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斗艳:凡心所向,素履以往——我的十年新教育之路

张斗艳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

——我的十年新教育之路

作者|张斗艳

焦作市学生路小学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七堇年《尘曲》


七堇年的这句话如种子般扎根在我的心里,因为它是我追随新教育十年最真实的感受:只要是心里想去的地方,即便穿着草鞋也要前往;生命如同逆行之旅,即使用一片苇叶来航行也要毅然前行。是呀,既然有了方向,既然选择了远方,即使自己是一名极平凡的教师,依然可以抵达梦想之地,所以我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如果我不能做大事,那么就用一种伟大的方式做好每件小事,人生一样精彩绚烂!



一、美好邂逅,让每一个日子都清澈饱满
踏上讲台27年了,原来的我工作也是兢兢业业,认真负责,也是同事、家长心中的“好老师”。但只有自己知道,我的内心里一点也不快乐,总是皱着眉头走进教室,皱着眉头走出校园,觉得没有什么事情值得自己去开怀大笑的。有时,学生在写作业,我会呆呆地望着门口,心想:现在,发生一件什么事情会让我兴奋得跳起来呢?思来想去,好像没有,生活就是这样平淡无奇,工作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在岁月流逝中不留任何痕迹。我喜欢文学,喜欢写作,但总觉得在小学工作中无用武之地,有一段时间我甚至想过辞职去开一间书店,或者做一名记者。
不期而遇,一束光照进了我的心里。十年前的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赵校长和我站在树影斑驳的校园里谈心,她说:“张老师,这就是职业倦怠感,加入新教育的队伍吧,你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感觉。”那天,我第一次听到“完美教室”这个动听的名字,立刻被她深深吸引。那天的感觉好美妙,风温暖叶明亮,内心充盈如张帆的小船,好像随时准备起航!
就这样,我带着欢喜的心,好奇的眼,迈开稚嫩的脚步,与新教育一路同行。十年花开叶落,十年夏雨冬雪,低头耕耘,不问收获,全心体会张硕果老师讲的“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如饥似渴”是我当时最真实的阅读状态,一有空闲 ,就开始阅读。就这样,《我的阅读观》《新教育》《我的教育理想》《守望新教育》……一本本新教育专著一点点开拓着我的眼界。我最喜欢《新教育》一书,原本是借学校图书馆的,但读到一半,赶紧买了一本,这样可以尽情地批批画画,成为我的案头必备。它使我对新教育有了更透彻的了解,使自己的行动多了一份力量。
2013年我随硕果老师到萧山参加新教育研讨会,聆听了朱永新老师的“研发卓越课程”的主报告,欣然写下《萧山之思》,明白了“课程的丰富性决定着生命的丰富性,课程的卓越性决定着生命的卓越性。”苏州、南京、诸城、日照、临淄,每一座城都烙印着我与新教育的一次次邂逅,在一次次邂逅中思考,思考中提升,提升中成长。
越走近越欢喜,我和新教育竟如此投缘,我爱写作,喜欢讲故事,新教育实验则提倡书写教育叙事,讲述教育故事,共读共写共生活。从“满天星教室”的孩子二年级起,我创建了教育博客“深蓝夜空”,记录班级故事,记录孩子和自己的成长历程。就这样,每一次班级活动,每一封给家长的书信,每一点课程反思,都在键盘的敲打声中变成永恒。白天用心工作,放学路上静心构思,晚上夜深人静时奋笔疾书,发表文章的时间常常是在十一二点。这样一写就是五年,共280篇30万字,真实记录了生命的鲜活状态。
2016年,我与“常青藤教室”的孩子相遇,我开通了“绿意盎然常青藤”微信公众号,用最生动的照片,最温暖的文字记录我们的班级课程,把我们的新教育故事讲给家长听,讲给同事听,讲给热爱教育工作的朋友们听。一位网名为“秋天的树”的老师,后来打听到她在郑州外国语学校工作,她认真阅读每一篇文章,留下许多令人感动的话语:“很羡慕常青藤教室的孩子,真希望再做一次小学生,在张老师的教室里。”
我发现原来教育生活可以这样精彩,可以这样美好,新教育使我重拾信心,重燃梦想!

