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获批:471.4亿,大西安史上最高的单体基建解读
更多发现请关注 西安城记
发现身边这座城
前言 | Preface
西安,其GDP和人口分别占全省34%和26%。可以说,西安荣则陕西荣,西安兴则西北兴。
全国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政坛的整肃显示出大西安的“负重”。在此情况下,西安跑出一个加速度,时隔38年经济总量重返中国前20强。尤其是“用脚投票”的时代,市场主体、落户和旅游人数等各种数据,都是外界看好西安的重要体现。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陕西西安咸阳机场三期
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发改基础〔2019〕52号
一、为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西安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同意实施西安咸阳机场三期扩建工程。
二、本期工程按2030年旅客吞吐量83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的目标设计。
三、总投资471.4亿,其中机场工程443.2亿,原则上由我委、民航局、陕西省人民政府、西安市人民政府、咸阳市人民政府、西咸新区管委会和西部机场集团共同筹措解决;空管工程18.7亿,由民航局安排民航发展基金解决;供油工程9.5亿,由中国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筹措解决。
国际机场三期工程,总投资达471.4亿。可以说,创造近些年大西安区域内单项基建最高记录(大家最期待的,一定是地铁三期):
▶西成高铁,约660公里(陕西343公里,四川317公里),投资688亿;
▶西延高铁,全长291公里(西安和咸阳境内长度51km),投资551亿;
▶西十高铁,约252公里(陕西165km,湖北86km),投资590亿;
▶西安火车站改扩建工程,总投资约200亿。
距市区最近的机场到“临空经济区”
折射出西安的发展变化
打破时间和空间的航空,是西安对外开放和交流最重要的“神器”。从西安出发,三个小时可达全国。
西安机场前身名叫“西关机场”,始建于1924年,距今整整九十五年。当时,它与钟楼直线距离仅4.4公里,曾是我国距离市区最近的机场。
1978年改革开放初,西安机场年吞吐量十万次;1990年达九十万次,十二年增长近九倍。1991年,运行半个多世纪的西关机场,迁至西安西北部约47公里处咸阳市境内,改名“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4465万!CADAS机构公布2018年中国机场吞吐量排名,西安位列全国第七,增量达270万。相对1990年代,增长近50倍。
2018年,西安正式获批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在《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全文中,对西安国际航空提出了明确的规划:
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西安北客站和西安国际港务区为依托,加快将西安打造成为以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为重点,具有更大辐射范围和集聚能力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实施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增建跑道,扩建航站楼和站坪,完善配套服务设施,主动引入公路、高速铁路、城铁和地铁等交通方式。
航空客运和货运的数据,是城市经济、商务活动、影响力和产业聚集等最直接的反应。这些数据,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活力。
我们拿到一份数据,显示2017年西安机场进港人数最多的十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杭州、昆明、乌鲁木齐、榆林、重庆、西宁。年进出港人次皆超100万,前三超过200万。这个名单,值得玩味:
2017年西安机场进港人数最多的十大城市
◎制图/城记城乡研究院
第一,前五位依次是“深沪京穗杭”,充分证明大西安“朋友圈”的含金量。第二,乌鲁木齐、西宁和银川(11位)榜上有名,充分说明西安对西北的辐射力。第三,在没有高铁和动车直达的陕北榆林地区,航空成为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在“大西安时代”,随着西安政经文地位的提升和影响力的扩大,大西安的临空经济区也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这,就意味着西安新的发展机遇。
国际机场新航站楼规划曝光
未来8500万吞吐量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是国家民航总局“十三五”规划以及国家发改委、交通部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的建设重点推进项目,规模宏大、功能复杂,是具有极强的工艺性和综合性的工程。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
▶主要包括:机场东航站区、综合交通枢纽地区近远期规划,东航站楼、中卫星厅以及东交通中心等工程。航站楼建筑面积约70万平米,综合交通中心建筑面积约35万平米。
▶核心说明:竣工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将拥有三座巨型航站楼、两个卫星厅、十八条指廊及四条跑道。
东航站楼,是未来咸阳机场三期扩建的核心工程,由东航站楼和集公路、地铁、城际等多种交通方式为一体的交通换乘中心,共同构成机场综合交通枢纽。
发改委批复中重点强调了“强化机场与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方式的有机衔接,实现便捷高效换乘,确保集疏运系统与机场同步建成”。
未来,这里将成为城市综合服务体以及临空产业发展的平台,以及大西安的空中门户、陕西社会经济发展的标志性形象。这一切,剑指未来“远期旅客量达到8300万人次、货运量突破100万吨。”
就在不经意之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客运量成为全国第七。某种程度上,西安的中心和首位度比我们想象中的要更好。
那么,不受行政和空间制约的“大西安”,才是未来之路。2018年初,国家发改委在《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明确表态:“在有关规划编制、体制创新、重大项目建设、优化行政区划设置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对此,我们将一直关注。
城记智库(ID:xianchengji)专题:
投稿及联系:150 336879(微信)
与西安城记一起,见证西安新未来
▶专题❶:政策解读
▶专题❷:发展建言
▶专题❸:区域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