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要再误读“摆脱冷气向上走”了 | 青年节专题

向上一步的 青年志Youthology 2021-05-06

《青年,虽然但是》是「青年志」于五四青年节推出的专题。关于青年与这个时代,我们似乎已经找到各种“解释”了。那么,然后呢?整个五月,我们将进行密集的对话,展开无数“虽然... 但是...”的造句。


谈论青年时,我们总不断回望五四。

 

在那个变革的时代,青年成为一股生猛的力量,开辟新天地、走在最前面。人们也因此将“五四青年”视为标杆,对青年寄予厚望。

 

在今天,当人们再次谈论起年轻人,厚望仍在,却失望更多,“过来人”们高高在上,想要告诫年轻人,资本和口号,想要收割年轻人,“一代不如一代”的批评屡见不鲜。

 

可是当时代在下沉,出身、教育、工作、关系......织起一张张无形的网,当年轻人连自身的困境都难以逃离,又该如何创造改变?

 

五四青年节前夕,我们展开了一次编辑部内部的谈话。从我们自己作为青年的身份出发,聊了聊历史上的五四、今天的年轻人。我们聊了聊那些迷惘,也尝试在青年的力量中寻找希望。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

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能做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有一份热发一份光。”

 

鲁迅的话对于今天的年轻人仍是一份有力的鼓舞。当然,它也常常被误读,“冷气”被认为是质询与批评的声音,“向上”被曲解为对主流成功的追求。所以我们也聊了聊鲁迅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涵义,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冷气”有哪些、我们看到了哪些青年人在“向上走”。

 

最后,我们一起思考了下“青年”的定义,关于“什么是青年”、在今天如何做一个青年,我们也仍有很多困惑。

 

这是一次编辑部青年们的对话,关于这些问题,或许我们无法给出完美的答案,但就像我们总在说的:青年的发问与探寻。作为《青年,虽然但是》系列专题的第一期内容,我们想邀请同为青年的你,一起思考与发问,从这里开始这一系列探寻的旅程。

 

© 编辑部的故事



本期问题青年

青年志编辑部:

■ Lisa | 78年生青年(青年,年龄不是秘密)

■ 青豆 | 刚过完生日的95后,不擅长自我介绍

■ 小曾 | 喜欢拉人唠嗑的伪00后

■ Sharon | 跳迪斯科95后,觉得表达真难

■ 阳少 | 心怀热血的94年生人,但不敢说

■ Lydia | 00后未遂的99年生人

 


🎙️

依旧附上倍速版音频,文末有「问题青年」完整节目的收听方式,欢迎关注。


01
关于“5.4”青年节,
我们应该知道哪些历史?

  五四的两个层面,一部分是“救亡”,一部分是“启蒙”。


Lydia:

在学校里,我们了解到的五四运动更多是作为一场爱国政治运动。但从更广泛的意义来说,五四运动其实是两场运动的组合。一个是政治运动,即1919年爆发的学生爱国运动;另一场是文化运动,我们现在称之为新文化运动,这两场运动带来了五四的两个层面,一部分是“救亡”,一部分是“启蒙”。

 

李泽厚曾写下《救亡与启蒙的双重变奏》,讨论救亡和启蒙这两者之间的张力和相互的关系。“救亡”更偏重政治运动,它是爱国、反帝、民族主义的。而“启蒙”更加重视文化,包括当时想要创造一套新的价值观,呼唤个人的主体性、个体的自由与尊严这些。李泽厚在文章中有提到,五四后期,救亡运动越来越紧迫,包括政治革命上面转向马克思和列宁主义,启蒙的任务好像渐渐被搁置了。他也曾说道,中国近代史上救亡常常压倒启蒙。

 

这让我想到我们的主流话语在纪念五四或者推崇五四精神的时候,也往往更强调前者,即五四“救亡”的那一部分,爱国的政治性。而“启蒙”在知识界经常被认为是一个没有完成的任务,所以也有“五四之忧郁”的说法。

 

 

Sharon:

从历史的角度去梳理,历史和青年之间的勾连还挺重要的。因为往往脱离了历史的语境,就很容易做出对当下青年的指责,说出“一代不如一代”这样的批评。这让我想起吴琦老师写在《新新新青年》开篇文中的一句话。他说,“做出这样的批评是很容易的。每一代人都伴随着这种贬低而成长。关于青年的讨论也不断回到原点,说下一代人是更孱弱的一代,自作聪明、追求个性,提出问题却不解决问题。即便这些观察是正确的,但抽空历史的语境去指责他们和他们自我沉溺的习惯没有太大的区别”。

 

想想这十年之间,时代的节奏和社会变迁非常之快,仿佛把我们带到了一列失控的火车上,不知会驶向何方。我们有时候是在无力感中颤颤巍巍前行,但有时候也会为了一点点小小的梦想拼尽全力。

 

Lisa:‍‍‍‍‍‍‍‍

陈映芳老师有一本书,叫作《“青年”与中国社会变迁》。在书中他讲到,“青年”这个概念,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社会,都是一个相对新的概念。但不同的是,伴随着西方社会的工业革命、产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青年有了“社会角色”这样一种身份。而在中国,青年的角色更多是从救亡图存的角度进入到历史舞台上的。所以,青年在中国,最开始是一个非常公共领域的社会角色。

 

陈映芳老师在一次采访中提到,“90年代后,中国社会中的青年,几乎完全回到了私领域中,而不再是公领域当中的角色。也就是说,在今天,青年是方方面面所营造的消费文化中的一个角色。消费文化告诉人们要拥有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然后你要拥有这样的生活,唯一可做的事情是为之奋斗”。


02 

年轻人,你如何看待这个时代?


  在这个年代,工作变成了打工,工作的人变成了打工人、社畜。这种话语的调侃,让我感受到90后、00后看到的这个时代是很负面的。

 

Lydia:

之前和朋友聊天时听到对方说,“我们好像都是在末日状态的渲染下长大的”。印象中在初高中的时候,我们听到的都是相对积极的叙事,社会在变得开放,我们要追求更多元的价值观和文化。然而等我再长大一点,到大学或者现在,发现全都是问题。那些小时候听到的“好东西”的问题都暴露了出来。比如,技术侵蚀了我们的生活;比如,我们陷入了消费主义的陷阱。我们的未来好像变得非常的灰暗。我们也渐渐习惯了所谓的大环境不好,在走下坡路等等这种语境。

 

更矛盾的是,在这种不确定的大环境下,我们要面临的压力却是注定的,我们逃脱不了系统、996。有时候我也会困惑,这种时代情绪,是渲染出来的还是我们面临的真实境况?

 

©野马

 

阳少:

我是94年生人,从2015年开始进入到媒体实习。在媒体行业中,我遇到了很多前辈,在和他们的交谈中,我感受到他们才是真正赶上了好时代的一群人。在我的时代,所谓的进步叙事开始坍塌,不仅仅是技术和消费主义方面的,更多还包括舆论话语的收紧。

 

而对于一个城市青年来说,一方面你会遇到这些的问题,但另外一方面消费又在某种程度上在为你兜底。让你觉得,好像我还能够退到一个可以自娱自乐的小圈子里去游走、去生活。

 

小曾:

在和我身边的90后、00后相处中,我有几点感受挺强烈的。首先,是“习惯性躺平”,不想奋斗了。有些人被鸡了12年,结束学习开始工作后非常倦怠。有的人不停地读书,读到硕士、博士,只是为了逃避成为社畜的“宿命”。在这个年代,工作变成了打工,工作的人变成了打工人、社畜。这种话语上的调侃,让我感受到90后、00后看到的这个时代是很负面的。我有一次跟一位00后聊天,我问他,你会不会有时候想快点长大,因为长大了就累积了一定的资源,能做你现在做不了的事情。但是,他告诉我他一点也不想,他现在就已经感受到作为一个成年人的重担了。这让我更深切地感受到这种倦怠,越年轻的人,越不愿意相信那一套进步叙事了。

