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遇见千年苏东坡——《苏东坡》纪录片:比99亿的电影都好看

守望 真善美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遇见千年苏东坡

——《苏东坡》纪录片:
比99亿的电影都好看
来源|人民文学出版社
编辑|守望新教育

1037年1月8日(北宋景祐三年,腊月十九),苏东坡出生于四川眉州。

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苏东坡学养贯穿儒、释、道,造诣纵横文、书、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集大成者,也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苏东坡因其非凡的才华和潇洒飘逸的人格魅力名满天下,是唯一入选法国《世界报》“千年人物”的中国人。

只要你读宋词,就绕不过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只要你练书法,就绕不过他的寒食帖;即使你不练书法不读宋词,怎么也得吃饭吧,那你一定知道他的东坡肉…...

如果你爱苏东坡,一定不可错过——史上最全面、最走心的有关苏东坡的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苏东坡》。
纪录片《苏东坡》以苏轼贬谪黄州四年的生活为线,观照其一生的心路历程,从文学、艺术、美食、情感等多维度,解读苏东坡生命感悟、精神嬗变和艺术升华的过程。同时,辅之以当今最新的苏东坡研究成果,再现一个最丰富、最接近本真的苏东坡形象。

《东坡小像》(《前后赤壁赋》册页之一),元,赵孟頫,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第1集:雪泥鸿爪
本集主要讲述苏东坡从闻名天下的大文豪到阶下囚的人生转折。苏东坡早年成名天下,仕途前景一片光明。之后由于党争原因,苏东坡遭遇“乌台诗案”,几乎被判死刑,最终被贬黄州。
《和子由渑池怀旧》
(宋)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第2集:一蓑烟雨 
本集主要讲述苏东坡在黄州苦难中的自我超越。苏东坡被贬黄州,生活困苦,精神孤独。面临困境,苏东坡完成了人生的重要转折,从苏轼变为苏东坡。
定风波
(宋)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第3集:大江东去
本集主要讲述苏东坡完成人生蜕变,过程中所带来的文学成就。苏东坡在黄州达到了他文学创作的高峰,创作了赤壁“一词二赋”等众多流传千古的名作。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第4集:成竹在胸
本集主要讲述苏东坡在书法绘画等艺术上的成就以及离别黄州的人生阶段。苏东坡是书法史中宋四家之首,创作了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并且他引领了宋代“文人画”运动。苏东坡离开黄州与王安石的见面体现了苏东坡的思想蜕变和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品格。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节选)
(宋)苏轼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蚶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邪?”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第5集:千古遗爱
本集主要讲述苏东坡以民为本的为政理念和成就。苏东坡在完成精神嬗变和思想转折之后,他的以民为本的为政理念渐渐成熟,并且取得很大的成就。
第6集:南渡北归
本集主要讲述了苏东坡晚年从朝中高官到一路被贬,最后在北归的途中逝世的人生阶段。苏东坡贬谪海南儋州,成为北宋被贬最远的官员,晚年生活困境重重,但他仍然平和乐观的对待生活,以超脱的胸怀对待苦难,成为后来文人士大夫的典范。
《在故宫寻找苏东坡》是纪录片《苏东坡》的总撰稿祝勇的经典作品,可谓是这部高分纪录片的文学呈现。该书从十个侧面——入仕、求生、书法、绘画、文学、交友、文人集团、家庭、为政、岭南——书写了苏东坡一生的生命经历。在呈现苏东坡人生脉络和生命际遇的同时,作者选取故宫收藏的宋元明三个主要朝代的艺术藏品,由书、画及人,把苏东坡的精神世界和艺术史联系起来,由苏东坡个体的人生去反观他所处的时代。不单是苏东坡的个人传记,更书写了整个宋代的精神文化风貌。以下为本书后记。
特别推荐|百岁莫兰“遇见”千年东坡——第四届“新教育·新管理”论坛暨第七届初拾校长越读会
埃德加·莫兰:教育与美好人生——在不确定的世界找寻教育的确定性


