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 随想录 ] 2021年全文合集

成尚荣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2023-03-26

导读

2021年,成尚荣老先生为我刊撰写了11期随想录专栏文章,中管兄现为您整合在一起,供您阅读收藏。点击每期标题可跳转当期原文阅读。

  


全文共17031字,供您收藏

 本刊从不收取任何审稿费、编辑费、版面费

《中小学管理》唯一投稿邮箱: 
zxxgl@bjie.ac.cn



1
2021.01 || 目的与目的性颤抖


最近看到《光明日报》上的一篇报道,题目意味深长,令人回味无穷—《安志顺:一生打遍各种鼓,唯一不打“退堂鼓”》。


88岁的安志顺,将陕北硬汉的豪情担当和一辈子的生命体验全敲在鼓上,用鼓声讲述民间故事,传递人间喜怒哀乐,将原本单调的鼓乐演奏得有声色、有灵性、有情味。意大利作曲家称他为“中国打击乐的贝多芬”。他在加拿大演出时,当地媒体评价称:“中国的打击乐把加拿大人打得灵魂出窍。”


在一个正高级教师培训班上,我请一位老师把这篇文章读给大家听,大家深为感动,也深受启发。有的老师说:“我永远记住:一生打遍各种鼓,唯一不打‘退堂鼓’。人生为一大事来,人生为一大事去,做好教师要付出一辈子的努力。”有的老师说:“有人称安志顺为‘鼓神’‘鼓王’,但他说‘我一辈子不敢称王,谁称王谁完蛋’,告诉我们人应当有理想、有追求、有格局,但一切都是在自然而然的过程中慢慢‘长’出来的,否则想称王的目的一定会让你走向失败。”还有一位老师这么表达:“安老说打了一辈子的鼓还‘蒙在鼓里’,多妙的关联、对接,因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一篇非关教育的文章,竟然引起这么多教育人的共鸣和强烈反响,我对此并不感到意外。这是一个跨界、对话的时代,“流动的边界”让大家走到一起来,“边界上的对话者”共同构建一种充分的文化意义。而我最想说的是,人生应当有目的,但目的不能过于强烈,否则会产生“目的性颤抖”,让目的最终失败,那就是“谁称王谁完蛋”。“目的性颤抖”是心理学的概念,它让人的心理发生剧烈变化甚至是震荡,进而引发动作变形,目的也会发生扭曲。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心理变化,产生这样的后果,一是因为他不知道学无止境的道理而浅尝辄止,让他一直“蒙在鼓里”,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二是因为过于功利,一切冲着功利而去,于是浮躁以至浮夸,以至浮华。目的变形,当然让目的颤抖起来,颤抖性目的迟早会惩罚你,会让目的最终失败。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最近,大家都在“冲”2021年各省的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和2022年第三届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省级乃至国家层面的教学成果奖,意味着教学改革的重大进展,是对教学改革精神品质、实践品位与理论品格的肯定,也是今后深化改革方向的引领,当然也是高级别的荣誉。我们必须抓紧时间,下功夫,花气力,不断研究,不断开发,不断概括,不断提炼,这样的态度应当赞扬,这样的方法也应肯定。但有时候往往事与愿违,甚至适得其反,“名落孙山”。名额有限、竞争激烈固然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但是我们也要学会反思,多问几个问题:你打了“一辈子的鼓”了吗?你像安志顺那样,“鼓里有路,路上有鼓,鼓与天对话,怒而击之,则武。喜而击之,则乐。悲而击之,则忧”—把全部的心血、情感,以至灵魂都投在教学改革中了吗?你还“蒙在鼓里”吗?你探究在深处、改革在关键处、探索未来了吗?不断追问、反思,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成果奖是天长日久的日子里“长”起来、成熟起来的。没有十年“寒窗苦”,哪来“功成名就”,把功夫下在平常的一个又一个365天吧!


由此我自然想起首届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获得者李吉林老师。李老师用了40年潜心研究情境教育,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到情境课程再到情境学习,创建了中国特色的情境教育理论,构建了中国儿童情境学习范式。一路走来,她始终坚信不疑,坚定不移,孜孜以求,步步深入。对此,她用两个比喻来诠释:“我是一个竞走运动员,又是一个跳高运动员。”竞走运动员喻指脚踏实地、永远向前;跳高运动员喻指自我突破、不断超越。她从来没想过获奖,更没想过获特等奖,就连申报之前上交相关材料时,她还在说:全国高水平高质量的成果那么多,高手如林,我试试吧,也算是一次经历、一次淬炼。


成果奖的申报如此,文化建设、组织管理、名师成长、儿童研究……都应这样有理想追求、有目标引领、有规划实施。一切工作都有目的,但去掉功利心,防控目的性颤抖,不打“退堂鼓”,也不打“升堂鼓”,不写“急就章”,一切都在努力中,一切都会自然生长起来。



2
2021.02 || “校长60秒”的意蕴与哲思


早上,7∶21,“嘀嗒!”信息如期而至:“今天是建华校长陪伴你的第348天。”“今天我们开展本学期的素养测评活动,这是一种了解你们成长的新方式,也是你们展示自己、总结和表达的一个平台。”“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每个人都了不起。所以,本次测评以‘了不起的劳动者,我会……’为主题,通过画一画、讲一讲、做一做等方式向劳动致敬……”“今天是小(3)班李烨磊,一(1)班郑书铉、一(2)班陈凌熙、六(5)班赵嘉倪四位同学,和牛云云、张小五两位老师的生日,祝你们生日快乐!”