 

对于我和我身边的年轻人来说,这个时代还很矛盾。一方面想要寻求到希望,但另一方面找不到通往希望的路径。社交媒体让年轻人们看到了更多的东西与更大的世界,但另一方面也限制了他们对于生活的想象力。比如,我们不知道能找到什么快乐的工作,也不知道能怎么过上自由的生活。

 

我还能很强烈感受到,这个时代对年轻人来说是没有安全感的。所以我们会退缩到豆瓣小组里,去学动物说话,去假装活在2050年。我们宁愿去爱一个二次元的纸片人,去和一个素未谋面的人连麦睡觉,也不愿意尝试亲密关系。


此外,更多的还有焦虑。我有一个群,里面有各类名校毕业、留学归来的男生、女生。但群里重复得最多的对话却是“我就是个废物”。这些人本属于第一梯队,已经甩掉很多同龄人,但依然会以“废物”自称。似乎无论是在竞争叙事中胜出的人,还是大部分陪跑的人,都过得并不开心。

 

青豆:

如果要评价这个时代,我总会想到《心灵奇旅》这部电影。无论在戏里戏外,它都很好地表现了当下这个时代的侧面。面临一种大环境的崩塌,年轻人好像越来越想退居回寻找“小确幸”或某种美好瞬间的状态下去,期望通过这些碎片化的美好瞬间,补充对未来的希望。但这种所谓的美好瞬间,实际上又都是什么呢?它可能是来自于消费主义的狂欢,内卷化的喘息口。比如当下盛行的摸鱼文化,或者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所以,我一直有种感觉,这个时代充满着一种虚假的好和激烈的坏,它们在同时发生。年轻人只能不断在这种虚假的好中去妄图寻找一些好东西,就像在垃圾堆里翻黄金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你很难分辨哪些东西是真正的美好,哪些又是虚假的表象。

 

©网络

 

Lydia:

说到小确幸与《心灵奇旅》。我和我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喜欢说“快乐就完事了”,或者“开心是最重要的”。在我看来,这也是一种退居的状态。但这种“快乐”和“开心”也许不是小确幸的幸福。这种快乐很短暂,甚至有时候并不是一种愉悦,只是一个止痛剂。

 

比如,我生活好糟糕,好痛苦。我现在好丧,然后我决定买一杯奶茶,短暂地缓解一下我的不高兴。但很快,我又得重新回到不高兴的状态中。大家不再去追求幸福,甚至退居到了保持健康就可以了。所以我们二十出头的年纪也开始强调养生、早睡。

 

03 

如何理解 “摆脱冷气,向上一步”


  当我在说这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它很难解决的时候,是不是也在限制我的想象力,或者当把它当成了借口,从而忽略了个体也有能动性,我们还是可以努力找到空间去反抗。

 

青豆:

这句话最初是来自鲁迅先生《热风》中的一篇。当时社会上有很多种持改革无用论态度的人,所以那些想要提倡改革的人,可能会受到言语上的羞辱和行动上的阻碍,比如改革不能历时完成的,或者不能及时产生效果的,都被认为是无用的。所以当时鲁迅先生提出这种“摆脱冷气向上走”的主张,实际上是在劝年轻人不要受到这些冷气的影响,不要以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是没有用的,要相信自己的努力,哪怕是只有一点点也是有价值的。

 

Lydia:

现在网络上好多言语骂战中,也会引用鲁迅的这句话,但是他们会把鲁迅的这句话理解为类似“如果你觉得你的祖国不够好就去建设它,如果你觉得政府不够好,你就去考公务员做官”这种话,然后拿鲁迅这句话背书,去说不要抱怨社会,不要批评社会,多去找找自己的问题。

 

但是鲁迅的冷气并不是这个意思,这种误读也挺讽刺的,因为鲁迅说的冷气和自暴自弃者流可能恰恰就是这些人。而摆脱冷气,并不是让提出意见、针砭时弊的人闭嘴。当我们在强调积极的行动时,也并不意味着要停止指出问题。

 

