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一刹那间流露出慈悲的那个当下,你就是观世音【宗萨仁波切】

来源于网络 般若路 2021-04-16

本文转载自网络,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

若有不当或侵权,请告知删除。


宗萨钦哲仁波切 四臂观音法门开示

2006年4月21日 于香港大学 黄珄武堂 


 ♥ 1


修行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解脱。当我们说从轮回中解脱,并不是指一种更好的生活。而当我们谈论成佛,我也不认为是指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因为,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得到提升,是非常世俗的,怀着这样的目的——希望变得更健康、更富有等等——是非常世俗的。所以,当我们说到要获得解脱,那是指超越所有的这些幻相,完全的幻相。而你,应该真正地深入去思维,自己真的想要那样的解脱吗?甚至我自己,在成为一个佛法修行人四十年之后,仍然有时候会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在寻找这样的一种解脱。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在寻找一种更好的生活而已。而为了一个更好的生活,最好先有一个不怎么好的生活,基本上为了得到更好的生活需要存在缺陷才行——为了享受手提电脑升级的快感,电脑必须是存在不足需要被升级的,这就是缺陷;而想要享受一部精彩的悬疑侦探片,最好是不知道其结局,起码在一开始的时候不要知道,然后你才会看到一个意外的结局,这样才会觉得精彩,这就是你去看悬疑片的目的。当我们谈到解脱,那就意味着完全没有了这些——没有为你的生活升级的快感,因为遍智,所以你了知一切: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惊喜不再。 


那么你是否真的想要得到这种解脱呢,这是你应该真的去考虑并深思的。因为,我们很多所谓的修行者、佛教徒、灵性追求者,我们也许在修禅定、修出离,但事实上与此同时,内心的深处我们却是在寻找一个更好的生活。如果那是你的目的,如果你的目的只是有一个更好的生活,哦,我会说佛法是最差劲的方法,所有其他的方法都比佛法好得多:信息科技,各种教育体系,政治等等都远远比这好。 


所以应该去思维的是,你是否真的想要解脱。“解脱”一词,在藏语里面是“塔巴”,解脱就像是:你原来被各种束缚所限制着,当你获得解脱,就解开了、解放了。大多数时候,如果你不仔细观察,虽然我们嘴上在说:“我希望解脱,我希望成佛”,其实我们仍然执着于那些束缚我们的绳索。而其中一样最坚固的,也许是最后的一根束缚我们的绳索,就是佛教本身。



 ♥ 2


如果你问我你应该持什么样的动机呢,那当然我会说,是的,包括我自己在内,我们应该希求解脱。因为除非获得了最究竟的解脱,否则即便我们可能在轮回中拥有很多快乐,事实上也的确有不少快乐,就像昨天所说的,起码我们现在不需要坐在轮椅上,所以实际上我们的生活还算是不错,除非是获得了真正的解脱,否则一切都是无常的。 


因为明日是完全不确定的事,事实上,今天晚上也不能确定,下一个小时不确定,下一个刹那也无法确定。这一切的不确定,其中一部分是因为我们无法控制它。当然,我们都在假装我们能够加以控制,我们有很好的理由去相信,因为我们有数学、有逻辑去支持那些常识,例如:从这里到机场,如果你小心驾驶的话将会安全到达。因为你知道类似的事情,它们曾经那样的发生过,基于过去的经验,基于某种的计算,我们总是觉得未来一切都会没有问题。


我们吃素,经常散步,练瑜伽,去健身,避免各种化学药品,只吃清淡的食物,看病只看中医,吃药只吃中药,我们可以作以上所有的这些努力。但要能够绝对地确定是非常困难的。从这里到机场小心地驾驶,你也许已经非常地小心谨慎了,但是别人可能不那么地小心,而他也许会撞到你,你有可能会死于意外。你不能控制路上的所有司机说:你们这些人都得像我一样小心开车,知道吗!又或者一只麻雀撞到了你的车窗上,然后你一慌张可能就出了事故。 


