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梁晓声:父母是最朴素的人文——如果回到那个十年,我要么移民,要么......

守望真善美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新教育实验》

生活依然复杂,生命依然昂扬,奋斗依然坚韧。

文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给人以精神的滋养,人类归根到底需要文学,还是它促使我们在精神上和品格上提升、再提升。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文学才和人类发生关系,它具有引人向善的力量。——梁晓声


人,越朴素越高贵——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遇见美好,向美而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最美的自己!
.......


父母是最朴素的人文
作者|梁晓声
来源|长安文涛
  
作家简历:梁晓声,原名梁绍生。1949年生于哈尔滨,1968年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劳动。1977年后在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国儿童电影制厂、北京语言大学中文系任职。小说《雪城》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人世间》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知青文学代表作家之一,中国作协会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梁晓声:我相信世上好人多

梁晓声:写《人世间》时,我这样要求自己


梁晓声近影


爱是双向的。只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没有孩子对父母的爱,这种爱是不完整的。父母养育孩子,子女尊敬父母,爱是人间共同的情怀和关爱。
  
我的意识中,母亲像一棵树,父亲像一座山。他们教育我很多朴素的为人处世的道理,令我终生受益。我觉得,对于每一个人,父母早期的家教都具有初级的朴素的人文元素。我作品中的平民化倾向,同父母从小对我的教育和影响密不可分。
 
我出生在哈尔滨市一个建筑工人家庭,兄妹五人,为了抚养我们五个孩子,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到外地工作,每月把钱寄回家。他是国家第一代建筑工人。母亲在家里要照顾我们五个孩子的生活,非常辛劳。母亲给我的印象像一棵树,我当时上学时看到的那种树——秋天不落叶,要等到来年春天,新叶长出来后枯叶才落去。
 
当时父亲的工资很低,每次寄回来的钱都无法维持家中的生活开支,看着我们五个正处在成长时期的孩子,食不饱腹,鞋难护足,母亲就向邻居借钱。她有一种特别的本领,那就是能隔几条街借到熟人的钱。我想,这是她好人缘所起的作用。尽管这样,我们因为贫困还是生活得很艰难,五个孩子还是经常会挨饿。


一次,我小学放学回家走在路上,肚子饿得咕咕叫,正无精打采往家赶时,看到一个老大爷赶着马车从我面前走过。一股香喷喷的豆饼味迎面扑来,我立即向老大爷的马车看过去,发现马车上有一块豆饼。我本来就饿,再加上豆饼香味的刺激,当时只有一个念头,拿着豆饼填饱肚子。我趁着老大爷不注意,抱起他身旁唯一的一块豆饼,拔腿就跑。
 
老大爷拿着马鞭一直在后面追我,我跑进家里,他不知道我一下子跑入了哪间房子。我心惊胆颤地躲在家里,可没想到他还是找到了我家。
 
“你看到一个偷我豆饼的小孩吗?”老大爷问我母亲。
 
母亲对发生的事全然不知。老大爷就把事情的经过给母亲详细说了一遍,然后蹲在地上沮丧地说:“我是农村的庄稼人,专门替别人给城里的人家送菜,每次送完菜,没有工钱,就得到四分之一块豆饼,可没想到半路上豆饼被一个学生娃给抢了,可怜我家里还有妻子和孩子,就靠这点豆饼充饥……”
 
母亲听完后,立即命令我把豆饼还给了老大爷。他大约走了十几米远后,母亲突然喊住了他。母亲将家中仅剩的几个土豆和窝头送给了他,老大爷看到玉米面做的窝头时,就像一个从未见过粮食的人一样,眼睛放亮,一边不停地说着感激的话一边流着眼泪。
 
