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讲《心经》丨心的大自由
共读书籍:星云大师讲《心经》
推荐理由:以生活事说法,活用到生活中去,般若作舟,在世间沉浮中找自在
本期共读:本期内容为《星云大师讲<心经>》第十六课
注意事项:记得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打卡,并留言分享今日学习心得
▲星云大师手书《心经》
心的大自由
“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因为无罣碍,也就“无有恐怖”,也就“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了。所以,依着“般若波罗蜜多”来修行,会怎样呢?
首先谈心无罣碍。我们的心罣碍太多,因为罣碍太多、负担太重,所以感到很苦。据说过去有一个帝王想要编写一部人类史,找了多少专家学者开会,预备编辑这部人类史。但是这些专家学者天天开会,开了几十年的会,竟然还不知道如何写法。皇帝一直在催促,这许多人实在不得办法了,可总得要应付一下皇帝。怎么应付呢?“人”一个字很简单都写不出来,那么就写六个字:人生、人苦、人死。
人出生了之后,就会有苦,就会死,这就是人类史。无论人生也好,人苦也好,人死也好,就只是一个东西,就只是一个罣碍,我们就是心里的罣碍太多,所以患得患失。
日本有一个禅师叫快川禅师。当某地和南边的军阀打仗时,有个泽田县长跑来找快川禅师帮忙;因为快川禅师很有智慧,道行很高,县长要他担任参谋。
县长要逼快川禅师做他的参谋,快川禅师不肯。“你不肯,我就带部队把寺庙包围起来!”“就是包围住,我也不肯答应。”“不肯,我就放火烧你的房子。”就这样,房子从庙门口开始烧了起来。
里面有好多的修行人,大家就往寺后逃,逃到不得地方逃了,就往屋顶上逃。这时候,快川禅师叫大家坐下来参禅,大家都配合着坐下来。接着,禅师说:“现在请大家参一个问题,在大火里面如何捉犯人?在熊熊大火里,我们要如何来说法布教?如何度众生?”道行不够的人就说:“哎呀!生命都受到威胁了,还要什么说法度众生呢?”禅师说:“有修行的人遭遇危难时,总能很安然,纵使在大火里面,也能先把心定下来。没有罣碍,面对生死,无怖、无惧、无畏,那么我在这里就是说法了。”
所以,快川禅师说道:“参!参!参!”要大家赶快参。
“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自凉”——参禅哪里一定要找有山有水的地方?山明水秀好修行,这有什么功夫?只要把你心里的罣碍灭却,把你心里的恐怖灭却,把你心里的念头灭却,大火也是清凉的。
所以说过去古代有修养的人,“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孟子“吾善养浩然之气”。只要灭却心头的罣碍,心里自能清凉。
每个人都有的能力
或许有人说:“我还没很深的体验功夫,在这个时刻能怎么做,我也不知道。”我可以说自己的经验。
二十一岁那一年,我在一所国民小学担任校长,无缘无故却被逮捕。几十个人被关在一个地方,往往今天拖两个去枪毙,明天拖一个出去,打得皮开肉烂,再弄个门板把他抬回来。
有一天,他们用绳子把我绑起来,拖着就要走了,一路上,五步一岗,十步一哨。我心想:“这不是拖了去枪毙吗?”面临死亡是什么感觉,我有了这一点经验。之后虽然也有多次面临死亡的经验,但是我对于这次的印象特别深。记得当时天上虽有太阳,却觉得昏暗无光;地本来是平的,却感到崎岖不平。但是心里并没有害怕,只是感觉到自己马上就要死了,我什么也没有做,现在就这样死了,师父也不知道,母亲也不知道,人就像水泡一般破灭了,一切就没有了,如此而已。那个时候,我就生起了这种无常的感受。后来才发现,原来不是要枪毙我,只是在走了很远之后,把我换到了另一个地方去关罢了。我很感谢这个经验。
另外还有一次,记得是一九五八年左右,我在北投有一个小房子,取名叫普门精舍。当精舍建好没多久,就来了一个大台风,因为后山的泥土坍塌,把后面的厨房压坏了。那么大一座山,这一坍塌,把房子压坏了没关系,人都压死了,怎么办?
