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罗翔:找到你的玫瑰花;本真不可见:《小王子》的深层心理学分析

罗翔 盐粒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狐狸告诉了小王子一个秘密:看东西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楚,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小王子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依然拥有小王子那颗清澈的心,去感恩与珍惜你的那朵玫瑰;如果你还在寻找,也祝福你能够找到自己的玫瑰花,但请注意真正的爱是要用时间、真心、责任,用你的牺牲去守护的。——罗翔

找到你的玫瑰花

——地球上有3亿1100万虚荣的人,

其中包括我

原创|罗翔

来源|凤凰网读书 


到底是《小王子》中具象的爱,还是《仲夏夜之梦》中抽象的爱, 更真实、更能让人获得最大的满足和喜乐?我的想法是折中的爱。我们把爱投放在具体的个体身上,在他身上发现抽象意义的美好。你越为抽象感到动容,就越希望在你所爱的具体个体中升华这种抽象。



我非常喜欢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读过很多次,每次看都有很多感触。《小王子》是一本儿童文学,但也很适合成年人看。希望不管我们是什么样的年纪,都有一颗孩童般的心,能够心中向善,保持好奇心、求知欲和对正义的渴慕。
 
遥远星球 B612上的小王子,与美丽而骄傲的玫瑰吵架负气出走,在各星球漫游。在第一颗星球,他遇见了一位傲慢的国王;到了第二颗星球,他看见一个虚荣的人;第三颗星球上住着一个爱喝酒的人,他想用喝酒来忘记自己的羞愧,但他所羞愧的却是爱喝酒这件事本身;第四颗星球上有一个只喜欢赚钱的生意人;第五颗星球的点灯人在不停地工作,每天忙得晕头转向;第六颗星球住着一位学者,他写了许多的书。
 
“大人真是非常奇怪啊!” 在星球之间旅行的小王子这样说道。
 

最后,小王子来到地球,地球上有111位国王,7000个地理学家,90万个做生意的人,750万个爱喝酒的人,3亿1100万虚荣的人,其中肯定也包括我。
 
地球涵盖了之前六个星球上几乎所有的人。当我读到这里时, 我总是觉得作者是不是在提醒我们,权力、知识、金钱、放纵、虚荣,都无法让内心拥有真正的宁静,它会让你越来越孤独,让你自以为是地觉得是个大人?
 
在这七个星球里,小王子唯一愿意交朋友的是点灯人。因为他觉得,点灯人是唯一不荒唐的人,这也许是因为点灯人那么忙碌,却不是为了自己。
 

小王子爬上了高山,他站在峰顶一眼就能看到地球上所有的人,他向世界说“你好”,但是听到的只有回声。
 
“你好,”他很有礼貌地说。
 
“你好……你好……你好……”回音说。“你是谁?”小王子说。
 
“你是谁……你是谁……你是谁……”回音说。
 
“做我的朋友吧,我很孤单,”他说。
 
“我很孤单……我很孤单……我很孤单……”回音说。


大家是不是也经常有这样的感觉, 朋友圈的朋友越来越多, 但是好像越来越孤独,当你向身边的人说“你好”,你听到的却只有回声,他们只会重复他们说的话。
 
但在这时,小王子在一棵大树下,遇到了一只很漂亮的狐狸。
 
“来跟我玩吧,”小王子提议说,“我很难过……”
 
“我不能跟你玩,”狐狸说,“我没有经过驯化。”
 

小王子疑惑地问狐狸:“‘驯化’是什么意思?”
 
狐狸这样告诉他——
 
“这是常常被遗忘的事情,”狐狸说,“它的意思就是‘创造关系’。”
 
“创造关系?”
 
