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启观察 86 || 走出英才教育的认识误区
导读
本文指出了有关英才教育、英才儿童的几个认识误区。走出误区,将有助于推进我国英才教育的政策进程与实践进程。对于英才教育,中外都存在许多认识误区,即便在英才教育最为发达的美国也是如此。对于英才教育的模糊认识与错误认识都属于认识误区,这些都会阻碍英才教育的健康发展。走出这些认识误区,将有助于推进我国英才教育的政策进程与实践进程。
认识误区一:英才儿童完美无缺
英才儿童(神童)并非完美无缺。英才儿童有突出的优点,如记忆力强、注意力集中、想象力丰富、思维能力强、学得好学得快还学得轻松等。但是英才儿童也有突出的缺点,如有些英才儿童骄傲自负,自以为无所不知;有些英才儿童不顾及他人感受,说话尖酸刻薄,有攻击性,对成年人包括老师和长辈不够尊重;还有些英才儿童非常敏感,常常反应过度;等等。在教育中,不能把英才儿童神秘化,更不能“神化”,应该长善救失,尤其应该关注英才儿童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认识误区二:英才儿童无师自通
人们往往认为,英才儿童聪明无比、自学能力强,在无人指导、无人教育的情况下也能取得好成绩。因此,在班级教学中,教师主要关注大部分学生和小部分学习困难学生就可以了,对于英才儿童没有必要关注,他们自己就可以把学习完全搞定。其实不然,英才儿童在智力因素方面有着特殊的教育需求,在非智力因素方面也存在许多不足。如果没有教师的因材施教,那么英才儿童可能会失去学习动力,他们的潜能很难得到充分挖掘。另外,除教师指导外,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有利于英才儿童的社会化成长。
认识误区三:英才儿童成绩优异
人们总是把“神童”与“神奇的好成绩”“不可思议的高分”联系在一起。的确,有的英才儿童学习成绩很好,甚至一骑绝尘。但是,也有一些天赋很高的英才儿童成绩并不好,甚至还很差,何以如此?问题不是出在学习能力上,而是出在学习动力上。当英才儿童无心向学时,他们并不能轻而易举地取得好成绩。在与同龄人一起上课时,由于教学难度缺乏挑战性,英才儿童会感到无聊并滋生厌倦,进而丧失学习兴趣、养成不良学习习惯,甚至干扰同学听课和教师讲课。教师往往会因此批评英才儿童,使得他们产生挫折感和抵触情绪,最后导致学业成绩下降。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那些学习成绩不好但特别聪明的孩子,要把因材施教进行到底,让包括英才儿童在内的每一个学生都接受适合的教育。
认识误区四:英才儿童讨老师喜欢
孟子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人生三大乐趣之一,体现了乐教的高尚情怀。但是实际上,英才儿童并不好教,也不一定讨老师喜欢。有的英才儿童自恃天资聪慧,甚至看不起任教老师的解题能力与智商水平;有的英才儿童好奇心强,不时问老师一些高难度问题,让老师不会回答而陷入难堪之境;有的英才儿童由于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发展不平衡,会出现一些心理偏差与问题行为,老师教起来会更加困难。因此,教师对于英才儿童要更加包容、更有耐心。
认识误区五:英才儿童受同学欢迎
人们往往认为,英才儿童在同龄人中总是很受欢迎,实际上恰恰相反。同龄的同学们对英才儿童有着“羡慕嫉妒恨”相互交织的复杂态度,往往排斥他们,这种情况在中学时期尤为显著。英才儿童在智力上卓尔不群,是学生中的极少数,他们喜欢与自己智力水平相当的高年级学生交往,而不喜欢与同龄人交往;常常特立独行,不合群,比较孤独孤立,甚至会成为同学眼中的“怪物”。英才儿童对于外部环境比较敏感,而同龄人的不欢迎态度又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孤独感,这让他们的学校时光不是在快乐中度过的,而是在煎熬中度过的。
认识误区六:英才儿童在学习上帮助同学可使双方受益
有些英才儿童学习成绩优异,老师就把他们树立为全班同学的“榜样”,并让他们去帮扶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种助人为乐的好做法。其实不然,这种做法对双方都没有益处。英才儿童如果习惯了帮扶他人的学习,就会自视甚高,从而降低自己的动机水平与自我期待,不想再学习新的知识、难度更大的知识,不利于潜能的发挥。英才儿童只有在与自己智力水平相当的同伴互动中才能受益。而被帮扶的学生尽管受到了帮扶并提升了学业成绩,但是“被同学帮扶”本身并不能提升普通学生的自信心,反而会导致较低的自尊水平。
此外,人们对英才教育还有两大认识误区:其一,认为英才教育只有“英才班”这样一种较为激进的加速模式,实际上有多种形式;其二,认为英才教育有违教育公平,实际上英才教育是因材施教、差异性公平的具体体现,是更高水平的教育公平。对此,本专栏在之前文章中已有论述(详见2022年第11期、第12期),这里不再重复。
相关文章推荐↓
文章来源:
《中小学管理》2023年第2期 · 宏启观察
文章编辑:崔若峰
微信编辑:黄子珂
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连续九次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17次居人大《中小学学校管理》年度全文转载量榜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