这个信息叫“校长60秒”,信息发出者是李建华,河南郑州高新区艾瑞德国际学校校长,50多岁了,头发开始花白。“校长60秒”,始于2020年2月10日。当时全国大中小学生都已停止到校上课,但怎么才能不停学、不停教?校长怎么让师生们仍像在校园里一样?他开始每天早上给大家发一条语音信息,取名“校长60秒”。自此,每天一条,只有60秒,但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直到今天,从未间断。“校长60秒”是亲切的问候,是温馨的陪伴,是真诚的提醒,是发自内心的祝福。那清脆的“嘀嗒”一声,唤醒了孩子们,唤醒了老师们,唤醒了校园,开始照亮一天的快乐与美好,成了教师、学生生命活动的一部分。


同样,“校长60秒”也陪伴着我现在每一天的生活。每天清晨,或是她叫醒了我,让我睁开眼睛,望向窗外,望着蓝天下葱绿的树木,接着,等待着,倾听校园里传来的钟声;或是我调响音量,安静而又急切地期盼着那轻微而响亮的一声“嘀嗒”,开始一天新的想象。“校长60秒”,也告诉我,提醒我,我曾经是教师,我永远是教师,校园永远是我的精神家园。


“校长60秒”是李建华与师生员工交流、沟通的特有方式,是李建华管理学校的一种策略、一种创造,坚持了这么长时间,难能可贵。不过,仔细想想,“校长60秒”还有更多的意蕴和哲理。


“60秒”是个数字,是个时间概念。但是时间究竟意味着什么?法国哲学家贝尔纳黛特·盖里泰-埃斯说:“对孩子来说,自他存在开始,便在时间里登记注册了”(《孩子与时间》,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2017)。相信艾瑞德的每个孩子每当听到“嘀嗒”响声的时候,便知道了自己的存在,知道自己又一次在时间里注册,而注册意味着开始了意义的创造。完全可以说,“校长60秒”让孩子去构建“存在”“经历”“流动”“意义”“创造”的概念。这是一种哲学教育,是学校里的儿童哲学课程。


“60秒”展现了“无限”这一深沉的意蕴。“60秒”是有限的,只有60个“嘀嗒”的时长,但它在时间的宇宙里连接着天、地、人,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让我们想象、体验到无限。在天地之间,站立着人,人在“60秒”里去追寻无限。从“60秒”里,去发现一切,远在天边,又近在眼前;远在未来,又近在当下。从60秒里,去追寻“道”,想象之道、规律之道、生命创造之道。情感、志向,从“60秒”开始;走向世界、走向未来,从“60秒”开始。


“60秒”充溢着道德关怀。学校管理实质应是道德领导与法治的结合与统一,而道德关怀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让法治更温暖更美好。校长把每个孩子的生日记在心里,把教师教书育人的点滴记在心里,把学校的一切都记在心里。“校长60秒”播撒着道德的种子,传递着关怀的正能量,鼓舞着每一个人前行的信心。这是一个师生情感素养生成的过程,一个学校文化进步的过程,而道德、情感、文化的进步又得以让我们去登攀自由的境界。


无疑,“校长60秒”是李建华校长的时间管理方式,充满着哲理。时间管理是当下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命题。尼采曾经提出:“如果一位作者想写出一本美好且健康的作品,他必须切记:只须使出四分之三的力量就够了”(《尼采格言集》,台湾智慧大学出版有限公司,2004)。 “校长60秒”正有这样管理的意趣,旨在用最短的、最佳的时间,优化管理,由小及大,由浅入深,由点及面,由近及远,以“60秒”牵动并优化整体管理,其核心是调动所有人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让人人成为管理者、领导者。


校长的工作是从清晨“60秒”开始的,又由无数个“60秒”编织了学校每天每月每年的管理。“校长60秒”成为理念、智慧的象征,成为教育哲学的代名词。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老师、家长,甚至是全国各地的同行,每天都在关注“校长60秒”,有些人也开始记录自己的“60秒”。当然,也可能是其他的“校长……”。总之,校长们都会有智慧的创造。


平凡的“60秒”显现了伟大,这伟大,是因平凡而伟大,因哲思而伟大,因坚持而伟大。



3
2021.04 || 指点与指指点点


我一直关注北京人艺,向往北京人艺,真想到现场去看看。我以为,北京人艺既是艺术家成长的舞台,也是不叫学校但最像学校的学校,有着最好的教育。北京人艺几代的著名导演,首先是教育家,然后才是艺术家,抑或说,是艺术的教育家;他们的人生,与其说是艺术的,不如说是教育的。教育与艺术的本质是相通的。我们可以从北京人艺那儿汲取教育的养分,获得教育智慧的启迪。


1953年,北京人艺的郑榕29岁。他清晰地记得,那一年,他第一次见到著名导演焦菊隐,焦菊隐对他说的最主要的一句话是:“过去你是知道怎么在台上演戏,我现在要教会你怎么在舞台上生活。”(李晋荣.郑榕:《茶馆》伴我一起成长[N].光明日报,2019-06-04)就是这么一句话,让郑榕记了一辈子,也影响了他一辈子,让他成长为著名的表演艺术家。这句话,是对郑榕艺术人生的指点,轻轻的,又是重重的。北京人艺的演员们都说,焦菊隐导戏,从来都是指点,而不是指指点点。北京人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大幕拉开才是真的。”意思是说,演出前一切的一切,只有等大幕拉开才见分晓,而这见分晓的一刻又一刻,都透射出演员演出前受到指点后,在舞台上生活的艺术功力。


