表现为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来展开教育。“任何教育都是对生命的刻写,教育不能逾越学生的身心发展,而好的教育是二者之间的平衡。”[9](3-4)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8](91)怀特海和爱因斯坦也都曾表达过一个类似的观点:当学生把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都忘记之后,剩下的就是教育。那么剩下的是什么?在“新教育实验”看来,剩下的阅读、思考、观察、想象的学习能力,还有生存能力、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新教育实验”认为,“人的一生有许多比考试成绩更重要的东西,其中关键就是关于一个人一生幸福的习惯、技能和生活方式。”[8](91)生命是不断向上发展的过程,现在是对过去的发展和超越,而未来则是对现在的发展和超越。同时,这个发展和超越不是跳跃性的、跨越式的,而是由量变到质变、连续性的发展过程。“新教育实验”关注学生的当下的生活幸福感,也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更重要的是,不能为了当下的发展和剥夺甚至牺牲了学生未来获得幸福的能力。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未来的生活,它也为了当下的生活。教育不仅仅是教给学生当下有用的东西,它也要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二)“完整”的空间维度
空间是事物的延展性的反映。如果说时间主要反映事物的纵向发展关系即自我关系,那么空间则主要反映事物的横向关系即相互关系。“新教育实验”追求教育生活的完整,具体表现为对学生、教师、教室、学校、社区等教育的基本要素的相互关系的整合。教室,是教育生活的核心存在。“缔造完美教室”是“利用新教育学生课程的丰富营养,晨诵、午读、夜省,并以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为所有学科的追求目标,师生共同书写一间教师的成长故事,形成有自己个性特质的教室文化。”[10](206)教室是一个空间概念,是一个发生学习和教学活动的物理存在,是房间、教师、学生、教学活动、学习活动、课外活动、学生互动等要素组成的一个集合体。同时教室也包含了丰富的时间内涵,一群人在此相遇,在交互作用中共同书写生命故事。传统的教室,在很多教师的眼中仅仅是空间性的,是一个场所。而“新教育人”眼中的教室,是时间性与空间性的融合与统一,是生命与自然、学生与老师、教学与自学、学习与娱乐的融合统一,是过去、现在与将来的统一,是“晨诵、午读与幕省”的统一,也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系统哲学认为结构决定功能。相应地,“新教育实验”假设,教室的丰富性影响着学生的丰富性和完整性。教室作为一个系统,它所含要素的丰富性和整合性,决定了教室的功能,决定了教室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缔造完美教室”是要让学生“穿越课程与岁月,朝向有德行、有情感、有知识、有个性、能审美,在各个方面训练有素又和谐发展的生命。”[10](206)完美教室,要将愿景、文化和课程要素等融合在一起,使师生汇聚在伟大事物周围,“吻醒”故事和经典,编制诗意的生活,让生命实现从简单向丰富的穿越。数码社区,是指“通过加强学校内外网络资源的整合,建设学习型网络社区,让师生利用网络来学习和交流,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应用能力。”[8](86)数码社区 “信息革命”的产物,它大大缩短了人类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使“地球村”从概念成为现实。建设数码社区就是利用信息技术为教育服务,提高教育效率,突破教育面临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整合各种资源以促进教育发展。首先,数码社区突破了学校围墙、延伸了教育功能、营造了开放的学习环境。其次,数码社区是共享的优质资源、是互助共赢的学习平台。再次,数码社区是延伸的生活空间,它有助于沟通思想情感、习得“共同语言”。物理意义上,教育生活是教育活动在三维空间中的具体展开。由于三维空间是一个不受主体控制的、客观的物理存在,因此三维空间对个体来说是一元的。个体生命在一元的三维空间中的开展,受制于个体生命的活动范围,在空间上是单一的,在时间上是单线的。而语言和文字的出现,让个体生命不仅以活动实体的方式存在(一元的),还以文字、图像等形式存在(二元甚至多元的)。虽然语言、文字和图像对于人是相对孤立的,甚至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当语言符号与生命实体联系在一起时,就被生命赋予了意义。而语言文符号则赋予了生命二元性甚至多元性,生命也因此而获得更多的可能行。“建设数码社区”这一教育行动,是要让学生、教师和家长的生命,突破纯物理意义上的一元空间,实现生命的多元性与共时性,进而培育生命的丰富性和完整性。(三)“完整”的过程维度
