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西安时代下:谁,将成为城三区的末代“首长”?

聂海峰 西安城记 2019-04-19


了解更多西安请关注  西安城记

大道至简 · 归于一心


前言 | Preface

如果大家还有印象,区区十二平方公里的城墙内,竟然诞生三个“第一金街”。从“小西安”走向“大西安”,那里是不是变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作为大西安的绝对中心,它们是西安的文化首善之区、现代经济策源地,理应成为最“风华绝代”的城区;但是,如今却成为拥挤、拥堵的代名词。“碑林区、新城区和莲湖区”三区合一的讨论不少,大势所趋下谁将成为“末代首长”?


从城墙内出现三个“第一金街”谈起

重复建设的案例



西安古城墙内有三条著名的大街:西大街、东大街、解放路,分别率属于莲湖区、碑林区和新城区。


早些年,西安城墙内成为绝对的中心区。以钟楼为中心,形成了东西南北大街、解放路等著名的商业街。不但是西安人购物的必去之地,并且以丰富的商品、庞大的人流等等享誉西北甚至全国。这,形成了令人哭笑不得的“第一金街”现象:



▲三条“第一金街”,是西安重复建设典型代表

(制图/城记智库


西安还是“城墙时代”,区区十二平方公里的范围,成为西安浅层面城市化的第一步。当然,也是城墙之殇的开始(☞参见:从“都城”到“县城”:西安古都,近二十年怎么一步一步消失的?)。所以,密集改造,丧失了古都应有的肌理;大建商业,形成了严重的同质化竞争。


“城墙中心时代”已过,多中心化时代的到来。在互联网化、体验化时代,近几年城墙内的商业受到严重冲击,多个百货等陆续闭门歇业。


为什么西安城墙内的改造,那些曾经著名的大街,是“改造一条、死掉一条”。高度同质化定位和发展,带来供应的饱和,也无法继续留住和吸引更多的人群。大量改造的背后,让西安城墙这张“金色门片”没有了成色。所以,西安城墙内人气最旺的地方,除了火车站,就是北院门回坊。


形态上,是古意丧失,假古董替代真古迹。

经济上,是粗放改造,浅层次同质化竞争。


▲空中俯瞰建国路的林荫大道(摄影/GDSvision


若把城市比作一盘棋,最重要的就是运筹帷幄,统筹布局。近些年,中国大城市开始进行行政区划调整,解决早期划分琐碎、不利于区域间资源整合的现状。


作为西安十一个行政区中,西安城三区面积小但优势相当明显。但是,目前严重内耗、重复建设、疲于奔命。导致城三区建筑容积高、人口密度过大,城市形态也受到严重破坏,成为西安大城市病最为集中的区域。


“三区合一”打造最有特色中心区

这是一个优势重组时代



城三区,举世闻名的城墙在其范围内,并占据了西安二环内主要面积。这里,是西安城脉的千年所在,也是现代西安发源区。


因为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沉淀,城三区所在的范围,成为古都的象征区域。再加上曾经所有资源的聚集带来的优势,这里聚集了西安最著名的大学、最多的林荫大道和最完善的教育体系,其它区域无法比拟。


从数据上来看,城三区已完全100%城市化,第三产业比率已超过70%,成为名副其实经济核心区。


西安城三区聚集了太多的人口


已100%城市化的城三区,是西安经济“粮仓”


以小学数量为例,西安城三区拥有极大的优势


其实,苏州和北京是很好的借鉴:前者,将沧浪区、平江区、金阊区合并为姑苏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后者,合并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和宣武区,组建成为北京首都中心区域。


那么, 在“统筹运作、统一规划、多规合一”第三个指导思想下我们认为,城三区的“三合一”可以有以下三个发展方向:

第一,打造最具影响力的西部中心城区

从目前发展来看,碑林区强在金融、教育、旅游,新城区强在商贸、医疗和物流,莲湖区强在旅游、工业。拥有西北最为发达的商贸、教育、金融和旅游文化等产业


在土地有限的情况下,将城三区作为一个区域整体来统一部署产业,形成“负面清单”,抛弃粗放型的开发模式,进行三个城区的功能融合、资源融合和产业融合,从而形成真正的产业升级。一百平方公里的城三区,强化金融、教育和创意产业,打造西部最具影响力的中心城区。