对演员的成长需要指点,而不是指指点点,那么,对孩子的成长呢?当下广为流传的青年数学家陈杲的故事,生动而具体地演绎了这一点。陈杲14岁考上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18岁赴美读博士,26岁放弃美国名校教职毅然回国,成为母校的特任教授,攻克世界级数学难题,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杨振宁等人的量子力学模型间架起了一座“新桥”。陈杲的成长也引起了我对教育、对家庭教育的关注与思考。


陈杲在接受采访时说:走上科研之路“离不开父亲的引导”。他的父亲陈钱林是一位知名校长,我和他曾有过交流。陈钱林十分善于发掘孩子的兴趣,并能把兴趣引向与学习相关的领域。他发现陈杲小时候总喜欢听闹钟的嘀嗒声,有次和家人出门玩,还发现住宅楼门牌单双号的排列规律……这些平常无奇的小事被陈钱林敏锐地捕捉到,他意识到了陈杲对数学有独特的兴趣,为此让陈杲放弃了一些学习项目。为了让儿子免受标准化教学的消极影响,陈钱林在与老师沟通后,与陈杲商量后,决定不让孩子做学校统一布置的作业,把更多时间放在感兴趣的数学上,学得更深更精。 


陈杲在谈父亲对他的教育时,用了两个字——“引导”。这里的引导就是指点。指点,不是硬性的规定,而是“沟通”,如怎样对待作业问题;不是教训,而是“商议”,如商讨跳级问题;不是指责,而是鼓励,如鼓励他把数学学深学精。指指点点则不然。指指点点往往一方是居高临下的批评、指责,表现出对另一方的不满,也彰显了自己的无能。指指点点的结果是让受教育者手足无措,不知所从,心中慌乱,以至产生焦虑,其结果可想而知。当然我们也需要去指点指点,但我们应当牢记:要用“指点”而不是指指点点去引导学生发展。


同样的,年轻教师的成长,也需要高人的指点。青年教师渴望得到指点,因为他们知道并体悟到“指点”里情感的温度和思想的张力。而且,关于自己的成长方式,关于指导他们成长的方式,他们早就有了自己的辨别力和选择倾向。他们对“指点”自己成长的人充满敬意和谢意。前些日子,我去浙江杭州上城区考察一所初中。没想到邻近的一所初中校长听说后去“旁听”,更没有想到这位被年轻教师称为“超哥”的校长,还带去三位更年轻的教师——90后、95后一起去“蹭课”。当天晚上,三位教师都写了“随感”,我从他们的“随感”里知道,他们这样跟随校长一起“旁听”“蹭课”已好几次了。


一位小尹老师说:“今年是我正式工作的第二年,接‘超哥’校长这样的电话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个了。校长经常组织我们几位跟他一起去学习,去见识见识大家风范。我十分珍惜这每一次难得的机会,因为在我眼中,和名师大家近距离接触,学到的东西远比在屏幕上、手机上、书本上要多得多。”他们认为这是校长给他们的机会,是引导,是指点。他们喜欢这样的指点方式,而不是校长的唠唠叨叨、喋喋不休的指指点点。小尹老师继续说:“你可以对我指点,但是不能指指点点。这是一句年轻人中广为流传的话,从一位专家的嘴里说出来,我当场就傻眼了。”为什么傻眼?因为,这句话久违了。让“指点”早点来到,让“指指点点”早点远离——这是年轻教师的共同心愿。


五百年前,麦哲伦在航海出发前,跟船员们说:“我们将开始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航行,我们中间有些人会葬身大海,不可能所有人都回来。但是,我们将会证明,地球是圆的。”一百年前,毛泽东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他们指引着航向,指点着未来。


大幕即将再次拉开,时间将会证明一切。



4
2021.05 || 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东西


也许跨界学习的理念、方式影响了我,我喜欢以跨界的视野看待教育。跨界式的“随想录”,有可能让我成为“交界上的对话者”。


我知道建筑界有个“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 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有两个华人获得过这个奖项。一个是1983年获奖的贝聿铭先生。贝聿铭虽然定居美国,但有永不改变的中国魂,他说:“我在中国度过了吸收能力最强的少年时代,因此有种中国性,深深地留在我身上,无论如何也难改变。我仍是一个十足的中国人。”他有中国人的风骨,他说:“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最大的风也只是弯弯腰而已。”


另一个是2012年获奖的王澍先生。王澍是中国美术学院的教授。他获奖以后,学生问他:老师,请您告诉我,搞建筑设计什么最重要?他的回复是:不要问我什么最重要,要问自己什么最有生活的情趣。他还说:造一间房子就是造一个世界。


这些大家们究竟是怎么成长起来的?他们成才的奥秘到底是什么?对教育有什么启发?