“ 是啊,” 狐狸说,“ 

“对我来说, 你无非是个孩子, 和其他成千上万个孩子没有什么区别。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对你来说,我无非是只狐狸,和其他成千上万只狐狸没有什么不同。但如果你驯化了我,那我们就会彼此需要。你对我来说是独一无二的,我对你来说也是独一无二的……”
 

真正的关系都需要投入时间,需要在芸芸众生中找到一种固定的关系。所有的爱都是对具体人的爱,如果你生命中有5000多朵玫瑰花,当你站在高山之巅向它们表白时,你能听到5000多个回声说“我爱你”,但是你一定会感到孤独。“但如果你驯化了我”,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
 
“我的生活很单调。我猎杀鸡,人猎杀我。所有的鸡都是相同的,所有的人也是相同的。我已经有点厌倦。但如果你驯化我,我的生活将会充满阳光。我将能够辨别一种与众不同的脚步声。别人的脚步声会让我躲到地下。而你的脚步声就像音乐般美好,会让我走出洞穴。还有,你看。你看到那片麦田吗?我不吃面包。小麦对我来说没有用。麦田不会让我想起什么。这是很悲哀的!但你的头发是金色的。所以你来驯化我是很美好的事情!小麦也是金色的,到时它将会让我想起你。我喜欢风吹过麦穗的声音……”
 
狐狸久久地凝望着小王子。
 

小王子向狐狸询问如何才能“驯化朋友”。
 
“你要非常有耐心。”狐狸说,“首先,你要在离我有点远的地方坐下,就像这样,坐在草地上。我会偷偷地看你,你不要说话。语言是误解的根源。但你每天都要坐得离我更近一点……”
 


狐狸还告诉小王子一个秘密:

“看东西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楚,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
 

说实话,我们这一生都在追逐看得见的东西,权力、金钱、名望……这些不可能给我们带来真正的满足。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是要用心去感受的,正是你为你的玫瑰付出的时间,使得你的玫瑰是如此的重要。但你千万不要忘记,你要永远为你驯化的东西负责,你要为你的玫瑰负责。玫瑰花上是有刺的,它会刺痛你,经常让你感到痛苦,但你还是要对它负责。
 
你说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的玫瑰,为什么要在这一朵玫瑰上投入全部感情,为什么不能住到花园里去?苏格拉底说,人心中的欲念是一个筛子,筛子装不满水,无论多少东西都填满不了人心,所以人的欲望一定要限定在一个具体的事情上,这样你才会有真实的满足感,否则你不可能有满足感。
 

关于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人类似乎始终有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一种认为所有的爱都是基于某一个具体的个体,就像小王子说的,我们要在具体的个人身上投入我们的情感,投入我们的时间,通过仪式来驯化他,也让他来驯化我们。

当然还有一种爱是抽象意义上的爱,觉得我爱的只是一个抽象的对象,是随机的个体,如果在同时同地我碰到了另外一个人,我也会爱上他,就好像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
 
张三爱上了李四,李四也爱上了张三,但是王五也爱上了张三,赵六又爱上了王五,爱得错综复杂。后来有张三和李四私奔,在森林里面碰到一个小精灵。小精灵乱点鸳鸯谱,趁他们睡着偷偷滴了药水,让他们会永远爱上看到的第一个人。结果整个局面更乱了。李四和王五都爱上了赵六,张三被所有人抛弃。小精灵还把一个人变成了驴头,仙后居然还爱上了这个驴头人身的人。
 
《仲夏夜之梦》提醒我们,我们的爱有时候经常飘忽不定,我们爱的似乎是抽象的对象。你在一个特殊的时间点爱上了他,但是你爱的其实不过是他的某种气质,而这种气质投射在另外一个人身上,你也会轻而易举地爱上他。
 
于是问题就出现了,到底是《小王子》这种具象的爱,还是《仲夏夜之梦》那种抽象的爱, 更真实、更能让人获得最大的满足和喜乐?
 
