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批判性思维?
来源|第一哲学家
哈佛大学教授凯斯提出的一个著名的概念——信息茧房。
意思是:在信息传播中,如果一个人只关注自己选择的领域,或者只关注使自己愉悦舒服的东西,久而久之,便会像蚕一样,将自己桎梏于自我编织的茧房之中,从而丧失全面看待事物的能力。
美国社会学教授乔尔·贝斯特在自己的新书《这是真的吗》中也提出了这样一个与之想和的观点:“坚称我们知道唯一真正的原因并完全拒绝考虑其他观点,只会将社会世界过分简化。”
信息茧房就像是专门为人类布置的舒适巧妙的陷阱,我们总是很容易陷入其中,难以逃脱。尤其是生活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我们。
阅读的歧路——最稀缺的是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
阅读有五个层次,多数人停留在前三层
“信息茧房”在每个人身上,都有存在的痕迹,正如《这是真的吗》一书中提到的:“我们很容易对自己不严密的思维产生一种选择性的盲从,这是极其危险的。”这种不严密的思维,正是产生于我们每天获取的信息之上。它和每个人的信息来源、认知程度以及个人喜好有关。而这些因明显偏好选择而产生的信息不对等,又会造成认知冲击,进而形成固化的信息茧房。2022年3月中旬,国内各头部App陆续上线了算法关闭键,允许用户在后台一键关闭“个性化推荐”功能。而随后,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这项功能开展问卷调查。1144名受访者结果显示,53.8%的受访者表示会选择关闭算法推荐功能。从2016年大数据整合元年开启,到现如今,不过短短几年时间,为何个性化推荐的算法会屡屡被人诟病,甚至各大APP不得不上线一键关闭功能?除了越来越严重的隐私泄露之外,大数据另一未曾料到的隐患——对信息茧房的加固,也日益被人重视。大数据时代信息鱼龙混杂,我们的眼睛、大脑每天都会被数千万条来自五湖四海、内容迥异的信息抢夺。而人类,并不具备像计算机那样拥有超强信息处理的能力。非自愿性的接受信息,成为这个时代人类注意力的主要落脚点。如何帮助人类接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这就成为了大数据主要在做的工作。平台会根据你的网络浏览足迹,根据既定的公式,锁定你可能感兴趣的信息,然后将它们放在你打开APP时最显眼的位置。比如,某音乐软件按照每个人日常听歌的足迹,把“大家都在听”这个部分,放在APP的首页。社交APP也是如此。根据最近数据显示,某短视频社交APP的日活跃用户已突破8亿。点开软件,默认就是“推荐”页面,平台根据流量算法机制给每一个人的短视频作品贴上不同的标签,分配到不同的流量池里,等待着被无数次的定向推广和散布。然而,定向推广的内容,真的可以做到“人人皆是VIP”吗?关于大数据,网络上有这样一句有趣的话:“我点赞转发评论,不是因为我想点赞转发评论,是因为我怕大数据忘了我”。大数据收集的是每个人的倾向,然后根据这些人的倾向标签,重复的去推荐“猜你喜欢”“大家都在看”......于是,我们就很容易从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变成反复看自己喜欢的东西。久而久之,除了自己喜欢的,其他东西再难走到我们面前。有时候,我们期待大数据能“懂点事”,推荐自己想要的,更多时候,大数据也期望我们能“安稳点”,更好的被标签化、群体化。人类通过科技,实现了自我需求与信息的双向选择,然而,当我们选择走进大数据精心布置的“信息茧房”,等待着的不是破茧重生,而是一个过度简化的世界——碎片式阅读取代了深度阅读,被动观看代替了主动选择,人类的大脑就这么被流程化、简单化、标签化、无思考化。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欧阳康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最常规的人类思维,它与人的开放性、超越性联系在一起,是人类文明进步最为重要的主体性条件。以前人们用望远镜观察行星和恒星,事实向他们证明了是地球围绕太阳而转的,而这一结论与神学家们所坚持的“地心说”矛盾。后来,人们又用显微镜观察到可能致病的微生物,这又令医学专家们无奈地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病理模型(疾病由 4 种体液的失衡引起)。当时人们争执得不可开交,一些神学家和医生坚决抗拒这些新思想。而到了今天,这些由证据支撑的新思想最终胜出——现在大多数人都认同:地球绕着太阳转,细菌会导致疾病。这便是批判性思维的能量。倘若没有批判性思维,人们一味相信权威和他说,人类社会就很难进步,也很难接近科学真相。早在21世纪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将批判性思维与创造力定位为21世纪教育的主旋律。理查德·菲利普·费曼是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24岁的时候获得普林斯顿大学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47岁的时候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费曼曾公开讲述过自己的成长故事,并表示:自己之所以取得这些成就,与从小经受的来自父亲的独立思考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小时候,为了引导费曼自主思考,父亲经常扮演成外星人,向他提问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在源源不断的问题互动中,费曼学会了自己去百科全书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寻找答案的过程,让费曼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学会了独立思考思考。