一次,王澍到中国美术学院附属小学,和小朋友对话时,他说:“亲爱的孩子们,我在你们这个年龄的时候,很爱好体育,但是没有成为运动员,可如今在这个拼体力的建筑设计界,我的身体素质是最棒的;我在你们这个年龄的时候,很喜欢画画,但是没有成为画家,可如今我作为一个建筑设计师,画起图纸来是非常轻松的;我在你们这个年龄的时候,很喜欢作文,但是没有成为作家,可是在获得普利兹克奖时,人家说我的设计稿是写得最有内涵的。当年看似无关紧要的东西,却在我的身上发生了化学反应,对我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这段话意味深长,余味无穷。


其一,我想到的是五育并举。德、智、体、美、劳都很重要,每一“育”都有独特的育人价值,都会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作用,而不是无关紧要的。体育让我们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艺术让我们有审美创造能力,智育让我们有文化内涵。五育中的每一“育”都不能少,这叫“并举”。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完整的人。


其二,我想到的是五育融合。五育中的每一“育”不是孤立的,更不是割裂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在学生身上发生“化学反应”。五育融合形成育人合力,整体性地影响、作用于每一个人,促进学生成为和谐的人。


其三,我想到的是五育并举、五育融合,必须强调以德为先。加强品德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精神,培植中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润泽心灵,塑造灵魂,塑造新人。要让孩子们像竹子那样,挺直民族脊梁,做一个十足的中国人。


其四,我想到的是,五育中的每一“育”,都不是为了让学生成为某一个“家”,而是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化学反应”的结晶是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但不排斥某一方面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展。


党的教育方针涉及的是深刻的理论问题,深刻的理论存活于实践中,丰富而生动的实践也会不断完善、丰富这些理论,同时还会催生新的理论。五育并举,五育融合,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人的发展,我们不妨从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中,从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东西上,找寻成人、成才的密码。教育就是给他们造一个“房子”,给他们造一个世界,让他们以高尚的生活情趣,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5
2021.06 || 成尚荣:党旗飘扬在教师心中


前几天,我去高铁站,一位老师开着自己的车送我。一路上春光无限,一片繁荣的景象,一派祥和的气象。我们随意聊着,这位80后年轻人突然对我说:“抗疫,让我们更爱国、更爱党了。”他是有感而发,这是来自他心灵深处的声音。青年教师的话触发了我,感染了我。我说:是啊,在关键时刻,总是让我们触摸到时代的脉搏,也总是从心头“蹦”出最真诚的话,满满的情,深深的爱。


大概是2019年,我去济南一个培训班做报告。这个班是由培训机构组织的,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大约有400多人。报告的最后,我与教师们对话互动,一位看起来不满30岁的女教师站起来提问,她的声音特别好听,讲话好似在唱歌。我突然有个念头,不如请她先唱首歌,无论是什么歌,哪怕只唱几句,也可以活跃气氛,有利于互动。她爽快地答应了,说道:“小时候妈妈教我唱过一首歌,这首歌一直唱响在我的心头,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说完,她深情地唱起来,一直唱到最后一句。在我的意识中,总是认为现在年轻人喜欢时尚的流行歌曲,他们听到红歌,说不定会发出一些笑声。但是,这位女老师唱完后,会场一片肃静。突然,全场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我沉浸在特别的感受中,这种感受是欣慰,是幸福。


也是2019年,秋季开学时节,我应邀参加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教师开学第一课。那天上午,上课前,舞台的大屏幕上滚动着字幕:“清华附小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那熟悉的清朗而又庄重的音乐节奏中,一条条“纪律”、一项项“注意”从我们面前“走过”,那么亲切,那么鲜明。接着主持人站在舞台上,面向全体教师,庄严地宣布:“全体起立,共产党员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一句句誓词,铿锵有力,党旗仿佛在飘扬。主持人又宣布:“全体教师宣读清华附小教师誓词。”一句句仍是那么庄重。这一情景至今都在我的眼前浮现,那誓词一直在心灵跳跃。


以上三个场景都是我亲历的,现在回想起来,似乎又回到那境那情中去了。什么叫党建?什么叫加强党对学校、对教师的领导?学校和教师们用自己的行动给出了精彩的答案,一切都落实在教师的政治方向上,落实在教师的高尚情感上,落实在教师饱满向上的精神状态上。而这一切又都会通过教师落实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上,落实在为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基础之上。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一百周年。一百年来,共产党让古老的中国焕发了青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让中华民族终于能平视这个世界,终于挺起了民族的脊梁,瞭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说:“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我们要加强党史学习教育,从党史中汲取无穷的信心和力量,用党的思想建设推动学校的思想建设。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坚定理想信念是其首要任务。加强思想建设是学校最根本的建设,坚定师生的理想信念是学校教育的铸魂工程。这是其一。我们要从党史里汲取智慧,用党建智慧寻找学校发展的奥秘。我们党之所以能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中,逐步实现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辉煌成就,其奥秘就是党建智慧。党建智慧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建智慧给了学校发展的金钥匙。这是其二。要从党史中汲取伟大精神,用伟大精神引领师生成长。无论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还是抗美援朝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等等伟大精神,都是我们的精神源泉,都是我们的精神魂魄。教育就是要用党的伟大精神去为孩子们补钙、润心、强志。这是其三。


当然,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改进学校管理,内涵极其丰富,还有很多深刻的问题需要去研究,但以上三条应当是重点。说到底,党对学校的领导,要端正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振奋教师的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党旗首先飘扬在教师心中,才能飘扬在校园的上空。