我的想法是折中的爱。我们把爱投放在具体的个体身上,但会在他身上发现抽象意义的美好。正是这种抽象意义的美好,让你愿意和具体的个体产生驯化关系。
 
当你驯化了一个具体的个体,你就要为你所驯化的对象负责。你越为抽象感到动容和美好,你就越希望在你所爱的具体个体中升华这种抽象。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爱中能够体悟到抽象,我们在抽象的美中能够更好地爱具体的个体。
 

如果你的爱是一种泛化的爱,有爱天下之人的大爱,但是你唯独没有对你身边的人的爱,那是一种虚伪的爱,一种自恋的爱,一种伪善的爱。
 
小王子在玫瑰花中感到了他的责任,他的幸福,他的驯化。虽然所有的爱都是有痛苦的,但是同时他在对玫瑰花的爱中,升华了他的爱,他看到了爱的共相,看到了一种抽象的美好。玫瑰花一定会有刺,幸福和痛苦是不矛盾的,快乐和痛苦并不一定是反义词,没有痛苦作为参照,你就不会知道快乐有多么弥足珍贵,很多时候都是痛并快乐着。
 
玫瑰花终究有一天会枯萎,朱颜老去、花瓣枯萎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要换一种花呢?我想不是的,因为狐狸告诉了小王子,真正的爱,当你驯化了他,你要对他负责。所以,小王子告诉孤独的飞行员:“无论是房子、星星还是沙漠,它们都是因为某种看不见的东西而美丽!”
 

玫瑰花是具体的、能看见的,但是美丽是抽象的、看不见的。我们终其一生都是为了在具体的个体上觉察到看不见的美好和责任,所以一定要把我们的责任、我们的幸福放在具体的人身上。
 
星星对不同的人来说有不同的意义。对旅行的人来说,星星是指路的向导,对有些人来说是细微的亮光,对学者来说是研究课题,对生意人来说是财富,但对所有这些人来说,星星是沉默的,只有你的星星和别人的不同。如果你爱上了一朵生长在某颗星球上的花,当你抬头望着夜空,会感到很甜蜜,仿佛所有的星星都开满了鲜花。
 
在芸芸众生之中,我们被选择在一个具体的个体身上投放我们的时间,通过各种仪式,我驯化了他,他也驯化了我,我们开始经营。在经营的过程中会被刺伤,会流泪,会痛苦。但是有一天我们爱上了风吹麦浪的声音,我们看到了他的与众不同,正是因为这种美好,我们愿意为我们所驯服的对象负责。
 
小王子为了找回那朵玫瑰,甚至不惜牺牲生命,也许这是爱。单纯欲望的满足会让人觉得无限的空虚,爱一定是在具体的个体身上投入你的感情,你的时间。
 

这个世界那么大,那么多的城市,但是有一个城市让你觉得与众不同,不就是因为那里有爱的朋友吗?你不会觉得完全陌生的城市很特殊,因为你跟它们没有建立友谊,你跟它们没有建立关系,你没有驯服它们,它们也没有驯服你。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依然拥有小王子那颗清澈的心,去感恩与珍惜你的那朵玫瑰;如果你还在寻找,也祝福你能够找到自己的玫瑰花,但请注意真正的爱是要用时间、真心、责任,用你的牺牲去守护的。
 
(文中插图来自:《小王子》,森雨漫/吴小鹭编绘、李继宏译,云南美术出版社)

真正本质的东西用肉眼是看不到的
世界上最棒的童话——小王子教我们的六个关系课题
罗翔:人这一生,总要为某种超越人生的东西而活着
罗翔:读书的四个维度和境界——不读书当然愚蠢,但因为读书而滋生出骄傲与傲慢更愚蠢

延伸阅读——

本真不可见:《小王子》的
深层心理学分析
来源|第一哲学家图片
作者|盐粒
 
如果让你推荐一本老少皆宜的温暖之书,你会推荐哪一本?
 
相信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一定榜上有名。

插图来自《小王子》电影截图

大部分人很小的时候便读过《小王子》这本童话,但这并不是一部稚子时期读过、长大后就忘得烟消云散的儿童读物,而是一部令许多成人心心念念、哲思意味悠远的永恒之书。
 
21世纪的成年人,为什么依然爱着飘零动荡的20世纪写就的《小王子》?

b612星球上每日蔓延的猴面包树,其实是人类无限膨胀的欲望?