二、缔造“完美教室”,让每一颗星星都闪亮动人
尽管已经迫不及待,但我还是在认真的思考之后,开始在班里尝试进行“缔造完美教室”的实验。我和孩子们讨论了多次,决定起个班名叫“满天星”,每个孩子都是一颗闪亮的星星,64个孩子就是灿烂星空呀!我们一起精心设计可爱的班徽、庄严的班旗,我们改写了一首班诗《我是明星》,诗句特别令人感动,包含着我对孩子们的美好期许:“每一个人,一样有用,谁曾经努力过都不普通,付出多少都举足轻重。每一个人都是英雄,我的心就是个光明火种!”我们把教室后墙布置成深蓝色夜空,在后墙的正中央是12个星座,每个星座里刻着同一个月出生的孩子们的名字。我们在教室里养一缸小鱼,种几盆绿植,让孩子们随时看见生命的成长,感受自己生命以外的呼吸。虽然稚嫩,虽然跌跌撞撞,但我们已经上路了。当我们穿着班服,当我们唱着班歌,当我们在最有意韵的教室里晨诵一首首小诗,不知吸引了多少学生羡慕的目光。孩子们觉得自己就是一颗最璀璨的星!
其实,教室里最美的地方就是拐角的书架,因为共读共写才能拥有共同的语言。我领着孩子们晨诵、午读,流连于诗词歌赋。午读是孩子们最爱的时光,每日享受30分钟的宁静,配上毛薇老师推荐的钢琴曲,日子和心态都变得温暖和煦。我为孩子们制定了六年读书计划,小学毕业要共读二百本书籍。每学期开学前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公布共读书目,每周晨诵一首小诗,每周举行一次“悦读分享会”,每月评选一次“阅读之星”。除共读之外,我还鼓励孩子们进行个性化阅读,既要有思想的共鸣,又要有自己的特质。在他们的阅读书目中,既有文学经典,又有自然科技书籍;既有人物传记,又有天文地理,所以,满天星的小书虫毕业时阅读量甚至会达到三百本!在童年最美好的时光里,孩子们从《大脚丫跳芭蕾》中懂得每个人都不能放弃自己的梦想,从《一百条裙子中》中学会善良与坚强,从《彼得潘》中感受到童年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要学会珍惜……从绘本故事到经典名著,从低年级的读写绘到高年级的读书笔记,阅读如盏灯,点亮我们的每个日子,点亮每个孩子的心灵。
从2012年开始,满天星的孩子们也开通了自己的博客,将阅读感受、身边趣事、生活小发现变为一篇篇精彩的博文。我每晚会登陆博客,仔细阅读,用心点评,为小博主赠送小红花。工作量很大很大,但一想到孩子们写好博客后一定期待着深蓝夜空的到访,一定期待着荣誉榜里小红花越来越多,我下决心坚持下来。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写作水平也在提高。开博一个月后,我在班里举行了“刘玥博客专场”,精选她的博文读给孩子们听,并激励他们,看谁能勤奋写作,成为下一个博客专场的明星。学生共写博文六百多篇,24万多字,我们将师生的博文集结成册,印制了两本书《因为喜欢,所以倾心》《温暖的苦旅》。写博客让孩子用心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珍藏成长点滴,锻炼写作能力,爱上文字之美!
朱永新老师说:“我们新教育不提倡分数论,但是也不惧怕分数。”我们班的孩子语文成绩特别好,不用刷题,不用补习,每学期都是遥遥领先,在毕业统考时取得全区第一名!共读共写共生活成就了孩子的优秀,孩子的优秀也让我看到崭新的自己!
五年新教育之路每一天都是崭新的,充满惊喜。我们鼓起勇气走出校园,用眼睛去发现,用心灵去感受。我们一起到河南理工大学探索地球馆的奥秘,一起到博爱农场体验现代农业的神奇,一起到特警队感受安宁生活的来之不易,一起到敬老院学会敬老爱亲……一次次出发,一次次前行,我们的足迹走到哪里,我们的课堂就延伸到哪里,我们就有更明亮的眼睛、更清澈的心灵。尽管稚嫩青涩,尽管有太多的不完美,但我的内心无比丰盈,我常常在心中惊叹:原来可以这样做教育?何其有幸,我真的遇到了最美好的教育!

