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收集了108个塑料袋,将它们像风筝一样放飞

收集塑料袋的 青年志Youthology 2023-08-03
 
你有观察过自己生活里的塑料袋吗?装热腾腾的早餐,装被淋湿了的雨伞,买菜用,提奶茶用,捡狗屎用,藏卫生巾用,或者还可以做收纳,或者防晒......

阿德是一个塑料袋的收集者。平日里,TA 总是擅于观察自己的日常生活,会在跑步时驻足发现在便便的喜鹊,在上坡骑行时记录下在笑的很开心的小孩,或是回眸间发现城市角落里的老房子但残留着些有时代记忆的纹路...... 


就像注意到这些生活里不起眼的细节,从一次封闭开始,TA 发现了这些被用完即弃塑料袋,决定将它们收集、记录、放飞,作为对无力生活的反抗,也是对生活里塑料污染的行动反思。
以下是他的讲述和实践。
去年春夏交际的三个月,我和三个舍友大部分的生活发生在二十平的宿舍里。我对生活的盼头从何时离开校园,退位到何时能走出宿舍大方晒太阳,何时放开浴室而不用在阳台将开水混着冷水净身,再到每天吃什么,饭盒里的肉是否足够多。在这般闭塞的物理环境中,餐食留下的一次性餐具、塑料盒以及塑料袋,是唯一新鲜的物品。
 
老实说,我记不清是哪一天开始收集塑料袋,但大概的场景是早上我把早餐领回宿舍,袋子里装着光明牛奶,白煮蛋和饼干这些不怎么油腻的食品,吃完之后习惯性用一个袋子装上鸡蛋壳、牛奶盒,整合丢在垃圾桶里。其实它们都很干净,却莫名其妙被当作垃圾。我无法描摹当时的心境,但这些塑料袋就像自己的处境一般苍白又无力。
 
从那天早上开始,我主动向舍友们收集早餐的塑料袋,把里面的干垃圾抖抖干净,再打结编在一起。收集到十余个袋子的时候,我从窗边一点点把袋子往下放,它的长度已经垂到六楼宿舍的窗口,随着风有意无意地摇曳。既然自己无法下楼,就用代表生活的塑料袋“跳楼”吧。
 
在塑料袋上,我们偶尔会写上当天的心愿:“祝金豆顺利逃跑”,“我想去公园”,“我想吃火烧云”……塑料袋有了自己的生命力,每一天都在变长,当它从七楼快垂到四楼的长度时,一阵风吹过,塑料袋飘了起来,它们像风筝一样飞在天空,飞往宿舍那头。

后来,我申请离校返乡,带上了必备的行李和塑料袋。在福州酒店观察的 7 天里,我用力把封闭的窗推开,伸出塑料袋放风筝发呆。从闭塞的、充满不确定性的二十平米宿舍回到岁月静好的家乡,顺着窗户向下望,人流窜动,不再有人抬头望,但确实有生活的感觉。
 
在机缘巧合下,我申请了三亚后海村的一家冲浪民宿的义工,通过劳动换取当地的食宿,希望在海边疗愈自己。在朋友们的支持下,我们再一次在海边收集塑料袋。
 
后海村属于旅游村,村子不大却铺满了形形色色的商铺,游客喜欢买好东西装上袋子去海边享受,完成自己旅行的意义,却总是把垃圾留在原地。海边的塑料袋比较难收集,在捡拾的过程我们只能合并做垃圾一起处理,阻止它们随着潮水漂入海里。所以,在海边收集塑料袋的过程比较缓慢,通常是几个义工伙伴买东西的时候商家提供了塑料袋,大家会特地保留下来。

有一天早上,伙伴兴冲冲地向我走来,从篮子里掏出各种各样的塑料袋,有一些是家里带来的,还有一些是去镇上买菜的时候向店家讨来的。虽然在当地认识的伙伴不多,但其他伙伴会主动成为收集者,统一将身边伙伴使用的塑料袋拿给我,或者放入住所门口的收集纸箱,我也在纸箱上把“塑料袋收集,请勿乱扔”描粗强调。
 