为什么大家只迷恋自己独有的玫瑰,爱情到底还有几多意味?

来自一只狐狸的爱的驯养?想要制造羁绊,就要承担流泪的风险?
 
关于这些问题,一千个人阅读《小王子》就能获得一千种答案。
 
真正读懂《小王子》,没那么简单。
 
但终归不可否认的是:“《小王子》具有先知呐喊般的伟大价值。”
 
就像《小王子》原书中所描述的那样:
 
如果不去遍历世界,我们就不知道什么是我们精神和情感的寄托,但我们一旦遍历了世界,却发现我们再也无法回到那美好的地方去了。当我们开始寻求,我们就已经失去,而我们不开始寻求,我们根本无法知道自己身边的一切是如此可贵。
 
其实,在选择眼花缭乱、时代变化万千的当下,我们每个人都是被困在外星球的小王子。只是,我们的很多本真不可见,蒙尘待洗。每个人身上都有独特的、不可摧毁的东西,等待着被唤醒。
 
这个观点来自于一本智慧的小书《本真不可见:〈小王子〉的深层心理学分析》。如果你喜欢《小王子》,还对心理学感兴趣,那这本书太适合躺在你的枕边了。

 
《本真不可见:〈 小王子〉的深层心理学分析》
 
这是一部通俗心理学作品。作者数十年研读圣埃克苏佩里包括《小王子》在内的全部作品及私人信件,认为圣埃克苏佩里是伟大的先知作家,《小王子》具有先知呐喊般的伟大价值;认为圣埃克苏佩里的作品蕴含着诸多特征,人们应当由此理解他,而不是将他奉若神明。
 
全书从心理学、社会学和宗教学角度进行解读,勾勒出了迄今为止的研究文献所不曾有过的圣埃克苏佩里和“小王子”。
 
作者对《小王子》进行深层心理学分析的目的,是希望读者借了解圣埃克苏佩里著名童话故事中浓缩了的意象,将梦想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对照圣埃克苏佩里和“小王子”,我们要思考的是在这个多重意义上非人性的时代,多大程度上还存在着或尚能存在希望。
 
作者简介:【作者】欧根·德雷维尔曼(Eugen Drewermann),生于1940年6月20日,德国神学家、心理治疗师、作家、和平活动家。著有《死亡的进步》《西方环境危机根源论》等。欧根·德雷维尔曼数十年对圣埃克苏佩里及其作品《小王子》进行研究和分析,在欧美心理分析领域有比较重要的影响。
 
【译者】杨劲,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副教授,上海市翻译家协会会员。【校译】宁宵宵,德语译者,媒体从业者。
 
01

为什么人人都爱小王子


血雨腥风、灾难频发的 20 世纪或许只有两部文学作品堪称标杆:弗兰茨 ·卡夫卡的《城堡》和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小王子》和《城堡》是那个时代关于希望的正反互文!相比起《城堡》的迷茫绝望,大家爱《小王子》的理由,也许就在他给了我们纯真无邪的爱和希望!
 
《小王子》,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最美的文学作品,已成为无数读者生命中的核心故事,这一影响至今未曾减弱,在他们孤独时提供精神庇护,在他们失望时给予慰藉,在他们寂寞时带来希冀;在他们漫长一生的寻觅与向往之路上,充当不可或缺的良伴;当他们置身于日益冷漠的世界中,这本哀而不伤的书,仿佛一块充满理解的温暖之地。
 
是对已逝童年的永恒怀恋使得《小王子》如此给人安慰、令人眷恋吗?