6
2021.07 || 袁隆平,伟大的教育家


这段时间,我一直“随”着袁隆平院士的去世以及人们对他潮涌般的真情颂扬和深刻评论在“想”。我以为“随想录”不能是随机地想,更不能是随意地想,而应该是在心灵真正被触动以后去深想。这样的“随想”,“录”下的将是灵魂的呼唤、时代的足音、改革的先声,无论于我,还是于其他人,都可能是一次次深刻的觉醒、价值的重塑、信念的坚定,也许有可能是一颗改变自己的种子——这是我的追求。


无疑,袁隆平是伟大的。上世纪90年代,美国生态经济学家、科普作家布朗向世界发出“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这一疑问不无道理,却被袁隆平破解了。袁隆平带着“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领衔科研团队接连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一次次刷新世界纪录。也许,“袁爷爷和我们每个人的爷爷一样,只有一个朴素的愿望,希望自己的儿孙不要像他们那一代人一样饿肚子,而是一定要吃饱饭。”袁隆平,中国最伟大的爷爷,中国最伟大的农民。


在我看来,袁隆平还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这不仅因为他也是教师,更重要的是他的“一颗改变世界的种子”“一稻济天下”的思想与理想,生动而深刻地诠释了教育的真正内涵,给教书育人以丰富而深远的启示。他在中国大地上,用他的使命与智慧书写了一部教育启示录,成为能让教育改革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的生动诠释和宝贵资源库。袁隆平让我们很自然联想到教育与农业、育人与育种、成才与收获等隐喻外,还让我们产生更多的教育联想——


袁隆平一直有自己的心愿,后来,这一心愿成为他的雄心,以至“野心”,直至最后十年,他还有暮年的“野望”:杂交水稻亩产量突破1000公斤后,他开始把重点转向海水稻,这种水稻可以适应盐分较大的土壤,生长在盐碱地上,一旦海水稻能推广,粮食产量又将大大增加。无论是雄心还是野心、野望,总之是大胆的想象,勇敢的设想,也是理想和信念。教育就是要给学生一个伟大的心灵,让他们有“济己”“济他”“济国”,以至“济天下”的梦想,这一梦想不只是个人的,更是和祖国、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将“小我”融入“大我”。想象是“伟大的潜水者”(雨果语),想象让学生生成无限的创造力,让生命更有质量更有境界。因此,当学生有点野心的时候,我们不要去讥笑,不要去指责,更不能掐灭,他们中肯定有夜空中那颗最亮的“星”,因为他们有一颗闪着理想光芒的“心”。


袁隆平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稳在自己手上,中国的碗里装着满满的中国粮,给“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一个响亮的、不容置疑的回答。那么,教育呢?教育该给学生一只什么样的“饭碗”,这只“饭碗”里装满什么呢?显然,这是个比喻,比喻的是教育究竟给学生什么,回答是肯定的:良好的核心素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关键能力。用“饭碗”来比,洋溢着田野的芬芳,充满着人间烟火气。问题是:这只“饭碗”谁来造?“饭碗”里的粮食从哪里来?学生怎样才能稳稳地端住这只“饭碗”?在“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植根那块厚土,踏踏实实,扎扎实实,改革学习方式,变革育人方式,像袁隆平对报考他的研究生那样说的做:“下田去!”


袁隆平把科研论文写在大地上,写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稻田里。大地、稻田是他最辽阔的实验室。袁隆平说:“每天把脚扎在稻田里,去认识水稻,熟悉它们的‘脾气’,辨别品种,就如区分自家和别家的孩子一样。”是啊,我们认识孩子们吗?熟悉他们的“脾气”吗?能辨别出他们之间的不同吗?只有扎根大地的、写在田野里的教育科研论文才能真正改变课堂,才有真正的高质量。


袁隆平,伟大的教育家。



7

2021.08 || 不让孩子输在环境上


前段时间,我去北京昌平职业学校参观。在段福生校长的带领下,我几乎走遍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大数据中心、大众通用汽车维修中心、木工教室、生活享用社、北京爱面包坊、烹饪大师讲座会场、餐厅、实习酒店……所到之处无一不整洁、有序、安静,地上没有一片纸屑,墙上没有一个污点,所有学生都会向你礼貌地问好。段校长告诉我:这几年,校园里没有发生过一次骂架、打架现象,没有过一次破坏行为……


是的,在学生一声声“老师,您好”的问候中,在学生投入地学习、工作的情境中,我心里一阵阵激动,我想大声说的是:昌平职业学校彻底改变了我对职业学校、对职校学生的原有看法,那些看法实际上是一种偏见。从总体看,一些职校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多多少少遭遇过一些挫折,出现过一些不该出现的问题。但是这些孩子到了职校后,许多问题已不再成为问题,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渐养成,学习认真了,工作投入了,学会合作学会创造了,文质彬彬又朝气蓬勃。我和同行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专家一致认为:职业学校为学生补了重要的一课,正在为学生铺展一条新的人生之路。我们心里都有一个想法:向职业教育人致敬。


究竟是什么让学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段校长用一句最简洁的话回应了我们:“绝不让学生输在环境上。”虽然我们不赞同“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提法,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人生之路上的确有起跑线,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可能是一条,也可能有好几条。问题是,究竟什么是真正影响学生发展的起跑线?起跑线应铺设在哪里?我们怎么帮助学生寻找到合适的起跑线?