三、牵手课程,让每一片叶子都迸发力量
2016年8月31日,我迎来了“常青藤教室”的孩子,我在黑板上写下了“望眼欲穿的等待,终于看到你的笑脸”。真的是望眼欲穿啊!因为满天星教室和我一同走过了新教育之路,经历了精彩的教育生活,虽然步履艰难,有太多的不完美,但我们的孩子真的变得成绩优异、自信阳光、见多识广,满天星教室成为了学校、解放区的一面旗帜。有很多准一年级家长想方设法要进入我的班级。局领导、校领导压力很大,所以想让我到高年级任教。对别的老师来说,这也许是个好消息,毕竟轻松一些,但对我来说,心情无比沉重。我想教一年级,我想从他们入校那天起,就领着他们开始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想陪伴他们一路成长,留下温暖美好的童年记忆。我给校长发微信:“我想教一年级,我想给孩子真挚而深刻的爱,共同书写生命的传奇。”终于,学校领导让我回到了这间教室。相聚如此不易,必当全力以赴!
这次我们开始更坚实、更沉稳的脚步。朱永新老师说:“教室是一副扁担,一头挑着课程,一头挑着生命。”有了明确的课程意识后,我开始从这间教室出发,留心课程资源,巧妙融合,研发多彩的班级课程。
我们坚持晨诵美妙的诗歌、童谣,坚持用午读时光润泽孩子的心灵,坚持共写随笔让美好在记录中沉淀。我从孩子们的自身特点出发,从本土文化出发,研发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本土文化课程,比如“走近陶仓楼”博物馆课程、“百年老矿西大井”研学课程、“美丽的绞胎瓷”胎瓷博物馆课程等。我从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出发,研发提高孩子良好科学素养的科学课程,比如:“小气象,大世界”气象课程、“轻叩科学的大门”科技馆实践课程、“认识你,善待你”地球馆参观课程,百变魔方课程等。我们的生命离不开节日,节日会唤醒我们的生命存在,我们研发了”踏青寻民俗,春光尽徜徉”清明课程,“夏有艾草,感谢有你”端午课程,“一起梦飞扬”新年课程……在一个个课程中,我和孩子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活跃,精神更加丰富,师生的生命更加丰盈。
孩子们最喜欢太极文化课程了。2020年12月17日,太极拳正式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温县的陈家沟被命名为“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我们应该让孩子们了解陈家沟,了解太极拳,热爱家乡,热爱中华武术。课程准备阶段,我带领孩子们观看《太极张三丰》,搜集温县的历史人文资料,初步了解太极圣地。然后我们来到陈家沟,参观太极拳祖祠、太极博物馆,激发对太极文化的热爱之情;观看太极拳、太极剑表演,跟太极教练学习太极拳,真实感受陈氏太极拳拳架结构及独特魅力。我们为孩子们制作研学学习单,谈一谈对太极文化的感受。在课程中,孩子们不仅体会到了太极拳的魅力,太极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了解到温县是“怀药之乡”“优质小麦种子基地”,是著名政治军事家军事家司马懿的故乡,激发了对家长的热爱之情。我们班李霖爸爸说:“张老师,我觉得太极文化课程太有意义了,让每个焦作娃拥有一份家乡的荣耀感与自豪感!”
课程研发中,困难最多,准备时间最长的就是“清风邀明月,诗韵伴中秋”的节日课程。课程研发时,我们需要精选关于中秋节的诗词,需要查找资料研究中秋祭月仪式的过程,需要让孩子们准备具有中国传统味道的节目。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在空阔的校园里搭起赏月会的舞台,需要让夜晚的校园明亮起来。在家长朋友的帮助下,我们的中秋课程圆满结束。那是最难忘的两周,我们吟诵一首首中秋诗词,孩子们重现祭月怀古仪式,欣赏小伙伴表演的古筝、太极拳、扬琴、葫芦丝等传统小节目。中秋那天我们一起打月饼,一起提着自己做的小灯笼观赏校园月夜的美。我们班的王吉林小朋友对妈妈说:“我第一次知道中秋节是这么有意思,原来不是到饭店聚餐,到商场买买买呀!”中秋课程引领孩子真正走进了中秋节,懂得了原来节日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一种文化的传承。在节日课程的浸润中,丰满了孩子们的心灵和生命。
朱永新老师说“如果把教室比作河道的话,课程则是水流。两者相得益彰,才会有教育的精彩涌现。”我们的一个个班级课程就像一条条涓涓小溪,穿越岁月,最终汇成江河,浇灌绿意盎然的常青藤,让每一片叶子都蓬勃向上!

