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哈佛校长:学会尊重不同意见;耶鲁校长:在耶鲁踏上追寻真理之路

守望真善美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聆听窗外声音,致力自我超越。

哈佛校长2022开学演讲:

学会尊重不同意见,

只有学会改变自己,才能改变世界

来源|新读写

哈佛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每位学生要学会从差异中学习,倾听那些与你想法不同的人,而不是凭第一印象对他人作出判断。


哈佛校园是现实世界的缩影,世界不会因为哈佛毕业生的身份而善待你。


哈佛的教育是让学生准备好去面对每一个挑战。只有学会改变自己,才能改变世界。



当地时间8月30日,美国哈佛大学举行开学典礼。校长劳伦斯·巴科(Lawrence Bacow)发表开学演讲,以下是全文——


下午好,2026届的同学们!

      

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欢迎你们正式成为哈佛大学的一员。

      

53年前的这个星期,我告别了密歇根州庞蒂亚克的朋友和家人,来到了马萨诸塞州的剑桥市,开始了我的大学第一年。确切地说,不是这里,而是就在街边的麻省理工学院。


这一切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


我可以完全肯定地告诉你,你在这个校园里的头几周的记忆将在你的一生中都历历在目。你会想起一切——你遇到的人,你结识的人,你的第一堂课,你在巴特利餐厅吃的第一个汉堡。

      

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我的大一室友艾伦,是一个来自新泽西的长曲棍球运动员。


他很高大;而我是小个子。他很邋遢;而我很整洁。他把他的音响带到校园,喜欢开着它学习;而我喜欢关了音响安静学习。他喜欢听滚石、谁人和The Band乐队的歌;我喜欢鲍勃-迪伦、詹姆斯-泰勒和乔尼-米切尔。他喜欢几乎所有的纽约运动队;而我讨厌他们。他在政治上相当保守, 我则不然。


"这永远不会有结果的,"我想。 


所以,你可能知道这个故事的走向——我大错特错了。

     

艾伦,在一个看似生硬、大声、有主见的外表下,被证明是我在大学期间遇到的最善良、最有趣的人之一。 

      

他阅读量大得惊人,是个了不起的作家,而且非常慷慨,耐心地帮助我完成了大一的物理学、微积分和化学课程。虽然我们在与政治有关的几乎所有方面都有分歧,但他喜欢好的争论,我们也有过很多辩论。

      

他成了我最亲密的朋友之一,即使是在研究生阶段,我们也继续生活在一起。在我进入哈佛大学法学院的第一天,他为我安排了一次相亲,对象是他女朋友的室友。那个相亲对象今天就在这里。让我向你们介绍她,我结婚47年的妻子——阿黛尔。


而艾伦最终在阿黛尔和我结婚前一周与阿黛尔的室友黛比结婚。他们两个人在蜜月期间来参加了我们的婚礼。

     

今天,在我们相遇的53年后,艾伦和黛比仍然是我们最亲密的两个朋友。今年夏天,他们在我们家住了三天。我们一起经历了人生的所有历程-——我们的孩子和他们的孩子的出生、建立事业和家庭的工作、生活的欢乐和失望、每一个里程碑中的甜蜜和每一次失去的悲伤。

      

在政治方面,我们仍然没有什么共识,但我们有文明的谈话——甚至不时地进行辩论,最终选择尊重对方的观点,即使无法被对方说服。而且,我们经常向对方学习。53年后,我们像家人一样爱他们。



现在你来到哈佛,请不要忽视你的艾伦。请不要根据人们的外在表现或你的第一印象来迅速判断他们。


我们录取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这些人有各种可以想象的兴趣,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要从我们的差异中学习。

      

当你了解你的室友和你的同学时,试着缓慢判断,快速理解。至少在开始时要对别人往好处想,不仅仅是在哈佛,而是在整个生活中,于是你会对你将获得的朋友数量感到惊讶,这些人与你截然不同,但他们会极大地丰富你的生活。 


如果你像大多数哈佛学生一样,你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建立的友谊将永远伴随你。你们中的一些人甚至有可能在这里遇到你的配偶或生活伴侣。


我知道这句话是真的,因为我参加了很多哈佛的同学聚会。我一次又一次地听到同样的故事——在学校的头几天就开始的终生关系。


你最好的朋友,那些将与你一起分享生活的人,就坐在你们中间。你的工作便是找到他们。


我也承认,你可能在哈佛遇到你不喜欢的人。


哈佛是更大世界的一个缩影,你在更大的世界中可能发现的所有令人反感的东西在这里都有一定程度的存在。

      

