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 慧 || 评价的力量:建构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系统

黄 慧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2024-02-05

导读

浙江省温州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基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生命成长”,探索构建评价与成长同频共振的网格化评价体系。学校不断改进评价内容,从关注学业转向全面发展;围绕学业发展,从关注评定转向诊断反馈。同时进一步优化评价方式,通过“捕捉每一点、每一刻、每一步的微光”的散点性评价引导学生实现自我突破,走向自主成长。

全文共5226字,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
 本刊从不收取任何审稿费、编辑费、版面费
《中小学管理》唯一投稿邮箱: 
zxxgl@zxxgl.com


教育评价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是学生成长的助力器。如何发挥好评价的教育功能,助力学生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成为更好的自己,是当前中小学校普遍关注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近二十年来,浙江省温州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锚定“让每个孩子的青春都明媚起来”的育人目标,开展学生发展性评价探索和实践,以评价撬动学校整体教育生态建设,使学校走上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并向“促进每一个学生生命成长”的教育目标不断迈进。





构建评价体系:给每一个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1. 明确价值追求:促进每一个学生生命成长


其一,学生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分出三六九等,而是促进人的成长和完善。因此,学生评价要坚守正确的价值观,即立足育人的原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杜绝“成绩第一、其他次要”的不良生态。


其二,学生评价的目的不是比较与竞争,更不是内卷,所以评价的结果不是价值所在。要让评价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系统,要关注学生今天的发展,更要关注学生未来发展的潜力和可能性。


其三,评价要看见每一个学生。我们要聚焦“每个孩子”,相信每个孩子都具备潜在的天赋,所以一个都不能少;要承认每个孩子的天赋是不同的,所以评价要充分尊重个性;要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一套自我认识世界的方式,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学习路径与节奏,所以教育需要选择与等待。


其四,教育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实现与社会发展的高度契合。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拥有应对未来时代的核心素养,学生评价同样要聚焦“为未来、向未来、创未来”的素养导向,以主动作为的“前瞻”积极应对未来发展的“多变”。


2. 确立评价原则:以评价连接学生的成长路线


其一,淡化测量,强化驱动功能。我们淡化评价的测量功能,强化其驱动生长的功能,将评价从测量学生的成绩转变为学生的学习指南。在此基础上,我们明确了形成性评价的三个关键过程:清楚学习者当下在哪里、确定学习者要去哪里、决定如何去那里,把评价的过程转变成学生自我认知、自我发现、自主选择、自我管理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学生自主成长。


其二,淡化一次性评价,强化全过程评价。我们提出要将评价融入每一个教育现场,强调全过程评价,将每一次评价连接为成长路线。基于此,我们针对不同阶段的学习设置不同的评价量表,学生能够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诊断,并确定下一阶段需要改进的目标,实施自我调控策略;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各阶段的评价反馈,及时调整、确定新的评价要求。


其三,淡化教师权威,强化学生自我评价。我们提出要聚焦核心素养实现师生共同评价,淡化权威、淡化竞争,将面对面的评价变为自主生长的肩并肩的评价,教师和学生成为评价量规的共同制定者,师生、生生交互成为学习的合作者。现有的元认知和动机研究表明,激活学生、让学生做自己学习的主人是推动其有效学习并且持续进取的有效方式。只有让学生在自我成长内驱力的召唤下建构起自我的内在评价体系,真正意识到是“我在成长、我要成长”,而非和别人比较,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3. 建设评价体系:以网格化排布覆盖全方位全过程成长


我校在多年的评价改革实践中,形成了可见型、网格化的学生评价体系,其中包括学业评价、综合素质评价、学习力生长评价等,内容涵盖学生的综合素养、社会情感、学业成绩和学习能力等方面,覆盖从全体到个体学生的全过程成长,关注从正确价值观到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全面发展。在评价中,既有学生作为主体的自我评价,也有教师、同学、家长等的互动参与。与此同时,为了让评价促进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成长,我们将“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作为学生评价实施与深化的策略,构建了深化学生评价的具体推进路径。






改进评价内容:描画学生自主成长的个性化路径


1. 素养导向:从关注学业转向全面发展


(1)在评优中淡化学业成绩


2004年,学校将以学业成绩为主要衡量指标的“三好学生”评价变革为“阳光少年”“风采少年”两项综合性素质的评选,重点关注学生的品行和素养。“阳光少年”的评选对象是综合性人才,要求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有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有较强的与人合作能力,能为班级、学校和社会做出一定贡献。“风采少年”的评选对象是学生干部,要求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活动能力,能正确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有正义感,不计个人得失等。