不过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现在面对的冷气,是会有一些新的意涵。我们现在每天看到社会上的很多问题,觉得好像都挺无解的,然后就很容易陷入怀疑和无力感,这可能是我们现在的一种冷气,不过除了滑入颓丧和虚无,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想想,“虽然现实如何如何糟糕,但是...”,去关注这个“但是”的部分,尝试行动、建构些什么,就像鲁迅说的“能发声的发声,能做事的做事”。

 

电影截图

 

阳少:

15年的时候我在媒体实习,也经常会听到70后80后的记者在抱怨很多东西:曾经的新闻理想破灭、热血不再、言论不断收紧,各种各样比我们刚刚还要丧100倍的谈话。但也就是这段时间我在广州认识一批女权主义者和做 ngo 的行动者,后面我们也成为了朋友。某种程度上讲,他们算是同代人里的 role model,我常常想起他们,或者现在看朋友圈,看到他们还在做这样的事情,从15年、16年、17年,一直做到现在,对我来讲是很大的鼓舞。因为他们就是你身边的人,你知道他是什么样子,他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也有人喜欢打游戏,这样的人真实存在着。

 

大家刚刚都提到冷气和阻力是如此之大,而且现在社交媒体其实也很容易把这种冷气带到你面前,可能刚有一点想行动的愿望,又很快被淹没了,很多东西很快会又来占据你的时间。这些会让很多年轻人未老先衰,就是他过早地看到很多阻力,消极的趋势,就会觉得很悲观,做什么都没用。但我会觉得,行动就是要应对不确定性的,不能说我全都想得很完美了,这个行动是安全的,前方一路平坦,我再去做,没有所谓深思熟虑后的行动,那种绝对安全的行动,某种程度上就不是行动,它可能变成了一种表演或者说辞。

 

小曾:

刚才讲到对于这个时代的一些很悲观的看法,但我最近这一年也去到了一些田野,见到了一些人,一直在和一些行动者对话。之前三八妇女节的时候,我们出了一个女性行动者专辑,当时和后生价值聊天,这个社群就很让我感动。他们大部分都是学生群体,有90后、00后,大家聚在一起讨论一个议题,也会思考如何更好地参与到公众的话语中,去努力推进社会公正。包括我的学妹,在高校里做卫生巾的互助盒,这个行动被传到很多其他学校,大家像接力一样地去做这件事。这些都是说起“摆脱冷气”我会想到的人。

 

Lydia:

关于“向上一步”的行动者,我也想到了一些做公益行动的人,因为之前有在 ngo 实习过一段时间,当时身边都算是行动者,大家要深入社群做工作,做的时候不会有什么感觉,可能只是办一场活动、对接一些工作、聊聊天,这些具体微小的事情,可当他们汇集起来,坚持了十几年的时候,就形成了摆脱冷气的感觉。

 

我还想到之前的那篇报道《在长丰,女性向前一步》,我很喜欢那篇报道,因为它讲出了那种微小的、基层的实践,是赋能的。我们现在讨论很多议题,阶级、贫富差距、性别,都会讲这是“结构性的问题”,然后会觉得这个结构、系统,特别的庞大,好像很难以抵抗,有时候也习惯于用它来解释现象,但后来我也在反思,当我说这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它很难解决的时候,我是不是也限制了我的想象力,或者当成了借口,从而忽略了个体也是有能动性、主体性的,我们可以努力找到空间去反抗。

 

©野马

 

青豆:

讲到“摆脱冷气,向上一步”,我会想到拼多多事件里的王太虚。我觉得王太虚就属于我们所说的众多普通打工人中的一个,他本身并不是在践行某一个公益事业,或者为了他自己心目中的一个主张去持续的再去做出行动的,但是他在面对这样的一些乱象和不公正之后,他是有勇气选择去站出来的一个。

 

当时他的视频里有两句话我很感动,一句是“我觉得这个世界不该是这样的”,另一句是“我想当一只癞蛤蟆,爬上拼多多这只恶臭的资本的脚,咬不死它也要膈应它”。包括后期他和朋友创建了互助群,帮大家科普劳动法、解决工作上的纠纷。我觉得这些对一个普通人来说是挺难得的。

