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检察院收下起诉莫言的材料?那我帮着解读《丰乳肥臀》

此语与时左 书写者 2024-04-20

本文3000字,精彩在最后

莫言题《丰乳肥臀》

起诉莫言的人声称首战告捷,“检察院表示对莫言的问题会调查核实”。

消化那些起诉材料是不容易的,因为评价一部文学作品仅凭抽取的几句话,那会让人笑掉大牙的。清朝有人看见“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就认为这是讽刺大清的满人没文化,这种断章取义,在今天就是笑话。

莫言在《丰乳肥臀》扉页上题诗:

曾因艳名动九州,我何时想写风流。

百年村庄成闹市,五代儿女变荒丘。

大爱无疆超敌友,小草有心泯恩仇。

面对讥评哭为笑,也学皮里藏阳秋。

这本身就是对小说的解读,但是写一篇网文不容易,可能比写一篇文艺评论还要难:难在让所有人都能看懂。就像托尔斯泰跟一个科学家说的,你写点科普文章多好,让大家都能看懂。科学家说,拉倒吧,我还是搞我的天文学去吧!

1、莫言笔下的母亲、上官鲁氏,是一个什么形象?

小说从20年代一直讲到90年代,一个女人活了95岁高龄,跨越了80年的时空。

盗贼纵横,兵祸连连,鬼子来了,抗战胜利,自然灾害,改革开放……这个女人先后生了八女一男,女儿们生的孩子又都甩给她抚养,甚至还有别人的孩子。这些孩子的父亲有土匪,有地主有国民党军官、有共产党的战士和政委,不管这些人如何仇深似海你死我活,母亲对他们的孩子都一视同仁。

她的八个女儿全都不得善终,有的被枪毙,有的被炸死,有的被摔死,有的投河自尽,还有的在饿了很久之后吞吃大量豆饼撑死。

她一次次地经受丧夫之痛,丧子之痛,卖女之痛。她一次次地挣扎在死亡边缘,曾经把砒霜放进锅里煮,想和孩子们一起死。孩子们哭:“娘,我们不愿死……”,她大哭:“可怜的孩子们…..”然后把破碗和那砒霜汤扔到院子里:“不死了!死都不怕了,还怕什么呢?”然后她牵着孩子们的手,上街去找吃的。

中国的男人没出息,保护不了自己的女人,保护不了自己的孩子,只能让女人受苦。

我甚至经常想,历史上中国女人的苦难,就是中国的苦难;中国的苦难,是由女人背负的。

死是最容易的事了,活着却比死了还难就像小说里写的,“能死,赶紧死了吧,跟着我们苦熬什么呀?”

母亲的形象,不是某一个人的母亲,是天下人的母亲。

2、如何看待上官鲁氏和7个男人生了9个孩子?

莫言在小说扉页上写:谨以此书献给母亲在天之灵。他在自序里说:“我知道这样写会被某些人耻笑甚至是谩骂,那就请吧”。然后他说:“此书不仅是献给我的母亲的,也是献给天下母亲的。我知道这样写更会被某些人耻笑甚至是辱骂,那就请吧。”

因为这位母亲生的9个孩子,没有一个是他丈夫的,有她姑父,有土匪,有江湖郎中,有杀狗的,有和尚,有散兵游勇,甚至还有个瑞典传教士。

有人理解不了,在民国极其讲究妇道贞洁的年代,怎么会有这种女人?这不是对中国女人的最大侮辱?

第一,不贞的妇人有着一颗圣洁的心,文学史上比比皆是。

举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很不容易,想了半天想起韦小宝来。韦小宝的爹,有可能是汉满蒙回藏任何一个人。没听说有人谴责金庸抹黑中国妇女。

还有莫泊桑《羊脂球》里的娼女羊脂球,她为了祖国牺牲自己的肉体,却受到众多“爱国者”的歧视,哪一个高尚,哪一个卑鄙?

中国更有杜十娘,女侠一样的人物尤三姐,这种典型形象不比西方少吧?

最典型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里的索尼娅,她是个人人歧视的娼女,却代表至高无上的圣洁与救赎,她帮助杀人的拉斯柯尼科夫获得了精神上的新生,让他勇敢地承受一切生活的苦难。

第二,有人会说上官鲁氏不是为生活所迫的娼女,而是不守妇道。

前面我说过,中国男人没出息,保护不了自己的女人;现在我要说,中国男人对自己的女人最凶残。

看看吧,给女人裹上小脚让她们跑不了,让她们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男人死了不能再嫁,立贞节牌坊给予表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定要生儿子,男人们三妻四妾把女人弃之如敝履。至于繁重的劳动,迷信的毒害,剥夺读书的权利,吃饭不许上桌(到现在很多地方都有这种习惯!),这都是不值一提的事。

如此欺负、歧视、摧残女人,延续了上千年。
既然如此,还有什么脸谴责上官鲁氏不守妇道?