我们并不完美,但我们努力做得更好。在努力成为一个充满关怀、理解和欢迎的社区的同时,我们不能保护你们免受一切不愉快的事情的影响。


我们的工作是为你们毕业后将居住的世界做准备。而那个世界不会因为你有一个哈佛的学位而善待你。


如果我们把你们放在一个情绪化的泡沫中,不让你们的情绪免疫系统发展起来,我们就不是在帮你们。我们在这里是为了让你们准备好应对一个将挑战你们,有时甚至会冒犯你们的世界。


我希望你在哈佛的时候能掌握这些技能,这样你的一生就可以致力于修复一个我们都知道的远不够完美的世界。 


开学典礼现场


从我已经与你们中的一些人进行的谈话中,我知道你们想要改变世界。我为你们感到高兴。这也是我们接纳你们的原因之一。


但是,如果你想改变世界,你需要掌握说服人们改变想法的艺术。而且我保证,除非你首先有改变自己的经验,否则你不会有效地做到改变他人。 


哈佛的校训是是“真理”(Veritas)。它不仅仅是一句座右铭,它是我们之所以存在的原因——为了寻求真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真理被揭示出来,它需要在互相竞争的思想平台上接受考验。如果你真的要寻求真理,你必须与那些与你想法不同的人接触。


更重要的是,你必须愿意改变你固有的想法——被更好的论据或新的信息所说服。只有当你有了这种经验,你才会有足够的能力来改变世界。这是我希望你们在哈佛掌握的另一项技能。


在入住当天,阿黛尔和我见到了你们中的许多家庭。我们目睹了不止一次的感性告别。你们中的大多数人自出生起,就一直处于爱你们人的生活中心。现在你离开家庭,对于许多人的家人来说,唯有沉默。


有许多人帮助你们过渡到大学——学术顾问、同伴顾问、住宿顾问、监考人、院长。但是你的亲人却只能靠他们自己。他们也正在经历一个巨大的调整,而这取决于你是否能帮助他们度过这段时间。请不时地给他们打个电话,而不是发短信——是电话,问问他们情况怎么样。我保证他们会感激你的。 


2026届的同学们,我们对你们寄予厚望。我希望哈佛是你们梦想中的一切,无论是在学术上、社交上还是个人方面。


我希望在你们50周年聚会时我能在场,这样你们就能告诉我你们的生活是如何发展的,以及哈佛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祝你们每个人都好运!


哈佛校长:带着激情和热情去拥抱未知世界——2022年哈佛毕业典礼演讲

哈佛大学研究:杰出与平庸的差距缘何产生?——战略式教养中父母的8种角色


耶鲁大学校长苏必德

在耶鲁踏上追寻真理之路

(附中文译文+全程视频)