慢慢的,费曼开始了自己的数学研究之路。当下,终身成长的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提及,活到老学到了不再是一句广告宣传,已经成为很多人在践行的准则。而人类追求终身成长的首要目标,不是读过多少书,获取多少知识,而是永远的保持批判性思维对待自己、周遭与世界。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教育的首要目标,是独立思考和判断,而非特定的知识。”社会学上有这样一个概念“二元对立思维”。二元化对立思维,又称二分法,一般是指用简单的概念把事物分成两个对立面,并对其进行非此即彼的思考,这种思维经常见于人们对一些事件的评论里。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长期生活在二元对立思维的影响下,我们渐渐的无法建立完整的批判性思维方式。二元对立思维,其实是人类本能的思维方式。在远古时期,人类非常弱小,多群居生活,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大家选择用最简单方便的把资源划分为能用的和不能用的,把同类划分为我们和他们。然而,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0和1的逻辑门可以演化出链接65亿人的互联网,相比黑白,这世界永远拥有更广袤的灰色地带。我们终究要走向这片广袤的灰色,完成从二元到多元的心智转变。很多人、包括一些研究者,都曾将批判性思维看做保持怀疑的态度和质疑的行为。这就是真正的批判性思维吗?美国特拉华大学社会学教授乔尔·贝斯特在新书《这是真的吗》中这样解释:一切论证均包含根据、理据和结论,所以要做到批判性思考,就要对每一项要素进行评估。而遇事先质疑,遇人先贴标签的行为,仅仅是根据自己的直觉感受对最终呈现结果的批判。一味地进行二元对立的批判并不是在进行批判性思考,反而是在阻碍自己批判性的看待的人和事。而且,相比对外界人和事的批判,乔尔·贝斯特认为,人们很容易对自己不喜欢的人批判,但很难对自己观点一致、信任、崇拜的人批判,而对自己的论证进行批判性思考则难上加难。所以,构建批判性思维最重要的是,要先审视清楚自己的论证,思考其中的局限,并在呈现给他人之前解决掉其中的问题。清华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教授也对批判性思维有进一步解释。他将批判性思维分为两个层次:第二,它是一种心态,是一种心智模式,是一种价值取向。但仅仅是根据这些定义与解释,大家其实很容易陷入批判性思维的误区,以下几种常见的值得我们注意。首先,拥有批判性思维不是在网上做键盘侠,更不等于否定与批判。而是从质疑开始,全面了解多元的意见,最终依靠证据进行判断,否定绝不是目的,这个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的过程才是更重要的。其次,批判性思维和辩论也没有必然的联系,更不是吵架,不是以驳倒对方为目的,而是找到事物最本质的真理。最后,批判性并不等同于逻辑。逻辑只是它的一个基本标准。批判性思维有比逻辑更丰富的内容。美国特拉华大学社会学教授乔尔·贝斯特,为了让大家更简易地结合生活去理解批判性思维,他在新书《这是真的吗》中重新定义了批判性思维。他将批判性思维视为一套用来评估“断言”(claim)的工具。在谈话间,在阅读中,在媒体上,在几乎所有与他人相联系的场合,我们总是会遇到各种断言,并且我们都需要学着诠释这些断言。我们会将这些断言按照可信度的高低进行区分,将那些似乎合理的断言定义为“事实”或“信息”,并给那些可疑的断言贴上“谣传”或“虚假”的标签。那我们需要掌握的,就是将那些存疑的断言与那些更具真实性的断言区别开来。所以,批判性思维不是简单假定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真的,而是要求我们思考我们的假定是否有可能错误。也就是批判性思维通过评判支撑性证据来评估断言,批判性思考就是评估或评价论证的可信度。比如:现在下雨,我们不想被淋湿,我认为我们应该等雨停了再出门。乔尔·贝斯特在《这是真的吗》一书中分析:提供基本信息的根据(ground),即“现在下雨”;将得出的结论正当化的理据(warrant),即“我们也不想被淋湿”;结论(conclusion),即“我们应该等到雨停再出门”。那我们在看到这个“断言”时,就会思考论证是不是还在下雨?是不是雨大到不方便出门?是真的怕被淋湿,还是存在其他更紧迫的原因需要马上出门?基于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我们也许会认为这一论证可信,并选择待在室内;或者会认为该论证不可信,并选择硬着头皮外出。因为一切论证均包含根据、理据和结论,所以要做到批判性思考,就要对每一项要素进行评估。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同道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