顺着海风,我们又一次爬上天台开始放飞收集到的塑料袋。海风应该比城市里的风大,可几次尝试后塑料袋的状态都不如在宿舍放飞时那般有张力——更像是彩带,低空飘逸。不过这一次,有伙伴们一起玩。

我们在海边发起了 Save Houhai 的号召,除了塑料袋之外,海边还有大量的人为垃圾会流向大自然,十余位青年义工尝试着捡拾净滩,放飞塑料袋,跑在村口长年排队堵车的公路上呼吁游客进村后自觉带走垃圾……我们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再后来,我从海边回福州,又回到上海。而再一次开始关注塑料袋,是因为换了新工作。和新同事点了几天外卖,还是提议说中午外出就餐更好,不仅可以放松而且可以减少一次性垃圾的产生。不过到了年底,项目正好很忙,外出就餐的机会也很难实践,只好点外卖将就。当大家习惯性把饭盒和餐余丢进塑料袋里时,我会有些不好意思地举手阻止:“垃圾可以给我扔,塑料袋可以留给我吗?
 
执拗地说,我还是不习惯点外卖,但顺着塑料袋的回忆,我越发对触手可得的生活感到好奇。

钉有封装条的外卖袋总是一拆开就损害袋子本身,有什么方法不让这些外卖袋被一次性使用呢?可降解的塑料袋,为什么会有五花八门的标志,到底是怎么降解的呢?为什么有的塑料袋有孔位可以拎起来有些没有?骑车在路上,阳光很好,两个塑料袋散落在树荫光斑下,它们从哪里来呢?
 
树洞,井盖,云朵……生活中漫无目的的观察对象有很多,而这些观察更多是个人的兴趣,我们可以顺着观察的物品展开奇思妙想,顺着现象好奇发生的原因,或者单纯拍一些照片做分享,新鲜有趣。如果一定要有功利的目的,也是一种觉察力的训练。
 
而对于塑料袋这样的工业制品来说,它是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日常小物。自发明以来,因其廉价、重量极轻、 容量大、便于收纳的优点被大众广泛使用,以解决早期纸袋泛滥,树木过度砍伐的环境问题。然而它的便利和新闻中层出不穷的污染数据、悲伤新闻,形成鲜明的对比。究其原因,大众一次性使用塑料袋的习惯,以及材质本身难以降解的性能,使这项发明酝酿出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
 
为什么人们习惯将它当作一次性使用呢?
有什么好习惯或者好设计可以增加塑料袋的复用可能呢?
有什么场景可以既保证便利性又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呢?
 
面对宏观的可持续议题,观察至少可以让更多的伙伴关注到塑料袋的使用旅程,有意识地减少浪费。而这样发散的记录,更能激发人们在生活中对塑料袋的讨论、提问和期待,当观察的样本足够多时,也许会形成洞察反馈于社区、工厂乃至社会,产生一些改变。
 
所以,我们发起了“塑料袋观察计划”。

 

 

01 
哪来的塑料袋?

 
“如有一天大厦崩塌,或者人类就突然消失,未来生物也许可以通过地质层研究,观察到我们手边这几个塑料袋里残留的微分子,猜测这群“人类”买了菜,要用中午的剩饭煮晚饭。”——伙伴七木
 
也许故事不会有那么多剧情,但塑料袋从哪来,是我们的生活。
 
#菜市场塑料袋
年轻人做饭,更多是临时起意。这天几个伙伴约着用中午的剩饭来做一顿晚餐,主厨家旋首当其冲去菜场买食材。蔬菜,鸡蛋,预制菜,每在一个摊位购买摊主都会自然而然用塑料袋把食材包起来。但如果菜场有一个大袋子,里面可以自然分层,也许能少用一两个塑料袋?
 
