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打开书本,整个身心皆沉浸于其中,尽情遨游知识的海洋、充分汲取智者的思想。在书香的浸润中让自己变得有知识、有气质、有学养。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刘尧丽 时间应该追溯到2015年11月20日。那天,在铜山区教科所(现教师发展中心科研管理处)徐宗敏老师的带领下,我和铜山区几位教师一起来到了江苏南通海门市新教育实验学校,参加21日的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江苏教育报刊总社、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共同主办的新世纪“园丁杯”教育论文(第十届)大赛颁奖典礼。那天,我知道了“新教育”,切切实实看了新教育的成果;那天,我第一次现场聆听朱永新教授的讲座,并从朱教授那里学到了两个法宝——坚持和“三专”模式;那天,我还知道了教育生活原来可以过地这样幸福完整;那天,我找到了我的工作方向——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经过一年的前期准备,2016年12月,我申报的《苏北地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构建的研究》在省教科院成功立项。朱教授的“三专”模式开启了我带领我校老师们的专业成长之旅。专业成长共同体。“一个人能够走得很快,一群人才会走得更远。”我们的“专业发展共同体”就是我组建的“名师工作室”。我为“工作室”命名为“鹰山名师工作室”,是希望大家用“鹰的高远、山的屹立”的精神(既要有远大的目标,又要脚踏实地地前行)来推动自己专业发展。在“鹰山名师工作室”里,我要求各位成员首先学会剖析自己,找出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制定发展规划,在继续发扬自己长处的同时,通过不断地学习、锻炼来弥补自己的短板,渐渐成长为一名全面发展的教师。有的老师不知如何分析、如何规划,我就提前做好示范,给他们讲解,甚至个别指导,直至明确。我们把三年规划和一年计划张贴于“工作室”里,时时鞭策自己。在这里, 我们还制定了《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包含工作、学习、活动、评价等各项内容,以规范、约束、督促教师;在这里,大家互相监督、互相激励、互相牵伴、互相引领,为了团队的统一进取必须要克服个人的畏难情绪,懈怠心理。而我,作为“工作室”的负责人,我更是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专业阅读。纵观所有优秀教师的成长历程,都离不开一件事——读书。读书使他们有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之后化为己用,之后成为一代名师!朱教授提倡的“三专”模式的第一专就是——专业阅读。几十年来他也一直在国内致力倡导全民阅读。所以,在“名师工作室”里,我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推动教师读书!学校每年都为教师补助订购教育教学杂志,购买教科所推荐阅读书目。按照“工作室”成员每人两本,各办公室以每人一本的标准配备书籍。要求教师每月轮换阅读,这样一年下来就能阅读十几本。而我,除此之外还经常自费购买自己喜欢的、需要的书。近年来我共读了80多本专著和百余本杂志。在大量的阅读积累之后,我组织开展“读书交流”、“诵读大赛”、“笔记展评”、“朗读者”、“阅读吧”、“阅读微讲堂”等多样的读书活动,尤其是“阅读微讲堂”,已成为我校老师的阅读必修课。每学期开始我第一个开讲,每换一个主题我也是第一个上,为的就是——引领!这是一个无形与有形相结合的、最能促人成长的活动。每周一次的“阅读微讲堂”让我更多地读书、清晰地梳理、精彩的讲述。所以在全区300多人的教科研干部培训会上、在400多人的读书峰会上落落大方、侃侃而谈。我校的很多老师也因“阅读微讲堂”克服了胆小害怕,变得自信。专业写作。“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要想让阅读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就必须要写作,因为在写的过程中,阅读者必须进行消化、吸收,把阅读的知识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而这个过程也是教师自身成长、提升的过程。读书笔记是阅读书籍留痕的基本形式。内容可以是摘抄、可以是整篇读后感,还可以是边叙边感,每篇字数不低于1500字。为了使读书笔记看上去更美观,不仅要求书写工整,还可以加以合适的装饰。每次读书笔记展评,都会听到老师们啧啧的赞叹声:“你看这本,字真漂亮!”“你看她都写了这么多啦!”“这一本才精致呢!”。而对于我的读书笔记,大家更多的是“刘校的读书笔记都是干货!”(因为我要求自己是“每看完一本书都要写对整本书的读后感”)所以,我的读书笔记尽管不那么美观。可是很“实用”。近年来,我还在我的每一本读书笔记的开篇写上激励自己的话语——第一本:专业成长,从阅读开始!第二本:凡事皆有可能,机遇属于积累!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加油!第三本:成功属于过去,未来的你还需更加努力!我们的每一本读书笔记都记录了满满的内容,为自己的教育教学、专业发展提供了借鉴依据,这是一笔多么宝贵的财富!波斯纳指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撰写各类读书征文、各类论文,这是培养、锻炼、提升个人写作能力的最好途径。为了让老师们都能认真反思、认真写作,我实行了“任务包干到人”的策略,每学期提前做好论文撰写分配方案——每学年每人至少一篇,而我,给自己定下的任务是“逢文必写”。多方面反思、总结、练笔,为的就是能拥有给老师们修改论文的能力。所以,我的论文撰写水平在不断地提升,省市级一二等奖的文章也越来越多,带动我校老师们的写作水平不断提升,获奖人数越来越多、级别也越来越高,在我们镇位居首位!
