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待无花空折枝:西咸再不合并,便错过了最佳时期!
更多发现请关注 西安城记
文=聂海峰
前言 | Preface
西安和咸阳合体,这是大时代下的必然选择。无论对比杭州、成都和还是合肥,这是不争的趋势。
2018年1-7月咸阳GDP增速为7.0%,全省倒数第二位(来源:咸阳市统计局)。这里还有两个背景:第一,2018年,咸阳房价上涨迅速;第二,西安第九个国家级中心城市。即使如此,咸阳的成绩单也实在不太好看!
这里,我们就不公开讨论咸阳和西安的历史沿革问题,这个史学界已有定论。今天,我们来谈谈,为何不合并,留给大家的时间都不多了!
第一个思考:咸阳到底有多大?
与感官差异大
“你在经开,我在高新,我们属于‘异地恋’”——生活和工作半径的扩大,理解力自然不同。咸阳主城区,就成为诸位眼中“西咸一体化”中的地级市咸阳。
从行政区域构成来看,咸阳与西安平级(西安多了“副省级城市”地位)。实际上,我们眼中的这个“咸阳”实在太小了——也就是区区的渭城区和秦都区。互联网上有数据显示,咸阳主城区面积为90平方公里。但从百度热力图来看,咸阳城区活跃度不过一个方格,大概约40平方公里。
城记说明(写给“一把手谈规划”:我们有这样几个建议)
1、热力图分析,咸阳核心活力范围只有40平方公里。
1、对比之外,西安核心活跃度在400-500余平方公里。
2、大量工业北进,高陵地区的活跃度在三年后跃升。
关注城市发展的朋友应该知道,咸阳2017年GDP为2340亿,位列陕西第三位。我们眼中的“咸阳城”GDP,只有704亿——相当于西安莲湖区(2017年GDP为749亿,面积38平方公里)。咸阳总体的GDP不算高,周边县区经济总量占比不低,比如彬州市、兴平市、三原县等。
也就是说,把咸阳主城纳入到狭义的“西咸一体化”,西安GDP也不过增加区区704亿——这没有实质性的增长。2017年,西咸新区被西安代管后,整个咸阳主城区发展更无空间。我们对比西咸新区的规划(详见:西咸新区最新规划出炉:发展风向标,我们为你划重点),对比咸阳规划,并无融合的迹象。
很简单,如果把咸阳主城区视同为碑林区,沣西新城就是曲江新区。大量的人口和产业,一定会向南部泄洪。可是,这个迹象并不明显。
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铁开通前后,很多人都担忧成都对西安的“虹吸效应”。这两城相距可是一千多公里,何况咸阳之于西安。从这个层面上讲,小小的咸阳,你何去何从?
第二个思考:咸阳经济何去何从
立城之基已动摇
咸阳,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分别为13.3%和58.5%。其中,主城区(渭城区和秦都区竟然达73.9%和69.3%)。这意味着,咸阳主城区也是“工业立城”。
作为特大城市的西安,即使是西安,工业不强是一个“短板”。这个“短板”,当下全国形势下补齐何等容易。从这个角度来看,小小的咸阳更是如此。折射到数据上,2018年1-7月,咸阳工业增速只有6.5%,排名第十位。整体基数较大的省城西安,增速为8.5%。
2017年西安与咸阳各地区GDP
城记解读:
1、咸阳GDP分布可看出,形成多个小县域经济;
2、结合热力图可看出,咸阳中心区几无辐射力;
城市经济,机会和效率就是生命线。自从“大西安元年”开启以来,有几个重大的工业项目落户咸阳?因为,它们全部布局在高新区、经开区和富阎新城。
实际上,城市发展的基础是产业。产业布局,决定城市发展的未来。当年,从西安版图划而出的地级市咸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工业体系。但是,“一日千里”的发展中,低效率和未升级的工业就成了包袱。
▲“一河两岸”,咸阳等区域本身就已迈出这一步。
其实,咸阳是西北重要的工业城市,西北最大的电子工业基地,陕西重要的能化工业、轻纺工业基地,有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电子、纺织等工业体系。这些,恰恰与西安的航空航天、兵器、汽车、电子信息和医药等,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互补。
所以,如果错过了整体布局和发展模式。即使未来咸阳并入西安,在主要产业布局全部落位的情况下,咸阳的角色也只会越来越弱。西安不一定好,但却不一定差!