 

#外卖袋
大楼下的外卖柜是塑料袋展馆,五花八门的印花长宽各异的大小。然而这些袋子都有一个共性——在开口处贴上封装条。如果封条没贴到塑料袋上,撕起来还方便也不会损坏袋子本身,但大部分情况封条和小票就直接扣在袋子上——人们只能用力把袋子撕开。也许商家注意这样的小细节,外卖袋可以更方便用做垃圾袋,甚至用作其他途径。
 
 
 
#熟食塑料袋
买熟食是最无法拒绝塑料袋的时候,因为其中的汤汁或者油脂都不方便人们直接带走。但茶叶蛋的包装袋设计,却让人匪夷所思:装蛋绰绰有余,但容量大小装其他物品又显得不足;袋子的版型没有孔位设计,只能把袋子卷做一团,塞进另一个塑料袋或口袋才方便带走。复用率,特别低!
 
鸡蛋塑料袋的一生:装鸡蛋,装鸡蛋壳,装进垃圾桶。——菜菜
 

#快递包装袋
618临近,小黄发现驿站快递柜旁的垃圾桶总堆满塑料包装袋。其实包装袋的性能很好,防水防刮,拉扯不易变形,可为什么复用率这么低呢?
 
1.大部分版型没有提手,不易携带;2.部分包装袋容量偏小,不易装物;3.袋子表层存在卫生污渍,不易回收;4.袋子上贴有个人信息,用户会剪掉相关贴纸使袋子无法复用。
 
小黄取完快递,会选择先保留袋子,如果有需要退货可以再次利用寄回,减少二次包装。可除此之外也只能扔进垃圾桶。好奇在包装上如何改变可以让它们更多被复用!
 
 
 
#100个塑料袋
人的一生可以使用多少个塑料袋?如果有类似的数据,那肯定很吓人,而且很陌生。
 
在过去半年里,住在新华路社区的伙伴阿德在生活中收集了100个便于储存的塑料袋。当然,有很多塑料袋因为被食物弄脏了就扔掉了,或者手边缺少垃圾袋就直接复用了。但留存的这些袋子,有年末加班时吃的午餐外卖,每次晨跑都会吃的社区包子店,拿到薪水买了一件轻奢二手毛衣留存的环保袋……将塑料袋铺开,阿德过去半年的生活切片也浮出来了。
 
 

02 
塑料袋新生命

 
处处可得的塑料袋,是谁规定它只能一次性使用?当我们开始提问时,可以发现塑料袋的性能比其他材质的袋子更适合多次利用,防水,便于收纳,方便清洗……
 
生活中,有很多契机可以给塑料袋新生命。处处可得的塑料袋,是谁规定它只能一次性使用?因为它廉价又便利的特性而浪费,就太可惜。
 
#脏衣服回收袋
顺手把干净的塑料袋放包里有什么好处呢?对于爱运动的人来说,将出汗的衣物或者需要更换的鞋子放在塑料袋里再装包,就可以避免把包弄脏!湿衣服拿回住所再进行清洗即可,懒人也可以不用清洗塑料袋,多装几次脏衣服没问题!很多健身房也会主动在淋浴室提供新塑料袋,也许单个袋子可以多用几次,而不是一次就扔掉哦!
 

#遛狗便便袋
小满说她的小狗Oin最近很有脾气,如果不准时遛它就会报复性在床上便便。晚上她特地准时地陪小狗出门放风,带上家里的小型塑料袋处理便便。说起塑料袋从哪来,她想应该是昨天买水果的时候店员给她的,毕竟太大的塑料袋用起来有些浪费。
 
 

#防水雨披
下雨天骑车,随身带着塑料袋可比抽纸好用多了!座椅淋湿了,拍掉雨水,用袋子包住座椅就可以干爽出行。如果把车停在下雨的室外,塑料袋又可以当作雨披使用,出发前把塑料袋拆开抖抖水,反过来打个结放进包里,就可以出发啦!
 
