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佛说老女人经》里的趣味问答 —— 降伏自己的烦恼,远比在外面做一些善行更重要【宗萨钦哲仁波切】

来源于网络 般若路 2021-04-16

本文转载自网络,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

若有不当或侵权,请告知删除。


宗萨钦哲仁波切2012年台湾佛学教授主题

《佛说老女人经The Questions of an Old Lady》的内容



宗萨钦哲仁波切的Q & A :


问题一:

佛会授记某一个人会成佛,譬如说这部经佛说这个老女人在多少劫以后会成佛.这个会不会就变成说再也没有其他的因缘会去影响这个老女人.

但是我们不是说每一个事情都是无常的?既然每一个事情都是无常的,那佛又如何去授记一个人他会成佛?


A:

这是一个很有趣也很重要的问题.但是谈的可能是不太一样的东西.

我们所说的授记,或者是预言事实上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

在释迦牟尼佛还没有成佛钱,第一个佛—迦舍佛有预言过释迦牟尼佛成佛.

预言中说,当释迦牟尼佛成佛时,大地会有六种震动,树都会朝同一个方向弯,有海啸,天神都会奏乐,然后降下雨来.

佛的教导非常深奥,非常伟大,但是它(教导)还是必须经由某一种语言,某一种文化,某一种内涵才能传递给我们.


像是现在有一个84000佛典传译计画,把佛经从藏文翻成中文,藏文翻成英文,中文翻成藏文….当然,这裡有一些当中我有意识到,佛经中有很多印度的文化在裡面.

譬如,在佛经中,佛有的时候会被称作”人中之牛”.

但是在很多其他文化裡认為把人当牛是一种愚蠢的意思.这里的牛是指公牛.

不过在印度的文化裡把人当成是一头公牛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

佛有的时候被称为”人中之狮”,印度以前有一个总统就被这样称呼,这是件大事.

在此,文化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佛经常被称为牛或是马等等.

有的时候我会请一些朋友把佛经从中文简略的翻译给我听.我发现在佛经中保留了许多印度的文化,但是又小小的以中国式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令我非常赞叹且感动.

同时在中国与印度的算命.就算你不相信算命,但是当算命的说出你不喜欢的事,你还是会介意不是吗?

中国与印度认为这一类的文化是有价值的.

有一点你们必须了解—这个排列组合的游戏完完全全是无法去预测的.

虽然我们无法预测,但是有一些事情我们还是可以去知道它.比如说,一些情况就在那边….蛋要煮多久可以煮熟,面包要烤多久才可以烤好……这些事情我们还是可以去预测它.

因此,如果说可以百分之百的预测一个人的生命可以如何如何…这除了遍知的佛以外没有任何人可以做到.但是这并不表示这些短暂组合的现象变成一个永久的现象.

我告诉你们为什么.

有六个蕃茄的种子,如果把其中一个种子烧掉,你可以预测在最好的状况里你会有五个蕃茄长出来.因此我们所做的预测是因为我们可以说我们知道哪一个因(蕃茄种子)死掉了,用这种方式作预测.

但是对遍知的佛来说时间是不存在的,因此要预知蛋什么时候可以煮熟和多少劫以后会发生什么事,对佛来说是完完全全一样的.


又譬如说,迦舍佛现在来到了这边跟你说九百年后你就会成佛.是不是就表示说你不用紧张了,你可以天天打麻将,反正九百年后你就成佛了嘛! 等於佛保证了嘛!

这有很多个答案.


第一个答案是,如果你的功德够大….这就是為什麼佛的授记裡会说大地会有六种,会有海啸等等这些异像发生,因為这个被授记的人有这样大的功德—被佛授记. 当然你可以说,如果你有这样大的功德被佛授记,你就可以什麼都不做的等在哪边等待成佛的那天到来.但是正因為你的功德大,所以当你被授记之后保证你不会什麼事都不做的等在那边(成佛).

因缘的定律还是在那边.


另外一个事情是,预言与授记这是相对的事情,也就是”世俗諦”.




问题二:

这个问题跟前一个很像.佛土的本性是什麼? 是无常的吗? 如果佛土是无常的,那人就无法永远生在那边,因為它是无常的.如果佛土的本性是常,那佛土就不能永远被改变了吗?


A:

这是一个好问题.对问这样问题的人,佛会回答说,佛土是”成佛状态--ENLIGHTMENT”的另外一种标籤.

这就是為什麼在汉人的传统裡有净土宗,而净土宗是一个非常好,非常非常珍贵的修持,汉人应该要努力去维护延续它.