四、相约同行,让每一次相遇都暖意浓浓
一间教室,只有老师和学生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来自家长的力量。我经常在教育博客中给家长朋友写信,真诚地话语充满尊重。我成立了家长志愿者联盟,家长委员会,十年前应该是焦作市最早的家长组织。为了唤起家长的力量,缔造完美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亲子运动会,点燃了家长的激情。
于是,满天星教室在三年级时,我们一起拍摄了第一部电影《新编小红帽》,孩子是演员,导演、拍摄、配音、剪辑全是家长。八年前,我们就有了第一批班级社团:班级足球队由张程渲爸爸、赵雪泉爸爸担任教练;棋牌社总负责人为张弘毅爸爸,他每节课都准备精美的课件,先讲一些知识和技巧,再让孩子们实战演习。戏剧社由牛全岱爸爸负责,他对表演并不精通,但接到任务后,专门买来表演技巧方面的书籍,每晚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自学,再教授孩子们。看到家委会的付出,更多的家长投入到班级课程中。郝楷妈妈是初中美术教师,为我们开设了《世界名画欣赏课程》,孩子们第一次看懂了画作;靳斌文的妈妈是心理咨询师,每周从郑州赶回来给孩子们开设《阳光少年心理课程》。依朵的爸爸开设了科技课程,每两周领孩子们做科技作品,讲解科学原理。男孩子们每天盼啊盼啊,一看到走廊上他高大的身影,就情不自禁的送上热切的掌声和拥抱。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说:“新教育唤醒了老师的灵魂,孩子的灵魂,家长的灵魂。”

五、遇见美好,点亮每一盏心灵之灯
诚如朱老师所言:“总得有人去擦星星。”教师应该成为那个擦星星的人,擦亮星星,照亮孩子的童年。如果一间教室能够在自我成长的同时,用光亮去影响另一间教室,照亮更多孩子的童年。就在这样的情怀下,四年前的一个夏日,我与朱村小学的贺校长相遇了。通过贺校长,我知道朱村小学是一所条件艰苦的乡村小学。当我看到照片上,那简陋的餐厅,灰突突的教室,坑坑洼洼的操场,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和孩子们商量,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我们在朱村小学建立了“常青藤爱心书架”,每年用捡废品挣来的钱为他们送来书籍、文具和玩具。我们一年年送来图书,五年来摆满了爱心书架,贺校长说孩子最喜欢看那我们挑选的图书了。朱村小学的孩子与常青藤的孩子由陌生变得亲密,大家一起阅读,一起做游戏,一起种下一棵青桐树,一起演唱我们共同的班歌《最好的未来》。看着手拉手,快乐成长的孩子们,我真的感觉到教育就是擦亮每一颗星星,擦亮每一个日子。
十年坚守,十年深耕,越来越喜欢在自己的教室里忙碌,全心全意、安安静静做新教育,不去想教室外的事情。2021年四月份,解放区成立首届新教育名师工作室成立,承蒙局领导的信任,让我担任主持人,心里确实很有压力有退缩,既怀疑自己的能力,又担心影响自己的班级工作。杨校长说:“这是件好事呀!本来一个人默默前行,现在多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帮助,相互影响,才能走得更远。”是呀,新教育名师工作室不正是寻找到“尺码相同”的教师,彼此激励和温暖,充满爱与智慧地不断前行,去遇见更好的自己吗?我潜心钻研新教育书籍,制定工作室的三年工作规划。在工作室授牌仪式上,聆听了硕果老师的讲座《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后更是对工作室的未来充满期待。我为每位成员买了一本书《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作为礼物,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一起将迎着光亮,向美而行。
教育不是一件简简单单的事情,新教育更是一场爱与智慧的远行。可既然有了方向,那就素履以往,一苇以航,一路前行。即使生命如尘,也要让岁月如歌,萦绕在行走之路上!
以行动书写,用生命言说——新教育是由无数鲜活的实践和生动的教育叙事组成的
遇见美好,向美而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最美的自己!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因为真正懂得,所以幸福完整》)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同道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