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真为抽烟道歉,“淳朴”不该成为套牢他的枷锁
丁真为抽烟道歉
“淳朴”不该成为套牢他的枷锁
文 | 吕行
“理塘男孩”丁真又上热搜了,不过这次不是因为他一贯展现的纯真和美好,而是因为在屏幕前吞云吐雾被人拍下。没过多久,丁真团队对其抽烟一事发表声明,称将“注意公共影响力”,“向广大网友真诚道歉”。很多网友在评论区下方纷纷留言“接受不了”“脱粉”了。
事实上,丁真的这个道歉是必要的。公众人物的影响不言而喻,对于吸烟这样一个社会并不提倡、有损健康的行为,做出不良示范后及时减小社会影响是丁真作为公众人物的责任。然而,借此机会大谈特谈丁真人设的“崩塌”,似乎大可不必。当“淳朴”人设不再,“流量红利”逐渐消失,把丁真推向“神坛”的两股主要力量:对丁真抱有过高期许的网友和丁真背后的运作团队,或许都该有所反思。
那些高喊着“脱粉”“出坑”的网友或许应该承认,除却“公众人物影响不好”的理由,更多的失望来自于完美人设幻想崩塌后的心灰意冷。让很多人“入坑”的,或许是那个在阳光下露出灿烂微笑的、黝黑皮肤的腼腆小伙,又或许是那个草原上牵着“珍珠”小马、说着蹩脚普通话的帅气男孩。在背后团队的精心运作下,一个个视频将丁真的“甜野”一步步推向极致,然而同时,也一次次地将观众的期待和“胃口”越抬越高。过于完美的呈现,使人们暂时性地沉浸在了“完美来自天然”的幻想之中,选择性地忽视了人性本身的多元和复杂,也选择性地遗忘了那些把丁真“抛光”后再呈现在大众面前的幕后推手。人们接受不了丁真抽烟,除了公众影响的原因,实际上更在于理想中完美人设的单面性与现实中人本身多面性的冲突。
人们爱丁真,爱他身上最可贵的特点:那种见所未见的纯真与质朴,那种远离尘俗的天然野性。然而在流量的捧红逻辑和大众的广泛吹捧中,我们似乎忘了我们爱上的究竟是丁真本身,还只是那个代表“淳朴”的“符号”?而把丁真当做“符号”的代价则是:喜欢他的人忍耐不完美的阈限越降越低,“过敏”变得更加容易,失望变得无比“廉价”,过于完美的浸润让一丁点的不完美都会成为压垮人设本身的最后一根稻草。
丁真的幕后推手,那些流量的最初提供者似乎也该认识到:被“符号化”的丁真,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可能“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当一手打造的“淳朴”人设固化在受众认知里,每一个不符合认知的细节,都有可能让之前形象塑造的努力功亏一篑。
丁真的道歉,应该真正能够提起公司的重新认知:“包装”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当“包装下的纯真”掩盖了真实本身。这次抽烟造成的“人设”崩塌充分说明:人们对于丁真的期待远远不止“颜值”“气质”本身,这无不在告诉着丁真团队:如果一直靠着新鲜感,凭借“颜值正义”视频“瘸腿走路”,总会有被流量抛弃或者反噬的一天。
丁真的微博账号的前缀是“理塘”,这本身就蕴涵着长久发展之道。从目前丁真略显单一的视频风格来看,包装团队与当地文旅局并没有充分把地缘优势利用好。最好的公关不该仅仅是对于“抽烟”的道歉,当人的缺点一面被展现,更好的办法永远不是再度试图去维持单一的、薄如纸片的“淳朴”人设,而是在真诚道歉的基础上借此机会尝试转型:把丁真和他背后的那片土地更多地展现给屏幕前的大众,把丁真更多的多样性展现出来,让人们循着丁真的足迹,透过人去更多了解背后的那些人、那座城所做的努力。
“出坑”或者“不出坑”,是人们选择的自由,但是的确没有必要对此过度失望——如果人们始终能够在心底告诉自己“人设”总是经过“裁剪”的,或许就会更加理性地看待那个既有“甜野”一面,又可能在某处吞云吐雾的少年,或许我们总是该给“原则性错误”和“不良影响”尝试画个界。借用曹林老师的一句话:别透支丁真流量,别让他的传播超过实力。在这里也想补充一句:别神化丁真,别用“淳朴”的枷锁套牢他,别让他的甜野人设超过本真。
— END —
“青椒”档案
吕行
中国人民大学
新闻学院
2019级本科生
关键词:青椒计划
投稿邮箱:hlj@rednet.cn
长按图片 关注我们
红网红辣椒评论自2001年下半年开办以来,坚持发挥网络媒体优势,广泛反映草根阶层诉求,力求用网络传递理性声音,是当今网络评论中最有影响力和关注度的原创基地之一,先后荣获了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十四届湖南新闻奖名牌栏目奖、首届中国新锐媒体评论大奖,并四次被推荐为年度“中国互联网站品牌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