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袁卫星:高考中考在即,给广大高考中考学生和家长的建议

守望真善美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高考、中考在即,特级教师

袁卫星为考生、家长送上助考攻略!

作者|袁卫星

袁卫星工作室


当下初三、高三学子,在全力以赴为梦前行,冲刺备考,如何有效提分?


考爸考妈们,如何用心护航陪伴左右?由深圳市教育局主办的第二十八期家庭教育大讲坛,邀请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高中部校长、新生命教育研究所执行所长袁卫星,给广大中高考学生和家长支招——



三 重 对 话

中高考作文提分锦囊妙计


面对即将到来的大考,袁卫星给考生送上了考场增分三重对话。


1、和自己对话


到了考前冲刺的最后阶段,考生不能仅依靠老师,要充分了解自己的薄弱知识点在哪,争取在最后阶段搞明白、不出差错。


2、和错题对话


考生要整理自己经常做错的题目,如语文学科中经常写错的字,哪怕要多抄写几遍,也要把它纠正过来。


3、和真题对话


任何模拟题、压轴题,在命题水平上都难以企及真题的出题水准,因此考生一定要有仪式感地与真题对话,对待一份真题要像对待一场真实的考试一样,浏览试卷、答题、分配填凃答题卡时间……通过与真题的对话来不断提升。


“考试是一次总结而不是终结。”袁卫星认为,生命是第一位的,高考中考只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小环节,不要过于放大。“我常和学生讲,把高考当作一道道题目来做就行了。高考是由无数道题构成的,你只是几道题没做出来,只要大部分都能做出来,其实就已经成功了。”


中高考作文提分小诀窍——


作为语文特级教师的袁卫星也为广大考生送上了中高考作文提分小诀窍,希望同学们能活学活用,在最后时刻拔高作文分。


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更多的是审辩思维与任务驱动式写作。


现在的命题趋向就是审辩思维,给一段材料,考生根据材料提炼自己的观点来进行阐发。


同学们首先要筛选重要的信息,读题的时候要把重要的信息都标注出来,不仅语文作文,其他的任何一道题,包括任何一门课的题都应当有这个习惯。


另外,如果信息是单一的,比如说题目简单的以讲自信为材料,同学们应就材料分析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结果会怎么样。尤其要记住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还有一个中间层,还有相对对立统一的一面。比如写自信,自信是人生意志的锋芒,自信要和智慧才能相伴,写到最后还可以补充一下,比如自信也需有度,如果自信过度就会变成自负等。


所以,作文的前面部分可以是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写到最后考生就要想一想,是不是还能补充一下,使作文更严密。


审辩思维要分析原因,现在的题目往往是多重关系的,比如,谈自信,可能就不单单讲自信,题目可能还会设置理想等,两个词,你要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列明是什么关系。


此外,考生要看清楚题干上的要求,不同的要求,不同的语境,不同的作答。


中考作文


中考作文和高考有很大区别,中考还是以记叙文为主,记叙文需要考虑两个问题,即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写什么比怎么写重要。


第一要审清题,审题是考场作文的序幕,是决定作文成败的第一步。写作前要认真阅读、思考、分析、推敲题目的含义及其重点、范围、体裁等要求,确定写作的范围、角度、重点等。或者说要审清命题者的出题意图,抓住题目的主要信息,有的放矢进行写作。


第二是确定文体,不能四不像,题目要求写记叙文,就写记叙文;要求写议论性的,就写议论性的;题目如果要求自由选择文体,那么选中一种文体就写那一种文体,不能议论当中夹杂大段记叙,记叙中又带大段议论,文体混杂是考场作文比较忌讳的情况。


中考作文最重要的是写什么内容,建议考生写自己的生活、感悟、体验。尤其注意一点,作文内容不能胡编乱造,但却可以适度“编”。艺术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生活中的素材必须提炼加工、编辑再创造,把它“编”上去。写自己的生活,哪怕把别人的生活移植到自己身上,只要有可能发生,而且事件本身非常真实,就可以适度发挥,也可以提前为此做一些准备。



面对大考,考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考试焦虑。


考试时,学生可以对自己说以下6句话,降低自身焦虑:


这6句话很管用——


1、我相信自己能应付这个考试。


2、面对这些问题不需要紧张。


3、今天的状态真好,我一定可以考好。


4、这题不会没关系,先做会的。我的目标不是考满分。


5、还有时间,不要慌。


6、这道题我觉得难,别人也同样觉得难。


三 项 注 意

当好“解压阀”,助孩子轻松应考


拒绝焦虑,保持原有生活习惯


袁卫星认为,孩子在考前适度焦虑、紧张是正常的,这能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但如果压力超过了孩子能承受的范围,就会变成“考前紧张综合症”,假如不能及时解决,孩子进入考场后,考试状态将受到影响。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解压,缓解考前紧张?“对孩子而言,最大的解压阀在家长身上。不少父母对孩子寄予了过高的期望,让孩子形成了错误认知,觉得自己考不上高中、大学,就会对不起父母、辜负父母的期望。因此,家长首先要拒绝焦虑,做孩子的解压阀,帮助孩子把心里的压力释放出来。”