确实如此,却又不止于此。
 
《本真不可见:〈 小王子〉的深层心理学分析》谈到《小王子》以艺术手法讽刺性地摆脱“大人们”疯狂的心理控制和充满强制性的世界观——面对人性荒漠,人们终于可以深吸一口气,拒绝踏入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小王子》一定程度上能够重建人们对爱情无条件忠诚的信赖;它昭示并代表着一个为彼此付出努力和承担责任的世界,展现了爱的关联状态,即便死亡也无法将它降服——它是一曲关于情谊与陪伴的颂歌,充满单纯和美丽得令人心醉的意象。 
 
当我们置身于迷茫摇晃的时代、日益冷漠的世界、干涸无边的人性荒漠中,哀而不伤的《小王子》,仿佛一块充满理解的温暖之地。很大程度上,《小王子》重建了现代人对爱情无条件忠诚的信赖和希望,我们依然渴望关于一朵独有玫瑰的爱,我们依然希翼理想情感关系的存在……
 
02

读懂前所未有的“小王子”


  
如果你喜欢《小王子》,你应该读这本《本真不可见》。
 
《本真不可见》打开了童话诗人和他内心的世界,帮助我们从一个非常不同但却相当合理的角度来看待《小王子》和它的作者圣埃苏佩里。
 
欧根·德雷维尔曼数十年对圣埃克苏佩里及《小王子》进行研究和分析,在欧美心理分析领域有比较重要的影响。从心理学、社会学、宗教学的角度探究和阐释“小王子”的深层意象,解读和分析圣埃克苏佩里,将对《小王子》及圣埃克苏佩里的分析推广到了大众阅读层面。勾勒出了迄今为止研究文献未曾有过的圣埃克苏佩里和“小王子”。
 
欧根·德雷维尔曼认为试图诠释《小王子》的人,容易变身为“猴面包树”。“猴面包树”在书中是这样的含义 :它因妄自尊大和身形巨大而摧毁了整颗充满幸福的秘密星球,它的深根凿穿了孩子们的世界,搅乱了梦想,它永不餍足的欲望蔓延挤占了所有的空间,挤走了玫瑰可以生长的沃土。
 
任何阐释不都是在扼杀文学语言吗?深层心理学阐释尤其如此。它剥夺了文学语言的直接性,代之以反思;它剥夺了文学语言的温暖和情感的深沉,代之以推断与抽象组成的概念式思考 ;它剥夺了高度象征意义的整体,而将之消解在分析与碎片中。
 
“因为你若想理解人们,就不可听其所言。”
 
比如,当小王子邂逅火红小狐狸时,狐狸对他说:
 
对我来说,你只是一个小男孩,就像其他成千上万个小男孩一样没有什么两样。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对你来说,我也只是一只狐狸,和其他成千上万的狐狸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如果你驯养了我,我们就会彼此需要。对我来说,你就是我的世界里独一无二的了;我对你来说,也是你的世界里的唯一了。
 
《本真不可见》里谈到,圣埃苏佩里把他的哲思放在狐狸和小王子的对话里。
 
从爱的驯养到关于一朵玫瑰的独特之处,小王子逐渐清晰了b612星球上那朵带刺却又娇弱的玫瑰对自己的意味:
 
你们很美,但你们是空虚的。没有人能为你们去死。当然啰,我的那朵玫瑰花,一个普通的过路人以为她和你们一样。可是,她单独一朵就比你们全体更重要,因为她是我浇灌的。因为她是我放在花罩中的。因为她是我用屏风保护起来的。因为她身上的毛虫(除了留下两三只为了变蝴蝶而外)是我除灭的。因为我倾听过她的怨艾和自诩,甚至有时我聆听着她的沉默。因为她是我的玫瑰。
 
不过,《本真不可见》特别指出,狐狸所言“是你为玫瑰耗掉的时间,使她变得如此重要”固然没错,但玫瑰价值并不取决于为之付出但辛劳与牺牲——正好相反,因为爱谁才为谁付出。只有爱,才能用心看见对方真正的独特价值,并帮助所爱充分地展现本真!
 