(2)在个性成长中引导全面发展


为鼓励学生发展个性优势、建立自信,我们创造性地开发了由学生结合自己个性特长自主申报的单项奖系列评选活动。无论是学习、工作、生活、文体、兴趣等任何一方面,只要是值得推崇的,学生都可以通过自荐、推荐和作品展示等方式参与单项奖的评选,甚至奖项的名称也可以自主拟定。


自主评价呈现如下一些特点。首先是学生依照评选流程自主定制成长路径。评价分设申报、实施、评估三个阶段,学期初由学生根据评价标准自主申请,继而在整个学期中根据目标坚持实施,最后进行评估。其次是家长参与过程见证。在评价过程中学生邀请家长全程参与,让父母成为其“成长合伙人”与“梦想助力者”。再次是表彰形式引领全面发展。我们将学生自主申报的单项奖归为五大类别:品行类、艺术类、体育类、学习类、工作类,让学生每个学期都有自己不同的目标,避免学生重复申报某奖项而带来的兴趣缺失及资源分布不均。不同类别的奖项对应不同颜色的奖章,五个奖章正好拼成完整的校标图形。如果要集齐五个奖章,学生就要向全面发展努力。


(3)在目标导向上注重品格完善


在项目类评价体系中,我们根据学生不同年龄层次设计了不同的评价维度和目标要求,学生比对评价标准便能了解自己在该项目中的完成(提高)情况,将上一层级的目标作为一个台阶,从而明确努力方向。例如:学校在设计学生义工活动评价维度表时,突出了不同年段的目标变化,要求学生从参与情况、参与态度和交流合作三个维度进行自我评价和改进。在“参与态度”维度,七年级突显“能主动参加社会义工活动,能按时完成指定任务,保证服务质量”;八年级则在“主动参加社会义工活动”之外,强调能具备吃苦耐劳、奉献自我的志愿者精神,保证服务质量,即使遇到艰苦环境或恶劣天气,也能努力克服困难,圆满完成任务;九年级更重视将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志愿者精神不断内化,成为自己学习和生活的一种常态。这样的分层设计维度更侧重过程中的引导和促进,也能让评价唤醒学生内心的自觉,成为进取的力量。


2. 学业发展:从关注评定转向诊断反馈


针对学生学业评价,我们借用大数据、技术工具等,对整体进行系统分析,对个体进行精准研判,为教师改进教学、学生学会学习提供有力支撑。


(1)对整体成绩进行数据化诊断


我们从2010年开始研究纸笔测试,发现纸笔测试的功能被窄化,其评定功能被放大而诊断反馈的功能被忽视,评定过程欠科学,多以教师经验代替实证研究。于是我们启动课题“基于数据的学习分析、诊断与指导策略的研究”,通过对纸笔测试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建模、数据解释,形成面向六类不同主体对象的学情报告单,包括行政学情报告、学科学情报告、教师学情报告、班级学情报告、学生学情报告、试卷质量报告,从而让教与学的行为可视化,为教与学的诊断、改进、指导提供精准的依据。数据诊断与分析运用范围包括学校管理、学科教学、教师备课、班级管理、学生学习、命题考查等,各类主体在此基础上开展实证研究,实施增值评价、异常点分析、补偿性教学等改进举措,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例如:学科组长或学科教师可以基于学科学情报告中对学科的宏观分析和精细分析,对全组的教学成效进行反馈,锁定各知识模块达成度高的班级;行政部门可以通过行政学情报告了解学科动态变化趋势、班级发展状态分析、学校教学质量发展趋势分析、特殊群体重点关注分析,进而反思管理措施的有效性。


(2)对个体成绩进行技术性研判


一般学校处理纸笔测试数据所呈现的总分、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等数据,是一种教师立场的群体综合分析,让教师把一群学生当作一个学生教。我们认为,面对个体的巨大差异,需要对每个学生精准把脉,进而实现个性化的诊断与指导。为此,我们开发了立足每个学生的系统性分析工具:一是全科雷达图,让学生明晰自己每一个阶段学习的短板学科;二是学习动态图,学生能清晰地看到自己一段时间内各个重要节点的变化趋势;三是学情“诊断书”,代替传统的分数成绩单,关注学情研判的具体薄弱点和行为改进点,从关注昨天学习成效的评价转向指向明天的学习发展策略;四是学习特点分析及指导手册,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特点给出具体的建议,如“刻苦型”学生的理科学习特点是学习态度认真,运用变通能力不强,思维容易混乱,给出的学习方法是侧重提炼(提炼方法、提炼基本图形、有间隔地重新做同一题直到悟透),借助网络(微信、学校网络平台智慧课堂)运用说题学习法。