原创| Peter Salovey 

来源|耶鲁北京中心


以下视频来源于耶鲁北京中心

早上好。很高兴能在耶鲁本科学院开学典礼上见到各位新生和你们的家人。今天是你们正式开启耶鲁本科生涯的第一天,我谨代表台上的同事们,对这一天的到来感到由衷地喜悦。
如各位所知,耶鲁大学的校训是“光明与真理”,拉丁语是Lux et Veritas,希伯来语是Urim v’Thummim。在耶鲁的校园里,这条校训随处可见。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我们的校训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一个在世界各地大学的使命、精神与文化中广泛存在的追求,那就是真理。
近几年来,尽管全世界都在竭力应对公共卫生危机,我们仍目睹了假消息,甚至是谬论的肆虐。在这一过程中,专业知识遭受质疑,科学发现和学术研究面临考验——事实上,这些挑战都是一种对真理的侵犯。几乎每天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报道称有人在家“发现”科学家们得出的新冠肺炎病毒有关结论有误;网友又编织出了全新的、毫无根据的阴谋论;我们公认的历史事实也被别有用心之人矢口否认。
这里列举5个简短的例子:
年初,美国一些人(包括处于领导地位的人)把一场企图颠覆我们民主基础和反对选举制度的暴徒行为称作“合法的政治诉求”。
当毁灭性的山火、局部严重干旱和历史罕见的洪水等昭示着灾难性的气候挑战时,一些人却笃信毫无根据的怀疑论,无视广泛建立起的科学共识。在美国的一些县城里,一半的居民还不相信全球气候变化正真实地发生着。
最近几个月,人们关于俄乌战争的情绪被误导和激化。
社交媒体平台上,有些人通过宣传虚假内容煽动种族主义情绪,比如在缅甸和埃塞俄比亚所发生的事。
最近的一桩诽谤罪判案中,一位臭名昭著的阴谋论者称发生在距离耶鲁校园约半小时车程的康涅狄格州桑迪胡克谋杀案(20名小学生和6名成年人在此次事故中丧生)系美国政府所为。
当然,传播假消息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历史充斥着谎言招致的恶果。
20世纪哲学家Hannah Arendt,曾于1971年获得耶鲁名誉学位。她在叙述人性黑暗和残酷政权时写道,真正的极权主体不是某一党派的坚定支持者,而是那些对事实与杜撰,正确与错误不加区分的人。
没错,恶毒可以在缺少真理的环境中猖獗。因此,在对真理的持续探索中,人性本身也岌岌可危。
就耶鲁而言,高校必须首先通过支持教师来打击虚假信息、阻止煽动和臆造阴谋论的传播,因为他们所做的正是收集科学数据并提出学术见解。教员们必须能够自由地传授知识,并教学生批判性地思考各种观点及其来源。
但要有效地做到这一点,高等教育体系中的老师和学生都必须对多元的思想保持开放,无论是传统还是非传统的,左派还是右派。耶鲁大学长期以来代表并致力于对真理的坚守,因此我们有责任应对公信力危机。
对于穷极一生追寻真理的艺术家、学者、科学家与一线实践者们,像耶鲁这样的大学是他们的家园。然而,社会上观点的极化,无论是否被某一特定派别所接受,都无疑阻碍了追寻真理的进程,也将会蚕食公众对专业知识的信心,并在人们亟需纯粹的真相时消解着大学的影响力。
当有思想的人负责任地阐述了不受欢迎的或非主流的观点,而我们对此保持开放,那么全体师生乃至整个大学将被视作可靠信息的来源。大多数美国人仍然对大学持有积极看法,认为大学教育对一个人的未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高等教育将为社会带来有益影响的信心却被一种质疑所侵蚀,那就是我们不愿接受挑战的声音。
或者说有些人相信,学生中认为可以安全地发表不受欢迎的观点的比例在下降。实际情况绝非如此,学生们不愿校园成为多元观点的汇聚之地是一个谣言。根据美国奈特基金会(Knight Foudation)最近的一项调查,大多数学生认为接触各类言论比通过禁止冒犯性或偏见性的言论来保护大家更为重要。一些人所说的“取消文化”并不是学生群体的主流思想。
耶鲁拥有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辩论文化,持有任何政治立场的学生都可以加入到激烈而文明的讨论中。在耶鲁,你会看到美国民主党籍政治家、耶鲁法学院’73届校友希拉里·克林顿作为耶鲁本科生毕业日的受邀嘉宾演讲,也会看到共和党派、美国前总统布什父子荣获耶鲁本科生终身成就奖。同时,耶鲁大学为持有不同意识形态的人提供互动机会,比如此前一场对话中齐聚了来自两党的四任美国前国务卿。
但是坦白来讲,在校园里发表不受欢迎的见解的确有些困难。我刚提到的奈特基金会调查也显示,只有大约一半的学生“能够自如地表达不同意见”。
因此,我们需要提升学生每天在教室、餐厅和会议室内与不同观点探讨的持续渴望,并认识到向他人表达不同见解的重要性。事实上,在大学这个环境中,我们必须能够将正当的异议与彻头彻尾的谎言区分开来,必须坚定地为令人不悦的真知灼见留有空间,正如我们驳斥谬论时一样坚定。