在那个时候,我并没有想到财产的损失,没有想到多么危险,兴起的第一个念头是什么?我没有福气,一定有很多人要耻笑我,“你看星云某人没有福气,好不容易有了一间房子,土塌下来,什么都没有了。”那可真是没有面子了。第一个念头想到的是这个,这还是有“我”,不过心里又再想,这怎么修理?赶快叫人找工人来修。但是已经晚上十点了,有个工人来一看,说:“这没有办法修。”这么迟了,要到哪里找工人啊?没办法。更何况这修一下也不是几天的事情,我一看事实如此,只好拜托人明天早一点找工人来修。之后,大家都睡觉去了,也没有想到恐怖,一直睡到第二天天亮,跑到后面探看,才知道状况真是惊险万分,幸好并没有倒塌。
所以,面临危险要镇静。每一个人其实都有这个能力,而佛教则可以训练我们增强力量,增强定力,不让人生天天活在痛苦、恐怖、颠倒、罣碍里头。
心无罣碍的好处
心里没有罣碍,有什么好处?有一个老公公,他年轻美貌的女儿生病了,于是找医生看病,却怎么样都治不好。这个老人家爱女心切,就跑来找诚拙禅师帮忙。
“老禅师,拜托替我的女儿看病。”
“我又不是医生,我怎么能替你女儿看病?”
“老禅师,你的法力无边,我只要请你在佛前替我的女儿念念经、消消灾,一定就好了。”
“这样呀,好。你要我替你的小姐念经,要不要讲开示?”
“要。”
“好!黄金一百一十九两,白米一百担,代价就是这么多,你要知道,我的寺庙有很多人要吃饭。”老人家是一个大富翁,什么没有就是有钱:“没关系,黄金一百一十九两,给你;白米一百担,也给你。”
“那么就请你把女儿带来跟我见面,我跟她讲讲话吧。”老公公的女儿来了,禅师说:“小姐,你的爸爸为了你,叫我替你念经消灾作福。他给了我一百一十九两的黄金、一百担的白米。这许多钱、许多米拿到我的寺庙里,几百人吃用,至少有四五个人会成佛,至少有十几个人会做菩萨,至少会有二三十个人做罗汉。你们家里的钱财供养了诸佛,供养了诸位菩萨,也供养了诸位罗汉,功德很大,你获得的功德也会很大。因为你的病,我庙里面临的问题都得到解决了,现在你可以安心去死了。”
结果,小姐听了这话以后,心想:“我功德很大?那我怕什么?我不应该怕!我还有什么罣碍?正如诚拙禅师讲的,我供养过诸佛,供养过菩萨,供养过罗汉,我功德很大。”就这样,她的病好了。为什么不死呢?原本她怕男朋友不爱她、不喜欢她,怕这个怕那个,心里的罣碍很多,当然就生病;当她不再罣碍了,病也就好了。
我们人生有很多的毛病,从哪里来?从罣碍来的,罣碍会让人生病。平常我们讲疑心病,疑心会让人生病,嫉妒心也会让人生病。我们若能心无罣碍,也就无有恐怖了。
人还有一个毛病,就是“恐怖”,怕没有钱,怕没有地位,怕丈夫不爱我,怕儿女不孝顺,怕钱财给人家收不回,怕货币贬值,存到银行也不放心。有一天恐怖也会成为病。
有的人晚上走路,总是觉得不大对劲,感觉后面好像有鬼跟过来;听到一点声音,就要赶紧快走,却发现,不得了,它走得更快,心里就恐怖起来。假如你能有勇气,就说:“站住!让我看一看鬼是什么面目?”其实并没有鬼,鬼在哪里?鬼在我们心里。
世上究竟有没有鬼?我们不要说鬼道的众生是鬼,其实世上的人就是鬼,甚至人比鬼更可怕。人怎么会是鬼呢?打牌的人叫赌鬼,吃酒的人叫酒鬼。好色的人叫色鬼,甚至还有贪财鬼、懒惰鬼。你们看,世上的鬼多不多?多得很。原来鬼是人,人很恐怖!
但是只要我们心直,就不怕鬼。平日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站在船头稳,不怕浪来颠。
多不如一,一个空,一个无,就很好了,我们的人生不要贪多。
大家都是佛。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佛佛道同。佛的法身遍满虚空,你的心如空,他的心也如空;你的法身自性如虚空,他的法身自性也如虚空;你如虚空,他也如虚空,大家还会互相吵架吗?不会。为什么?就好比这个佛殿里的灯,这一个灯,那一个灯,这里有灯,那里也有灯,把灯统统点亮起来,也不会互相妨碍。为什么?光光无碍,道是无碍的,佛性是普遍无碍的,空是无碍的。
远离颠倒梦想
无有恐怖就“远离颠倒梦想”。众生颠倒什么?明明有真如佛性,他不知道,就说无;明明世间没有功名富贵,他偏要认真追求,这就是颠倒了。
我年轻的时候,常有人问我:“法师,你年纪这么轻,就吃素、出家了,不能去跳舞,不能去看电影,也不能吃鱼吃肉,你为什么要这么消极呢?好可惜噢!”跳舞、打牌、吃喝玩乐,就叫积极吗?守道、守贫、守德,弘法利生,这就是消极吗?这是一个颠倒的看法。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成道,第一个念头是什么?要涅槃。
有人劝请:“不行,不行,你要度众生。”佛陀说:“我不能度众生。”为什么?“我所证悟的道和世间人所认识的是相反的,他们要的我都说不能要,我叫他们要的,他们都说不要。我说的佛法和他们所言的不一样,他们会毁谤造罪,不能弘法,不能度众生。”“你不能这样讲,只是一部分的众生这样,大部分的众生都是因道才能得度的。”正因为天人的劝请,佛陀后来才说法度生。
常有人说:“出家人,男的比丘也不结婚,女的比丘尼也不嫁人,不吃肉也不吃鱼,太可怜了,佛法实在太不人道了。”佛法当然不人道,佛法要什么道?要佛道,要出离了人道才能合于佛道。我们贪恋于人道,怎么能进入佛道呢?佛教不是叫每一个人都不要人道,但是有一部分的人要想超越人道而进入佛道,这又有什么不可呢?