那么多的不确定,不仅仅是在物质层面上,在我们的精神层面上也是如此:我们的恋爱,我们的心情,是啊,我们的心情,总是在改变,多么地反复无常!你可能是一个最最忧郁的人,但为了一些荒谬可笑的理由,下一分钟,你又变得非常高兴。因此基本上我们的人生就是一场大无常。为了这个原因,我们应该去希求解脱。有些人可能会说,这种对人生的看法太过悲观,我会说这样更现实,你知道有时候乐观的并不是现实的。通常我们的那些乐观的想法是建立在非常浅薄的理由之上的。如果你不这样认为的话,那么起码应该像我们昨天所说的,你应该好好地享受此生,享受此生的每一刻:去感受你买的那件衬衫带给你的触感,感受它是如何地与你的肌肤接触的,我们通常将之视为等闲,却不曾去欣赏。 


所以,对那些希望修持这个仪轨的人们,我真心建议你们应该向内观照,看看自己到底有多希望解脱。假设我们是真的希望,我们渴望涅磐,渴望解脱,那么我们就要去想一想是什么阻止了我们,是什么使我们不能在追求解脱的路上精进前行?过去以及现在的佛法大师们告诉我们:我们在解脱之道上之所以没有热诚,是因为我们还不了解解脱的利益。其次是我们享受与解脱相悖的一切的串习是如此地强烈。我们并没有赋予解脱很大的价值,并不是那么地需求解脱。我们需求的是世俗的生活,我们为它赋予了价值。所以,真实解脱的寻求者,如果你是的话,你就应该开始考虑改变一下你的价值体系了。 



 ♥ 3


我们真的需要到百货公司去买那么多的衣服,就好像我们还有一千年要活一样吗?我是否真的还可以再活一千年?“我已经四十岁了,如果我能活八十,人生已经过半”,你应该这样地对自己说。而在下一个四十年,你需要的有多少?需要多少条牛仔裤?需要升级多少次电脑?需要到百慕大去多少次(当然,是去度假啦!)?诸如这样的价值体系。因为我觉得我们的价值体系已经变得太疯狂,以至于我们无法活得充实而完全。因为你在脑子里计划着另一个一千年,所以这四十年你要为那九百六十年而工作,这四十年你将会是忙碌而紧张的,而且基本上完全得不到满足,因为你要为那不存在的九百六十年而工作! 


当然,我们有儿女要去考虑,是的,还有孙子要考虑。那也是我们要仔细想清楚的一件事,当然我们要给予儿孙爱与关怀等等的,但是我们很多人在给予爱和关怀的时候,是因为你仍然认为你会活一千年,在那个时候,那九百六十年里,那些儿孙该来照顾你,是吗?如果照顾儿孙的动机是希望他们日后会反过来照顾你,我觉得那只会在过去行得通,而在这个现代社会,我会说:还是祝您好运吧!很有可能,在你的曾曾曾曾孙的那一辈,你的名字已经被忘却了。就算你会被记住,因为你的那幅超大照片被挂在他们的房间里,就算他们真的能够每天记起你——因为他们每天都要经过那张照片——你也不会知道他们记得你,因为那个时候你可能已经是一只蝴蝶,忙着考虑要停在哪一朵花上面才好。所以儿孙们对你的感激、对你的怀念,你都不会知道,对你毫无意义。 


所以回到价值体系上来,我们真的要想清楚我们的价值观。就算不谈灵性的道路,就算只是谈环境,我也认为我们的价值体系是混乱的,例如我们砍伐了太多的树木,这就是因为我们价值体系的错乱。好,回到佛法上来,如果你是佛法的修持者,我们必须真地去思考一种不一样的价值观,也许不能完全地改变,但起码应该有一点改变。我觉得这样说很不好意思,就好像我自己的脑子里就有正确的价值观一样。



 ♥ 4  


不知道以前有没有跟大家说过这个故事:七年前有一次,我从我的佛学院坐巴士到德里,印度的首都。一如往常地,车子又坏了。在车内有两位“萨度”,就是那种印度教的修行者:涂炭、裸行、赤脚,他们的脚已经完全地干裂。因为我一向对印度教非常感兴趣,所以趁司机还在修理汽车,我试着去和那两位萨度攀谈——用我那烂透了的印地语。过了一会,他们中的一位用他流利的英语说道:你的印地语不怎么样啊,你能说英语吗? 