教育是一个过程,生命也是一个过程,当教育的过程与生命的过程实现和谐统一时,生命就因教育而得到丰富和完整。生命过程是人获得生命特性的顺序和环节,是人整合实践特性和空间特性的表现。第一,同化过程。按照皮亚杰的思想,认识的发生过程就是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同化”是吸收新的信息于已有的认知结构,是增大认知容量的过程。生命的过程除了表现在认识方面,还有情感、意志、人格、社会关系、道德伦理等方面。是从信息和能量的角度看,生命的展开就是一个输入、加工和输出的过程,也是类似于同化、建构和生成的过程。“新教育实验”的十大行动,基本对应(不是严格对应)了生命展开的同化、建构和生成过程。生命的同化过程就是获得“精神营养”的过程。“营造书香校园”和“聆听窗外声音”是“新教育实验”推动生命同化过程的主要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强调通过良好的阅读氛围的营造,推动学生从经典阅读中获得精神营养。“聆听窗外声音”是“自我”与“他者”的对话,是“自我”吸收“他者”的现实养分而获得发展。“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的精神境界取决于有没有作为“源头活水”的“精神营养”的不断摄入。因此,“新教育实验”认为,“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人通过阅读经典书籍传承历史文化,通过阅读经典、聆听“窗外声音”而丰富生命。第二,建构过程。按照皮亚杰的观点,当个体的认知结构不能适应外在环境或不能解决新的问题时,就需要改变内在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的挑战,这是“顺应”的过程,也是主动对旧的认知结构进行建构以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生命的开展,要借助于教育者的塑造,也要借助于生命个体自身的主体性实践和建构。人通过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选择和建构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而建构了自己的生命。“新教育实验”主要通过“推动每月一事”、“研发卓越课程”、“打造理想课堂”、“缔造完美教室”等行动推动生命的建构过程。通过“推动每月一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技能和态度。通过“研发卓越课程”,让学生在传统的学科课程之外,还能接受更加完整丰富的教育,从而培育学生“真、善、美”的优秀品质。通过“构筑理想课堂”,让学生实现“知识、生活与生命的深刻共鸣”,从而实现知行合一理想境界。而“缔造完美教室”,则是把、学生、教师、学校、课程、教学、学习、理想、文化、活动、情感等教育中的基本要素融合成一个整体,打造生命成长的“第二家庭”。通过在行动中创设的感人的故事、丰富的活动和深刻体验,对学生的生命进行培育和建构。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逐渐选择和建构他自己。第三,生成过程。此处,“生成过程”主要指“成为的过程”,即表现生命和表征生命的过程。用信息哲学的术语说,是“输出过程”。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比较强调“输入”过程,因此出现了“满堂灌”和“应试教育”的现象。而生命的展开绝不仅仅是“输入”或“同化”,否则人就成了生产线上产出的机器。生命的展开是同化、建构和生成的完整过程。生命只有在有意义的生活空间中开展,生命才能获得意义。如果生命总是在对知识的死记硬背(输入)、对题目的大量训练(加工)和对考试分数的执著追求(输出)中展开,那么生命是机械的、单调的、无意义的,即是不完整的。因此,“新教育实验”的十大行动特别强调生命展开的完整性和现实性。在现实性上,“新教育实验”通过“师生共写随笔”、“培养卓越口才”、“建设数码社区”、“家校共建合作”等方式促进生命的生成。“共写随笔”和“卓越口才”是教育成果的直接输出,是学生的阅读、课堂学习、课外活动的直接成果。同化、建构和生成是一个整体,因此,要“要写得精彩就要做得精彩,要做得精彩就要读的精彩。”学生在“数码社区”中完成书写随笔、分享经验、探讨问题、展现个性等活动,有助于他们在元多的视野下生产自我、展现自我。“家校共建合作”是让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的设计和管理中,家长、老师、学生共同面对问题,共同成长。“家校共建合作”不仅是整合教育资源、提升教育效率的积极手段,在现实性的意义,“家校共建合作”还可以弥合理想和现实的裂痕,促进学生生命的完整。三、完整的人
“完整的教育生活”的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何为“完整的人”?既然马克思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那么这个“本质”是什么?费尔巴哈认为,人的本质是“理性、意志、心”。[11](26)马克思认为,人有三个普遍特性即“悟性、心灵和意志”。 [2](607)可见,费尔巴哈和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界定,与柏拉图把人的灵魂分为“理性、激情和欲望”[12](281-282)的学说总体上是一致的,即人的本质表现在认识、情感和意志等方面。因此,“新教育实验”关于“完整的人”是探索,从学说的内在品质的角度看,也体现在认识、情感和意志等方面。(一)“天性”的完整