成立团队、制定目标,引领读书,反思写作,这些都是唤醒教师专业发展潜意识的基础行为,要想让教师真正发展,我们必须要组织各种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锻炼,在活动中成长。“阅读微讲堂”、“阅读吧”是我为教师开辟的阅读平台;“师徒结对”是我组建的优秀教师示范引领、青年教师虚心求学的组织;“教研一条龙”则是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除此之外,每学期,我还要组织老师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比赛,以求在比赛中锻炼能力、提高素养。还记得2018年9月,铜山区教师发展中心科研管理处下发了读书活动比赛通知,内含项目有“单人辩论赛”、“经典咏流传”、“阅读.阅美”、“感悟《论语》”、“教育说”等。我动员“工作室”成员积极报名。后来发现我们镇没人参加“单人辩论赛”,我的内心又蠢蠢欲动起来。辩论赛需要辩论者拥有伶俐的口齿、敏捷的思维、丰厚的内涵、彰显的气场,我思忖我还行,又喜欢“向未知的领域发展”,于是就邀约吴云老师一起报名“单人辩论赛”。刚开始,吴老师还有一些犹豫,在我的一再鼓励下,我们决定——挑战自己!因为我在做的课题是“教师专业发展”,所以我们选择《“求博”与“求专”哪个更有利于于教师专业发展》。在抽正反方时,我恰巧抽到了正方——“求博”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吴云老师抽到了反方——“求专”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我们都感觉“好对自己口哦!”因为我恰恰是我校“博”的代表——小学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都有涉猎,而且都有优秀的成绩取得。吴老师是新入编的年轻教师,研究生毕业,声乐专业,较有实力,确实是我校“专”的代表。我本人的最大特点就是“认真”,凡事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尽我所能做到最好。所以,我要全力以赴,带领吴云老师备战“单人辩论赛”。赛前,我制定了三步走计划:1、各自阅读相关书籍,搜集自己辩方资料,撰写“开篇立论”,时间是一周;2、两人集中磨合,寻找“自由辩”话题,组织语言,例证辩驳,同时撰写“总结陈词”,时间为3天;3、精准磨合,实战演练,时间为3天。计划制定好之后我们便着手实施。虽然我阅读了不少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书籍,拥有着不少此方面的案例、理论知识和个人经验,但我仍感觉要做到事例有说服力,语言组织要准确,时间把握要精确。所以,每天的休息时间,我都会抽空再次阅读、针对性地查阅资料、摘抄记录、撰写文字、诵读计时、反复修改。也许是吴云老师胸有成竹,也许是我太过认真,当我带着资料去找吴老师时,她好像还没有进入资料的搜集整理状态,而看到我厚厚的一摞资料和修改的密密麻麻的文字时,她不好意思了,开启了加班加点模式。吴云老师用大学辩论赛的经验带着我反复切磋,训练技巧。“实战”演习中我们又会发现很多问题,然后反复修改,精简文字,确保表达清楚,时间精确。为了让自由辩环节更丰富多彩,我确定了六七个辩论回合,每个回合都有各自的辩论点,比如:第一回合“学科问题”,第二回合“潜力问题”,第三回合“博学问题”,第四回合“求博与求专”,第五回合“发展空间”,第六回合“设身处地”,第七回合“抓住发展”。我们的辩论是循序渐进,呈逐步发展的态势进行的。可惜辩论赛时,我们的精彩亮点还没展现呢,比赛就结束了!最后,我们取得了“单人辩论赛”一等奖的好成绩,而且我们俩双双被评为“最佳辩手”!吴云老师说:“这次要不是刘校带着我,我根本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刘校的认真态度感染了我,让我不好意思懈怠,必须全力以赴。谢谢刘校!”其实这件事也是告诉我:不要对未知的事物怀有畏难情绪,只要认真对待就会有好的收获!“认真努力,踏实工作。”是我的座右铭。“三专”模式,让我立足教师的专业成长,引领大家不断地读书、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写作、不断地参加各种活动,也不断地收获着各种成绩:3位教师晋级“中小学高级教师”职称;2人获得徐州市“学讲计划”先进个人、1人获得区“青年良师”称号;十几人次被评为区级“优秀读书个人”、教科研先进个人、教育教学管理先进个人,几十位教师分别被评为区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党员、优秀校长、优秀班主任、学生“心中的恩师”;十几人次获得优质课(基本功竞赛)市区级奖,几十篇文章(教案)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发表),7个市级个人课题顺利结题,其中1人被评为优秀;还有那不再牢骚抱怨、认真努力的工作状态以及争取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引领教师发展的同时,我也阅读了80余本专著,另外还有每年12期《中小学音乐教育》杂志、24期《读者》杂志和《上海教育科研》《人民教育》等杂志;2020年4月,我被推荐参与江苏省第三届十佳阅读推广人评选活动,票选阶段位居第八,2018年1月被评为徐州市“书香个人”;2019年12月,被评为铜山区“带头优师”目前正进军“领军名师”。近年来,优秀教育工作者、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推动教师读书优秀工作者、教科研先进个人、优秀读书教师、教学先进个人、优秀心理健康教师人等称号也纷至而来;带领教师参加读书活动获得特等奖、一等奖,被评为“最佳辩手”;多次参与区、镇级经验交流,两次登上峰会舞台,做读书成长介绍;3次优质课分别获得部级优课、市级二等奖、区级一等奖;5项市区级课题和省规划课题顺利结题;10多篇文章在省市区级刊物发表;30多篇论文分获省市区级奖;辅导几十人次获得区镇级一、二、三等奖;我负责的“鹰山读书会”被评为铜山区优秀读书团队、徐州市十佳读书组织,2020年4月被推荐参与江苏省第三届十佳阅读推广机构评选活动,票选阶段位居第四;2017年考取了心理咨询师三级证;……最令我意外的是2018年我获得了“中小学高级教师”职称!心若向阳,花自盛开。在“新教育”的引领下,我正在过着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也愿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在“新教育”中迎着阳光努力绽放,成为那朵最美丽的花!新教育榜样教师生命叙事集锦——以行动书写,用生命言说:新教育是由无数鲜活的实践和生动的教育叙事组成的
朱永新和新教育人的阅读观——阅读推广实践创新,我们一直在行动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