想要求生净土的强烈意愿基本上就是等同於想要成佛.但是在目前对於有染污的眾生来说,这个所谓”往生净土”(的概念)它就更有吸引力.

如果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的话,佛土是超越常与无常,因為它不是一种thing---事物.



问题三:

佛陀时代的提婆达多是不是初地的菩萨?他会不会退转?


A:

这个问题很有趣,我不知道.

有一部经我忘记名字了.这部经裡讲的很有趣.佛与堤婆达多的关係不是只有这一生.

这个经中说他们两个是乌龟住在海裡,但是这隻乌龟只有一个身体一个胃却有两个头.

在海裡很危险,有很多毒物跟天敌. 他们在海裡一个找食物另一个就休息睡觉.当找到食物的时候醒著的头就会叫醒睡著的头一起分享食物.

提婆达多每次找食物时都是在比较困难的时候,他总是会遇到一些不好的事.

有一次佛在睡觉,海浪漂过来一个很漂亮的水果.提婆达多完全忘记他们的胃是共同的一个.

通常两个头他们会讨论这个东西该不该吃会什麼,因為有很多东西是不能吃的.而佛的头比较聪明而会分辨什麼东西该吃或不该吃,而佛通常都是正确的.提婆达多因此而不高兴他每次都错,佛每次都对.

然后海浪带过来的漂亮水果,提婆达多就想:"这次我要独享水果,我不要叫醒他”,结果吃下去之后他们两个就被那个水果给毒死了.


这是在一部经的故事.我忘记经的名字了.

这部经的背景是在佛陀时代,有一次有人问佛,為什麼提婆达多想在佛与佛的前妻—耶舒陀罗之间製造一些丑闻.


所以提婆达多是否是个初地菩萨,一般来说没有办法回答这个问题.但是以大乘佛法的角度来看,提婆达多非是一个初地菩萨不可.

在大乘佛法的眼光来看,提婆达多是佛一个非常特别的安排.

佛有很多弟子,通常这些弟子都没有什麼好处.

但也要感谢这些佛很调皮的学生.而因為他们今天才会有很多的戒律,因此要感谢他们.

其实就是因為有提婆达多,才能更能强化佛的特徵.


有一部经名叫—清净阿舍释王的罪业(翻译不知道经的中文原名,是以英文名称直翻).这部经是因為有提婆达多才会有这部经的出现.这部经非常重要,因為这部经主要是在讲”清净罪障”.

阿舍释王把他自己的父亲杀掉了,因為提婆达多在他面前两舌,以至於他杀掉了自己的父亲.




问题四:

大乘的初地菩萨与小乘的果位有没有重叠?


A:

阿罗汉是.

如果这个问题问像我这样的大乘佛法的学生.

在论典裡面有说阿罗汉对空性的体验就像是一个小虫子在木头上面咬出来的洞那样的大,而初地菩萨对空性的体悟则大如虚空.

如果在这一刻有五百个声闻乘的僧人证得了阿罗汉的果位.对这五百个人来讲,他们会:”呼…”大大的吐一口气,轮迴终於结束了.真的是非常快乐不是吗? 有五百个人都是这样. 但是一个证得初地的菩萨,他听到有人喊:” 救命,请帮帮忙!!给我一点水喝!!!” 他听到有人要求他帮助,他所得到的快乐都比刚五百阿罗汉断除轮迴的快乐大十亿倍.

这是以一个大乘佛教学生所做的答案.


但是如果在座的佛教徒的你们,比方说我,去泰国,缅甸,斯里兰卡这些上座部的国家去,我们甚至称不上算是个佛教徒.大乘的经典也不被认為是佛所说的.

因為对我们来说,我们一定要说小乘是佛说的,上座部的这些佛法是佛说的这点我一定非得接受不可.但是对他们来说他们不需要接受大乘是佛说的这点.


我有听说在座有一些是来自中国大陆的朋友.我想呼吁你们,请你们能尽力的护持上座部在中国大陆的佛法.

眾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大乘佛法国家,但是有的时候会因為太重视自己的大乘佛法而轻视或忽视上座部佛法.


另一部经我也不记得经的名字了.佛在这些经中说,如果有一个人说这是上座部的佛法,那个是大乘的佛法,这个人是在造恶业.

我们应该这样想,这是我(仁波切抓自己的脚),这也是我(摸自己的躯干),这个也是我(摸自己的脸),要有这种态度.



问题五:

有好几个问题跟”空性”和”无我”有关.我一起回答.

Oh,这是一个很基本的问题,我们要怎样分析阿赖耶不是”我”?


A:

你可以这样说,阿赖耶像一个容器.你可以把这个容器当作”我”.但是这样的看法不能建立阿赖耶是真实存在,甚至我是真实存在.


