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大汉语志愿者说 | 和南美小城的难忘邂逅

林巧玲 华侨大学 2020-09-01

汉语志愿者说


自2006年起华侨大学选派汉语教师志愿者赴国外任教,到如今已有13个年头。600余名的汉语教师志愿者奔赴40个国家,在那里播撒汉语之花的种子。在国家汉办的大力支持下,一批又一批华大人奋力接棒,助力汉语国际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他们的眼前是美丽的世界,背后是强大的祖国”。华侨大学汉语教师志愿者怀揣着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践行志愿者的铮铮誓言,跨越千山万水,用热情,用梦想浇灌中外友谊之花,履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的光荣使命。


“汉语志愿者说”拾起流淌在光阴里的往事,重温一段段真切而无悔的青春。让他们娓娓道来,让我们静静聆听,那年那日,那国他乡的故事.........


志愿者档案

林巧玲



性别:


籍贯:福建


出生年月:1996年10月


专业:英语专业


任教学校:圭亚那大学孔子学院



启程

二〇一八年八月,在飞越了大半个地球后,我来到了位于南美洲的热带小国圭亚那。转眼间,将近十个月的任教生活便结束了。离开祖国远赴圭亚那的那天仿佛还是昨日,一切都还清晰地印在了记忆当中。


我还记得,那天并没有什么特别,同往常一样,炎炎烈日灼烤着神州大地,我和烤肉之间还是只差一把孜然。为了坐上第一班直达北京的动车,我不得不早早来到动车站。虽然时间不过早晨九点钟,但南方的夏天可不容小觑。空气中弥漫着的是燥热与不安,一股又一股的热浪拍打在旅人的身上,到处是汗流浃背风尘仆仆的赶路人。顶着炎炎酷暑,怀着对未来的彷徨和憧憬,我独自一人坐上了从家到北京的高铁。在整整九个半小时的车程后,伴着一抹夕阳,我成功抵达北京,并在第一时间奔赴就近的餐馆犒劳我饥肠辘辘的胃。不久后,我与同赴圭亚那的小伙伴在偌大的首都机场成功会面。一想到几个小时后我俩就要坐上飞机,奔赴地球的另一端,传播中华文化,传授汉语知识,一股使命感油然而生,将旅途的疲惫一扫而光,剩下的是满腔热血和对未来的期待。


身边的人经常问我的一个问题是,“你去圭亚那的话飞机要坐多久啊?”。在听到我说算上中途转机时间要花去两三天的时间的时候,没有一个人不是露出惊讶的表情并留下一句“也太远了吧”的评论。位于地球的另一端,圭亚那与中国不止差了东西半球,还有南北半球。


在苏里南转机


我们走的路线是从北京飞阿姆斯特丹,在中途停留约十个小时后飞往苏里南首都帕拉马里博,在那儿等上一天两夜后,乘坐飞机飞往目的地,圭亚那乔治敦。离开祖国三天后,我终于踏上了圭亚那这片土地,这也标志着我的新生活即将开始。


生活在圭亚那

圭亚那,印第安语意为“多水之乡”(Land of many waters),除此之外还拥有着众多热带雨林。在我来这个国家之前,我对它的了解不比他人多多少。我周边的很多人在听说我要到圭亚那教汉语之后,第一反应是“你要去非洲啊!非洲也太远了吧!”说实话,要不是我自己事先做过功课,我可能也会和大部分人一样,以为圭亚那在非洲。


宿舍楼

金刚大鹦鹉


圭亚那的房子大多是独门独户的,多为两层小屋,鲜有三层以上的居民楼。南美人的热情奔放在他们的房屋上也有着很大的体现。木质的屋顶被漆成各种艳丽的色彩,粉的、红的、蓝的、黄的、绿的……就好像打翻了染料瓶一样在你眼前展开,虽无秩序可言,但却意外地构成了一副美丽的如油画般的景象。不经意间制造的美大概说的就是这种吧。没有谁约定说屋顶要漆成什么样的色彩,这样的无章反而无意间造就了怎么拍都美的街景。


