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共享公寓:年轻人的“邻里关系”修炼场。

修炼中的 青年志Youthology 2021-03-22



住在「共享公寓」里的年轻人,能和他们的“邻居”成为朋友吗?


他们是如何与“邻居”交朋友的?

现今“一言不合就撕逼”的年轻人,

在彼此的朝夕相处中,

真的能磨合出一种和谐的“共居伙伴关系”吗?


本期「青年新鲜说」我们来聊一聊🏡# 共享公寓里,与邻居成为好朋友的故事 #

近几年来,「共享公寓」不断兴起:从「706青年空间」的共享生活实验,到互联网创业青年聚集的「You+」,到致力于街区文化复兴的「燕京里」,再到崇尚“邂逅温暖”的女性共享公寓「长物庄」。社区化的共享居住,为都市年轻人提供了一种新的居住方式想象。

我们好奇住在「共享公寓」里的年轻人,和自己的“邻居”是如何相处的?是「老友记」和「爱情公寓」里的嬉笑打闹,成双成对?是「请回答1988」里的互帮互助,邻里温情?还是「凪的新生活」里,合开洗衣店的破壁重启,温暖治愈?

 
「社区化居住」,无疑是一种资源共享、节省成本的方式,它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年轻人适应环境,抵御孤独,缓解焦虑。但同时,「共居」也意味着对于个人空间的让渡与个人隐私的侵犯,观点的不一致容易带来摩擦和争执。


那么,住在「共享公寓」里的年轻人,能和他们的“邻居”成为朋友吗?他们是如何与他们的“邻居”交朋友的?现今“一言不合就撕逼”的年轻人,在彼此的朝夕相处中,真的能磨合出一种和谐的“共居伙伴关系”吗?
 
怀着这样的好(yí )奇( wèn),我们找到了两位在大城市里奋斗的年轻人,听他们讲了讲“在共享公寓里,与邻居成为好朋友”的故事。
 



01 
从邻居,到朋友


“ You+的家友情,

是即便在外面,心也会自然走近的。”

 


娇娇,90后,北漂4年

在北京「You+」苏州桥社区住了三年

 

五年前的一个秋天,娇娇刚毕业,她与她的孪生妹妹青青一起,踏上了北漂的旅途。

 

那时,整个北京处在一种互联网创业潮的躁动中,娇娇很快找到了她的第一份工作。正在找房的她得知,自己的很多同事,都住在一个叫「You+」的创业社区里。

 

在当时老板的引荐下,娇娇和青青顺利住进了You+。


You+的入口与花坛

 

搬进You+的那天,娇娇的行李很多,她便把行李暂时放在大门口,想着搬完一部分后,再回去取剩下的。没过多久,有个朋友过来问她:“这是你的东西吗?”

 

娇娇立刻回:“是我的,抱歉啊,是不是妨碍到你们了?”这位朋友笑了笑:“不是啊,我意思是,如果你需要帮忙的话,我可以帮你一起搬啦。”


“那个瞬间,我感到一种温暖,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 娇娇同我们说。

 

每天下班,娇娇回到社区,都会习惯在院子里坐一会儿,看看大家打球,喂狗,放空一下,再回到公寓里去。她与我们说,那是一种“很有活力,放松”的感觉。


娇娇作为明星家友,在篮球场被摄影师拍摄的照片。

       

某个周末的下午,有位大哥忽然敲开娇娇的房门。他自我介绍说:“我是这幢楼的区长,你刚住进来,我们想组个局,大家一块儿吃个饭,你也和这幢楼的家友们认识一下。以后遇到什么问题,大家可以互相帮助。”

 

就这样,娇娇和妹妹在“区长”的带领下,来到附近的一家餐馆。20多位刚住进来的朋友被分成两桌。“区长”大方地与大家介绍:“You+的小伙伴,都是一家人,我们这里管'邻居'都叫'家友'。”

 

在交流中,娇娇得知,大多数家友,都在创业。“当时我旁边坐了一个小姐姐,做绘本教育好多年了。我们聊了几句,就发现很投缘。果不其然,我们后来成为了非常好的朋友。我一直叫她雯姐。” 


“当时,家友孤哥还是雯姐的男朋友。两年后,我和妹妹到他俩的婚礼上当伴娘了。今年初,雯姐创立了自己的新品牌“HOOKFOOD大食设计商店”。我和妹妹还轮班接岗去伍德吃托克找她,陪她出摊呢!”娇娇回忆道。


娇娇住的房间,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面的树

 

谈到住在You+的三年,娇娇感叹:“那时候,我刚来北京工作,还太小了。You+对我来说,特别像一个温室,一个保护伞。我每天下班回家,家友们都会主动和我打招呼,一推门进去,我就有一种被保护的感觉:门卫大爷在保护我,前台也会保护我。他们总是笑脸相迎地,帮我解决各种问题。家里的水龙头或者厕所坏了,很快会有人上门来修。”

 

在北京这几年,娇娇自称:“几乎没有在被窝里深夜痛哭的经历,也很少会有想家的感觉”。“如果我和妹妹找了普通的合租的话,我们都会有很漂泊的感觉吧。”