总结起来,可以说,现在的哲学是这样讲—

佛法,大乘佛法唯一的工作就是把东西”解构”.就是把一个东西分解开.

但是对大乘的学生来说有一点很重要,你一定要知道,大乘佛法所做的解构工作永远不能分开,解构永远是和悲心在一起的.

而且我们这边所谈的悲心不只是我们平常说的对比我们差的人或状态感到悲伤,不是这样,这边所谈的悲心是在讲”了解真理”.

“了解真理”就是真正的慈悲.


有一些问题在这几天讲解经典的时候就已经解释了.



问题六:

我们该如何把五蕴连在我们的修持上.


A:

如果你只是在讲大乘的修道的话.我们是在以五蕴来提醒我们”诸行无常”,”有漏皆苦”.

我们是把五蕴当成是我们修行上暂时运用的方便,比方说坐直.




问题七:

修”止”的时候一直被念头打扰.我觉得经常要回来在专注在呼吸上,為什麼专注在呼吸上是这麼累人的事?


A:

看来你这麼修是对的.

这样说有点奇怪,修”止”的目的就是—要让你知道你的心经常受到干扰.

在目前对於刚开始的人来说,你注意到你无法专注,对你来说这是在修”止”.



问题八:

修”止”可以让我们平静,修”观”可以让我们究竟解脱.

这样的见解是否正确?


A:

是.



问题九:

菩提心,空性和成佛之间有什麼关係?


A:

他们的关係很接近.

实际上,修行究竟的菩提心(胜义菩提心)就是证悟空性.

所谓的成佛就是完完全全证得了这些.



问题十:

这个问题问的蛮好的.

在过去世,佛的母亲因為恩爱佛,所以不愿意佛出家作沙门,使得这个母亲在后来受到各种困难贫穷的痛苦.佛说的是真实语,但是我们一般人该如何正确的了解三世因果?

因為很多人说佛经上讲你不这样做不那样做你就要下地狱.


A:

这是一个跟我们很有关係的问题,但是很难回答.

一般来说,如果你有一个企图,有一个意愿要去伤害别人.然后有这样的一个企图变成行為,这个当然就是我们所说的恶行.然后这个恶行就会造恶业,恶业就会带来痛苦的结果.

相反的行為就会带来好的结果.善行会带来好的结果.

这是一般性的讲法.


我们是不是有真正好的动机? 真正好的动机其实是很难的.

实际上很多我们对於别人的爱,对别人的关怀.其实是出自於对自己的执著,出自於我们的不安全感,出自於我们社会上的压力,或者是我们文化裡的要求.


我们的情绪,动机经常在那里改变. 很多时候我们帮助他人的时候,很隐微的会企图得到别人的感谢.有的时候则是—我们做这些事会觉得自我很重要.


这就是為什麼在”入行论”中寂天有讲说,一个人一在一在地降伏自心,降伏自己的烦恼.这远比在外面做一些善行更重要,更应该要这样做.

所以在大乘佛法理更重视这方面.


谈到的这一点,我也经常想到这点---我真的是想帮助别人吗? 我是不是有一些隐藏起来的目的在后头? 我经常这样想.

也许在一开始没有这些目的或隐藏的企图在裡面,但是有的时候突然会像变魔术一样.这些企图已经偷偷的跑进来了.不但跑进来,还非常舒服地坐在沙发上.


我经常在游说处理各种各样不同的企图心与对将来的计画.

举例来说,我现在从这裡走到外面的星巴克咖啡.我的眼角餘光看到DEVA,刘医师,ROMIO站在那边.

看到刘医师在那边,我就想:”好,我要有意的去忽视他.”

这样去忽视他是因為基於一个正确的发心:”我要教他一些东西”,所以我要忽视他吗?

或许只是因為我觉得:"太无聊了”?(眾人笑)

或者可能是因為我太渴了所以连说:"你好"招呼都不打就走过去了.


到此為止都还好.

但是走几步路之后更糟的就来了.

我会想:"我是不是应该该跟他说声HI?(眾人笑) 我不跟他打招呼是不是会伤到他? 我刚才应该跟他说Hi. 如果他伤心他可能以后就不来了.” 所以我最后的企图是我不想失去他.

於是我一回头,刘医师不见了.因此我在这边一直讲他的名字.


现在我就在想我的动机: ”我為什麼要这样做? 我这样做是故意要让他高兴? 我让他高兴让他跑过来,可是今天早上他又没有用李施德霖漱口药水漱口.”


就像这样,这种所谓企图发心真的是无穷无尽.


这件事情你要注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发愿.