当地人的房屋


圭亚那拥有着丰富的水资源,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多水之乡”,纵横交错的河流贯穿整个国家,与热带雨林一同织出了一幅巨大的以绿色和蓝色为主色调的风景图。在这儿,小溪从门前流淌而过,水上铺满了艳粉、淡粉、粉白色的荷花,映着碧蓝的天空,别有一番滋味。最让圭亚那人骄傲的是,他们拥有着世界上单体落差最大的瀑布,凯丘瀑布(又译凯尔图尔瀑布),一次可高达226米。圭亚那人经常向外国人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你喜欢圭亚那吗?”,而第二个问题就是“你去过凯丘瀑布吗?”。尽管在我的学生当中去过凯丘瀑布的人少之又少,但这并不妨碍凯丘瀑布成为他们国家的骄傲。我在圭亚那的第一个假期便去了这个打卡圣地,旅途中还碰到了不少从美国、欧洲慕名而来的游客,就为了一睹凯丘瀑布的真容。圭亚那一年到头来是从一而终的盛夏,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影响下,这儿只有旱季和雨季之分。在我即将离开圭亚那前的一个多月,正好是雨季开始的时候。在那段时间里,圭亚那的雨基本没有停过。作为一个在福建生活了二十几年的人来说,纵然经历过梅雨季节,但中国南方的梅雨和圭亚那的雨季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福建的梅雨大都淅淅沥沥,阴雨连绵下个不停,圭亚那的雨就真的像是天空开了个口子,倾盆而出,这一下便能下几个月。中间偶有见天晴的时候,但当我换上美美的衣服正准备出门,突然就毫无征兆地开始下雨,雨水毫不夸张就像是被砸到地面一样,令人猝不及防。

凯丘瀑布

水汽折射阳光形成的彩虹


教学生活

南美人的热情是天生的,走在路上,总会有人用蹩脚的发音用中文跟我打招呼,“你好”“我爱你”。虽然我不认识他们,但却给我带来一种亲切之感。除了最基本的打招呼用语外,圭亚那所有人都掌握的汉语词汇是“炒面”和“炒饭”,圭亚那人对中餐的热爱让他们无师自通。


圭亚那的教学生活很简单,因为大多数的课程集中在初级,教学难度并不大。但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我是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刚来圭亚那的时候,我着实地被这儿的英语口音给打击了。混杂各种口音的英语,让我听得头大。除了发音外,还有些词汇令我摸不着头脑。虽然百度百科上告诉我圭亚那是南美洲唯一使用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但这儿的人更多还是习惯使用克里奥尔语。有一个同在圭亚那生活的美国人曾问过我,你能听得懂当地人的话吗?我跟他说一半靠听一半靠猜吧,然后他给我投来了同病相怜的目光。不过好在打击我英语自信的大都是司机或是小贩,我的大部分学生口音都在可听懂范围内,这也使得我们的沟通方面轻松许多。


也许是南美洲安逸的生活,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南美人散漫的性格,在这儿迟到根本不是什么事,不迟到反而是反常态的。我教授的汉语课大部分被安排在下午,出勤率还勉强过得去,其中有一节在早上的课,那出勤状况简直惨不忍睹。按照课程安排,我那一节汉语课从早上八点半开始,总时长是三个小时,中间有十五分钟的休息时间。通常情况是,我八点二十分钟到达教室,开始调试播放设备,连接投影仪。在八点三十分的时候,会有一两个学生出现。八点三十到九点期间,一小部分学生稀稀拉拉地进入教室,我视情况开始上课。基本上,学生能在十点前来齐,但有时也出现过我下课前十分钟,学生突然破门而入的情况。但这并不是针对汉语课,圭亚那人上所有课程都是这样的,至少我了解到的是这样。我曾在一个巴拿马老师教的西班牙语课上旁听了一个学期,每次上课的人数都差不多是二十人左右,每次来上课的学生也不都一样。到了考试那天,教室坐满了人,大约有四十个学生参加了考试。我曾与当地学生谈过这件事,他们表示这在圭亚那太平常不过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半工半读,有时因为工作时间安排冲突上不了课,但也有的时候是他们单纯不想上课,想休息一天。迟到旷课现象在节假日前后尤其的多,很多人因为彻夜狂欢而误工误学,但圭亚那人谈到此事都是一副“这就是圭亚那,我们都这样”的轻松姿态,让人哭笑不得。