 

Sharon:

我想cue一下我们编辑部,因为我常常能够听到小曾青豆,说他们采访完之后,希望好好把这些故事写出来,然后给更多的人看见。我也常常会收到一些疑问,会说你写下这些东西真的有人看见吗?它的意义在哪儿?我觉得对于我来说,能够触摸到这些陌生人的生命的内部,然后触摸到这些跟自己同样拥有笑和泪的人,是使我震撼的,然后也是使我变得很勇敢的。写作其实是挺痛苦的一个事,但是当我们有这些小小信念去写下、去发声的时候,写下这些人与人之间的相通和理解,温暖的、冲突的、反思的。不让自己成为犬儒、冷漠的人,可能也就是在“摆脱冷气,向上一步”吧。在当下,我觉得去做好自己的事,去看见周围的人,就是很好的努力了。

 

 

04 

什么是/什么不是青年?


  青年应该不封闭自己,对世界始终保持一个开口。充满好奇而非猎奇,对他人有所理解和保持善意。

 

青豆:

我觉得在聊什么是青年之前,我想先定义一下,什么不是青年。有时候,我感觉在跟我认识的一些所谓的按照年龄区划分的年轻人对话时,时常有种在跟自己的父母、长辈对话的感觉。我发现他们会非常执着于自己所看到的,然后不断地去巩固他自身的想法,或者是他们所持有的一套价值观。

 

这种表面上的自洽,实际是在形成一种很封闭系统。因为,外面的信息已经进不到去这些人的世界中去了。所以,我认为青年应该是没有把自己封闭,对世界始终保持一个开口,充满好奇而非猎奇,对他人能有所理解和保持善意的人。

 

©年轻气盛

 

小曾:

讲到什么是青年,就不得不提起王小波写下的一句很经典的话。他在《黄金时代》中写道,“那一年我21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那时候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我会认为青年就应该有一种生猛劲儿,不怕锤,不怕社会的毒打。如果一个人他已经被社会、生活锤炼得失去奢望了。那我会觉得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青年。

 

阳少:

联合国定义,15至44周岁的人都是青年。但我认为青年不应该用年龄来划分。我看过一部印象很深刻的电影叫《年轻气盛》,英文名叫 Youth 。讲述的是一批老人,在回忆他们年轻时做过的有趣的事情。所以,我觉得“青年”本身可以不被年龄所限定,更多的是一种心态。

 

另一方面,“青年”这个词在中文语境下,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缘起。五四运动期间的行动者90%都是男性。这导致“青年”这个词,长期以来在性别方面都有一定遮蔽性的。我们很容易把青年先入为主地划入到男性当中。女青女需要单独要加一个“女”字。我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青年的意涵还需要不断丰富与扩大。

 

©年轻气盛

 

Sharon:

我想引用一下詹姆斯·乔伊斯,在《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里写的那句话,“去生活,去犯错,去跌倒,去胜利,去用生命再创生命吧”。我会觉得青年是需要用生命再创生命的。我看到了现在很多人的处境其实很艰难,觉得自己很渺小也很不安,很多荒诞的事件发生在了自己的身边。但是我也看到了那些非常微小的行动和发声,在努力地生活,在帮助别人。有时候可能是挺盲目的,但是透露了一种非常野蛮的生命力,这是我看到的青年。

 

 

05 

关于“青年”,我们的发问

 

小曾:

在讨论“摆脱冷气,向上一步”时,我更多的疑惑是,似乎能摆脱冷气本身就是一种特权。当我们在讲年轻人应该摆脱冷气,向上一步时,我们这种呼吁,是否对所有的年轻人都适用或者说公平呢?因为我看到很多年轻人,比如小镇青年、新型留守儿童,他们的现实处境似乎确实是挺无力的。摆脱冷气似乎不仅仅是需要勇气和主观能动性,就能做到的呢。

 

阳少:

我想提一个概念叫“关键少数”。并不是每个人都要去做很前沿的行动者。我认为我们在这个语境下,更多呼吁的是,有能力、有条件,但还没有去做的人。其实我在某种程度上,内心里,会对这些青年中的“关键少数”有更多的要求。

但,这也联系到了我的困惑。我很好奇,究竟是什么东西就让当下中国青年中的有潜力成“关键少数”的人出于惯性,不愿意向公众领域多迈一步呢?怎么样才能让“关键少数”对于社会的关注更加持久一些呢?