母亲回到家时,我以为她会打骂我,可她没有,她要等到所有的孩子都回来。晚饭后,她要我将自己的行为说了一遍,然后她才严厉地教训我:“如果你不能从小就明白一个人绝不可以做哪些事,我又怎么能指望你以后是一个社会上的好人?如果你以后在社会上都不能是一个好人,当母亲的对你又能获得什么安慰?”这些道理不在书本里,不在课堂上,可这些道理使我一生受益。
 


当时我家虽然非常穷,但母亲还是非常支持我读书,穷日子里的读书时光对我来说是最快乐的。当时家中买菜等事都由我去做,只要剩两三分钱,母亲就让我自己留着。现在两三分掉到地上是没人捡的,那时五分钱可以去商店买一大碟咸菜丝,一家人可以吃上两顿,两分钱可以买一斤青菜,有时五分钱母亲也让我自己拿着。我拿着这些钱去看小人书,《红旗谱》在同学那里借来读过后,才知道还有下集,上下两部加起来一块八毛多一点,我还清楚地记得书的封面是浅绿色的,画有红缨枪,颜色很鲜红,我很喜欢,非常想看这本书的下集。当时正读中学,我下了很大的决心才鼓起勇气去找母亲要钱。
 
那天下午两点多,我来到母亲做工的小厂。进去一看,原来母亲是在一个由仓库改成的厂房里做工。厂房不通风,也不见阳光,冬天冷夏天热,每个缝纫机的上方都吊着一个很低的灯泡。因为灯泡瓦数很高,所以才能看得见做活。厂房很热,每个人都戴着厚厚的口罩,整个车间就像一个纱厂一样,空气中飞舞着红色的棉絮,所以母亲戴的口罩上都沾满了红色的棉絮,头发上、脸上、眼睫毛上都是,很难辨认哪位是我母亲。
 
我一直不知道母亲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后来还是母亲的同事帮我找到了她。见到母亲,本来找她要钱的我,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母亲说:“什么事说吧,我还要干活。”
 
“我要钱。”
 
“你要钱做什么呀。”
 
“我要买书。”
 
“梁嫂你不能这样惯孩子,能给他读书就不错了,还买什么书呀。”母亲的工友纷纷劝道。
 
“他呀,也只有这样一个爱好,读书反正不是什么坏事。”母亲说完把钱掏给了我。

 
拿着母亲给的钱,我的心情很沉重,本来还沉浸在马上拥有新书的喜悦中,现在一点买书的念头都没有了。当时我心里很内疚,因为母亲在那里工作了两年多,我一直不知道她在那里。我一次都没有去看望过她,我也没有钱孝敬她,我怀着这样的心情去用母亲给的钱给她买了罐头。
 
母亲看到我买的罐头反而生气了,然后又给了我钱去买书,那时我就拥有了完整的《红旗谱》和《播火记》,我非常喜欢这两本书。这件事给我的印象很深,以致后来参加工作后我的第一件事就是花了二三十元钱,给母亲买回所有款式的罐头和点心。母亲看着我买的礼物,泪流满面。她把这些罐头擦得很亮,整整齐齐地摆在桌子上。
 
母亲最令我感动的事是发生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的那件事。当时因为我们家里小孩多,所以居委会给了我们家一点粮食补贴,其实也没有补贴多少,也就补了五至十斤粮食吧。月底的最后一天,家里一点粮食都没有了,揭不开锅,母亲就拿着饭盆将几个空面粉袋子一边抖一边刮,终于刮出了一些残余的面粉。母亲把它做成了一点疙瘩汤,然后在小院子里摆上凳子。
 
正在我们吃饭的时候,来了一个讨饭的。这是一个留着长胡子的老人,衣服穿得很破,脸看上去也有几天没洗。他看着我们几个孩子喝疙瘩汤的时候,显得非常馋。母亲给他端来洗脸水后,又给他搬凳子,把她自己的那份疙瘩汤盛给了他,而自己饿着肚子。
 