然后我们就开始了交谈,非常的愉快,那次在印度的荒郊野外,长达四个小时的修车真地让我非常享受。那位萨度,原来是毕业于哈佛大学的一位律师,他是印度人,却在西雅图研习法律,事业非常地成功。然而他后来意识到,这一切有什么意义呢?每天都是早餐、午餐、晚餐、来往于办公室、派对,明日又复如是,日复一日,到底意义何在?最后,他放弃了这一切,而现在他准备要徒步走到岗底斯山去修行。 


真的,以后的整整一个星期我甚至无法进食,完全没有胃口,我感到那么地沮丧——自己到底在做什么?我还自称是一名佛法修行人,看看这个人,多不可思议!他的大脑里有着多么不可思议的价值体系!你知道吗,事实上印度是世界上仅存的几个仍然崇尚智慧的国家之一。我是指那些游方的人,灵性的游方者,他们裸行、乞讨,然而却不被看低,事实上他们是受到尊重的。他们不一定要有感人至深的精神、正确的思想,仅仅是因为他们对于智慧的追求,就受到了人们的尊敬,所以说这是其中一个仍然重视并欣赏人类本性的国家,而这种重视在现代社会来说是并不多见的——你想想,一个完全受过教育的人赤身裸行,却因为他们有所追求而仍然备受崇敬,多么棒! 



 ♥ 5 


我想包括中国社会在内,在过去也有着很多类似这样的著名的人。我不清楚,也许我错了。但我这正在读一本书,这本书我永远也读不完,就是《红楼梦》,里面提到有一位和尚与一位道士,他们总是在一起,他们似乎疯疯癫癫,被社会所放逐,却颇受作者的喜爱与尊敬,这就是一种赞赏智慧的表征。 


就像我们所听到的那些禅师的故事,他们常常都是半醉的,还带点邋遢,然而却受到了尊重和爱戴,这样很好,我喜欢这样的故事!尤其是在一个儒家思想盛行的社会,礼数、制度备受推崇和重视的社会。但突然之间,这种情形消逝了,你想象一下:当一个萨度或者一位禅师提着还挂在鱼钩上的活鱼、醉熏熏地走进港丽酒店的大堂,门童会打开门说“请进”吗?我觉得不会!因为今天的价值观已经改变,看门人被教育成只认得那些身穿华衣、从名贵的轿车里走下来的人,而智慧,是没有价值的。而那些有智慧的人呢,也找不到曲服于社会期望的理由,所以他们被视为——疯子。 


那些有智慧的人,例如禅师或者道士,也许当他们看到打领带的人们会奇怪:他们带着的那是什么荒谬的玩意啊?完全没有一点用处,然而人们还是会花上好几个小时去选一条领带,还要为此花好多的钱。所以,应该考虑一下如何教育我们自己要给“智慧”赋予哪怕一点点的价值。 


我知道社会常识是很重要的,但智慧更加重要。大多数时候智慧也许与社会常识会有冲突,但智慧才是令你解脱的关键。社会常识是止痛剂,只能暂时消除你的痛苦,可是在这个一味强调经济的世界,社会常识却深受推崇。 


智慧是让人害怕的,你必须有足够的勇气真地去辞掉一份好工作——律师,如果你去做和那位萨度一样的事情,你会被视为疯子、十足的疯狂。我在想,我真地这样想,也许现在这位萨度仍然在岗底斯山里的某个地方,我却没有办法再找到他,因为他没有名片,当然,也没有手机。这就是美妙的所在,你看,他完全不可触及。唯一我可以想到的就是,他一定在享受着,可以在任何他愿意醒来的时刻醒来,任何他愿意睡去的时刻睡去,没有要遵守的约会,没有要照顾的家人,没有要赴的派对——在那些派对上你要永远小心留意着不要忽视某些人。他一定非常享受他现在的生活,但却不可能再找得到他了。 