 

Lydia:

我想回应一下小曾所说的。我有相同的感觉。当我们在讲青年时,青年似乎有很多复杂的面相,很难用一个词去概括所有的年轻人。

此外,我也很想聊聊“关键少数”。我想知道,在这个时代是什么样的年轻人是“关键少数”?或者说不是关键少数的年轻人可以做点什么?怎么做我才是一个合格的青年?这是我挺困惑的事情。

 

青豆:

我的问题是,我们究竟期待从青年身上看到什么?我们在把一种拥有什么样的品质的人叫做青年?是那种有勇气、有行动力去改变当下时局的人,还是对生命保持热情的人?


此外,我也很困惑,当我们提出“向上一步”时,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但我也想在此自问自答一番。我在想,当我们还没有一个具体的行动方向时,我们是不是可以先做到,不要让自己成为“冷气”。在提出自身的质疑和批判前,先做到充分的信息理解,而不是在二手信息的海洋里面去捕捞,去获取信息的片段,就立刻去做出回应或者抨击。



 

编辑 |小曾、Lydia

剪辑 |小黎

排版 |小七

设计 |Sam

 

参考文献:
[1].《制造年轻人》,单读20·新新新青年,吴琦,2019年
[2].《在理性完胜荷尔蒙的时代,相信青年的生命可能》,不合时宜,2020年
[3].《救亡和启蒙的双重变奏》,李泽厚,1987年
[4].《翻电 Special 去XXX年轻人的后浪》,翻转电台,李厚辰,2020年
[5].《梁文道 x 许子东:五四青年比当代青年更优秀吗?》,八分,2019年
[6].《"青年"与中国的社会变迁》,陈映芳,2008年
[7].《在长丰,女性向前一步》,人物,2020年
[8].《黄金时代》,王小波,1994年
[9].《热风·随感集 四十一》,鲁迅,1919年
[10].《“摆脱冷气”中的“冷气”》,没食子,豆瓣日记,2019年
[11].《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詹姆斯·乔布斯 ,1916年

 


 活动推荐 

 

为何当下职场中的年轻人总是感到无力?作为年轻人,你是否也因为不得不生产“职场垃圾”,在马拉松式的会议,写不完的PPT中反复横跳而感到抓狂?为此,腾讯新闻发起了#职场垃圾清理计划#的话题讨论,和大家一起吐槽这些躲不掉的“职场垃圾”。欢迎长按识别下方海报二维码参与讨论,写下属于你们的“虽然但是“。

 


此外,作为《青年,虽然但是》系列的第一篇内容,我们提出了很多关于“青年”的问题,在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将和传媒学者方可成、公益人林红、作家杨潇、说唱诗人小老虎、音乐人李星宇、艺术家雷磊、翻转电台李厚辰、简单心理简里里、伍德吃托克的边忭展开一系列关于青年的对话,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我们一起发问。

 


 你可能还想看看 

《青年,最厉害的就是这个BUT | 青年节专题》



《快乐的普通人是个伪命题吗?| 青年茶水间》


《曹斐:去田野,不要生活在二手信息的海洋里|问题青年004》



「问题青年」是由青年志出品的播客。我们相信,提出问题,是一切改变的开端。我们将邀请来自青年文化、学界、媒体等不同领域的朋友,来聊聊我们的爱与怕。从青年的发问出发,探讨行动的可能性。


 青年志 Youthology .
青年的发问与探寻


点个“在看”,关注我们,设为星标
业务联系:open@chinayouthology.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