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任敬华:让人文之光照亮每一个生命——弘毅班人文教育行动叙事

任敬华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道在日新。德贵日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新教育实验》

朱永新:接近优秀的人,就像接近光一样
遇见美好,向美而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最美的自己!
.......

让人文之光照亮每一个生命
——弘毅班人文教育行动叙事
原创|任敬华
江苏省新沂市第一中学

教育不是管束人,而是发展人;教育不是死守课堂,而是走进生活;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温暖人性;教育不是记住别人的思考,而是产生自己的生命体验。



共写随笔  编织生命

我的班级叫弘毅。弘毅班的孩子今年升入了初三,经过两年的历练,他们沉稳成熟了许多,但是升学的压力也大了许多。

刚开学不久,邻班的一个女生找到了我,一句话没说,抱着我就哭了起来。几分钟后,她擦擦眼泪,说:“任老师,我没事了。”我拍拍她肩膀说:“没事就好,回去上课吧!”我没有问她原因,初三年级只有我一个女班主任,我知道她一定是有了小情绪不好意思求助男老师,青春期的孩子总是特别敏感。我想到了我班的孩子们,平时我和他们聊天特别多。可是今年是初三了,我们的时间都很少,怎么办?

我想起了我初一时的班主任郁庆庚老师,他了解到我家庭困难,总是默默地帮我。考虑到我一个女孩子晚自习后回家不安全,就把他住的教师宿舍收拾一小间给我住。每个晚自习结束,我穿过黑漆漆的操场,远远地就能望见小屋的灯提前亮着。回到屋子,床头桌上总有几块糖果什么的,旁边还有他给我留的小纸条。虽然是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小关心,可是对于一个处在青春期的自卑的女孩子来说,却是一辈子的温暖!一直到今天,他写给我的那些话我还能记得。每次去看望他,我都会陪他说很多很多的话。他的老伴总是说:“孩子,别来了。他现在是老年痴呆,已经听不懂你说的话了”。我说:“大姨,您让我来,他可以听不懂我的话,我自己能听懂就行了”。想到这,我觉得找到了方法。没有时间坐下来交流,咱们可以写呀!



于是,我买来三本漂亮的本子。一本是我们共同的,另外两本分别是男女生用的,想到他们可能有点属于自己的小秘密,所以用了密码锁。一开始我还担心他们不去看和写,可是我写了开头一页之后,发现孩子们特别喜欢。于是,快乐的,不快乐的,小情绪的宣泄,青春期的困惑……我和孩子们就这样展开了交流。葛蕙萱写道:以前听过一句话,在18岁之前一定要做一件到了80岁想起来都会微笑的事。在这个年纪能遇见同学们,遇见任老师,一起写这个本子,真是到了80岁想起来也会微笑。当初买这本本子的时候只是觉得好看,没有想到封面上的这句话被孩子们记在心里了。每次写完留言,把本子放回原处,我还没开口,孩子们就笑着说:我们不一样!

是的,我们不一样,弘毅班的新父母们不一样。这三年里,他们和孩子们一起读书写作,一起参与活动,一起进步和成长!我们不一样,弘毅班的班主任不一样。刚带他们的时候,我们初中部只有我一个女班主任,同事们调侃说只有你一朵花,就叫我任花花。于是,孩子们从来不叫我老师,他们也叫我任花花,或者花花娘。

我们不一样!弘毅班的孩子们不一样!这三年里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我的48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名字,27个男孩子从大狗排到27狗,孩子们说这样叫好养活,女孩子们随我叫,我叫花花,她们就从大花排到21花。狗狗和花花们真的有太多太多的故事。



家校共育  丰盈生命

12月份我们的课前一歌唱的是《时间都去哪儿了》,歌词真的深深触动了我,孩子们刚开口,我的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掉。可是,他们是笑着唱的。我心里有点难过,他们还是不能理解父母的艰辛。尤其最近一段时间,很多妈妈告状说孩子在家里顶撞自己。

我就在群里和新父母们说了这件事,我们商量后决定每人给孩子写一封信。班会课上,我把48封信一一发给了孩子们。他们很惊喜,一直以来都是自己给爸爸妈妈写信,没有想到爸爸妈妈会给自己写。我仔细观察了孩子们看信时的表情,一开始他们都是笑着的,可是大部分孩子打开信不久眼泪就忍不住地往下掉。很多新父母在信里回顾了孩子成长的过程。我想,孩子们是从这样的字里行间读到了父母平日的付出!

后来我把这5万多字父母亲的信整理出来印制成了文集,作为孩子们的新年礼物,名字也叫《我们不一样》。

第二天的课前一歌,我又设计了一个活动,孩子们把《时间都去哪儿了》这首歌唱出来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这次他们是流着泪唱的。我把视频发到群里之后,新父母们都听哭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恩父母就要从点滴做起。

许多孩子在那周的周记里反思了自己的错误。依依写道:“爸爸今天给我写了一封信,他说妈妈生下我时,他还是个大孩子,他们是第一次做父母,让我原谅他们的不完美。其实爸爸妈妈已经做得很好了。是我这段时间做得不好,我会改变自己,做爸爸妈妈最贴心的小棉袄。”我对她说:“没关系,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



挑战不可能   绽放生命

体育组打算周五下午举行一次拔河比赛。可是我刚燃起的信心就被几个同事给浇灭了。他们都说我班一定倒数第一。我班的孩子的确是最文弱的,这次我还真是自信不起来了,但是我不想就这样被打败。朱永新教授说过:“教育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无限相信孩子的潜力”。我们今年是初三了,我想让孩子们知道勇敢尝试有多么重要。下午的课上,我把这次活动告诉了孩子们。他们很兴奋,但是很快意识到了自己的实力,开始想退缩。我给他们鼓劲:“孩子们,咱们弘毅班的班级精神是什么?你们忘了吗?”孩子们说:“自信坚强,勇于尝试!”我说:“对呀,咱们哪能轻易认输?和任老师一起想办法吧!”