因此,我们必须培养一种开放的态度,尤其是当我们最根深蒂固的思想受到挑战之时。这样的氛围承载着对真理的探寻,以及相信真理所需要建立起的公信力。
当然,在我们追寻真理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铭记耶鲁等学术机构的权力和影响力。我们必须谦虚地认识到,谬论也可能伪装成真理,比如,历史上我们曾错误地认为男女不应该同校,以及引领了“优生运动”的风潮。当权力同时意味着责任时,这些困扰成为了一些人拒绝使用“真理”一词来描述耶鲁使命的原因。
尽管如此,在耶鲁,我经常看到教师们鼓励学生对数据和观点提出质疑,也看到学生们面对相悖的证据时改变自己的观点。你们每个人都将在耶鲁经历这些,并且经常经历,这是耶鲁教育的一部分。
在耶鲁可选的课程中,经常可见两位代表不同学科的教授共同教授一门课。在他们的课上你将体会到,从不同的视角审视同一个问题将促生全新观点。比如,电影史教授与物理学家共同教授的电影课程,哲学家与经济学家共同讲解自然选择,美国研究和护理学院学者共同教授跨性别健康课程。类似地,最近一个学期,三位持不同政见的专家共同开设了一门关于自由主义危机的课程,横跨了奥巴马与特朗普的总统任期。
我们将继续为你们创造可以自由争论复杂问题的对话机会。这些时刻让我们意识到,现实中没有任何意识集团真正拥有真理;事实不会归顺于我们任何偏向的结论。因此,实证必须引导我们持有的观念,而非顺从于它。
讲到这里,我想到了一本名为《真理之死》的书,它的作者是耶鲁本科学院1976届校友、普利策奖获得者角谷美智子,一位我们所追寻真理的捍卫者。
角谷美智子在书中对理性与客观的呼吁,以詹姆斯·麦迪逊(美国第四任总统、美国宪法之父)的一句话结束,这也是对我们这个时代提出的警告:“一个公众的政府,若没有供民众获取的信息或获取信息的方式,将会奏响一场闹剧或悲剧,或两者兼具的惨剧的前奏。”当然,角谷美智子在书中认为,“如果没有公认的事实,这种事实不是指民主党或共和党眼中的事实,也不是指经过改编了的单一来源的信息,人们无法对政策展开理智的辩论,无法实际评估政治职位候选人,无法让他们对人民负责。没有真理,民主将步履蹒跚。美国开国元勋们认识到了这一点,那些寻求民主生存空间的人也必须认识到这一点。”
我还想到了James Hatch,一位曾在美国海军特种作战司令部服役二十年后重返校园的耶鲁本科生。他这样描述耶鲁的校园氛围:“这里的大多数学生都同意,为改善人类的状况,必须存在这样一个——观点可以被公开挑战,讨论可以激烈而有序进行的地方。”
耶鲁大学致力于承担提高学术研究、专业知识和高等教育机构公信力的责任,确保Hatch先生的体会是每名耶鲁学子在任何时刻和任何角落都能感同身受的。
耶鲁大学的一门名为《哲学与人性科学》的哲学课正反映了耶鲁在这方面的努力。在课程中,耶鲁文理学院院长Tamar Gendler将当代认知科学与古代哲学家的作品联系起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在研读这些作品时,我们的大脑产生了怎样的活动。在她的课上,同学们重新解读柏拉图的洞穴寓言,洞穴里的人们将墙上的影子误认为现实。Gendler院长进一步引导学生对这一观点提出挑战:既然人类的头脑并不十全十美,真理又如何能够被发现呢?
当然,我们的局限并不能阻挡我们对真理的探寻。因为它们是维系我们保持好奇的动力。心怀谦逊,我们便可以扩展自己的认知。
所以,在耶鲁,我们不会重申你在来时已有的想法。相反,我们会在四年时光里激发你发现自己未知的事物。我们会帮助你打磨过滤假象的能力,因为通识教育的核心是由理性、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组成的。
不久,你将从这种教育中受益。当然,你们也应该积极参与其中,无论现在作为一名学生,还是之后成长为一位校友。
今天,在你们即将开启自己的本科生涯之时,我呼吁所有人,在每一次研讨会上、每一所寄宿学院里与每一场深夜谈话之中,以对不同观点的包容,以尊重和积极的心态,以耐心的倾听和深刻的思考,以满怀同理心和理解的表达,为耶鲁的校园再倾注一些对真理的追寻。
让我们一同提升自己的包容度和参与度,反对公开羞辱、挖苦和排斥的文化。
让我们恪守历经岁月考验的优良传统,在耶鲁秉持公开讨论的学术氛围。在这样的社区中,我们才能产生推动世界的学术成就和科学突破,并不断超越。

正是这样,你们才能拓展专业知识,挽救知识的地位;你们才能够在日渐黑暗的世界里,让“真理”与“光明”同在;你们或许能够改变这个割裂世界的命运,让真理光芒四射。
欢迎来到耶鲁。
苏必德(Peter Salovey),耶鲁大学校长、心理学Chris Argyris讲席教授。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关于发展团体会员、个人会员的通知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因为真正懂得,所以幸福完整》)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同道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