“天性”是指人的自然特性,是与生俱来的本原属性及其规律。顺应天性,就是站在人的本原起点上,尊重本原起点的动力、作用和方向。从人的天然属性上看,把心灵划分为“认知”、“情绪”和“意志”的“三分法”,是比较通行也是得到认可度最高的观点,这三个观点也分别对应了人的三个基本天性,即知性、灵性和德性。“天性的完整”是指教育要全面丰富人的知性、灵性和德性,而不能有所偏废。知性的终极导向是“真”,德性的终极导向是“善”,灵性的终极导向是“美”。因此,“新教育实验”基于人的天性,构建了面向“完整的人”的课程体系,即“以生命课程为基础,以公民课程(善)、艺术课程(美)、智识课程(真)为主干,以特色课程(个性)为补充。”[10](260)“新教育实验”是一项以“智识课程”启发知性、以“公民课程”培育德性、以“艺术课程”激活灵性、以“特色课程”整合个性的教育行动研究。知性是人获取知识、学习知识、发现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内在本原特性,其最终目标是以“真”为皈依的智慧。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求知是人的天性”。康德假设,人有基于“先天综合判断”的纯粹理性,人才能发现知识和创造知识。因此,保护好奇心,训练包括分析、综合、归纳、演绎、分类、比较等形式在内的认知能力,培育感知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等认知要素,尊重从感性到理性、从个别到一般的认知规律,是教育活动要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新教育实验”通过构建“智识课程”来启发知性。它基本对应于传统学校教育中的知识性学科课程,但其“根本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形成用以统领知识的智慧和运用知识的能力。”[10](263)“智识课程”以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为手段,以提升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为目标。德性是人基本的内在特性,人用其以获得道德规范、理解和认同道德规范、养成道德品质,其终极目标是“善”。德性是个体的生物生命向社会生命过渡的内在中介条件,也是个体的现实性走向超越性的内在中介条件。德性不是个体的人的天性,但却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生活的“天性”的中介条件。因为,“在现实性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作为生产关系、亲情关系、朋友关系等关系的总体存在,需要内在的道德品性和外在的道德规范来约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培育德性,首先要尊重德性产生的基本规律,尊重“德性的产生极大的不同于知性的产生”这一规律性的事实。“在许多学校里,曾经错误地用讲授和考试的方式来实施国家规定的大多数课程,这使得道德、情感,甚至艺术和体育,都变相为一种‘智育’:传授某方面的知识,而不是以某种方式生活。”[10](206)培育德性,要处理好现实性与超越性、思想性与实践性之间的关系。德性教育要与感性直观的生活相联系,教会学生德性地生活;还要超越具体的情境,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道德判断、美好的道德情怀、坚定的道德意志和健全的道德人格。“新教育实验”构建了“公民课程”作为培育德性的途径,其目标是“培养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认同、理解、遵守与维护共和国宪法,关心及参与公共事务,具有独立思考与敢于承担责任,对民族的传统和文化有归属感的现代公民。”[10](261) “新教育”认为,“人生的许多大道理,其实都蕴含在小事情之中。”[8](169)古代教育往往要从“洒扫、应对、进退之节”开始。“新教育实验”在行动实践中总结出了以“每月一事”为基础的德性教育实践活动,分别对应生命范畴、智慧范畴、情感范畴、意志范畴、群体范畴和超越范畴等六个领域的习惯养成。灵性(Spirituality)是人的本质属性中最灵动、智慧的部分。要触摸和激活灵性,可以“通过知、情、意三条途径”[13](312)。认知,是人了解和认识“灵”的途径,可以通过欣赏、阅读包括艺术、文学、宗教、哲学方面的作品而达到。情绪,是接纳和认同“灵”的途径,往往通过伟大的艺术作品、感人的故事、与自然接触、丰富的生活体验等形式而达到。意志,是选择和坚持“灵”的途径,可以通过回归简朴生活、投入公益行动等方式达到。“新教育实验”倡导通过艺术教育激活人的“灵性”,进而促进人的完整。“艺术教育之所以能够让人幸福完整,是因为它能带给人审美的精神境界,也是因为它能让人学会用艺术思维进行整体认知。”[14]当我们的生活被肢解成碎片化、弥散化的状态时,艺术对丰富生活完善生命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艺术思维是与科学思维对立又统一的思维模式,科学思维是逻辑的、分化的、线性的,艺术思维是联想的、整体的、发散的。“一个人如果缺乏艺术的视角,仅以生命的有限、自我的局限,去与宇宙的无垠、时空的浩渺以及世间的名利抗衡,自然很难感受到完整和幸福。”[14](二)“个性”的完整
如果说“天性”指人的自然属性,那么“个性”则是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融合,是人在自然性基础上发展出的独特的社会性。在教育的语境下,教师的使命是帮助学生站在天性的原点上迈向感性的现实生活,让他们成为具有独特社会性的人而生活着。“个性的完整”是指教育要在全面丰富人的知性、灵性和德性的基础上,培育人的高尚健全的人格品质,并让人获得“知识、生命与生活”的统一、获得“身、心、灵”的统一,从而成为一个独特的自己。促进“个性”的完整就是帮助学生获得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在学习的层面上要实现“知识、生活与生命的深刻共鸣。”[10](77)学习是人与知识、人与他者和人与自己对话的过程。人与知识的对话是传统课堂的核心,是学生获得知识、掌握知识、发现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发现和体验知识的伟大魅力的过程。