有人请仙崖禅师写对联,仙崖禅师说:“好!”
于是他拿起笔来写下:“父死、子死、孙死。”
这个人一看大怒:“我请你说好话,你怎么说坏话、难听的话呢?”“这怎么会难听?这是好话。父亲死了以后儿子才死,儿子死了以后孙子才死,不这样,难道孙子要先死吗?”所以有人总是颠倒,不肯顺着道理,顺着时光,顺着正常,以为这是不好,其实很好。
唐伯虎也是如此。有一个人的妈妈过八十岁生日,于是请唐伯虎到家里吃饭,吃过饭后,就请他题个诗。唐伯虎写:“这个女子不是人。”唐伯虎说:“好辛苦!倒一杯茶来吃。”这个人就在那里拖延时间,心里想着:“怎么骂我妈妈‘这个女子不是人’呢?”但是唐伯虎名气实在太大了,不敢动也不敢讲,只能在心里不高兴:“今天这一餐真是请得冤枉,他不但不赞美人,还骂我妈妈不是人。”
过了好久,唐伯虎又接下去写:“九天仙女下凡尘。”“好啊!好啊!”这是当然的,妈妈不是普通人,是九天仙女下凡尘。之后再写:“养个儿子会做贼。”这个人心里又嘀咕了:“莫名其妙,怎么第三句写得这么难听,养了我这个儿子是做贼的?我什么时候偷过人家的东西?”
过了好久,唐伯虎又再写了一句:“偷得仙桃供母亲。”“好好好!到天宫里面偷仙桃供母亲,有意义!”
所以,人都活在语言、思维、惯性的颠倒妄想里。说“这个女子不是人”,他不高兴,他在颠倒;“九天仙女下凡尘”,他很高兴,他在妄想;“养个儿子会做贼”,他又不高兴了,颠倒;“偷得仙桃供母亲”,看了真是令人高兴,又是一个妄想。人总是这样,颠倒妄想、妄想颠倒,循环不已,漂溺苦恼。
有位飞锡禅师,一天跟大家闲谈:“各位有没有看过人是头南脚北手东西、坐着死?”很多出家人都说看过。“站着死,你们看过没有?”“某某地方什么人站到那里死了,这也看过。”“头朝下,脚朝上死,你们看过吗?”“没有。”“那我死给你们看!”于是他头朝下,脚朝上,就死了。寺院里面,人死了是很平常的事,就埋葬了吧;但飞锡禅师死在那个地方,就好像铜柱子一样,搬也搬不动,推也推不开。
飞锡禅师本来叫隐峰禅师,因为姓邓,所以大家叫他邓隐峰。有一次,两边的军队打仗,他跑了上去,大喊:“不要打了,不要打了!”两边的军队在打仗,哪里是一个和尚来叫说不要打了就不打了!还是继续打。隐峰禅师有神通,他说:“你们还要打呀?好,看我的!”于是他把锡杖朝天空一丢,自己也飞了上去,与锡杖在那里共舞。两边的军队看到和尚在天空中与锡杖共舞,觉得很好玩,也就不再打仗了。所以后来,他就有了“飞锡禅师”的称号。
飞锡禅师连死都要开玩笑。他的妹妹是比丘尼,接到人家通知她哥哥死了的消息,就赶来了。这个比丘尼妹妹很了不起,她说:“哥哥,你在生时装模作样,迷惑人间,现在你死了,也还用这种颠倒妄想来迷惑人吗?”妹妹上前一推,飞锡禅师的身体就倒下来了。
究竟涅槃
有时候人在思想上颠倒、见解上颠倒、人情上颠倒、语言上颠倒、心理上颠倒,七颠八倒,苦恼逼身,唯有心无颠倒,才能究竟涅槃。所谓“究竟涅槃”,“涅槃”又叫“灭度”。灭,是灭两种障碍,一灭“烦恼障”,二灭“所知障”;度,是度两种生死,一度“分段生死”,二度“变异生死”。
众生的烦恼很多,要把烦恼障灭了才能涅槃。另外,还要灭所知障,亦即智识也要灭,分别的知识也要灭。我们现在虽然在求知识,但是等到我们有了般若智慧,一定也要把这个分别的知识去了、灭了,不然知识也是障碍,“所知障”就是一种执著、成见。
度二种生死,一是度“分段生死”。人死了变成牛,牛又再变成天、人、地狱、饿鬼、畜生,一段一段的生命,叫“分段生死”。二是“变异生死”,就是一个人的生死、进化,在变异中,逐渐地进入佛道,生死去了,慢慢地就可以成道了,无须经过分段。
所谓涅槃者,就是不生不灭的意思;所谓涅槃者,就是不生不死的意思。没有生死了,没有生灭了,没有苦了,我就涅槃了。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成等正觉,成等正觉就是证悟涅槃。证悟涅槃,就是证道的意思,不是“死”的意思,况且释迦牟尼佛是证悟涅槃后才度众生的。可是现在的人都把“涅槃”跟“死”摆在一起,什么人死了,就是“得大涅槃”,以为“死”就是个“涅槃”,所以让人看到涅槃就害怕。其实涅槃是不死的生命,完成的人生就叫涅槃。