然而这件事被邻居看到后,不知是谁在开居委会时把这个事讲出来了,说我们家粮食多得吃不完,还在家中招待要饭的人。从这以后,我们家就再也没有粮食补贴了。可我母亲对这件事并没有后悔,她对我们说你们长大后也要这样。所以我觉得有时母亲做的某些小事都具有对儿童和少年早期人文教育的色彩。我现在教育我的学生也经常这样讲,少写一点初恋、郁闷,少写一点流行与时尚,多想一下自己的父母,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了解,谈何了解天下。



我们这一代人的父母,几乎没有过一天幸福的晚年。
 
老舍在写他的母亲时说,我母亲没有穿一件好衣服,没有吃一顿好饭,我拿什么来写母亲?我能感受到作家当时的心情。
 
萧乾在写他母亲时说,他当时终于参加工作并把第一个月的工资拿来给母亲买罐头,当他把罐头喂给病床上的母亲时,她已经停止了呼吸。
 
季羡林在回忆他母亲时写道:我后悔到北京到清华学习,如果不是这样,我母亲也不会那么辛苦培养我读书。我母亲生病时,都没有告诉我,等我回到家时,母亲已经去世,我当时就恨不得一头撞在母亲的棺木上,随她一起去……
 
这样的父母很多,如果我们的父母也长寿,到街心公园打打太极拳,提着鸟笼子散散步,过生日时给他送上一个大蛋糕,春节一家人到酒店吃一顿饭,甚至去旅游,我们心中也会释然。如果我们少一点粗声粗气地对母亲说话,惹她生气,如果我们能多抽出一点时间来陪陪母亲,那就好了。我想全世界的儿女都是孝的,只要我们仔细看一下“老”字和“孝”字,上面都是一样的,“老”字非常像一个老人半跪着,人到老年要生病,记性不好,像小孩,不再是那个威严的教育你的父母,他变成弱势了,在别人面前还有尊严,在你面前却要依靠……
 
最后我想说,爱是双向的。只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没有孩子对父母的爱,这种爱是不完整的。父母养育孩子,子女尊敬父母,爱是人间共同的情怀和关爱。
 
【文章来源:老三届,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

梁晓声:春天,到底还是来了!——《人世间》30句经典摘录

梁晓声:读书是最对得起付出的一件事,我对书籍的感激超越常人

......


如果回到那个十年,
我要么移民,要么自杀
作者|梁晓声  
来源|耳朵塘

对现在不满就想回到过去,
那就是二百五
 
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一个问题多多的社会,不过还有救;但是80年代以前,不能找出任何一种救中国的方法和依据。


我们都曾记得,80年代初我们花了很大的力气,把一尊神像从神坛上请了下来,结束了一个神化的时代。现在我感觉到又有一种思潮,似乎要重新把这尊神送回到原来的神坛上。如果十年之后的中国真的再回到当初那个样子的话,那我要么移民,要么自杀。
 
无论我对现实做了何种批判,都不意味着我认为80年代以前的中国反而更好。
 
我写的是:如果我的学生卷入今天的极左思潮,我将和他结束师生关系;如果是我的朋友,我将与他结束我们之间的友谊;如果是同事的话,老死不相往来;如果是爱人的话,我将收回我之所爱。
 
我不能忍受的是,经历过那段时期的人说出“还不如回到那个时代”这种话。
 
如果说从前的我对中国是悲观的话,今天的我对中国是乐观的。我们一方面看到网络上这种郁闷和愤懑在增长,而在这种增长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理性的声音也得到了成长。以前我们叫“老百姓”,现在我们是具有公民意识的“公民”,这都是进步。这种公民意识迫使各级政府改变从前的思维方式,从不情愿的顺应到习惯性的适应,这两个状态在对冲中不是相互消减的,而是共同上升的。
 
上世纪80年代以前是极度悲观的,粉碎“四人帮”如果晚两年的话,我估计也会撑不下去的。
 
在网络产生之后,我才渐渐乐观起来。准确地说,是从2000年以后。我不用上网,看电视就能知道网络的力量。很多电视新闻节目都会引用网络上的东西,我虽然对很多网上的东西不感兴趣,但是我非常肯定它的力量。
 