第三个思考:无法融合的发展之困
两张皮问题最大
基本上走过全国主要的大中城市,也剖析过临空经济区。若按照城市等级,西安机场之前最大的功能就是“流动”——相关产业链条很不理想。
分析原因,这个因素有很多。但是,从当年国际机场的搬迁到后期的现实说明,年吞吐量超过4000万的国际化机场,它周边相关的航空产业、配套产业的发展滞后,与西安和咸阳的多头管理(也就是都不管),有直接原因:
西安这个超级平台,无法为国际机场发展赋能——因为,这里是咸阳。对于咸阳而言,何来能力运营机场周边产业?
2017年,西安代管西咸新区之后,“临空经济区”获批、“3450”政策成为全陕西省的示范、大量产业和配套陆续落户——这在几年不可想象。
成都发展的地理及行政现状
▼
城记解读:
1、代管简阳后,形成“两山双城”规划,格局宏大;
2、成都行政、规划、产业和交通,已是一盘棋。
由于西安南部有着“天堑”秦岭,西安向南发展一直被严重制约。对比成都广袤的发展腹地,西安主要的发展空间,实际上是远远逊色于成都。
临空经济区,这只是一个缩影。回到咸阳,这里还有一个值得警惕的数字:咸阳中心城区第三产业比例低于30%,这与西安主城区超70%形成鲜明对比。这就意味着,咸阳的产业远远未完成升级,标志着它的吸附力、活力和动力都处于一个非常低的水平。
特大中心城市时代,中心城市将成为高度发展的金融、创意、文化和商贸区。工业和制造业外移和升级,将成为趋势。在西安预计1500万人口的时代下,咸阳,你的角色是什么样?
再不合并,留给彼此的时间已不多
机会和效率就是生命线
综合各种现实,西安与咸阳重新合体,核心问题就是行政体制。核心要素有三个:一是权(行政权力),二是地(区域范围),三是钱(财税权力)。
作为中国第二级地方行政区,因其行政建制级别与地区相同,故称“地级市”。尽管,目前已实现了“代管西咸新区”。但是,“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核心就是解决了产权的问题。在“单中心”的西部省份来说,就无法形成“一盘棋”形成合力。
西安发展的地理及行政现状
▼
城记解读:
1、西安南部发展极为受限,巍峨秦岭已不可逾越。
2、东部亦是山区地带,并有重要的世界文物遗产;
3、北部为咸阳,行政因素无法融通,发展卡脖子。
西安与咸阳彻底合体后,很容易看到这些:
1、咸阳主城区与兴平市(县级市)形成新的工业区走廊,与西安工业进行“齿轮咬合”,才能解决弱工业的结构性问题。
2、向西通道彻底打开后,西咸新区价值才得以彰显:当西安和咸阳主城区融合,它才能成为世界级古都的创新示范。
3、整体规划,实现真正“一盘棋”:城市格局,才能形成“两山一河”的长安气象。城市与农业、遗址与产业才能合理布局。
从中国民政部公布的行政区域规划调整来看,近几年来绝大部分都是以“撤县设区”或者设立“县级市”为主,极少数如“代管县级市”(比如成都代管简阳),少有涉及到诸如像西安存在的“多区合一”和“西咸一体化”的大命题。
从流程上来看,撤县设市、撤县设区、撤市设区等县以上行政区划调整有一个固定流程。对于陕西来说,它涉及到西安市(副省级城市)、咸阳(地级市) 。所以,常规流程根本无从解决。这个层面上分析,最关键一步就在“省人民政府”这个环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
县以上行政区划调整流程图
▼
作为单中心城市群的西安来说,“西咸一体化”若无实质进展,那么西安中心城的能量级就无法核变。
目前的内部大环境,想必在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时代,诸位已各有判断。如若西安未赶上2017年省会城市发展的“末班车”,有可能真是一蹶不振。那么,就不用谈及咸阳了。西安,这么大战略平台未能融合使用,何以带动陕西及整个西北?
枝繁叶茂看树干,大雁南飞看头雁。大西安,是整个陕西省乃至关中平原城市群的“第一战略平台”。这需要上下一致的战略定位,更是上层设计非同一般的决心与远见。
城市发展,也是城市竞争。用《孙子兵法》的话来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因历史原因,原本一城的西安和咸阳被划分为两城。如今,又因行政体系问题始终无法相融。这呈现非常微妙的现象:十几年来,民间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现状照旧。“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下一篇:
横空出世的高新CID:它对“西咸一体化”意味着什么?
西安城记扩展阅读(点击图片即可)
文=聂海峰
©版权声明:「城记城乡智库」出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万阅读,「西安城记」为城而写
我们用脚丈量这片土地
专题❶:城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