娇娇和青青


家友们经常会在You+互动区的酒吧一起聊天。一次娇娇和大伙儿提起自己的小愿望,希望能等有一天自己不那么忙的时候,能够在这里开启自己的美食屋,主做自己初次尝试的各地特色美食,邀请朋友们一起享用。

 

在场的小刘哥(You+创始人刘洋)鼓励娇娇说:“不用等,现在就开始。”家友们也纷纷贡献自己的“能量”,“我家有酒”,“我可以做2个拿手菜”,“我带空肚子准时到哟”…… 说着说着,饭局就约好了。当晚娇娇做了一碗奶油蘑菇汤。


 

娇娇给大伙做奶油蘑菇汤


“我能感受到大家为了衬托我,帮助我成为这个场子的主角的感觉。后来,我给每个人都尝了一碗我做的奶油蘑菇汤,那一刻的感觉,真的太暖心太开心了!”

 

娇娇与我们谈起You+的氛围:“You+给我一种开放,充满可能性的想象。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对You+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小刘哥的基因就是这样,他会特别鼓励年轻人去做想做的事情。他觉得,不要等以后,想做就立即去做。”

 

现在,由于新公司太远的原因,娇娇不得不离开了You+。“我一直珍藏着家友送给我的小礼物。这是雯姐送给我的绘本。你看,上面的题词是:做个有梦的人。

        家友雯姐送给娇娇的绘本卡片


“我觉得冥冥之中,我在You+结识的朋友,都在默默支持,鼓励着我,也给我一种启示:坚持做我自己的样子,而非社会要求的样子

 

前两天,娇娇去到西双版纳旅行,和在那里创业的家友约了饭,听他讲自己的创业故事。两人回忆起第一次认识,还是在北京的优家院子里。“我们晒着太阳,边喝茶边聊天,这种感觉,一点没变。我就觉得,You+的家友情,是即便在外面,心也会自然走近的。”


 

 

 

 

02
共居与共生

“个人的观点不是最重要的,

在一起的感觉,才是最重要的。”

 


Sharon,95后,沪漂2年
现居上海女性共享公寓「长物庄」

 

在上海永康路的一个小弄堂里,坐落着一幢老房子。最开始的时候,这幢老房子和其他的居民楼,看似并无他样,直到它被人发现,被改造为「长物庄」之后。

 

Sharon 去年刚毕业回国,便来到上海沪漂,一年之内搬了两次家。机缘巧合,她在第二次找房的时候,看见了这栋打造成「社区化」的居住空间「长物庄」。一直关注社区营造、对社区感居住有着想象的她,很想亲自体验一番,没有过多的犹豫就决定住了下来。

 

住进长物庄的第一个周末,她迎来了长物庄的第一次的聚餐“小饭桌”。大家一块筹备了寿喜锅和几道炒菜,她们互相介绍着自己,一起喝酒聊天。

       长物庄的第一次「小饭桌」

 

主理人品一在饭桌上聊起「长物庄」的由来:她写了一篇小说,在故事里,她和一群房客,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有的房客一住不走,有的房客短暂停留,无论多久,他们生命中的某一段经历,就在这里发生了交汇...后来,在朋友的鼓励下,品一终于把这个虚构的故事,变成了现实,也就是现在的「长物庄」。

 

Sharon 是一个慢热的姑娘,头一回在饭桌上没怎么说话,但也感到一种久违的温暖:“我手中的碗筷,是众多人碗筷中的一副,而我拿的酒杯,是众多酒杯中的一个。”  



第一次小饭桌上,每位女孩都收到了主理人送的礼物和小卡片,住客粟叶也送了每个女孩儿一个本子。

 

Wan 是长物庄年龄最小的一个女孩儿,在小饭桌上,大家了解到今年是她的间隔年,对于未来有着一些迷茫。与此同时,大家发现了她有记录的热情和摄影的天赋。“我们发现她特别擅于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小美好,她会拍成照片或视频,特别有意思。”

 

Wan 拍摄的猫咪“相爱相杀”小视频

 

于是,姑娘们决定在 Wan 今年生日的时候,为她策划并落地一个个人摄影展,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她。她们各自拎起了自己的专长,设计、文案、物料、展陈,在一个月之后,她生日的当天,展览顺利开幕了。

 

Sharon 为这个展览取名「青睐」,也作为对她的美好祝愿。“Wan 青睐于这个世界,我们青睐于她,希望看见这个展览的人,能青睐于她的作品。这个展还有个英文名「Serendipity」,原意是‘拥有意外发现有价值或令人喜爱的事物的天赋和才能’,我觉得她很有这样的天赋。”


Wan 的摄影个展「青睐」

 

疫情之后,Sharon 一直在家工作,时间长了,室友姑娘们遇到什么事情,第一时间就会找她帮忙。不善言辞的她,也由此与大家日渐熟络起来。

 