 
 
#行李袋
阿德在打包行李的时候,小丽会从厨房冰箱旁边的夹缝里掏出一袋塑料袋,同时是日用品或买菜留下的各样袋子。“拿装水果的袋子好了,有的袋子装生鲜有味道怎么能装鞋子咯。”因为鞋盒太占空间,打包鞋子用装水果的袋子又省空间又干净,复用价值极高!
 
 

#垃圾袋
毛毛习惯带帆布袋去菜场,但为了避免血水渗透,装生肉类食材依旧难免会用到塑料袋。沾满污垢的塑料袋一般会顺手扔到另一个塑料袋化身的垃圾袋,但毛毛选择冲洗干净,装下做饭产生的厨余垃圾,帮“退休”塑料袋找到新岗位。塑料袋清洗,可比帆布袋或其他材质的袋子方便多了!
 
 

#日用品包装袋
便利店买回一袋抽纸,在上方撕开可以拿出一包抽纸的缺口,把所有抽纸都取出,结实的外包装袋就可以变成一个垃圾袋使用啦!当然,抽纸用完了也可以用来装桌上的小垃圾。将购买必然产生的废料二次利用,装上可回收垃圾再回收吧!
 
 
 

03 
其实也可以不用塑料袋

 
一定要用塑料袋吗?不用塑料袋,就一定要将就体验,制造不方便吗?
 
#水果袋
早上出门,阿德习惯在校门口的水果店买一颗苹果和一根香蕉当早餐。店里阿姨顺手拿起塑料袋打包,说着五块三算五块就好了。
 
“阿姨,你直接给我就好不用塑料袋了。”想着路上可以直接把水果吃掉,或者放在挎包里也不占地方,直接拿上就好。来买早餐的次数多了,阿姨也自然而然地选好水果就直接递给我。
 
“今年读大几了?”
“以为你毕业了这会儿去上班。”
“最近都没怎么看到你。”
少了塑料袋,多了几句友善的问候寒暄。
 

#熟食袋
蛋液灌入饼皮,翻面,烧至脆黄后从烤炉夹起,冒着热气涂抹酱料,包着食材变成卷。店里伙伴动作麻利,卷饼塞进纸袋,再套上塑料袋毫不犹豫。已经有纸袋为什么还要塑料袋呢?有一次,我特别在对方煎饼的时候说:“待会儿不用给我塑料袋。”
 
“饼很烫啊,还是套一下吧?”她有些惊讶,不过又补充了一句,“不要袋子也好,不然水汽会让饼软掉不好吃。”
 
说了两三次,一人买饼的时候伙伴都会默认我不需要袋子。但买多个饼还是会用塑料袋打包,方便拎着走。但食用时尽量不让食物接触到塑料袋,方便保存复用。
 

#帆布袋还是塑料袋?
自从收到这个帆布袋到现在,大概一年的时间里,它全然躺在角落里没有利用。也整理过两次宿舍,想要丢掉又总是舍不得,但确实生活中没有用场。好像它的使命,只有当天活动赠送给参与者。不被使用的帆布袋,和使用过一次就被丢掉的塑料袋,又有什么差别呢?前者的生产比起后者,有更多的浪费和污染。
 
 

#收费的塑料袋
阿梨说她读书那会儿超市塑料袋强制执行收费,她的爸爸老忘记带袋子去购物还骂骂咧咧收费的新规定,不过现在环保袋也用得挺顺手了。
 
六月初平凡去澳门旅行,发现当地从 2019 年开始所有塑料袋的使用都需要收费一块澳门元,但在公交车的电视里又看到“餐厅里打包属于服务的衍生,所以打包不应产生额外费用”。这两个信息表面上看着矛盾,但作为游客的他也没有深究,只是好奇背后有什么故事。
 
 