袁卫星表示,要想当好“解压阀”,家长首先要掌握与孩子交流的技巧,和孩子沟通时要多听、少说,多鼓励、少批评,多引导孩子进行自我比较、少将孩子和别人比较,多谈现在、少谈过去和将来,多说“我”、少说“你”,多用问号、少用感叹号。


同时,家长还要注意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维持有序的家庭生活,尤其要注意作息规律、饮食规律,不要随意更换居住环境,不要轻易更改以往的生活习惯。“有些父母考前的仪式感过于隆重,如入住考场附近的酒店、身着旗袍马褂送考等,不少孩子觉得这样会让自己无法专心考试,总感觉考场外有一双眼睛在盯着自己。”袁卫星建议,家长可将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孩子来选择是否要送考、是否需要仪式感。


此外,家长在考前要给予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心态会影响孩子的考试能力,大考在即,家长要重点关注孩子的心态。良好心态可通过营造安全性、支持性、挑战性的环境产生。安全性是指家长要告诉孩子,“知识储备已经完善,只需发挥出正常水平就好,即使考砸了也没关系,爸妈会一直支持你”。支持性是家长需着重对待的部分,孩子在最后阶段的学习、身体和心理情况,家长都要了解,支持孩子、为孩子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挑战性是指家长要给孩子设定一个合适的目标,让孩子有可冲刺、努力的方向。


管理情绪,与孩子平等对话


袁卫星针对孩子在家常见的3种状态为家长出了练习题,希望家长能通过“说事情+说感受+说原因+说期待”的方式与孩子正确沟通。


题目一:高考在即,周末回家却看到孩子还在玩手机。


错误答案:整个周末都在玩手机!离高考没剩几天了!你能考好才怪呢!


正确答案:你一直都是个上进的孩子,备考时间珍贵,妈妈希望你能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好吗?


题目二:孩子中考模考的成绩不太理想,出现了自暴自弃的行为。


错误答案:考这么一点分数,对得起我们吗!看看你垂头丧气的样子,真不让人省心!


正确答案:虽然这次模拟考试的成绩不太理想,但妈妈看到了你付出的努力,我和你一样心里都很难受。所幸这只是一次模拟,我们还有时间查漏补缺,妈妈希望你不要气馁,继续努力好吗?


题目三:孩子写作业的效率不高,常常很晚才能休息,老师说孩子白天的上课状态不佳。


错误答案:老师说你今天上课又打瞌睡了!你每天作业都磨蹭、拖拉,睡眠不足,上课没精神,成绩能上去才怪呢!


正确答案:今天老师反馈说你上课时状态不大好,我实在是担心。妈妈希望你能制定完成作业的时间规划表,提高学习效率,保证睡眠、养好身体,可以吗?


由此可见,家长在沟通过程中说“你”时,用的是命令和责备的语气,孩子接收到的信息是家长在指责和否定自己,容易启动各种防御措施来与家长对抗,引发亲子冲突;家长在说“我”时多为问句,是协商的语气,表达了家长的感受。因此,家长要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通过良好有效的沟通表达对孩子的鼓励和支持,增进孩子的积极体验。


袁卫星建议,在学习上家长应给孩子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自己判断学习进度。在生活上,家长也要尽量让孩子自己做主,给孩子建议,而非代替孩子做决定。


袁卫星还为家长们送上五句话,希望家长能放平心态,摆脱焦虑情绪——


如果你也不喜欢孩子拿你和别人家的父母比,那么也请不要拿自家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


请不要寄予孩子过高期望,希望孩子考清华北大“双一流”,且不说成才的路有千万条,你得先想想自己是怎么走过来的。


青春期的孩子,多少有些“叛逆”,要少唠叨孩子、学会放手。


发自内心地、无条件地爱孩子,和孩子一起,既期待最好的结果,也接受最坏的结果。


生命只有一次。存在,就有价值;保全,才能成全。事实上,成长比成才更重要,幸福比优秀更重要。


临考前,孩子最想听家长说以下10句话:


这10句话孩子最爱听


1、备考这样的事急不得。


2、爸爸妈妈永远爱你!


3、不需要跟别人比进度,把握自己的节奏。


4、成绩是“踏实”赚来的。


5、人生很多时候,情况其实“没那么严重”。


6、走过这段最难走的路,你吃过的苦会带你走到你想去的地方。


7、爸妈为你的成长和进步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


8、无论高考成绩如何,你的成长与成熟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9、只要从容面对,你定会让自己的能量迸发。


10、过程不遗憾,结果便坦然。


中高考在即,祝所有的考生,愉快地走进考场,微笑着走出考场!


扫描上图二维码,可观看直播回放



记者:安康;来源:南方教育时报;新媒体编辑:田雨。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
特稿|张卓玉:向作业改革、考试秩序、命题素养要质量——中高考命题改革的趋势
文东茅:高考志愿与人生选择——从孩子的终身幸福出发
在高考中展现出最好的自我——分数和人格、智慧完全是两回事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因为真正懂得,所以幸福完整——新教育实验通识与实践五十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同道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