长物庄的八位女生(六位住在长物庄,两位白天在长物庄办公),都有不同的性格,常常会遇到观点上的不一致。Sharon 与我们谈起搬进长物庄后她的改变:“我刚开始,是个不太会表达个人意见和观点的人,更多的时候,是选择让渡和忍耐。但在与室友们的日益相处之后,我逐渐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

 

Juno 住在长物庄的三楼半,是一个性格爽朗的姑娘,遇到令她有意见的事情,她会直接地表达出来。一次 Juno 下班回家,看到餐桌上有些脏乱,会很直爽地和大伙儿说:“怎么弄得这么脏,快擦擦干净,公区卫生还是需要维护的。”

 

“这看似很冲的一句话,其实听起来也并没有那么不舒服。我觉得这样的表达方式挺好的,大家有想法不藏着掖着,相处得也会更坦然。”后来,Sharon 也开始试着把心里的想法直接说出来。

       

同样住在「长物庄」的三只猫

 

她和品一就“猫砂到底能不能冲厕所”这件事上就发表过不同的意见。品一觉得老房子的下水道容易堵,将猫砂冲进厕所可能会给家里和邻居造成不方便。Sharon 就直接和品一说:由于豆腐猫砂是可溶于水的,慢慢冲就冲得下去,如果当作垃圾扔掉,而没有经过城市粪便处理系统,可能会为环卫工人造成很大麻烦。

 

“我觉得我们说得都挺在理的。也许不是每次争论都非得有个结果。我们也从未纠结过对错,但各自把各自的想法表达出来就很好。”

 

当然,针对一些关乎集体利益、不得不解决的问题,主理人品一就会主动站出来,组织大家开会投票解决。“求同存异,少数服从多数”是长物庄的社区原则。”


「长物庄」格言:
没有一个人是多余的,就像没有一滴酒是多余的。

 

随着彼此的了解,大家也日渐有了一些小默契,无论是俏皮的玩笑话,还是直言不讳的互怼,或是只有彼此才知道的“梗”,都成为了姑娘们日常生活里有趣的谈资。


Sharon 患有鼻炎已久,几乎每天清晨醒来,都会控制不住地连环打喷嚏。“长物庄的隔音不好,我一打喷嚏,整栋楼都听见。周末的时候,还会不经意地吵醒室友们。有时候我打完了连环喷嚏,就有人在我们的群里发‘醒了!’ 接着,其他伙伴的‘哈哈哈哈’就从聊天窗口里蹦出来”。

 

一次,Sharon 从外地出差了一周才回家,一进门又不由自主地开始打喷嚏,大家听到她的喷嚏声,对她说:“好熟悉的喷嚏声。”

        长物庄的挂板上留着住过房客的照片,日历上记录着每个人的生日


“也许没有比现在更理想的室友关系了”,Sharon 说,“现在的状态还挺好的。每个人有自己的空间,需要帮忙的时候,大家会直接表达。即便观点和意见不完全一致,我们都会愿意倾听、尊重、理解。”

 

“我们偶尔也会有矛盾,不过这也很正常,包容和理解,正是从冲突和矛盾中来的。我觉得个人的观点不是最重要的,彼此相处,在一起的感觉,才是更重要的。



这些听起来再平常不过的,日常生活的分享,摩擦和口角,都因为背后小小的“善意”和“在乎”,而显得格外珍贵。


共享公寓为我们展示了一种新的居住方式可能。这次,我们采访的年轻人中,也有不少表示:“未来不一定要结婚,想和朋友一起居住养老”。

那么,社区化的共享居住,是否可能会成为未来人们的主流居住方式?而邻居是否有可能替代伴侣,成为未来陪伴我们的主要力量呢?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聊聊,

你理想中的“邻里关系”是怎样的?

欢迎评论区留言

我们期待你的观点与故事



主编 | Lisa

采访 | 何天、Sharon

编辑 | 何天

排版 | 何天

设计 | 刘念、Sharon




You+:「You+国际青年社区」成立于2012年,应中国互联网创业潮而生,为入驻的创业者提供办公及住宿服务,配以公共厨房,酒吧,电影院,图书馆,健身房,台球游戏机等娱乐设施,希望创业团队可在You+的社区里进行高频次的碰撞和交流,让更多漂泊在外的青年人有一个温暖的家,被雷军投资。
 
长物庄:「长物庄」是一栋位于上海1930年代的新式里弄——上海永康路的4层别墅,是一栋共有6间单人房的Loft公寓。主理人取名长物庄,寓意「无论是谁,皆身怀长物」。公寓的六个单人间分别名为:「朝花夕拾」、「一炉香」、「出山」、「云门」、「宵待草」、「世相」。公寓的一楼留出公共区域,作为办公、社交和聚会场所,也定期举办文化沙龙、体验课、茶与咖啡等活动。公寓的外边是一个后院,供住客聊天,喝酒,享受闲暇时光。

 


你可能还想读读这些 


《打工人,我们劝你出趟海。》


《选择“体制内”的名校毕业生们,真的变「保守」了吗?》


《那些没把员工当“工具人”的“另类组织”,真的存在吗?》



青年志 Youthology 

呈现“不太一样”的青年看法


关注我们,设为星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