这就是真正的流浪者。他是个流浪者却不是迷失者!他虽然四处流浪,却从来没有迷失,他知道他在做什么!而我们有工作、家庭、所有的一切,但我们的心却永远是迷惘的。难以置信,那是多么庄严的生命!不过那也只是我个人的看法而已,可以肯定他的那些物质至上的家人,对于他们来说会是多么彻底的失望,我相信,如果可能的话,他们会尽一切办法把那位萨度带到心理医生那里去,试图把他治好。价值体系,就是我想向大家解释说明的。 



6  


既然我们声称想要见到观世音菩萨,而在这里有两种的观世音菩萨:一种是“雅皮观音”,另一种是“嬉皮观音”。“雅皮观音”我想我们都拥有他,如果你还没有,我会说,去国货商店找找看吧,他们有上好的观音,大部分是瓷的,也有铜制的,做工精良。 


但如果你想见到“嬉皮观音”,那你就要来一点心灵的探索,需要有那么一点勇气才可以。他并不遥远哦,他一直就和你在一起,但需要一点勇气,一点放弃固有价值体系的勇气才能得见,那就很困难了。而实际上我很妒忌,因为你们比我有着更多的机会去摒弃旧有的体系。最起码在这一生,我已经注定要被一个非常庞大的体系所桎梏:制度、协会、仁波切、这些、那些……我无法做我所想做的。不,事实上我是可以的!不过一旦我做了,这些听众中的百分之九十九将会感到非常地难过,而从佛教中“醒悟”过来,所以,我总要假装我不能做。 


我不知道,如果我有一些不太正常的举动,例如现在就去亲吻我的翻译,哇!那会发生什么事?!这里有一些人也许在你们的佛堂中放有我的照片,我确信这张照片将会从此在你们的佛堂里消失。你没办法想象:我们的上师竟然会是一个同性恋!所以,我的情形比你们要糟糕多了,但愿我能有这样的雄心去做我所想做的。我相信要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如果我对你说,我们来讨论一下:你觉得自己是否想去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我保证每个人都会说:是的。我们都有这样的秘密愿望,希望能有随心所欲的自由,但我们做不到,有那么多的疑虑,那么多东西担心会失去——朋友、追随者、弟子。好了,先休息一下,顺便说一句,我暂时还不是同性恋,某些男士不用急着跑到厕所去刷牙。 


7  


我们已经讨论了生命中的不确定性,讨论了价值体系,然后我们讨论了是否真地想要解脱的问题。 


好,假设我们真地有解脱的渴望,那我们就应该认真地选择一条道路。顺便一提的是,当我们说到解脱,你最好不要把它想成是要到一个什么地方去,在那里你会在莲花中重生,以及会有某些类似天堂的体验。虽然在很多经典里,例如《阿弥陀经》里对阿弥陀佛的净土会有这样的描述。首先,所有的这些对佛土的描述,是为了鼓励行者,尤其是那些心力并不强大,分别心很重的行者。正如我们昨日所说的,在佛教中有着利用一切象征物的重要传统。


那些对地狱的描述,血腥可怖甚至还画成了壁画,你会在寺庙的墙上看到,这些都属于善巧方便。我并不是说在佛教里不承认地狱,我也不是说在寺庙的墙上画上地狱图,只是为了把人们吓跑,或者吓得人们不敢去做某些事情,这样他们就会成为佛教徒。地狱确实存在,它存在于哪里呢?就在你坐的那张椅子上,当你变得嗔恨,那里就是地狱。 


正如你所知道的,在佛教中我们谈到有六道,但它们并非存在于外部,而是存在于你的内心。不过如果你希望外在存在着六道,我想我们也可以那样去解释。即使仅是一日之中,六道的情形都会在一个人的生活里出现。早上,当你起床,你感觉到头晕眼花、不清醒,那就是畜牲道的体验;然后你经过一番淋浴、打扮,刮了胡子****,梳洗之后你感觉很好,你开始觉得得意、骄傲,这是天人道的体验。这时你走出家门,却看到迎面走来一个比你还要英俊的男人,羡慕、嫉妒生起了,这是阿修罗的体验。当你去到你的办公室,同事、老板在嘲笑你、侮辱你,你大为火光,这就是地狱的体验。或者其中有一位同事是你所喜欢的男子或女子,你希望能和他/她在一起,贪欲生起了,这是人道的体验。 


