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颖惠:全学科阅读的最终目的是推动高质量学习

守望真善美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全学科阅读的最终目的是推动高质量学习
作者|吴颖惠  

作者,吴颖惠,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文章来源:海教思维。

按语:通过对近年来我国中高考科目考试阅读文字量和题型的分析可以看出:阅读文字量的增加和阅读能力考查不仅体现在语文、英语学科中,理科试题阅读文字量也呈现出明显增加的趋势。

有研究表明,不少学生在语文、外语之外的其他学科之所以存在学习困难,正是由于阅读能力不足;在放弃作答数学应用题的学生中,很多是因为读不懂题目。


人类文明发展离不开文明传承,文明传承离不开阅读。从口耳相传到结绳记事再到文字记录,文明传播方式不断演进,人类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不断进化。从甲骨文阅读到书本阅读再到手机、互联网阅读,符号阅读、文字阅读、图表阅读等,阅读载体和对象不断变化,但阅读的本质却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进入现代社会书本阅读和电子媒介阅读几乎并驾齐驱,成为人类获得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方式,阅读成就了人类社会的教育与学习。

01
阅读能力需要全学科永不间断持续培养

阅读能力是个体对他人书面语言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是“读者能顺利完成阅读任务,达到阅读目的的智力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阅读素养不仅指文学阅读、思想论文阅读、说明文和非线性阅读等,还包括能够诸如阅读广告词、说明书、科学史、新技术等。学生通过阅读知道区块链技术的最新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发展等。在信息时代,人们处处可阅读、时时可阅读,既需要快速浏览式阅读,又需要慢速理解式、领悟式阅读。

全学科阅读就是指每门学科都要开展阅读指导教学,通过阅读来学习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学科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科阅读能力和素养。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可以明显看出,几乎所有学科都对阅读提出了要求和建议,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学科的课程标准都有关于科学史教育的具体要求。比如,体育与健康学科就明确提出要“引导学生通过图书报刊、网络、电视和广播等多种途径,获取体育文化的相关知识,提高体育文化素养”。

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阅读已经从简单拼写、识字、读课文以及对书面文本理解和诠释等走向阅读素养和阅读能力的全面提升,更加注重学生运用语言知识去完成应用型阅读任务,更加重视科学性阅读、思想性阅读、艺术类阅读和生活类阅读。阅读已经成为学生增长知识、发展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成为寻求信息、理解文本和解决问题的必备能力。

02
全学科阅读开启育人方式的深刻变革

众所周知,中小学教育教学是按照学科设置的,每门学科都有其独有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所谓学科通常是指教学科目,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组织起来的知识和技能的体系,是学校教学内容的基本单位。学科阅读是学科学习的方式之一,是伴随阅读的深化推进而出现的新的阅读发展趋势。

学科学习既需要通过听讲和实验来获得知识,更需要通过阅读获得信息领悟知识,做到融会贯通。学生在学校要读书,读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因此各个学科都需要阅读,阅读是全学科的事情。学生为了学习知识、提升素养,要以学科为单位开展课内外阅读,通过阅读获得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领悟、掌握和应用,阅读是一种深度学习,是学科学习的基本能力,每一门学科都离不开阅读。
全学科阅读指向阅读领域与内容的扩展,从个别学科阅读走向全学科阅读,强调阅读的全学科覆盖、全方位推进,让阅读成为中小学生必需的一种学习方式,引导中小学生从“学会阅读”走向“通过阅读学习”。语文、外语是以讲授阅读为主的学科,学生要学会用不同语言阅读,学习阅读是语言类学科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数理化和艺术类学科则是阅读实践活动,需要通过阅读来学习学科知识。学校的阅读学习是非常广泛的,学生不仅需要文学阅读、历史阅读、社科阅读,而且也需要数学阅读、科技阅读、艺术阅读、体育与健康阅读。在基础教育阶段,阅读是指向核心素养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学科阅读就是要在每个学科学习过程中更加重视“通过阅读的学习方式”。

当前中小学课程主要按照学科设置,每门学科都有阅读内容,阅读应该作为学科学习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一些观念误区,导致长期以来忽视学生的学科阅读内容,影响了学生阅读素养的全面提升。因此,加强学科阅读应该成为当前教学改进的一个着力点,迫切需要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和阅读能力,激发学生学科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拓展学科视野,理解学科本质,逐步形成学科思维习惯,培养跨学科人才。

03
全学科阅读需要遵从学科固有的教学规律

全学科阅读是当今教育实践改革催生的一个新概念。它不是来源于教育理论的逻辑推演,而是来源于教育实践的深化发展。三年前,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北京一零一中开展了连续两年的全学科阅读研究工作,要求每门学科都要开展学科阅读学习,研究出版了涵盖11个学科的学科阅读指导丛书,用实践证明了全学科阅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清晰勾画出全学科阅读知识图谱。

全学科阅读的第一要义是“全”,即将所有知识门类的符号信息都纳入阅读视野,在注重文史阅读的基础上加强科学与艺术阅读。全学科阅读突破了以往阅读局限在语文学科的束缚,延伸了阅读的边界,拓展了阅读的广度,加深了阅读的深度。

学科阅读与学科学习紧密相关。阅读内容需要因学科而有所不同。学科阅读需要引领学生以学科的视角看待世界,帮助学生形成学科的观念、方法、思维、习惯等。学科阅读具有本学科学习的基本特征,与学科核心内容学习紧密相关。

一是目标性。学科阅读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阅读效果与阅读目的相关,不能漫无目的、随心所欲地阅读。比如,在进行历史学科的史料阅读时,应结合史料特点、教学目标、学生学情等情况,确定具体的阅读目标,设计阅读问题,引导学生阅读,确保学科阅读的有效性。

二是学科性。学科阅读的阅读素材具有鲜明的学科性特点。学科不同,阅读的文本也会有差异。如语文学科的阅读注重语言文字的理解鉴赏,阅读的文本以文学类作品为主;自然科学类学科如数学、物理等,则以公式、图表、图形等非连续性文本为主要阅读对象;艺术类学科如音乐、美术的艺术作品就是学科阅读的主要内容,包括音乐作品、绘画作品、雕塑建筑作品等。

三是理解性。学科阅读有助于学生融会贯通地理解学科知识。长期盛行的讲授式教学,将知识单向地传递给学生,学生理解性学习明显不足。学科阅读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然地理解知识,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扩大学生认知视野,不断深化学科认知,形成学科素养和能力。

四是拓展性。学科阅读有助于学科学习不断深化、拓展。学科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复性机械训练剥夺了学生大扯的自主阅读时间,窄化了学科学习。学科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通过阅读掌握学科知识内容,形成较为全面的学科认识,激发学科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五是应用性。学科阅读属于一种应用型阅读。学科阅读内容包括知识性强的原理性阅读和实践性强的应用型阅读等。如日常生活中的商品说明书、操作指南、导航地图等,将这些阅读素材融入学科教学,联系实际生活,有利丁学科知识的应用,让学生领会学科知识的实用价值。

总之,全学科阅读着力解决阅读素养的窄化间题,倡导全学科开展阅读学习,为不断提高中小学生的学习质量探索了一条可行路径。通过大批阅读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成为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

朱永新和新教育人的阅读观——阅读推广实践创新,我们一直在行动
朱永新谈读书100句
全民阅读魅力无穷,全民阅读因创新而气象万千——全民阅读,需要更多场景化解决方案

特别推荐 收藏共读|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上)
特别推荐 收藏共读|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下)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因为真正懂得,所以幸福完整——新教育实验通识与实践五十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同道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