说到底,这不仅是一本解读《小王子》和其作者圣埃克苏佩里的书,也是一本帮助我们发现自我的书。
 
 03

每个现代人都是被困在外星球的小王子
 

 
你知道吗?在小王子游历的宇宙里有几种“大人”,组成了这个奇怪的世界。
 
有在孤独狭窄星球上生活的“国王”,他害怕毫无权力、 虚无轻飘和完全的无足轻重。

有“爱慕虚荣者”,无法认可自己,最害怕的是遭人唾弃、被人鄙视,终其一身苦苦寻觅他人的认可。

有“酗酒者”,缺乏自制力地一心只想忘记和抹杀自己,陷入无可规避的消沉所形成的自杀式链条。

有“赚钱上瘾者”,时时刻刻担心穷途末路、无所依恃,充满对物质财富的无尽渴求。

有“点灯者”,不敢违背外界所下的命令,恐惧自由、惧怕混乱、逃避自己,傻且残酷地“恪尽职守”。

有“地理学家”,他害怕现实,害怕深沉的情感、澎湃的热情和广阔的向往,不能错过任何讯息,却不愿踏入真正的生活和世界……
 
在所有这些自我殉道者身上我们不难看到:“这些大人都缺乏对话的能力,心灵孤立,在自恋中画地为牢,这一切都属于绝对状态……”
 
我们都知道,大人是被构建的人,某种程度而言,社会化是对天然人、理想人的入侵。如何重返童真,回到人性水源充沛的地方呢?
 
这就是《小王子》想说的,也是《本真不可见》里着重阐述的。
 
“小王子”在星球之旅中步入的地球人满为患,全是 “成年人”,与此同时,或正因如此,它是一片沙漠,是孤独之地。这里的山脉盐块结痂 ,人声回荡,沦为孤 独的单调声响 —这并非生命之地,而是死亡之谷。
 
《小王子》里说地球是一片人满为患的死亡之谷,真的是这样悲观吗?
 
其实,每个现代人都是被困在外星球的小王子。只是,我们的很多本真不可见,蒙尘待洗。每个人身上都有独特的、不可摧毁的东西,等待着被唤醒。
 
童话和现代人的精神世界紧密相联,《小王子》里,有关于善恶的区别,人类的权利,具有宗教意象的世界观。
 
正如小王子最后坚持回到那个孤独的B612星球,他说:“我对我的玫瑰有责任。”


于是,在响尾蛇的帮助下,小王子穿越了生死线,至此,小说《小王子》也戛然而止。这个结尾是耐人寻味的。将圣埃克苏佩里的想要表达的生命情感、世界观以及关于爱和死亡的诗意推到极致。
 
小王子死了吗?小王子回去了吗?小王子还会重返地球吗?
 
不知道。
 
《本真不可见》里强调,就是这样的结局,让我们明白:只有爱能让人知道,身体不过是更大的生命的外在躯壳、皮囊和容器而已。
 
小王子的离去并非预示着不朽,仅仅昭示着一种可能性——不要忘记关于本真人性的梦想,无论遭遇多少失败、困苦和艰涩,也不要背叛爱的价值。
 
《本真不可见》紧扣人性和现代人精神困境,通过童话的启示让我们迷思的部分——关于爱和被爱的全部秘密。
 
而这秘密,每个打开这本书的人,都会获得自己心爱的小王子和他带给自己的答案。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关于发展团体会员、个人会员的通知(或加【守望新教育】编辑:qdc0828 微信。非常勿扰!加微信时需说明个人尊姓大名、单位和身份。)

朱永新获得2022年一丹奖——新教育之光,点燃教师以教育家情怀育人的圣火
朱永新:未来,我们应该学什么?培养什么样的时代新人?
向美而行:新教育实验通识与实践五十讲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关于发展团体会员、个人会员的通知(或加【守望新教育】编辑:qdc0828 微信。非常勿扰!加微信时需说明个人尊姓大名、单位和身份。)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