上官鲁氏因为不生孩子,被婆婆百般折磨和欺压,检查的结果,是她丈夫无能。然而这个秘密决不能说出去,上官鲁氏的姑姑于是把侄女麻翻了,让自己的老公、侄女的姑父借种。

然而她生了个女儿,从此上官鲁氏为了生男孩,一次次地“借种”,这也是她一次次的反抗。

小说的开头,上官鲁氏要生产,恰好她家的驴也要生产,婆婆公公丈夫三个人都在帮着驴子接生!他的丈夫名义上是个铁匠,却是个典型的窝囊废。

这是莫言用夸张的笔触,对礼教的怒吼和反抗,难道你仅仅看到了一个女人不守妇道?然后就绝不饶恕义愤填膺了?

到现在为止,很多人心里还给女人树了一个贞节牌坊。

3、日本人杀了爷爷和父亲,但也救了母子三人的命,是怎么回事?

起诉莫言的人认为这句话是“公然为日本侵略军唱赞歌,把战争贩子美化为救人英雄,伤害中国人民感情”。

拜托看一下小说情节好吗?

鬼子来了,为了报复司马库和沙月亮,在全村大肆屠杀,小说里描述到处都是尸体。

而母亲刚刚产下两个不知死活的儿女,日本军医倒拎起来一顿拍屁股,拍活了。然后照相,上了日本报纸,作为中日亲善的证明刊登在日本报纸上。

这说得还不够清楚吗?

莫言在书中详细描写了日军的暴行,送葬那一段,人和乌鸦的大战,极具象征意义。她抱着司马粮,指着司马家被砍下的19颗人头:“可怜的孩子,好好记住吧”。这还写得不清楚吗?

起诉莫言的人,还有一些人,说的最多的就是“抹黑”。“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这样的诗,细读一下,也有助于了解我们苦难的岁月。
4、孙不言是个什么人?

起诉者说小说把英雄孙不言写成了一个变态恶人,这是抹黑英雄先烈。

大女儿上官来弟和沙月亮好上了,母亲的智慧告诉她沙月亮活不长,一怒之下找个哑巴孙不言定了婚。然而女儿和沙月亮私奔了。

孙不言参加了共产党的队伍爆炸大队,还成了代理班长,找上官鲁氏要人,又把三女儿上官领弟糟蹋了,部队要枪毙孙不言的时候,疯疯癫癫的三女儿却救了他,还生了两个孩子。

孙不言再回到家乡,妻子孩子都已经死了,他成了英雄,又和大女儿结婚。然而他每天对妻子进行家暴,妻子爱上了别人,在东窗事发的打斗中,被妻子打死。

孙不言是个施暴者,是个有着极端控制欲的人,他在小说中一出场就是这个角色,他早就是个糟蹋女人的男人,被女人所救才没被枪毙。

英雄在成为英雄之后,会不会犯错误,会不会犯罪,这个不用再多说了。

延安时期的老红军黄克功、肖玉壁,后来的刘青山、张子善,都曾经是英雄。

5、上官金童是个什么人?

魔幻现实主义这个概念产生自拉丁美洲,但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却不是拉丁美洲独有。

打个比方,美学这个学科是十八世纪才界定的,但是美存在了几千年,对美的研究存在了几千年。

有人说莫言吃的西方的残羹剩饭。他对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确有吸收,然而他的根仍然是中国的。

他的老乡蒲松龄笔下,就有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子,中国小说传统从来都不缺这种元素。

莫言笔下的上官金童,就是第一人称“我”,上官家唯一的男孩,他是个离不开奶水的人。这种夸张、怪诞、离奇、象征、不合常理的手法,就是魔幻现实主义。

作家的意思,上官金童是个精神侏儒,他离不开母亲,这意味着他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主张,无法精神独立,甚至无法独立生活,一辈子一事无成。
莫言说上官金童是所有知识分子的象征,我却以为,这个范围太小了,每个中国男人,可能都有上官金童的影子,何止知识分子呢?就像阿Q,谁能说自己身上没有精神胜利法呢?

6、起诉莫言的人,大概就是上官金童和孙不言的混合体。

胡锡进斥责起诉莫言是扣帽子,“又一次打开互联网上恶意构陷的边界和想象空间”。于是起诉者转而要起诉胡锡进了,而且揪住胡锡进连续发了多篇微博。谁不顺从,我就咬谁。
这不就是孙不言附体吗?

孙不言认为你家闺女就是我的,老大跑了,我就强暴老三,老三死了我再找老大。满足了,日子也不好好过,仍然是无端地施加暴力。

不止如此,起诉者,还有一些人,他们指责莫言的话,千篇一律,抹黑,侮辱,阴暗,敌对势力,这不就是上官金童吗?

不要说没有自己的观点,连词汇都只有那么几个,祖国的语言那么丰富,他们却只吸吮了这点可怜的“乳汁”。多少人根本没有看小说,或者看了没有看懂,然后就跟着别人起哄瞎喊,这些根本没有“断奶”的人,却偏偏认为自己才能唤醒民众。

起诉者曾经发了个文章,说自己要做谭嗣同,却把梁启超认作谭嗣同。这又佐证了我说法,孙不言和上官金童合体了。

往期回顾:

莫言:他们争议的,是一个与我毫不相关的人

起诉莫言,起诉新华字典,本质上反智,为流量碰瓷儿

又来碰瓷莫言——也说莫言留言辽沈战役纪念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