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法官:随时保持离开法院的能力!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笑侃江湖事

投稿邮箱:371753503@qq.com

来源:笑侃江湖事

无论你进入法院的初心是什么,你都必须让自己在进入法院的十年后拥有随时离开并且过得更好的能力,这无关忠诚或者背叛,这无关离开或者坚守,这只是关乎责任和担当,关乎自由和梦想,更关乎你有没有虚度这十年的青春。

                                                                                          ——李大嘴

       

      最近,我认识的又一个法院的哥们儿辞职了。


      上次,高院那老哥辞职的时候,我写了一篇纪念的文章,心情颇为沉重,毕竟,那老哥辞职的时候虽然也是找好了后路,但毕竟综合部门干了多年贸然出去吃法律饭,总有些吉凶未卜的意味,况且待遇也真算不得多好。

      然而,这次,除了祝福,还是祝福!简单介绍一下,该兄弟09年进入某地级市中级法院民庭工作,员额制改革时成功入额,后于近日辞职,赴中部某省会城市银行工作,年薪40万+。

      一个农村出来的哥们儿,父母亲戚全是地里掏食的人,当初本有志去做律师,奈何资金匮乏,毕业就等着还助学贷款,综合考虑后选择了进入相对稳定的法院工作。他用了9年的时间,结婚生子磨炼法律技能,然后成功跳槽,即将完成个人资本的原始积累。


      对此,我只有真诚的祝福和赤裸裸的羡慕。



      昨天,人民日报微信客户端推荐了一篇叫作《那些在单位里“等死”的人》的文章,里面讲述了三个人:张存,每天混吃等死,工作混日子混,得过且过;秦兵,苦练公文写作,局里业务骨干,先进了20年,服务了几任局长,年届四十还是个科员,虽然不混但也是默默“等死”;老冯,前任副局长,退休了无所事事天天一个人发呆孤寂的要命,后悔在单位时没有培养点业余爱好,并且只是后悔也还是继续不学,一个人孤独的“等死”。


      看到秦兵的时候,心里感觉是十分悲哀的,他业务精湛又吃苦耐劳,干到四十岁的时候,提拔已经无望,剩下的只有一如既往的“重用”了,人民日报文章里对此评价是:秦兵这样的状况虽然比那些混吃等死的张存要强些,其实也和张存之类的“混吃等死”差不多。


      人民日报的评价属于一种典型的“成王败寇”的思想,但这样说人民日报纯属我自己矫情,秦兵被“重用”了二十年没能得到提拔,工作干得不如意,想辞职出去做点什么吧,除了会写材料之外又一无所长,于是只好继续呆在单位写下去,仔细想想,这也确实和“混吃等死”差不多。


      人民日报将张存、秦兵和老冯的烦恼都归结于不注意学习和改变,年轻时混老了还是混,给予了极大的鄙视,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又岂是一万鸡汤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的?

      譬如文中的秦兵,从他被重用的那一刻起,他的命运似乎就已经被注定了,毕竟太多的秦兵都是凡人,既不是人脉深厚的官二代又不是才华出众的天之骄子,所以,只有默默的做一个踏实的无闻的老黄牛罢了。


      就像在收费站干了10年的33岁的大姐,就像在流水线上一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的普工,就像我们老家那里日夜在地里操劳的乡亲,他们其实也一直很努力,但是他们也一直生活的很艰辛。他们不需要劳什子鸡汤,也不应该被嘲笑。


      幸运的是,在法院工作的你,永远也不存在张存、秦兵和老冯们的困扰,所以,我给你们还有我自己熬制鸡汤:希望每一个进入法院的年轻人能在十年之内拥有随时离开法院,并且过得更好的能力。



      辞职,其实是件很简单的事,即便在法院,那也没有太难,只要你工作满五年,提交辞呈,党组通过,手续一办,OK,你自由了,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然而,辞职难就难在需要的不仅是勇气,更重要的它还需要你应对未来生活的能力。秦兵不开心的时候也想辞职,然而他始终也不敢辞,因为他最大的特长就是写材料,而这些好像真的没有太大的市场价值。


      两年前,我给一个92的后生谈心,说:很多时候人生真的不是自己决定的,譬如我本来也没想一定要干公务员,拼了半年通过了司法考试,想的就是出去万一考不上公务员就出去做律师,同学和朋友也一致认为我可能更适合做律师,但是不幸的是,还没拿到毕业证的时候,我就通过了公务员考试被成功录用了。在那个机关干公务员的时候,我一度已经走到了辞职的边缘,打算去南京跟着一个远方亲戚做律师,后来还是考虑到父母及自己已经经不起太多折腾的年龄,最终放弃了,最后又考到了法院。


      当时,那后生听我说完了以后,很不屑的说:我觉着人是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的,你还是没勇气罢了。


      后生可畏,说的很对。但是直到现在,我也不认为辞职真的就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法院的待遇算不得多好,但是在没有更好的出路之前,贸然辞职的才是傻子,尤其是像我这样已经和法律几乎完全陌生的法律人。


      最高法应用法学研究所博士后、北京高院法官胡昌明曾做过一份《中国法官职业满意度考察》。这份基于2660份问卷的调查显示,94.47%的法官考虑过离开法院,其中57.37%的法官认真考虑过,而目前正在着手进行的只有9.81%。


      问题来了,为什么几乎所有的法官都考虑过离职,过半的法官认真考虑过离职,为什么正在着手进行的不足1/10?


      法语如斯公号发表过一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从法院离职年薪30万做法务的故事,后面的评论里可能有我们想要的答案:


      我也想辞职,还没有找到能给我年薪30万的下家。


      有这好事儿别忘了兄弟们啊!

      

      ……



法官辞职,具有天然的职业优势,毕竟有专业傍身,但是却也并不是随便一个法官走出去都会成为炙手可热的香饽饽,至于进入法院的年轻人在十年之后能不能拥有随时离开并且过得更好的能力,其实起决定性的因素很简单,无外乎两方面,一是专业,二是人脉。


人脉型,最高法新闻发言人孙军工先生是典型代表,刚刚代表最高法发表完铿锵有力的宣言,转头就投奔大佬马云成了阿里巴巴的副总,这个事情一般人学不来。当然也有一些法院的干警从法院出走,想要凭着自己在法院的关系搞一些事情,这个还是必须要非常慎重的,其中利害,我想就不用我多嘴了。


专业型,凭借其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法律技巧获得市场的认可。近日赴省城某银行工作的兄弟,一进入法官就在民庭工作,几年来兢兢业业,撰写的法律文书被选入最高院典型案例,后被高院借调两年,他的offer是自动送上门的,不管你们信不信,但我是信了。又有某离职法官,在离职前就被几家公司挖角许久,离职后选择了从事律师行业,但是第一年就接了好几家公司的法律顾问,案源的压力也就几乎可以忽略不急了。


所以……

推荐阅读:

“儿子,我娃从法院辞职辞对了,妈再不用担心你和谁结仇了”

辞职法官活的越来越风光,我的信念动摇了怎么办?

一名基层法官(员外)的来信:所有人都看哭了!

独家揭秘:博士法官王磊辞职做律师,他现在情况到底怎样?

基层法院如何解决案多人少?(院党组参阅)

这才是法官员额制下分配案件最公平的方式!(院党组参阅)

法律人最值得关注的法律公众号

    ↓↓↓等待您的品鉴↓↓↓

法律人那些事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法律人那些事

中国20万法律人都在关注

投稿/yourhonor520(微信)

371753503@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