而就像我刚才所说,如果你真的认为六道一定是存在于外部的,我们也可以对此进行解释。我会说,像中东的伊斯兰国家、巴基斯坦等就有点像是阿修罗道:总是处在嫉妒、战争、冲突和妒忌之中。而像非洲的很多地方,年复一年、代复一代地都处于饥馑、贫困、饥荒之中,那就是饿鬼道。 


而另一些地方例如犹他州、美国的中西部,那里的人们认为那儿就是整个世界的所在。你知道吗,那里有一些美国篮球赛,其实只是美国国内州与州之间的比赛,他们竟然管那叫“世界联赛”。同样的,如果你去看CNN电视台或者听福克斯电台,他们所报道全都是关于美国的新闻,那就是最好的,他们认为美国方式就是最好的。那些美国的****们,例如乔治·布什总是试图大量地向其他人灌输美国的价值观,让人们都认同那就是最好的方式。这些人是多么地以他们的体系为傲,也许那就是天人道。但是当我说“天人道”的时候,并不意味着那就是完美的,依照佛法的观点,天人道仍然有着它的苦,因为天人道基本上是骄傲的副产品。而你是知道的,当我们越骄傲,就越容易受到攻击,我们的骄傲会带来伤害。很多时候,正如我们所了解到的,仅仅是一、两个住在山洞里的人就能把美国人的骄傲粉碎了。诸如此类的事情非常多。 



8  


而当我们说到天堂、佛土,我们有相关的绘画、塑像,我们对于阿弥陀佛的净土有着完整的描述,所有这一切,都是一种象征。阿弥陀佛的净土到底在哪里?我的意思并不是说我们否认有天堂,否认有阿弥陀佛净土的存在,我们并没有这样说。只是,它在哪里呢?它就在你正坐着的那张椅子上,那就是我们所找寻的解脱所在。我们并不是要寻找一种真实存在的、外在的天堂。基本上解脱是指从迷惑中解脱,从二元分别中解脱。 


那么,如果这样的解脱是你们所需要的,我们就必须认真地遵循我们所选择的道。而所有佛陀所教授的修行之道都是非常棒的,它们都有办法令众生获得解脱。修行之道有很多,不仅仅是只有佛法而已,世界上有着很多不同的道,肯定同样是不错的,你不能说唯有佛法才是最好的。尤其我必须要告诉你们的就是:作为一个佛教徒,我们并没有责任要令全世界的人都成为佛教徒,我们应该祈祷并发愿令一切众生成佛,而非成为佛教徒。因为做佛教徒也有可能做得很糟糕,那为什么要做佛教徒呢。 


佛陀所教授的道始终有着其独特的地方,是什么令佛法的修行之道如此独特呢——佛教之道的组成部分有二:智慧与方法,或者说智慧与善巧方便,而在这里我们也可以说是:智慧与慈悲。虽然当我说“智慧与慈悲”时听上去像是两样东西,实际上它们是一回事,不过是两个不同的面向罢了,特别是对于我们现在要讲的这个仪轨而言。所以我们把这个仪轨或修法叫做:大悲心与大手印的双运。在这里的“大手印”当然指的是“智慧”。 


如同过往的佛法大师们所说的:如果修行之道缺少了其中之一——可能你的修行充满了智慧但是没有慈悲或者善巧方便,那就不是一条好的修行之道,同样地,富有善巧方便却没有智慧,也不是好的修行。如果你想要成为佛教徒,知道这一点尤为重要。佛法修行中的一切行为、方法,都应该具备智慧与方便。例如,为什么这位尼师会把她的头发剃掉了呢?是因为佛陀对头发有偏见?还是佛陀对毛发过敏?又或者这关乎出家人的行为与道德——剃发是一件有道德的事,因为如果她能够如此正确地去做就会令佛陀高兴,如果不是的话,佛陀就会不高兴而会惩罚她吗?等等的问题,是你们要去思考的。 