段校长对起跑线做了生动而又深刻的演绎。环境是重要起跑线,抑或说,环境是比起跑线更为重要的发展线,因此,不能让孩子输在环境上。段校长说,在文明的环境里,孩子会让自己的言行文明起来;在高雅的环境里,孩子会让自己的举止高贵起来;在被尊重的环境里,孩子会学会尊重自己理解他人;在被鼓励的环境里,孩子会有勇气去应对困境追求理想;在有创意的环境里,孩子会让自己去想象去创造……他还说,要让现在的学生在学校里与最好的环境相遇,过好当下的生活。


仔细想想,“不让孩子输在环境上”,颇有深意,颇有哲理。马克思说,环境可以改变人,人也可以创造环境。环境是教育的要素,也是教育不可或缺的条件。人与环境的互动,是人在环境里探究、体验、感悟,心灵受到滋养,情绪情感激扬起来。我们不是环境决定论者,但深信环境的文化性、情境性、生成性必定会转化为教育的资源,让学生成为环境里最有创造性的生命体,更会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环境。不让孩子输在环境上,就是不输在与环境的互动上,不输在对环境的适应和创造上。


杜威也论述过环境的价值。他说,教育应给学生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所谓有准备,指的是环境应是优化的,具有教育性的,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为此,我们要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生的需求,精心设计环境,让环境具有鼓舞性、激发性。蒙台梭利认为,让孩子对环境有吸收性,就是环境要进入孩子的心灵,成为他文化心理结构的一部分。不让孩子输在环境上,意在不要输在准备上,不要输在环境的优化上。


也许我们不能改变大环境,但改变了小环境也会达至育人的理念。何况,小环境也能影响大环境;何况,我们的大环境正发生可喜的变化。




8

2021.09 || 让教师静下心来


新的学期开始了。“双减”在给学生和家长带来新的机会和改变的同时,也给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整体考虑学生的校内外生活,如何合理布置课内外作业,如何引导家长理性选择等现实问题,都第一时间摆在学校尤其是教师面前。


新的旅程在面前铺展,新的谋划在脑海里跳跃,新的设计不时地撞击自己的心灵,新的想象和新的期待也以各种方式跳跃着跑出来。面对这些新的一切,很多学校和教师都不免紧张和期盼。于是我们会去倾听,会去倾诉。


新的教师节又要来临了。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我很想和老师们说几句心里话,替老师说几句心里话。


我想说,我们都很平常、很普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家到学校,从办公室到教室,从图书馆到操场……几乎不变的轨道,周而复始,但不变中又有新的变化,不变是一种规律,变是一种创新。


我想说,我们虽普通,但在创造另一种崇高,因而可亲可爱可敬,我们要向老师们致敬。


借着这个特殊的日子,我最想说的心里话是,让教师静下心来吧。


现在教师太忙了,过于忙碌了,心静不下来啊!心静不下来,怎么去上好课、教好孩子,又怎么谈得上什么改革和研究啊!当下,安静,几乎成了教师的一种奢望。


不是吗?教师背负了过多过高的要求,教师发展需要“再圣化”,那是心灵的、精神方面的,但教师毕竟不是神更不是圣;教师要有大情怀、大视野、大格局、高格调,但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也绝不是个个都要成为名师大家,还是让教师安下心来做个好老师吧。


不是吗?很多教师要参加各种评比、竞赛,要花无数时间去备战,看资料、定方案,一次次预演预赛,一道道过关过审。这本无可非议,教师要在挑战中成长,但教师的“战场”在课堂,教师的任务在于上好每一堂课。过多过高的评比、竞赛,带来过多的竞争,造成纠结、焦虑是必然的。还是让教师安下心来在课堂里站稳自己的脚跟吧。


不是吗?教师要担负的事情越来越多,本不该承担的工作,有联系不完的单位,有做不完的表格,有交不完的“作业”,有接待不完的人……教师的任务应该是明确而有限的,而不是把社会的、家庭的事都背负在已经沉重而弱小的肩头,否则哪还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去改革、去实验?还是让教师安下心来教书育人吧。


不是吗?……


当然,我还想说,教师安下心来,绝不是平静无浪,平如止水,而是如周国平所描述的:“丰富的安静”。湖面是平静的,下面的湖水是激荡的,湖底涌动着湍流。教师在安静下来以后,还应该有美学之父鲍姆嘉登所说的“情绪的沸腾”,还应该有激情燃烧的岁月。教师总得有点心动,心动,说明我们对教育对生活有足够的热爱。英国作家毛姆说:“任何瞬间的心动都不容易,不要怠慢了它。”教师总得有点想象,想象是创造的先导,想象是头脑中的创造,想象可以把我们带到任何一个地方。其实,想象也是一种期待,想象中的期待无比美好。但只是想象还不行,要让想象中的期待转化为创新的行动,这就是改变。教师在安下心来后,还要学会改变。


当然,当然,我还想说,让教师的心安静下来,关键是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社会要解放教师。解放教师的前提是尊重教师、信任教师、保护教师,真正厘清教师的职责,敢于为教师讲话。校长也应更加勇敢些,像匡亚明先生一样,坚守“教师第一”的理念与原则,葆有知识分子的良知与风骨,遵循教育的常识与规律。要知道,能始终保持一份知识分子的理性与良知,该是多么可贵啊!


让教师静下心来吧,我恳求,我呼吁!