像是对刘医师那样,我每天都要考虑应不应该跟他说一声Hi还是什麼的,说Hi是对还是不对…等等.光是这样想就压力很大.

但是我压力的确是很大. 不过,重点是,不论是怎样处理,我都希望刘医师能证得成佛,他的佛号就是"佛说老女人经"裡佛陀授记这个老女人的佛号--波犍,希望他俱足出离心等等,我可以发这个愿望.


我现在又担心了,我一直在说刘医师刘医师的,我又忽略DEVA跟ROMIO了.(眾人笑)


你有没有住要到我们现在谈的东西多少都还有一个名字在,那就是—"做好人的负担".

实际上一个人要做一个好人是有很大的负担的.




问题十一:

接下来还有很多的问题,但是我们要做皈依.

有一个问题如果我不回答的话有人会认為是我故意不答,所以这个倒可以回答.

我觉得这问题可能是因為在香港别人问的问题而引起的.

如果一个女弟子爱上男上师,或者是一个男弟子爱上女上师,这个要怎麼样转这个烦恼為道?


A:

这是一个大问题.我们讲这种短暂的组合.


这个老女人("佛说老女人经"中问佛陀问题的老女人)她第一眼看到的是什麼?

在经典中,这个老女人看到一个身体发金色光的人向她走过来.如果她没看到的话他根本不会问这些问题.当然这是个理想的状态.


在因缘上看,如果一个女性的学生对男性的上师,或者是一个男性的学生对女性的上师,最先开始接近他的时候不论是因為受到这个异性上师身体上的吸引或情绪上的吸引,或是对父亲或母亲的形象等等,是因為这样的原因而接近了他.如果经过了这样的过程而他可以成佛,如果是这样,那就这样吧,有何不好?

特别是对伟大无谓的菩萨,他可以把任何东西转道用.他把任何东西转為道用也都会有很好的结果.

事实上也有预期之外的结果.

从岗波巴大师发展出来的达波噶举传承…岗波巴是一个非常非常伟大的上师.

岗波巴之所以成為大师,是因為岗波巴的前妻.所以岗波巴才成為岗波巴.因此我们要感谢他的前妻.


我们当然永远也不会知道它的结果是什麼.我在这裡是在谈一个理想的状况.


简单的说,我先给你一个例子.

这样说吧,我是一个很胆小的老师.

然后女学生来了,女学生是带著各种各样的奇思幻想和心裡面的执著来接近.我就会用所有的方法去拒斥,去排斥这个女的,从这个女的身边跑开.我会!(重复两次)

身為一个知道如何发愿的佛教徒,我可以在有一个距离的状况下為她发愿.这样还是很好.

这样说吧,如果我现在更有勇气….我是说真的,这是一种与眾不同层次的勇气,与眾不同程度的勇气,是不惧丑闻的勇气,是种敢去对立反挑别人情绪的勇气…这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天喔,这种勇气真是不得了.(眾人笑)


我想大家都有一种经验,你们一定有,当有人对你说"我爱你"的时候那会吓死你,那真得很可怕(仁波切双手手掌向外做出害怕状).

这种勇气就是说,你要有(足够的)这种勇气去处理这种状况的这种勇气.

因此如果你有这种敢於去逗弄别人情绪的这种勇气,在这种情况之下只有一两个异性的学生带著这种贪慾接近的话就太可惜了,应该要有成千上亿的这种学生出现才对.


如果你问我发什麼愿,我会发愿希望我变得更有勇气(眾人笑).我从来没说我现在很有勇气.我越来越了解到自己是多麼的麼胆小.(眾人笑)


感谢您的分享和转载,因为您的爱心点亮了更多人的希望!!

近期相关推文:

为什么你会感觉到孤独?【宗萨仁波切】

体验中阴世界【宗萨钦哲仁波切】

在一刹那间流露出慈悲的那个当下,你就是观世音【宗萨仁波切】

注意 ! 别把鸡汤当佛法...【宗萨钦哲仁波切】

佛教不会改变,但是佛教徒必须改变——大幅地改变!【宗萨钦哲仁波切】

记住一切都很短暂,你才能真正享受和爱【宗萨钦哲仁波切】

上师从哪里来?【宗萨钦哲仁波切】

加行到底在训练什么?【宗萨钦哲仁波切】

7月25日宗萨钦哲仁波切在第八届世界青年研讨会演讲稿

真正的佛法是一种摧毁偏执的艺术【宗萨仁波切】

《三联生活周刊》专访 宗萨仁波切—— 正确的见地是绝对必要的


转发分享 功德无量

  拥有正知正念,请关注“般若路”

长按下图二维码,关注本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