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网红梦”毁了青少年眼里的星辰大海
第七届
红网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 选拔赛
精彩开启……快来参赛!
名家点评 全程公开 最高奖励 10000元>点击了解
莫让“网红梦”毁了青少年眼里的星辰大海
■ 邹冰倩 (华中科技大学)
——本文系红网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近日,停更三月的顶级网红李子柒在接受央视专访时谈及,不希望青少年成为网红,鼓励青少年努力学习,做一个真正能把握机会的人。身为网红界顶流却并不希望青少年加入网红行列,李子柒之言为青少年的“网红梦”打上一个问号。
《95后的谜之就业观》调查报告显示,54%的年轻人未来理想的职业是主播、网红。在短视频文化浸润中成长起来的这一代年轻人,大都爱晒、爱秀、爱分享,追求个性的张扬和在人群中标新立异。有甚者将“网红”作为自己的梦想和职业追求,痴迷于“网红梦”而非航天梦、医生梦、教师梦。他们不是为了梦想而卓越,却是为了“走红”而醉生梦死,妄图通过走红不劳而获,这其实是一种人生观的扭曲。
为“网红梦”痴狂的青少年普遍缺乏对“网红”真实生存境况和“网红生态”阴暗面的认知。短视频平台主播经验分享、标新立异就可名利双收,这一尽乎完美的表象让众多青少年认为“网红”万众瞩目、光鲜亮丽、不劳动就有巨额收入,对于“网红”背负的巨大舆论压力、“网红”行业的风险挑战和资本乱象了解甚浅。
近年来,“网红文化”病态尽显。资本的操纵下,出现了众多为赚流量、博眼球无视道德底线的直播乱象,诸多无良商家利用孩童直播营销,甚至有家长为了流量“啃小”,消费自家孩子。部分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各种缺乏内涵、哗众取宠的直播视频,无形中被灌输一种以成名为美的错误价值观,而正向教育、引导的缺位,让青少年畸形的“网红观”根深蒂固。
“网红梦”在青少年中占据主流,将不仅仅是一家之伤,更是一国之痛。青少年的未来若变成围着流量、热度打转,稍不留心就沦为资本、流量的附庸而丧失自我的理智甚至道德、良知,这将导致国家实力的下降和社会文明的倒退。
青少年全面、理性、正确的“网红观”的树立有赖教育的春风化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让孩子对于“网红”的认知从浅层到全面与理性。“网红”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平台共同负起责任。补全青少年对于“网红”认知的盲区,学校可以开展“网红主题教育活动”,组织以网红为主题的辩论赛、搭建针对“网红”这一行业的意见分享论坛,让学生在意见的交流碰撞中更全面地了解真实的网红生态。预防青少年对于短视频直播的非理性沉迷,平台应加强内容把关,在青少年模式的开发、推广方面,内容的构成应更具正能量、更积极向上,内容筛选的审核机制应更加严格,当然这一模式真正奏效还有赖于家长及时、适时的监管。
最深层次也最关键的是引导树立正确的是非观、美丑观、劳动观。价值观的塑造,家长必须担负起主要责任,言传身教。家长首先应以身作则,拒绝炫耀攀比,不以以外在定义一个人的美丑,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为孩子树立榜样。其次,将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渗透在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贯穿孩子成长的全过程。此外,家庭教育要正视“网红”教育,“网红”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相比于一味反对孩子成为网红,家长应该扮演好教科书的角色,帮助孩子更全面地了解“网红”生态,谈及其利弊,提出自己的期许并客观、详尽地阐明原因,和孩子好好讲道理。
青少年的征途应是星辰大海,而非“网红”之路。家庭、学校、平台、社会亟须形成合力为青少年真正应该追逐的梦想保驾护航。
<<往届回顾>>>
(点击标题查看)
-那些年,摘下“星星”的你-
-第6届“评论之星”:中国人大陈舒睿-
-第5届“评论之星”:重庆大学杨元瑞-
-第3届“评论之星”: 湖南师大王艳华-
-第2届“评论之星”:华中科大于蕾-
-首届“评论之星”:山西大学王言虎-
hlj.rednet.cn
红网红辣椒评论自2001年下半年开办以来,坚持发挥网络媒体优势,广泛反映草根阶层诉求,力求用网络传递理性声音,是当今网络评论中最有影响力和关注度的原创基地之一,先后荣获了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十四届湖南新闻奖名牌栏目奖、首届中国新锐媒体评论大奖,并四次被推荐为年度“中国互联网站品牌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