9

2021.10 || 走向“双减”的深处


“双减”,是治理教育乱象的一剂良方、一记重拳。实践将不断证明,这一举措正当其时,是关键的,而且是有效的。往深处看,“双减”是教育本质的回归,教育规律的坚守,教育生态的重建;往远处看,“双减”让教育成为真正的教育,让儿童成为真正的儿童,让这一举措成为振兴中华的重要工程。


教育首先是道德事业,引导人们向往美好、创造幸福。可是,教育中也存在着危险性,这种危险性不是教育本身所致,而是由人的错误认知和不正当利益驱动所致。这些危险性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最突出的表现是学生课业负担越来越重,校外培训机构挑战教育规律与人类良知,加剧了内卷与竞争,学生处在焦虑之中,教育被扭曲,被异化。“歪教育”“伪教育”“反教育”成为当下教育中最大的危险性,如果我们对此还不加大治理力度,那么学生的理想信念、大德大爱大情怀将被“卷”掉,道德修养、创新思维、综合素质将被淹没被吞噬,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很可能就变成一句空话。让教育本质回归,让教育生态得以重建,让教育走在规律之中,是“双减”政策的神圣使命和核心价值。


防止、消除教育中的危险性,就要再一次叩问教育的定义,坚持教育的真义。何为教育?大家们有许多真知灼见。德国古典学大家耶格尔有一个经典描述:“教育不是一种只关乎个体的行为:它本质是共同体的一种功能。”这种共同体的功能必须有牢固的基础,“教育的基础是一种支配人们生活的普通的价值意识……当共同体奉行的这些价值稳定时,教育的根基也是牢固的;当它们被取代或摧毁时,教育的进程就会被弱化,直至无法运转,彻底失败” (韦尔纳·耶格尔.教化:古希腊文化的理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显然,教育中的最大危险性在于共同体价值观的被摧毁被取代。“双减”,回归教育本质、教育规律,其重大意义在于强调教育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共同体抵抗和消除教育的不合理竞争。校内外协同育人,营造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生态。


“双减”还正面积极引导着教育质量的提高。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除了“减”,还要“增”——增效、提质,构建更高水平的育人体系。这是一个专业化的过程,加强专业化指导,才能让教育规律真正回归教育实践。这又涉及一个司空见惯的话题:何为智育?对此苏霍姆林斯基作了深刻的判断:“人类最有价值的智力财富成为学生的财富时,才能真正实现智育。”智育是创造智力财富的过程,这种创造在于转化:人类智力财富转化为学生财富。转化绝不是灌输,绝不是简单的操练,更不是死记硬背、刷题,不是生硬的分数;转化一定要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已有基础和发展需求,绝对不是超纲超标,绝对不是超前、抢跑。倘若是后者,那肯定不是智力财富,而是知识的附庸,是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奴仆。因此,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行政治理的同时,必须加强科学研究,提高专业化指导的水平。专业化,应成为“双减”的题中应有之义。


马克思指出,“本质即根据”。根据在哪里?根据在人,人即根据;而人的本质在于自我超越和创造。“双减”的深处,是对人的本质的尊重和维护,是对“根据”的坚守和发展,还是回到人上去。马克思说得好啊:“物质带着诗意的感性光辉对人的全身心发出微笑。”(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让“双减”在显现威严一面的同时,能够带着诗意的感性光辉,对人、对学生的全身心发出温暖而灿烂的微笑。



10

2021.11 || 用火把点燃创新的心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走过整整20年,如今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要促进更高水平育人体系的构建。在这样的背景下,改革育人方式显得更为重要,也有更高的立意。可喜的是,不少学校已在更高层面上思考、探索,且有了许多令人眼睛一亮的创造,因为这些探索、创造充满着想象力。想象,被雨果称为“伟大的潜水者”,开始露出水面,激荡起多彩的浪花。


在江苏南京一中,近来有两朵浪花让我们心动。一朵浪花的名字叫“史上最强课表”——“院士 1 课堂”,以科技创造为专题,开发出校本课程群,每周开设一节,三年共100节,由院士担任教师。首批任教院士就有18位,这些院士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航天、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都卓有建树,开幕的那天,就有15位院士亲自到场。一流科学家为高中学生亲自授课,并进行科研辅导,这一课表的确是最强的。另一朵浪花的名字叫“少年工程院”,工程院组成了最强的院士顾问团,并与国内30多所高校实质性合作,让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石——工程在校园里坚如磐石,呼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1年“工程——支持可持续发展”的高端前瞻的要求。这两朵浪花在合作中互相成就,育人方式改革在浪尖中被推向未来的彼岸。


也许有人会说,这些举措并没有普遍意义,不具推广性,我们拼不起也不必要去拼“院士”阵容;也许还会有人说,这些动作我们学校也有,并没有多少新意,也没有能看得见的切实效果,难以持续,很有可能只是一场“秀”。这些质疑不无道理,也不无根据。但是,我们要说,这样的浪花在学生心灵里激荡、飞扬,而且演绎为一支支火把,点燃他们科技强国的梦想,并且越燃越旺。这是学校为育人方式改变作出的极有意义的探索。好几个月过去了,好多个星期过去了,这一切正在成为现实,其可持续性是值得相信并值得继续乐观期待的。