梦窗国师有四句话:“无病是第一利,知足是第一富,善友是第一亲,涅槃是第一乐。”世界上什么最快乐?吃得好、穿得好都不算最快乐,最快乐的是什么?涅槃最快乐。涅槃里没有生死,没有生灭,是完全的人生。涅槃里有四种德:常乐我净。世间不常,涅槃是恒常的生命;世间不是真乐,涅槃是真的快乐;世间没有真我,涅槃里面才是真我;世间没有真正的清净,涅槃里面才是真净。“常乐我净”是涅槃的四德,学佛应该求常乐我净。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可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无上正等正觉心”的意思;依般若、佛道才能“般若波罗蜜多”,才能成佛。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意思就是,担心前面的人对这个“般若波罗蜜多”的道理没有办法明白,那么就教你念这个咒语,意义也和“般若波罗蜜多”是一样的。
“是大神咒”,譬喻般若有极大的力量,神通自在。“是大明咒”,表示般若是光明的,可以照破愚痴。“是无上咒”,般若法门当中没有比它更好的了。“是无等等咒”,没有一法可以和这一个“般若”平等。般若、涅槃都是一样,没有东西能和它平等。
般若“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意思是:我现在再给你们一个“般若波罗蜜”的咒语。“即说咒曰”,这个咒语怎么说法?“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用台湾话讲,就是“走啦!回去啦!”就是去的意思。
“波罗揭谛”,波罗,就是波罗蜜多,就是到彼岸。“揭谛”就是去,就是到彼岸去,到佛国去,到涅槃去。“波罗僧揭谛”,波罗,还是到彼岸的意思。“僧”是大众、和合僧,“揭谛”又是去的意思。整句把它翻译,就是“大众一起来去”。“菩提萨婆诃”,愿证菩提,愿成正觉,希望我们可以很快证得“萨婆诃”。
所以,“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去、去,到彼岸去,到佛国去,大家一起来去,愿大众速疾证得正觉的般若。
《心经》,众所周知,这是一部响彻全球的大经典,是佛智慧的结合体。经文虽短,却意义深奥。若非大师讲解,对于我的悟性来说,深解意趣这类事真的是太难了。但说现在,每每合书而想,沉静下来观照自我时真就还悟出了一点点道理来。
首先,生活中的诸多磨难对于我们来说,在某一程度上讲是来障碍、磨炼与考验我们的。若遇到了侮辱等这类事时,把对方想成是来考验咱们的菩萨,那我们还会有嗔恨心吗?其实,所有来障碍我们的人和事,可不就是来成就我们的吗?心底的感恩之情与敬重之情就油然而升了。那么心态不同,结果自然就会不同。
再比如说,我记得一句善知识曾讲过:你如果认识到你现下所拥有的皆是虚幻,所经历的一切皆是机缘,那么你离自在就不远了。是的,我想人人从迷到悟也许真的只是一念之间的事情。但这一念之间若无师父启示,若无自我参透,也是太难的吧。
说到底,《星云大师讲<心经>》这本书改变了我的心态,撤离了我的执着,同时也感恩“那一座庙”这个平台让我有机会与在听的各位同修师兄们共同精进。感恩师兄们能够包容我的错误和不足,今日,国信心生羞愧心,望今后能够与各位师兄多多沟通与学习,咱们一起好好学习,天天精进,在共修的路上,互相搀扶,互相帮助,并且一同感恩、感悟这个美好的世间。
(注:《星云大师讲<心经>》作者为星云大师,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音频领读者和读后感作者为国信师兄。)
补课:星云大师讲《心经》
中途加入共读的师兄,点击下方蓝字,即可查看以往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