我们为什么要供花?难道是因为佛陀对花朵有偏好吗?难道他会像我们一样的喜欢食物吗?所以你看,剃掉头发是一种善巧方便,供花也是一种善巧方便,但一定要伴随着智慧,否则的话这种种的方便或者做法就变成了只是教条、宗教形式,只是一种精神上的行为规则。 



9  


到底为什么要剃发?这其中蕴涵的智慧是:我们了知我们的生命是无常的。智慧,是了知真相的心,而真相就是,生命无常。因此没有必要去想一切都是恒常的,认为一切都会恒常其实是错误的。事实上,甚至认为我们会活很长时间都是错的,还记得先前提到的那“一千年”吗?所以,我们都应该有这样的智慧,了解生命的无常。但就像我今天早上所说的,我们很难一直持有这样的智慧,因为我们会忘记。为什么会忘记呢?因为所有的洗发水广告都在不停的告诉你,一把长发能令你看上去健康、年轻、长生不老,诸如此类。 


做一个佛教徒真的很不容易吧!因为你要和成千上百万的广告公司对抗,而他们的唯一目的就是要令你相信,你会活上一千年。例如那些保险公司,还记得吗?你们有没有想过“保险”这个词?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保险的,完全没有,所有的一切都将遭遇瓦解,但我们仍然有保险公司的存在,多么奇异!人们总是嘲笑我们这些修行人,说你们修行人,都是些迷信、骗人的人,可有时候我想,那些保险公司才是最大的骗子呢! 


但是我并不是说你不应该去买保险,当然你应该去买。你看,如果在今天这个时代,你不买保险,那就是我所说的:缺乏善巧。你应该为你的一切买上保险,如果可能的话,连你的脚趾头也买上,为什么不呢?如果詹尼弗·洛佩茨能为她的屁股买保险,为什么你的脚趾头不能买?但是一定要知道——从善巧的方面你应该买保险——但你一定要知道,不管怎么样,或迟或早,这一切都不会持续,没有什么会永远存在,这是我所说的:智慧。所以结合智慧与方便,是的,你应该要买保险,买保险将会变成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就像给屁股买保险,真的,我说的是真事,从报纸上读到的,这很有趣不是吗? 


所以你看,佛法的道,每一条道都有着它的智慧与方便。剃掉头发是方便,这里面的智慧在于:通过这一方便可以提醒你“无常”,可以唤醒你的出离心,等等。因此,每一种道都必须有这两者(智慧与方便)。供花、供灯、供香,都一样!例如供花,当你献供时,我们是在舍弃,在奉献。而当我们献出什么的时候,这种奉献是在对治我们的自我。自我就是对那些你故意要献出的东西的执著。不管怎么样,类似的行为例如供花,都是一种善巧方便,是为了让我们认识到无自性,这就是智慧的所在。 



10  


智慧与善巧方便的双运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其中的一方面失去了,一旦你只抓住了其中的一个,修道就会变得非常的危险。一旦——这正是我所担心的——一旦佛教徒忘记了智慧,而过分地强调方法,哦,佛法将会变成教条主义!不过有时候我想,可能这样还更好,事实上人们热爱教条主义。人们喜欢某些规章制度,谁在乎什么智慧!智慧太晦涩太无聊了,我们想要规章制度,我们需要有惩罚,我们需要有奖赏! 