知识作为对客观世界的规律性表征,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只是冰冷的“它者”。当这个“它者”成为考试的工具和符号,它与学生的生命是割裂的。这就产生了知识与人性之间和巨大裂痕。而理想的教育,应该用知识的“温度”唤醒人性的美好。从冰冷的知识,走向温暖的人性,需要重新“经历”知识的发现、“体会”知识带来的社会进步,还需要主体与客体的对话、心灵与心灵的沟通。这样的对话和沟通,能提升知识的“温度”,融化学生内心的“坚冰”,如同芳香的空气和温暖的水流,能滋润人性的各个角落。教育要帮助人全面发展,达到身心灵的统一,让人成为完整的自己。“身”是物质存在,是“心灵”和“灵”存在的前提。“心”是反映性存在,是联结“身”与外界的“操作系统”。“灵”是精神存在,是人超越动物乃至人类的最高表现,是对宇宙人生的高度觉解。“身、心、灵”的和谐统一,是人完整存在的表现。傅佩荣先生认为:“完整的人必须同时具备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13](312)人的必要条件是身体健康、心智正常。若没有必要条件,则充分条件就失去凭借,“灵”亦失去功效。但是,“一个人即使身体健康、心智正常,学业、事业、家庭的发展一切顺利,仍然会觉得不够完整,因此还需要具备充分条件;‘灵’就是一个人的充分条件,一个人如果不接触‘灵’的世界,最后会发现这一生都没有意义,亦即无法被充分理解。”[15](312)“新教育实验”认为,完整的人是身、心、灵和谐统一的人。因此,“新教育实验”倡导“理想的体育”,培养学生运动的习惯,目的是“寓健全的精神于健康的身体”(身)。“新教育实验”通过“缔造完美教室”、“构筑理想课堂”、“研发卓越课程”等行动研究如何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品质(心)。“新教育实验”特别强调让学生“与人类崇高的精神对话、与大师对话”,是要激活学生的“灵性”,让学生掌握获得人生意义的内在特性(灵)。让学生成为“身、心、灵”完整和谐的人,是“新教育实验”的根本使命。小结:“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个可能无法实现的乌托邦。“完整”是不断生成的过程,它没有发展终点;“完整”是还未实现的梦想,它没有衡量标准;“完整”是社会历史性表征,它没有确定的途径;“完整”是生命的本真倾向,它不会停止追求。“完整”的未完成性和理想性,是“新教育实验”履行使命的不竭动力。正如“止于至善”之“至善”从未真正实现过,但是如果没有“至善”的引导,那么“明明德”和“亲民”就显得没有意义。因此,尽管“完整”还未真正实现,但是它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新教育实验”的方向,让教育行动变得有意义。[1] 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 人民出版社, 1979年.[2]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 人民出版社, 1956年.[3] 朱永新. 新教育的文化使命[J]. 中国教育学刊,2013,09:1-4.[4] [捷克]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M], 傅任敢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年.[5] [德]席勒. 审美教育书筒 [M], 冯至, 范大灿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6] 克里希那穆提. 教育的功用在于培养完整的人[J].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5,03:1. [7] 朱永新.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J].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3:1-7.[8] 朱永新. 中国新教育 [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年7月.[9] 常丽华. 在农历的天空下——新教育实验晨诵项目“在农历的天空下”课程实践[M],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9年7月.[10] 朱永新. 新教育年度主报告[M],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14年7月.[11] [德]费尔巴哈.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 荣霞华等译, 商务印书馆, 1984年.[12] 柏拉图著, 王晓朝泽. 柏拉图全集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3年.[13] 傅佩荣. 心灵的旅程[M], 东方出版社, 2012年.[14] 新教育研究院. 艺术教育“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第十四届研讨会主报告, 江苏苏州, 2014年7月. [15] 干国祥. 构筑理想课堂——新教育实验构筑理想课堂项目用书[M],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9年7月.【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周国平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