后记
千古风流人物,我最想写的,就是苏东坡。
不是写一篇文章,而是用一本书,表达我的敬意。
这不仅是因为苏东坡重要,每一个中国人,心头都萦绕着他的诗句词句。比如“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比如“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比如“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比如“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比如“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比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比如“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更不用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里面,有孤独,有相思;有柔情,有豪放;有挫败,有挣扎;有苦涩,有洒脱。他的文学,几乎包含了我们精神世界里的所有主题。于是,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在不同的境遇里,与他相遇。
更是因为苏东坡好玩。他机智、幽默、坦荡,乐于和自己的苦境相周旋,从不绝望,也从不泯灭自己的创造力。甚至说,他文化和人格中所有的亮点,都是由他所处的苦境激发出来的。苏东坡不仅让我们见证了世界的荒谬与黑暗,也让我们看到了人的潜能,看到了中国文化精神的茁壮。
二十多年前,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我就痴迷不已。苏东坡在文学、艺术和人格上的魅力,在经过林语堂先生的转译之后,没有丝毫的折损,相反更加突出。这不仅因为林语堂先生对中国古典文化有着精深的造诣,同时又有着雕塑家一般的塑型能力,更因为林语堂先生与苏东坡在气质上有着惊人的相合。因此我想,林语堂先生选择苏东坡作为传主,既有文化上的认同,亦与他个性相吻合。
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几乎是一部不可超越的杰作。此书的魅力,不只在于让我们了解了苏东坡,更提醒我们对于苏东坡的了解是多么的不够。我用了四年的时间翻阅二十卷册的《苏轼全集校注》,试图以此,向他那浩瀚无边的精神世界慢慢靠近。
《苏东坡传》,林语堂著,张振玉译,湖南文艺出版社,樊登读书会官方推荐版本,全国名校推荐学生阅读版本。
在先后完成《故宫的风花雪月》和《故宫的隐秘角落》两部书稿之后,我准备暂时停止这种通览式的写作,而专注于个案研究。2015 年上半年,我开始酝酿本书的写作。
这本书的真正动笔,却是缘于一次失败的演讲。那是2015年11 月中国作家协会在海南博鳌举办的中国文学首届博鳌论坛,作协安排我做大会发言。那天我想讲的主题,就是以苏东坡为例,分析一个作家如何面对时代的困局。那本是一次即兴演讲,但是讲到苏东坡,却突然语塞,不知从何说起。他宏大、复杂而又精妙、细致,像迷宫,像曲径交叉的花园,让我突然间迷失,语无伦次。我不知自己是否被那个文化上的庞然大物吓到了,还没有准备好,就贸然地闯进了苏东坡的世界。那一次,我算得上落荒而逃——从讲台上落荒而逃,也从苏东坡的世界里落荒而逃。
苏东坡——一千年前的一个男子,让我充满了言说的冲动,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他就这样在我的身体里不断地汹涌和搅动,不吐不快。聊可安慰的是,那次尴尬让我开始思考,苏东坡到底是谁,怎样才能条缕清晰地表达这个人的意义,这本书,就这样慢慢地现出了模样。
因此,中国文学首届博鳌论坛的成果,不仅是后来整理发表的名家言论,本书也算是论坛的成果之一吧。
《康震讲苏东坡》,康震 著,中华书局。

巧合的是,这一年下半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CCTV9)准备拍摄大型历史纪录片《苏东坡》,总导演张晓敏是我多次合作的老搭档,我们曾合作过另一部人物传记纪录片《岩中花树——利玛窦》,此外还合作过二十六集大型历史纪录片《历史的拐点》等,彼此都有信任感,这一次,她仍然请我做《苏东坡》总撰稿。
此时我才意识到,写作此书的准备,已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我不仅阅读了苏东坡的许多篇什,而且十年之中,几乎走过了苏东坡走过的所有道路。比如前往苏东坡的故乡四川眉山;比如翻越艰险的蜀道,从四川进入陕西(当年李白从成都进入长安,走的也是这条道);比如定州、河洛、江浙之行;比如自长江入赣江,体验十八滩之险;比如翻越南岭,抵达广东梅州、惠州;比如渡过琼州海峡,抵达海南……十余年间,我不是出于有意的策划,而全然在无意之间,重走了苏东坡的道路,而当书写苏东坡的欲念一天天明朗起来时,我才发现,这一切都是天意。
于是我放弃了来自中央电视台的另一项邀请——纪录片《孔子》的总撰稿,而选择了《苏东坡》。
尽管我也爱孔子。
只是我可以书写人间的苏东坡,却不知如何面对神坛上的孔子。
特别推荐|百岁莫兰“遇见”千年东坡——第四届“新教育·新管理”论坛暨第七届初拾校长越读会
埃德加·莫兰:教育与美好人生——在不确定的世界找寻教育的确定性

在写法上,作为故宫博物院一名工作人员,我更多地把苏东坡的精神世界与“艺术史原物”联系起来。本书拥有如此数量的插图,就是为了强调本书的图像志意义,以此证明历史本身所具有的“物质性”。两岸故宫(以及世界其他博物馆)所收存的艺术史物证(如本书所引用的),实际上是在我们与苏东坡之间建立联系的一条隐秘的通道,并借此构建苏东坡(以及他那个时代的文化精神)的整体形象。正基于此,本书取名《在故宫寻找苏东坡》。
其次,这本书首先是把苏东坡放置到人间——他本来就是人间的。他是石,是竹,也是尘,是土,是他《寒食帖》所写的“泥污燕支雪”。他的文学艺术,牵动着人世间最凡俗的欲念,同时又代表着中国文化最坚定的价值。他既是草根的,又是精英的。(这让我想起前些年中国诗坛关于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的对立是多么可笑,在苏东坡的世界里,这样的对立根本就不会存在。)
第三,全书的布局,我从苏东坡的生命中撷取了十个侧面。分别是:第一章:入仕;第二章:求生;第三章:书法;第四章:绘画;第五章:文学;第六章:交友;第七章:文人集团;第八章:家庭;第九章:为政;第十章:岭南。我尽可能将这十个主题与苏东坡生命的时间线索相衔接。
我相信世间每一个人都能从苏东坡的艺术里重新感受到人生,而苏东坡,也定然在后人的阅读里,一遍遍地重新活过。
“教育界的诺贝尔奖”——为什么是朱永新和新教育实验?
生命叙事集锦|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向上成长,向新而行,向世界开一朵属于自己的花
营造书香校园|美文案例集锦——阅读改变人生,没有书香充溢的校园,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校
因为真正懂得,所以幸福完整——新教育实验通识与实践五十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关于发展团体会员、个人会员的通知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同道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