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法院系统过高的年底结案率考核,至少存在3个弊端!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法语无疆 Author 东谛问
来源:法语无疆
1.极易导致部分法官为完成年底结案率指标,仓促结案,引发案件质量瑕疵。 2.极易导致个别法院为完成结案率指标,在年底不予立案,违反立案登记制改革初衷。 3.极易导致个别法官为完成结案率指标,诱导当事人撤诉。 那么,是否就应当取消年底结案率考核呢?笔者对此持否定观点,众所周知,审判效率是审判质效的重要层面,对年底结案率考核,至少有以下几个层面的原因。 1.迟到的正义非正义,审执效率低下,会给当事人造成隐性和显性的利益损失。 2.个别法官久审不结、久拖不执现象仍然存在。 3.个别法院、法官大批量延长、扣除审限,造成长期未结案件。 笔者认为,结案率有考核必要,但应当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客观上,80%——85%的年底结案率较为合理。同时,对结案率考核不能采取“一刀切”政策,而应当根据不同地区的案件体量划定不同的结案指标。对案件体量较小的法院,应规定较高的结案率;而对于案件体量较大的法院,应规定相对较低的结案率。 同时,笔者认为,对于审判效率指标的考核,应降低年底结案率考核权重,并应结合以下指标综合考量。 1.均衡结案度。即月度之间、季度之间结案均衡,以促进收结案良性循环。 2.人均办案量。我们不能要求人均结案200件的法院和人均结案80件的法院年底结案率都达到90%。 3.平均办案周期。应通过大量适用简易程序、小额诉讼程序、速裁程序压降个案结案周期。 4.法定审限内结案率。 对于下列指标,笔者认为应着重考核:发改率、服判息诉率、法定审限内结案率、信访投诉率。 对下下列指标,笔者认为应取消或减少考核权重:调解率、撤诉率、一审陪审率。 个人观点,如同不同意见,可在评论区留言。
往期精彩
一个离婚案折腾七年,引发全国人大常委们关注,我们法律人是否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