任何事情都要用最基本的人性常识去判断,现代社会最可怕的观点是“反正没发生在我身上”。你们说从前很不好,但是没有发生在我身上;你们说今天比以前进步了,但是我觉得今天不好。如果一个人是这样的话,这个国家该怎么办。现在的这种回潮似乎越来越强势。
 
对现在不满就想回到过去的话,那就是二百五,过去难道不比现在更苦吗?对今天不满的话,就去改造今天,而不能是回到过去。
 
我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即使刀搁在脖子上,作为一名知识分子,我也不能像有些人那样去说西方的自由、民主、博爱、平等都是虚伪的。
 
当你对现代的社会有情绪的时候,很可能就跟着别人说从前好了。但是我们经历过那个时代,我们不去说,谁去说?那个时代不是理想国,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我要做这个事情。

 
梁晓声《人世间》:
为时代立传,
以最高票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如果让我选择一段最该被现代人记住的历史,我会选择——父辈们的奋斗史。
 
人人都不会忘记抗日战争先烈的牺牲,但上山下乡、大三线建设、国企改革等满载心血和汗水的故事中,却有许多直击人心的感动,因时代巨变而模糊。
 
一代人到底是经过怎样艰苦卓绝的探索和奋斗,才造就今天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和我们的吃饱穿暖,安居乐业?
  
这时,有一位作家站出来说:“我想讲一个故事给年轻人听,让他们知道从前的中国是什么样子,这对他们的人生有帮助。”
 
这位作家叫梁晓声,他以近70岁高龄,花八年时间一笔一笔写出一部“五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史”——长篇小说《人世间》。
 
小说面世不到两年,就以最高票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有人说,《人世间》是继《平凡的世界》之后又一部素朴、真诚而包含悲悯之心的作品。
 
也有人说,梁晓声的文字就像一把手术刀,把中国社会的五脏六腑解剖给你看。还告诉你针对哪个问题,吃些什么药缓解比较好。
 
梁晓声自己则说:“就是想将近50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直观地告诉人们。只有从那个年代梳理过来,才能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
 
如果不看这本书,我根本无法想象,原来父辈们是那样苦过,爱过,恨过,哭过,笑过......这种真实的时代记忆,给我震撼,也给我提醒,让我反思今天的生活。
  
小说以一座北方城市为背景,讲述中国第一代建筑工人周志刚一家三个孩子的奋斗和选择。
 
从一个小家庭的角度,看近50年社会发展变迁与个人命运的共振。
 
包括上山下乡、三线建设、推荐上大学、知青返城、恢复高考、出国潮、下海、走穴、国企改革、工人下岗、个体经营、棚户区改造、反腐倡廉等重大社会动向。
 
有伟大历史进程中的光荣与梦想,也没回避改革开放初期东北老工业基地经历的阵痛。
  
普通城市老百姓在大时代中的悲欢离合、人情世故,梁晓声尽数收于笔下,他说:
 
“了解父母那一代人在那样特殊的时代,怎么走过来,怎么看待利益、友情、亲情的关系,有助于缓解年轻人的现实焦虑,找准人生方向。”
 
读者们这样评价这本书:
 
“小说语言诚挚动人,真实而不做作,是了解那个时期历史人文和民情的绝佳参考资料。”
 
“感谢作家的真实记录,这种时代的记忆会提醒我们要以怎样的态度面对生活。”
 
“作者笔下的人物平凡而伟大,让我又爱又心疼,仿佛看到了父辈们的一生,那漫长的一生也有我的记忆。”
 