我在圭大教授的汉语课,学生主要由圭大学生和社会人员构成。由于课程冲突及其他不可抗力因素,部分圭大学生会在课程开始几周后退出汉语课程的学习,学员流失率较高。社会学员学习积极性较强,少有退出课程。在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上,社会学员普遍要高于圭大学生。通常来说,一个班级最开始报名的人能有四五十人,但往往到最后只有不到三十个人能坚持下来,到期末能有超过二十个学生参加考试已经算是胜利了。每到期末,看着坚持到最后的学生走出汉语考场,脸上挂着轻松笑容,我便觉得我的辛苦没有白费。值得一提的是,我所有参加HSK(汉语水平考试)的学生,全都通过了HSK考试,对此我十分的欣慰。


除此之外,我还在中华会馆上汉语小班课。学员年纪都非常小,大部分小孩在八九岁左右。我一个老师,要面对近三十个的小孩,最开始的课堂管理简直是难于上青天。好在我后面采取了奖惩制度,才降住了这群上课恶魔下课天使的小孩们。这些小孩的基础也大不相同,有些半句中文也不会讲,只能听懂英语,有些中文非常熟练,中文流行歌也是张口就来,因此上课极具挑战性。对此,我不得不在课后钻研修改我的教案,好让所有的人在这堂课上都有所收获。一学期下来,我也小有成就。


圭大开放日上被汉字吸引住注意力的姐妹花

在当地孤儿院教汉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灵魂。在教学生学习汉语的同时,我们也向学生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以及发展现状。他们中的小部分人对中国是存在一定的偏见的,但在我们的努力下,他们能用更包容的眼光看待问题,慢慢地改变自己的偏见。


文化体验之学写毛笔字

文化体验之画脸谱

文化体验之剪纸



结语

志愿者工作往往是一个长期漫长的坚持过程。在这将近一年的生活里,有过欢声笑语、有过难过痛苦、有过坚持坚守、有过退缩放弃。在要回国的时候,我的心情复杂矛盾,我为即将回到亲爱的祖国怀抱而激动,也为即将离开这片热情的土地而感到不舍。离开圭亚那不久,我便开始想念它。我想,这近一年的记忆必定会成为我这一生中永不磨灭的回忆。我收获了许多,成长了许多。这段志愿生活丰富了我的人生经历,开拓了我的眼界,让我能用更多的角度看待问题。与此同时,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作为志愿者教师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对志愿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感谢圭亚那孔子学院,感谢国家汉办,让我有机会体验这样的生活。这近一年的生活无与伦比,期待我们的下一次相遇。


近期热门


台风预警 |  @华大师生 台风"白鹿”即将登陆,请注意防范!
听说,咱们还有最多三天就要见面了?
还在用实体校园卡?你 out 了!华大汉语志愿者说 | 情系开罗
华大汉语志愿者说丨网红老师在泰国教汉语
华大汉语志愿者说丨有一个地方永远盛夏
华大汉语志愿者说丨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华大汉语志愿者说丨他在莱昂,云淡风轻


华侨大学

新媒体工作室


素材来源:华文教育处、汉语国际教育办公室作者:林巧玲编辑:阎逾欣 责任编辑:蔡君韬 监制:温雅彬


转载须私信后台并注明来源「华侨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