#雨伞甩甩不用袋
梅雨季,出门带伞成为刚需。从室外进室内,武俊通常会在门口把伞上的水甩甩干净,这样就不太会滴水,然后再找一处空地把伞晾干就好。如果一定要用塑料袋装伞,他一般会把袋子用过就扔掉。虽然不环保,但他确实嫌弃湿袋子,不方便。
 
 
 

04 
塑料袋的诗

 
日常小物,亦有诗性。

趣味创意也不必破坏剪裁塑料袋,变成趣味手工的创作工具。顺着它们原有的功能属性或经历,都是很珍贵的独家记忆。

#我告别塑料袋焦虑?
平凡带着自己的诙谐和困惑,借走七个标注着“可降解”字样的塑料袋,围绕”民众对环保视频的困惑以及使用塑料袋时产生的焦虑”主题,和好伙伴小满一起创作了下方的视频。
 
确实,讨论塑料袋问题的讯息越发陷入制式化的表达——我们都知道塑料袋被滥用对大自然产生骇人的危机。但面对可持续议题,普通人学会提问也许是关注的第一步,而在观察中分享也许可以有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可以帮助自己和身边的伙伴摆脱宏大议题的焦虑。


#野人摘果
毛毛说自己是野人,闲逛途中,看见梅子散落在草地上,就顺手用外卖的塑料袋,装入几颗夏天。

 
#旅行的意义
菜菜在19年年底和伙伴们去泰国旅行,回家带了很多塑料袋,因为觉着设计很美,便挂在墙上当装饰物。“我以为只有我有这种收藏塑料袋的癖好”她有些惊喜地分享。不过,这也是一种旅行的意义吧。
 
 
#流浪塑料袋
骑车路上,太阳很棒,街上的塑料袋也随着微风自顾自地在道牙高度,低空飞行。但它从哪里来呢?漂泊了多久时间?为什么又停在这里?最后会去到哪里呢?在陆地上的塑料垃圾,我们都无从得知去向,更何况是海洋。

 
#塑料袋忍者
Deb 在深圳的路上碰到一个忍者小孩,她套着黑漆漆的塑料袋,在其中挖了两个空露出嘴巴和鼻子眼睛看着她笑。深圳的太阳太毒了,所以小朋友用垃圾袋DIY了一个防晒的帽子。说来也很有趣,如果把其他家庭用具拿来乱玩乱改造估计会惹家里人骂,但是随意撕扯一个塑料袋,好像更多是有趣和创造。
 
 
#塑料袋风筝
最小单位的透明塑料袋,能有什么用途呢?
汇集一起,随着风飞在天地间。
发呆放空,像赏云一般看着它摇曳。
人们在抬头的时候,想什么呢?
 
 
#记忆档案
在上海读书的头两年,得空就喜欢到处看展。而一个好的导览手册,应该有助于更好地和艺术家对话,我想。收集展区指南或周边很有趣,负责的展览,无论从设计还是内容上都有惊喜。
 
偶尔夜里想收拾房间,从背包里翻出册子,地铁两小时的车程或者过目难忘的装置……历历在目。将它们放在塑料袋里,以不同的年度作为区分,下次收拾,再翻出来回忆。


「塑料袋观察计划」
还在继续接收投稿中
欢迎扫描图中二维码投稿哦~




你可能还想看看

《当<芭比>走进真实世界:不仅是爽片和嘴替》
《从《狂飙》到《消失的她》:爆款影视背后的阶级叙事》

《“厌童”背后,“恐弱”的社会情绪在蔓延》


 青年志 Youthology 

青年的发问与探寻


欢迎加入青年志读者交流群!请添加olo鸡的微信 qingnianzhi04
我们开通了 Newsletter
欢迎大家订阅!点击进入订阅指南

点个在看,关注我们设为星标,以防走失
投稿联系:tougao@chinayouthology.com业务联系:open@chinayouthology.com招聘联系:hr@chinayouthology.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