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政涛:六条路径,把握前沿——教育的趋势、热点和前沿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小学老师参考 Author 李政涛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对于校长,老师而言,具备大视野、大格局非常重要。而把握趋势,了解前沿,就是让每个人都变得有视野,有大格局。——李政涛


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新教育实验》


陈先发:有所学,有所成,有所爱

遇见美好,向美而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最美的自己!

.......


太多校长老师,缺少对前沿的把握

原创|李政涛 
中小学老师参考

李政涛,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整理丨《中小学老师参考》。

我从1989年开始就在中学工作,现在是大学老师。20多年来,我在中小学听课评课已经达到6700多节了。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中小学的校长、老师最擅长的是接地气,但容易忽略天气。很多时候,天气决定地气,把握趋势和前沿,需要看天气,同时还要看山顶。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高质量教育体系目标,就是十四五时期所有中国教育人要登上的山顶。此外,还要看方向,比如十四五时期,中国的基础教育到底走向哪里去?

有一个故事,两匹狼同时来到一片草原,但反应不一样。第一匹狼来了后很失望,因为他没有看到自己期待的牛羊,没有看到他想吃的肉。第二匹狼看到后很高兴,很兴奋,因为他看到了草原,他知道,有草原的地方就一定会有牛羊。

两匹狼的差异在于,第一匹一门心思找牛羊的狼,它有眼睛,有视力,像很多正常人一样,第二匹狼不仅有眼睛,还有眼光,眼界。

对于校长,老师而言,具备大视野、大格局非常重要。而把握趋势,了解前沿,就是让每个人都变得有视野,有大格局。

我总是感觉,很多中小学校长老师不缺报告,不缺培训,不缺讲座,不缺看学校的机会,但缺少对前沿的把握。

 
01

六个路径,把握前沿

如何把握前沿,我认为有几个路径可以参考:

第一,抓重大会议。如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全国基础教育工作改革会议,其他工作会议或重大会议,这些会议就是风向标,代表前沿。

第二 ,抓政策文件。校长不仅要读经典的文章著作,还要读一读最新的政策文件。尤其2021年是十四五时期的开局之年。必须看《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这两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密集出台文件,我熟悉的有49项重大文件,这些文件涉及不同领域不同专题,蕴含着国家的方向、需要、标准及前沿。

还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定期发布的研究报告或政策文件,报告不仅影响着人类的教育,也影响人类的文明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如该组织最新发布的《学会融入世界:为了未来生存的教育》,UNESCO以往的报告都是以人类为中心,而这份报告以地球为中心和单位设想人类的教育,因为人类是地球上的生命物种,首先要学会怎么和地球上其他生物和谐相处。报告中还频繁提及的关键词是“生态”,这意味着未来全球教育要特别注重生态文明、生态保护,对一代代地球人进行生态教育,这就是国际前沿。

第三,抓顶尖期刊。各行各业都有最好的期刊,研究课程、教材可以看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课程、教材、教法;当校长做管理,可以看《中小学管理》。

第四,抓代表人物。各行各业都有大腕大咖,他们也是行业的风向标、引领者。

李镇西曾经告诉我,当年他还是成都武侯中学校长的时候,面试应聘教师,如果对方是数学老师,他一般会问几个问题“当代中学数学教学中有哪几位代表性人物?他们关于数学提出过什么代表性的观点?发表过什么代表性的论文或者著作……”

第五,抓年会论坛。每个学科领域都有协会学会,还有大大小小的论坛、会议、沙龙,梳理一下几年来你所在学科的年会开了什么主题的会议,大佬正在热议什么,证明什么。

第六,抓课题。可以把年度课题拉清单整理,这也是前沿。

这6个方式,让我们了解前沿,进入前沿,把握前沿,最终站在前沿,然后把自己变成前沿。

02

倾听——是一种被忽略的核心素养
 
上面提到的6个方式都是在学习,学习和倾听是密不可分的,我一直认为倾听是一种容易被忽略的核心素养,也是一种善心。

我现在听别人发言、致辞、做报告、说课评课,或者听别人介绍办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主张,一般会选择听三个方面:

第一,听观点。比如关于核心素养,他怎么看的;关于十四五时期的教育改革的趋势,他有什么观点?如果有很新颖的,打动我的,我就记下来。

第二,听问题。如“双减”背景下,教研怎么做,教学怎么搞,这些是中小学校长老师特别关注的。

第三,听视角。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观点也不一样,观点变了,角度换了,操作方法也一定会换。

如,最近关于疫情防控,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以前卫生部长高强为代表的清零论,一种是以张文宏医生为代表的病毒共存论。网上吵得不可开交。但事实上,两者并不是二元对立的,只是角度不同而已。人很容易有视角惯性,一旦视角固化,边界就出现了,一旦出现边界,局限就产生了。而作为老师,如果能把每一次开会、学习、培训,都当成拓展新知识的机会,能用新学到的知识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视角和边界也会随之拓展。

第四,听框架。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表达问题,都有框架。说课、评课、介绍经验、展示思想理念也有框架。但要注意的是,长此以往也会形成框架固化,进而形成边界和局限。有时候通过一次学习、开会,学习到别人的新框架,就会打破原来固化的框架,打破边界,收获成长。

第五,听语言表达。

92岁的人民教育家于漪先生曾说,课堂是活的教育理论,鲜活的理论在课堂,不在书本,不在论文。

当年我评课不行,就以我的导师叶澜教授为学习对象。评课容易有两种极端,第一种是有方法,只谈实操,没有理念,这种评课是没有魂的。第二种极端是老师最容易犯的毛病,只谈理念,没有方法,这种评课是没有根的。而叶老师的评课,达到了我心目中的最高境界——有魂有根的评课,两者之间融通,相当了不得。每次我跟她出去听课、评课,都用心把她评的每句话录下来,晚上回到家就复盘整个评课的过程。把她的语言、我的语言作比较,学会像她一样表达、思考。

第六,有意识去倾听。我相信,只要带着意识去开会,参加学习和培训,多无聊的会议和培训,你都会学有所得。
 
03

七大趋势、前沿和热点
 
第一,立德树人。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立德树人是中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接下来就要考虑如何将美好、宏大的理想落地。
 
于漪老师还说过一句让我很感慨的话,她说“新时代要有立德树人的基本功。”将一项政策落地生根,最好的方式是将新政策、新理念化为教师的新基本功,这样政策理念最终才能长到教师身上,长不到教师身上的政策理念往往都会落空。

第二,高质量的教育体系。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后,引起了全国教育界热议。但大家普遍关注的是前面的高质量,及它的内涵、标准、实现路径,忽略了后面一长串的“教育体系”几个词。可恰恰这几个词意味着,未来高质量的教育不是局部的、点状的、碎片化的高质量,而是体系性的高质量。走向未来的高质量教育,我们要改造、打破旧有的体系,建构新的教育体系。如果以学校为单位,我认为新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念体系。新征程、新阶段、新时期,需要新理念。

2)治理体系。理念有了,要通过治理的方式实现理念,即国家治理能力体系的现代化,要从管理走向治理。

3)课程体系。中国课改走到今天,对教育的促进作用功不可没。新时代课程改革的趋势和方式在哪里?主要有两个动向。

第一,有了统编教材,当年地方课程,特别是校本课程百花齐放、千姿百态的时代已经翻篇了。为什么?毫无疑问,过去课改成绩很大,但有误区,没有处理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关系,过分重视校本课程,有些本末倒置。

第二,要扭转过去课程改革的理念。以前更多依据英美西方国家的课改理念,“向西天取经”,学习最前沿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技术,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但这个阶段的学习走向了误区,学着学着把中国本土的东西学没了,当下阶段的国际化,是在中国本土教育理念、本土课程、本土创造的基础上,学习西方,走向真正的国际化。新时期课程改革,特别重视中国思想、中国文化、中国元素和中国道路,不能用西方的理念替代自己的创造。