后来我们一起想到了办法:看国际拔河比赛视频,总结技巧,选人,演练……过程我就不说了,我只告诉大家结果,我班得了第一!回到班级,我先表扬了孩子们,然后趁热打铁让他们说感受。

“我们能取胜,关键是练习了,熟能生巧嘛!”“看视频总结技巧这个环节最关键。”“不害怕对手,心态很重要。”“只要敢去尝试,再大的困难都不怕。”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他们说得多好啊!教孩子去尝试,即使失败也是一种成长啊!每次出去游学,我都会带着他们尝试不同的东西。闯鬼屋,走玻璃栈道,体能训练等等。就算失败了也没啥损失。就这样,在不断地失败中,甚至是犯错中,弘毅班的孩子们一天天成长了起来。



人文阅读   涵养生命

2016年我们学校开始推进新教育实验,师生共读,亲子共读全面展开。弘毅班的孩子们每周不低于10万字阅读量,一年阅读量超过500万字。仅初一一年我们就读了34本书,孩子们有了个人文集、小组文集、班级文集,家长也出了两本文集。每一本都由我亲自写序。海量阅读让孩子们拓展了视野,学会了做人。

想起开学不久举行的那次读书交流会。当时我们读的书是李春雷写的《摇着轮椅上北大》,主人公郭辉11岁时因为一次意外高位截瘫,但是凭着坚强的毅力在病床上自学所有课程,最终成为北大建校百年以来第一位残疾人女博士。

课上我们围绕“拒绝精神残疾 演绎精彩人生”这个主题展开了交流。王轩同学能主动上台分享让我觉得有点意外。王轩是农村考来我们学校的,有点自卑。他讲到郭辉的父母带着郭辉去北京考试时的艰难时,突然哭了。这个时候,台下的大部分孩子都低下了头,有几个孩子也哭了。可是,有五六个孩子竟然笑了。我又难过又生气,难过是因为只有我知道这个孩子为什么哭。生气的是这样的场合竟然能有笑的孩子。我给王轩擦干眼泪,对他说:“宋老师刚才找你,我忘了告诉你了,现在你去她办公室看看有什么急事没有。”他刚走出教室的门,我立刻给宋老师发了条短信:“把王轩留下”。



我站在讲台上严肃地看着孩子们,他们都愣住了。我说:“你们知道王轩为什么哭吗?老师现在告诉你们原因。王轩的爸爸妈妈都是残疾人,他的爸爸不能走路,妈妈一条腿也是瘸的。他一定是在讲郭辉的时候想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想到了平日里残疾父母对自己的付出,郭辉的故事触动了他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流泪是感情的抒发,一点都不是丢脸或者是好笑的事情。”听到这里,孩子们很安静很安静。杨博主动站了起来,臧杰也站了起来,刚才哄笑的孩子都一一站了起来。他们都惭愧地低着头。臧杰先开口了:“任老师,我错了。”站着的孩子也齐声说:“任老师,我错了。”我说:“错了不可怕,但是要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情该怎么做。”

杨博说:“我应该上台去抱抱他,给他擦擦眼泪。”臧杰说:“等他下来后我过去拍拍他肩膀,告诉他什么都不要怕,因为还有我,还有我们这些兄弟在。” 臧杰说完自己哭了,孩子们都哭了。

我说:“你们说得都很对。社会上有很多弱者或者是残疾人,以后我们遇到他们又该怎么做呢?”

这次参与讨论的孩子多了起来,坐着的孩子也都积极地表明了自己的看法。

徐熙悦说:“我觉得应该主动过去帮助他们。”刘怡曼说:“我看过一篇文章,讲的就是如何对待残疾人的事。有的时候,我们不要过分去关注他们,这其实就是尊重”。

最后,我给孩子们总结: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有一些人和我们正常人不同,我们帮不上什么忙,但是我们可以做到不去看,不去嘲笑,给对方留一些尊严。

下课了,王轩从宋老师那里回来了。孩子们都围在他身边小声地说着什么,我悄悄地离开了教室。我知道,从今天开始,我们弘毅班的孩子又长大了……



作为教师,要通过阅读、对话、写作、践行等方式,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涵养人生智慧,塑造理想人格,最大限度地发展人的潜能,让每个生命成为最好的自己。这就是我所理解的人文教育。

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我带弘毅班快三年了,我和48个孩子在这间小小的教室里相亲相爱。因为遇见了新教育,我们变得不一样。每一天,孩子们在成长,我也在成长。爱尔兰诗人罗伊·克里夫特有一句诗我特别喜欢,我想把这句诗送给新教育,也把这句诗作为我今天讲述的结尾:“我爱你,不光因为你的样子,还因为,和你在一起时,我的样子……”

新教育实验的榜样教师——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

新教育的年度生命叙事意味着什么?——找到你自己,唱出你的生命之歌

从现在起,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向美而行:新教育实验通识与实践五十讲》)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