在文学作品流行挖掘人的劣根性的年代,《人世间》反其道而行,主要写人的“好”。
 
善良、正直、担当、诚信。即使生活艰辛,也互帮互助、自立自强。
 
因为梁晓声相信,社会越发展,时代越进步,我们越需要这样的“好人文化”,来让大家向善、向上、向美。
  
这段城市变迁史,同代作家里,只有梁晓声能写。
 
作为生于1949年的共和国之子,他自小生活在城市,有足够的生活阅历,记录被我们错过的真实。
 
作为创作过两千多万字作品的文坛常青树,他又有足够的笔力,呈现出仿佛让人身临其境的细节。
 
作为有良知有担当的作家,他有足够的情怀,让故事给人积极的能量,铭记过去,望向未来。
 
今天,我就把这部写尽50年沧桑巨变的长篇巨著推荐给大家。
 
如果你出生于80、90、00年代,那你能看到父辈、祖辈们曾经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前半生。
 
如果你出生于70年代,能看到自己的年轻时的记忆。如果你曾亲历那段历史,一定会觉得这本书非常亲切,记录的也许就是你的人生。
 
那段总被忽略的奋斗史,值得被我们永远记住。

 
50年中国百姓生活史
动荡时代中闪光的底层小人物
 
梁晓声很早就有一个心愿:写一部反映城市平民子弟生活的有年代感的作品。
 
直到六十多岁,他终于觉得自己准备充足,可以动笔,也必须动笔了。
 
当一位与共和国同岁的老作家,回首往事时,他最想记住的,不光是恢弘的历史,曲折的故事,还有中国人的有情有义、善良正直。
 
《人世间》从一个小家庭出发,讲中国改革开放左右至今天的变化和发展。
  
周父是老一辈建筑工人。为了国家建设,常年在外奔走,内心一直洋溢着国家主人公、社会建设者的豪迈和激情。
 
长子周秉义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变知青。恢复高考后考上北大,多年后成为正厅级干部。快退休时,回到家乡,帮普通百姓盖房子,实施棚户区改造,却遭人诬陷,证明清白后,无怨无悔地离开人世。
 
长女周蓉是一个“不自由,毋宁死”的女性知识分子形象,热爱学习,勇敢追求爱情。认清过生活真相,但依旧积极面对人生。
 
小儿子周秉昆留在城市,成为工人一份子。但性格中助人为乐的品质,却并没有被底层琐碎的生活磨灭。帮助死刑犯的女友、工友、朋友度过困境。
  
四个人的经历各不相同,刚好涵盖动荡时代的变化。
 
在书中,我们能读到家族的衰败与延续,读到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读到不同社会阶层的亲疏远近,读到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
 
也能读到每个人的身上散发出人性的光辉,为父者深明大义,为官者清廉正直,女性不被传统拘束......
 
在艰难生活中,他们没有放弃对美好的追去和守护,让人感叹再三。
  
著名文学评论家孟繁华说:
 
“《人世间》将人性的善、人心的单纯刻画得入木三分,淋漓尽致,让我惊讶、震动、喜欢。它就像一条小溪,缓慢地沁入我们的心田,让我们感受到普通人生活和命运的巨变。”
 
把百姓生活放进近50年的时间长河里去浸润、磨洗,这确实需要胆识和勇气。
 
梁晓声以他的悲悯情怀,展示出一幅错落有致的世间百姓群像图,读者可以跟随他的笔,汲取到战胜困难的力量。

梁晓声:读书是最对得起付出的一件事,我对书籍的感激超越常人
梁晓声:唯有读书抵御寂寞
俞敏洪、梁晓声:致高考学子——任何外在的状态都不如人的精神和自我期许来得重要
梁晓声:我相信世上好人多——写《人世间》时,我这样要求自己

文学经典品读让德育蕴含美学韵味

为什么要给孩子最好的文学、音乐和电影——孩子将来要面对的生活难题,都不在这些分数里面

文学阅读的魅力所在——文学教育的意义

......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向美而行:新教育实验通识与实践五十讲》)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