操作层面有教学体系,教研体系,评价体系。

教学体系,如融合教学、跨学科教学、线上线下融合等。

教研体系,今年教育部成立了基础教育指导委员会,下设了25个专委会,其中包括教育部教学研究指导专委会。教材局刘月霞主任曾说,她通过这么多年的全国调研发现,什么地方的教研做得好,教学质量一定高;什么地方忽略了教研,教学质量一定有问题。

教研对中国来讲有什么意义?教研是中国教育成功的密码。几年前,上海举行改革国际咨询会,请了一些国际知名专家出谋划策。一位有名的美国教授提了一个观点,他说,你们中国搞课改,总是向美国学,向德国学,不要学着学着把中国的国宝丢了。他认为中国教育有八大国宝,其中之一是完善的教研体系,教研体制机制、制度、教育队伍。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

评价体系。评价是改革的最后一公里路。评价改革很难,后面我会展开讲。

第三,智能教育。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怎么发展?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我不展开讲,而是重点谈谈智能和未来学校建设。

在我看来,通向未来学校有4大路径。

路径1:通向智能技术。这些年有很多教育专家搞智慧教育,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个误区,光忙着给机器智慧,恰恰容易忽略人的智慧。

很多地方搞智慧学校,就是更新换代,硬件换最新的,可机器越来越聪明,人越来越傻。我认为要双向赋能,第一阶段是人类智慧创造了人工智能,到下一阶段,应该是智慧的机器赋能给人类。所以,我特别倡导一个观念,这个时代一定是双师协同育人的新时代,所谓“双师”,不是名师+普通教师,不是校外教师+校本教师,而是人师+机器,未来的师生关系,不是相互替代、相互竞争的关系,而是协同、交互的三角关系。

路径2:通向人文艺术。校园不能只有科技的味道,还需要人文气息。人文是统一的,相互爱、相互尊重的,而艺术是通向美的。人文和艺术,都是通向生命体验的过程。

有位美国小说家写过一篇故事,一位男数学家爱上了一位女数学家,求爱被拒绝,因为女数学家觉得他不够浪漫,没有情调。男数学家很郁闷,就向人工智能求助,他问“什么叫爱?”,人工智能就解释了什么叫爱。他又问“什么叫浪漫?”,人工智能也作出了解释。数学家又说,“基于爱和浪漫,替我写首诗吧。”人工智能助手就给他创作了一首诗歌,男数学家就把诗歌献给了女数学家,女数学家被打动了。

再后来,男数学家又找到了人工智能助手,说“什么叫结婚?”,智能助手解释了之后,又写了一首诗歌,最后成功打动了女数学家。

之后,机器人问男数学家,“我写的诗你给她了吗?”男数学家回答“给了”。

机器人又说,“她爱上我了吗?她愿意和我结婚吗?”男数学家愣了,说“她和我结婚,她爱的是我。你是机器,我是人,人只能和人结婚。”

最后,机器人很郁闷,就自杀了。自杀前还写了一封遗书来倾诉,因为他也想被人爱,也想体验被爱的滋味。

路径3:通向社区社会。杭州在建一所未来学校,学校的教育理念是把社区建在社区里,彻底打破学校和社区的壁垒。

路径4:通向天地自然。现代科学文明,科技越来越发达,人类也在享受科技产品带来的便捷,但越来越远离自然,可人是自然之子啊。

我去云南,实验学校的老师讲到了舞蹈家杨丽萍的故事。杨丽萍有个习惯,每次创作一段舞蹈前,都会去树林里倾听鸟鸣的声音,到海边倾听海浪的声音,到田野倾听微风吹拂的声音,这些最后都会化为她灵感创作的源泉。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的生命,从自然中汲取创作的源泉、生命的活力,可今天很多人都在逐渐背离自然,包括教育工作者。