我可以告诉大家,我很有信心,如果我能对佛教来一番改革,只强调规则、制度、方法,例如强调凡是佛教徒必须穿袜子,凡是佛教徒都必须一生去一次菩提迦耶,佛教徒绝对不能吃鸡肉,诸如此类,有着非常清晰的界定但却是没有智慧的,我相信一夜之间就会多几百万的佛教徒,佛教人口将会激增。只在一夜之间!因为人们热爱这些!当然人们也热衷于讨论个人的权利、自由,但是在内心深处却是热爱规则与制度的,人们热爱各种的体系。还记得之前讨论的吗?人们不希望从原有的体系中出离。因为人们缺乏安全感,而当你隶属于某个体系的时候,你才能感到舒适,你需要置身于某个俱乐部。就像是佛教徒俱乐部,或者某个你所属的俱乐部。然后,以该俱乐部之名,为了这个俱乐部的利益,哪怕你要粉身碎骨又何妨,你会发展出这样的所谓忠诚。 


可一旦我们说到智慧,一切都将被撕碎,这就是为什么佛教徒总是很困惑,我们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做,我们不能真的去说:嘿,你最好这样做,不然的话空性会生气的!这就让人糊涂了,佛教的道路是多么的让人困惑啊。一会儿喇嘛说,哦,去供花吧,那样做会很有功德,一会儿喇嘛又说了:不过啊,如果你供花的时候老想着要比别人强,那就不好了,那其实属于恶业,甚至你供的花越多,越糟糕。修道中非二元的一面,或者说智慧,只会让那些酷爱体系、酷爱规则与制度的人更困惑,对于他们来说,这太难理解了。 


你知道吗?在佛教里,我们并没有婚礼的仪式。也许你可以请喇嘛为婚礼作加持,他们会念念咒、说一些吉祥的祝福,但其实在经论里佛陀并没有规定什么正式的、像律仪一样的婚礼仪式。那是因为,如果有的话,如果是一个如法的仪式的话,那将会非常滑稽。那会是像,当新郎、新娘即将交换戒指的时候,依照正确的佛教方式,主婚者必须要说:“嗯,顺便一提的是,其实你们俩最终一定会分开的,就算不离婚,死亡也会把你们分开。”诸如此类的话,反正就是一定要把真相说出来。这样的话,谁会想要参加这样的婚礼啊!我们不会说:哦,你们会永永远远的快乐下去,我们没有这样的词汇。事实上,在佛教里倒是有很多葬礼的仪式。因为那才是真实的。好,现在我们会过去,看着那具尸体,那死者的身体,然后想,同样的事情也一定会在我身上发生的,诸如此类。所以说智慧,就是了知真相,而真相是让人痛苦的,真相往往是我们所不喜欢的。 





但我要强调,为了建立一个道,一个好的、恰当的、正确的道,你必须要懂得双运,智慧与慈悲的双运,智慧与方便的双运。我还要说的是——再多的强调都不为过——不要被方式、方法带偏离了而忘记了智慧。例如,观世音真的有四只手臂吗?当你正在观想前面的两只手,就可能已经忘记了第三、第四只,你感到很受挫败。你看着照片或者佛像,然后把自己观想成那个样子,所有这些都只是善巧方便而已。但如果你忘记了其中的智慧所在,你会疯掉的。如果你忘记了智慧而过于关心技巧、方法,例如多少只手啊之类的,这些真的会让你疯掉的。 


感谢您的分享和转载,因为您的爱心点亮了更多人的希望!!

近期相关推文:

佛教不会改变,但是佛教徒必须改变——大幅地改变!【宗萨钦哲仁波切】

记住一切都很短暂,你才能真正享受和爱【宗萨钦哲仁波切】

上师从哪里来?【宗萨钦哲仁波切】

加行到底在训练什么?【宗萨钦哲仁波切】

7月25日宗萨钦哲仁波切在第八届世界青年研讨会演讲稿

真正的佛法是一种摧毁偏执的艺术【宗萨仁波切】

《三联生活周刊》专访 宗萨仁波切—— 正确的见地是绝对必要的

为了修行,我们是否必须放弃生活中所有的享受?【宗萨仁波切】

真正的上师虔敬是净观的修持,以非二元来视上师【宗萨钦哲仁波切 】

跟上师说不【宗萨仁波切】

积聚福德的三种训练【宗萨钦哲仁波切】

”座下修行“就是在你的日常生活当中也要觉知自己自己的念头和情绪...【宗萨钦哲仁波切】



转发分享 功德无量

  拥有正知正念,请关注“般若路”

长按下图二维码,关注本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