第二、打造真正的中华文明和文化圣地

城三区,是西安千年来历史的见证和城市发展载体,拥有其它城市无法比拟的历史、文化、宗教、建筑、工业等遗存。


通过统筹规划,可形成“一心两翼”的文化圣地:以“古城墙”为核心的中华文明区,以“大庆路”和“幸福林带”为代表的现代城市和工业文明区如此,西安古城墙形成一个核心主体,成为世界一流的历史文化展示区、体验区和文化区。外围,基于“城市叠加”的发展模式,形成中心城区现代城市发展的典范。


第三、从城市上层设计形成“多规合一”

城三区用了1%的土地,容纳了西安22%的人口。这种现状,不仅加剧了中心城区的“城市病”,也不利于大西安人口疏散和发展。


通过“三合一”,将行政、交通和人居等功能向外转移。集中精力做强在大庆路、幸福林带等新增空间。防止小范围内互相争项目,形成同质化竞争带来重复建设的恶果。“腾笼换鸟”的行政区指标,可以给予到高新区和经开区,从而解决这两个国家级开发区长期存在的体制矛盾。


大势所趋下的可能性和机会

看看其它城市代表



从全国范围看,不难发现,中心城区合是普遍趋势。近几年来,中国已有数个大城市陆续进行了大手笔改革调整行政区划,包括北京、苏州、上海等。


行政区域的重新划分,是超大型城市发展过程中会面临到的问题。行政区合并,要出于整合资源、提高能效这两方面来考虑。一方面,两区合并可以将政府人员整合精简,降低行政成本。另一方面,两区合并后,行政区域更大了,可以在更大空间内调配城市发展的规划资源,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2009年11月,以原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的行政区域为滨海新区的行政区域。2010年1月11日,天津滨海新区政府机构正式揭牌。

·2010年6月28日,北京市正式撤销东城区、崇文区,设立新的东城区;撤销西城区、宣武区,设立新的西城区。

·2012年9月1日,苏州市宣布撤销位于苏州古城的沧浪区、平江区、金阊区并将其合并为姑苏区,并成立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

·2015年11月4日,上海市静安区和闸北区正式“撤二建一”,成立新的静安区。


对于西安城三区来说,各自的行政沿袭、发展模式和运作机制,并非易事,甚至是包括众多林立的开发区调整问题。坊间有人戏说,“长安区”,现在不还是“长安特别行政区”吗?


这一点,我们要相信“天时地利人和”,这也是最好的机会:


比如,2018年1月9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批复国函〔2018〕6号》,这样说:“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研究制定支持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在有关规划编制、体制创新、重大项目建设、优化行政区划设置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国务院正式批复关于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

重磅!国务院的正式批复,对西安释放出三个重要信号》


事在人为!从2017年,开启的“大西安元年”,本质上打通了大西安发展空间。过去一年发生的变化,人才、资本和市场会用脚投票,这一点已无须赘述。


千年来,一直流传“政通人和”四字。事在人为,就为可能性插上了翅膀。上层设计,关乎体制、关乎经济、关乎民生、关乎规划……是一切发展的本源所在。所谓“末代首长”,是决策、是眼光、是魄力,实则是城市之幸、中心区之幸!


文=聂海峰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转载请注明

投稿及联系:150 336879(微信)

与西安城记一起,见证西安新未来

专题❶:省委书记破题西咸,废除表面“西咸一体化”

专题❷千人大会上,王永康用十个字定西安规划

专题西安的南方书记:“南方思维”带来的改变

专题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这刻进入“西安时间”

专题西咸新区划归西安管理:影响未来五十年

专题❻:再见,西安“断头路“:2-3年打通五十余条

专题❼:为何这么晒?因为,西安这些年没种对树

专题❽:上学难问题:我们绘制了一份小学分布图

专题❾:长安区,你怎么了?“中国最美银杏”风波

专题❿:2006-2016年,西安被耽搁的“黄金十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