今天的教育,今天的未来学校,如何找回丢失的自然,如何把育人安放在天地自然之中,如何让天地自然走进课程,走进教学,走进学校文化,走进教研,是需要我们一起思考和探索的。

第四,五育融合。

五育并举、融合育人。融合从哪里来?从历史中来。

蔡元培于1912年初发表的《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中,首次提到了“五育并举”。国家在第一份关于义务教育质量提升的文件中,对五育提出了明确的界定,它的用词很精准,如“增强美育”“加强劳动教育”,为什么加上“加强”?因为以往缺乏劳动教育。《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中,明确提到促进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

五育融合,要解决两大现实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长期以来教育偏智育、弱体育。第二个问题,五育之间过去经常出现分离、割裂,甚至有根深蒂固的矛盾与冲突。要通过五育融合研究并解决这两大问题。

如何理解“五育融合”?有很多视角,在我看来,会有三个绕不过去的阶段。

第一阶段,叫并举,五育之间缺一育都不够整体,不够全面。第二阶段,叫贯通,五育之间要打通,不要分裂,不要割裂,不要矛盾和冲突。第三阶段,叫共生,五育在一堂课中共生共长,在一个学生的生命中共生共长。在我看来,全国大多数学校要先把并举这个阶段走完,之后往下走,进入贯通。

如何让五育融合进入课堂?我们希望每段时间都能够进行评价,这也是我带着团队正在努力破解的难题,政策有了,理念有了,课堂如何打造?五育融合之下的课堂模样是怎么样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育反思怎么做?只有依托这三大载体,理念和政策才能落地生根。

第五,跨界学习。

今天讲各种变革,如课程变革、教学方式变革、育人方式变革,都是从学习方式的变革开始,学习方式变了,课程就要变;学习方式变了,教学方式就要变;学习方式变了,教研方式就要变。

今天的学习方式,都是在进行人机交互式的学习,相比过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跨界学习,代表了新时代学习方式变革的主流。还有跨学科学习、跨时空学习、跨界学习,要找代表性的学校和代表性的人物。

第六,线上线下融合教学。

新冠疫情的出现和智能时代的来临,推动了教学方式的变化。今天和未来的教师,不仅要会线下教学,还要学会线上教学,更要学会线上线下融合教学。

第七,教育评价改革。

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关注老革命的道路,关注活生生的人。

当前,大家都很关注“双减”,几个基本问题要考虑,减什么?不能减什么?其实所有的趋势热点都要落到评价方式的改革上来。线上线下融合、双减、五育并举……最终都要通过育人方式的改革,走向育人质量的提升。

改革的目标要处理好两大关系,第一是公平与质量的关系。比如对于拔尖人才的培养,这几年我们都在追求均衡公平,可能会忽略了对拔尖人才(天才、英才)的培养。可也是这些年,西方国家对我们围追堵截,要走向强国,不敢提拔尖人才的培养是不行的,没有这些人才支撑,怎么走向强国,如何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特别是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培养。我看了很多省的十四五规划,一个明显的问题是,普遍忽略对拔尖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在基础教育的规划中,想当然认为这些人才属于清华、北大,培养责任在于大学,和中小学没有关系,这就搞错了,没有中小学的培养基础,怎么能够培养出大学的拔尖人才,一体化如何做?

还有育分与育人的关系,最理想的是,在育分中育人,以育人的方式育分,两者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可现实情况往往是育了分丢了人,或者育了人丢了分。两者的关系如何在新时代解决,如何通过评价杠杆来达到平衡?

本文整理自福建省社科界2021年学术年会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超越论坛暨福建省第九届中小学教师论坛。

李政涛:倾听着的教育——作一个真正的倾听者的教师

张卓玉:新课标即将出台,核心是关注四大内容

朱永新:一本微言大义的家庭教育指导书

新教育实验的实现路径——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学生的发展

......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向美而行:新教育实验通识与实践五十讲》)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