最强课表、最强导师团究竟意味着什么,又引起我们什么样的深度思考呢?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成为“国之大者”,成为可堪大用者。这是时代的呼唤,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命题。这一神圣命题当然也应从基础教育做起。基础教育,教育的基础,人生的起步,民族的奠基工程。因此,这一命题引起我们对“基础”的重新认识,进而构建起新的基础观,其核心是对少年儿童可能性的再认识再发现。我们会永远记住16岁时的爱因斯坦,那天,他想象自己骑在一束光上面,从这个特定的位置看,光线像一个冻结的波浪。正是这个想象引发他未来诸多的思想实验,重新构想宇宙,诞生狭义相对论。高中学生,正是16岁的好年华,我们究竟给他们什么样的基础?让想象力、创新精神进入“基础”吧,这是一支火把,将会照亮中国未来的天空。


这一新的基础观,让我们重新掂量基础教育的分量。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作用可能是小的,但是却又很大很大。法国微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说:“无限小的作用是无限大。”千万别小看极小之事、极细之功。基础教育之大,大就大在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优发展,大就大在为中华民族复兴奠基。在一小一大的张力中,让我们看到了未来。钱穆先生在《历史的精神》中说:“要能过去透达到现在,才始是有生命的过去。要能现在透达到将来,才算是有生命的现在。”“有生命”的学生,才能透达到民族复兴的明天。最强课表、最强导师团,让我们踮高了脚跟,眺望未来、眺望世界。这是基础教育的根本之“大”。


当下的学生喜欢追星,这并不奇怪。但追什么样的星,却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因为这里有重要的价值澄清与选择问题。当院士们走在校园里,出现在课堂上的时候,那些“饭圈文化”所推崇的“星”可能就会黯然失色,进入孩子们心灵的将是为国家为民族贡献聪明才智的科学家们、时代英雄们,还有那些平凡却伟大的劳动者们……这一切,都将理想信念变得那么现实,“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铿锵誓言将转为一个个行动。因为那支火把已点燃了他们的心灵。




11

2021.12 || 《家庭教育促进法》中“促进”的深意


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这一立法,将会载入史册,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又一个里程碑。从此,中国家庭教育有法可依,以合法的姿态进入国民教育体系,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系更为完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进一步协同合作,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而共同努力,携手谱写立德树人的新篇章。


此次家庭教育立法最后定名为“家庭教育促进法”。无疑,这是“法”,具有法的规定性和法的威严性,人们以后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少不了这一“法”。同时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定名为“促进法”,显然这另有深意,意在依法来“促进”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不是孤立的,它牵连着各种教育元素、教育力量、教育资源,因此“促进”的内涵十分丰富,需要我们深入学习和理解。


首先,“促进法”体现了对父母作为家庭教育主体责任人的尊重和支持。父母是家庭教育主体责任人,他们对子女的教育能力不是零起点,长期的实践使其素养逐步提升,经验不断积淀,尤其进入信息化时代,他们的文化水平有所提升,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有所改进。家庭教育的进步,我们应该予以肯定。当然家庭教育中的问题还不少,一些不该发生的事还时有发生,专业力量有责任帮助他们,指导他们,和他们协商共进。所以,“促进”是一种尊重,也是指导、支持、服务,更应是一种赋能,促进父母真正发挥主体性,成为教育者、成为有实践智慧的教育者,从合法家长到合格家长。专家们说得好,“每一个问题孩子背后,都站着一对需要帮助的父母”。这句话还应有另外的解释:“每一个进步孩子的背后,都站着一对有教育素养的父母”。“促进”下的父母主体性有了方向性和专业化的要求。


其次,“促进法”对学校教育也是一种促进。学校是教育的主导力量,学生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学校教育担负着培养学生促进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主要责任,学校教育的质量影响着整个教育的高质量,影响着学生今后的持续发展。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既有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只有形成合力,才能协同促进孩子更好地成长。当前学校教育正面临两方面的任务,一是“双减”政策实施后,学校一日生活怎么重构,尤其是课堂教学质量怎么提高;二是与家庭教育协同,共育新人,并为家长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这两方面的任务都需要研究。“促进法”其实对学校教育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毋庸置疑,“促进法”也是对学校教育政策发展的促进,这是挑战,更是难得的机遇,以此,学校教育会进入一个新阶段。


再次,“促进法”是对社会各方协同育人的促进。家庭教育不只是对父母这一家庭教育主体的促进,也不只是对学校教育改革这一主导力量的促进,更应是促进社会各方力量进一步行动起来,形成协同育人的整体力量和新格局,因为家庭教育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使命担当。事实无数次地证明,社会的良好生态是孩子成长的根本保证,社会协同育人,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促进法”规定当“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为此,全社会应建设家庭教育的支持系统,推进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和健全,其中包括协同社会资源、服务活动,同时家庭也应为全社会的家庭教育提供有益的经验与借鉴。这样,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营造关心支持每个家庭科学开展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


以上的一切“促进”有个总主题,那就是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真正落实。立德树人要着力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三大问题,这三个问题中内蕴着另一个重大问题:谁来培养人。现在我们可以十分明确地回答:任务历史性地落在学校教育的肩头,也同样历史性地落在家庭和社会各方面。这一切,都要在“促进”中不断探究,不断改进,不断提升。



文章来源:

《中小学管理》2021年 · 随想录 

文章编辑:孙金鑫

微信编辑:杨晓梦

微信设计:新媒体运营部


注册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什坊街2号
办公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鼓楼外大街56号
邮      编:100120
网      址:www.zxxgl.com
投稿邮箱:zxxgl@bjie.ac.cn;请勿一稿多投!
邮件主题:姓名一手机号一栏目一文章主题一单位名
稿件查询:010-8208917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