(3)对学习能力进行课程化支撑


聚焦学习要素与学习效果关联性分析,我们发现影响学习的因素是多维的,包括学习行为、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等非智力的内隐品质。于是我们着手开发指向学习力提升的“学会学习课程”,形成校本化的学习诊断和指导模式。该课程聚焦学会学习内驱力、规划力、自控力三大核心素养,构建了以评价为抓手的五条推进路径。


一是以高阶整理能力为抓手,以学生整理汇编知识体系等为任务,通过学习、反思、实践、复盘、评价实现能力的螺旋上升;二是成立学生学习力研究委员会,以开发“学会学习一百问”平台为抓手,以学会学习为出发点,通过同伴互助互评的方式汇总、解答学生的真实疑问;三是开设“学会学习门诊”,开发学生学习流程图,学习力导师通过对学习流程图、学会学习个人成长档案的综合评价,给予针对性指导和后续跟踪反馈;四是以日常作业为载体,利用导师制落实基于目标达成的个性化作业指导与评价;五是从学生个体的自我评价入手,对标学会学习三大核心素养的阶段性自我提升目标,制定个体成长规划,明确个性化成长路径,实现个性化自我评价。同时将学会学习课程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保证其实施的科学性、有效性。






优化评价方式:以“深度看见”开启每个学生的动力系统


在实施学生评价时,每一种评价方式都有其“所见”和“所不见”,也没有一种评价方式能解决所有问题,即便在相对成熟的网格式评价体系里,依旧存在评价中的空白点,不能满足所有孩子被看见的需求。为此,我们通过“捕捉每一点、每一刻、每一步的微光”的散点性评价填充网格间隙,深度看见学生的闪光点,由此启动学生的动力系统,引导他们突破自我的每一步。


第一,看见学生的每一点。为了发现学生身上尚未被发现的品质和优点,班主任设计了班级“点赞评价”,通过主题点赞、花样点赞、不同主体点赞,挖掘学生自身未曾觉察的美,借助外力打开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行动系统。因为被鼓励和被看见,所以使得学生处于不断改进的状态;因为去鼓励和去看见,所以使得学生自己也处于一种积极开放的状态,这两种交相呼应的状态让生命向上的潜能得以唤醒和激发。“看见每一点”的散点评价补足了自我发现类评价的缺失。


第二,看见学生的每一刻。有的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努力,却缺乏持续的韧性。“看见每一刻”的散点评价便是捕捉学生偶然绽放的高光时刻,即便是短暂的、不经意的闪光也能被看见,从而把点滴变成持续。例如: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校特地购置了两个扭蛋机,制定了“扭蛋机公约”,以微评价对学习效果进行即时反馈。即任课教师、班主任每月各获得5枚“乾坤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积极参与度、作业优秀或进步、自主有效学习、有效质疑、突破自我局限、家长登记情况、晚自习加油站或补弱情况等具有典型正能量的行为表现,即时发放“乾坤币”奖励学生,让学生通过小小的努力获得惊喜。


第三,看见学生的每一步。能在学业上时时获得正向反馈的毕竟是少部分学生。对于那些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最大的进步是自我突破。“看见每一步”的散点评价是引导学生针对学业上的空白点,换个角度看自己的成功。我们设置了“成功挑战者”评价机制,鼓励学生设定行为层面的小目标,如坚持每天完成作业、每周做一次知识点梳理等,只要达到一个节点就是挑战成功。这样相当于降低任务难度、化繁为简,但是一个节点就是一步成功,教师会根据学生到达的每一步进行奖励,坚持的时间越长奖励也随之升级,从而让每个孩子都可以看见自己学业上的成功。



(本文作者系浙江省温州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校长




11期文章回顾
 


杨浪浪丨为学生重塑人生起跑线

褚新红丨以“融慧教育”奠基未来:立德树人的校本实践

李凌艳  张志红丨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成长:打通教育评价改革的“最后一公里”

王   烽丨开展学生评价要把握好“度”

张   丰  马海燕丨浙江:构建以校为本的小学生综合评价体系

程福蒙  刘作建丨山东烟台:以初中学生综合评价改革推进“五育并举”


文章来源:

《中小学管理》2022年第11期 · 本刊视点

文章编辑:谢建华

微信编辑:黄子珂

微信设计:新媒体运营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黄 慧 || 评价的力量:建构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系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