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收藏控 | 田野中国系列丛书

社会学之思 社会学之思 2023-03-21




羡慕嫉妒恨

一个关于财富观的人类学研究

  

张慧 /著

2016年5月出版

嫉妒的产生,往往被认为是基于一种“被剥夺”。也就是别人剥夺了自己本该有的某种东西。而这种被剥夺也许源于一种“自己也可以获得”的假象、“别人就不该有”的愤怒、或者在有限条件限制下“有你没我”的无法共赢。 

对于嫉妒的本土形式——“眼红”以及“红眼病”的讨论曾经在1980年代占据了报纸头条,近年来“羡慕的嫉妒恨”又成为了流行词汇。本书从对“红眼病”、“仇富心态”的文本分析,到华北A村近一年的田野调查,试图把“羡慕”、“嫉妒”、“恨”作为理解“暴富”、“财富不平等”和“开矿纠纷”等社会现象的切入点,进而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道德文化机制,一方面由此探讨乡土社会嫉妒的发生、控制及消解机制, 另一方面则试图对与由财富快速积累而引发的急剧社会变迁作更为深入的人类学解读。




物以载志

中国第一座水电站的历史人类学考察(1910~2012)


赵晓荣  /著

2016年5月出版

本书以“深描”的物的历史民族志叙事,透过中国第一座水电站石龙坝在百年历史进程中社会生命的载浮载沉,探究在长时段的物质文化实践中大社会的结构变迁、工厂的转型和工人个体命运之间交织互动的复杂关系,深入体察工人群体在卷入现代化洪流中的际遇、认知、渴求、阵痛与选择,从中洞见物象流变背后的心志。本书不仅是对物象变迁的人类学学理剖析,还包含了作者的社会关怀,这是本书研究的内在冲动和主要旨趣。




从“派系结构”到“关系共同体”

基于某国有中小改制企业组织领导“关系”变迁的案例研究


沈毅 /著 

2016年5月出版 

在已有的华人组织领导研究中,关于“关系”及“差序格局”的热点探讨正在悄然兴起,但已有的跨文化视角与本土化视角均相对忽略了华人组织中“关系”运行的体制性背景,从而可能对“关系”运行的不同结构形态及其实质性后果缺乏关注。

本书对某国有改制企业三十年发展历程进行了拓展个案分析,该个案尽管不能代表中国社会或企业组织三十年来的整体转型,但其类型学的比较意义是相当明显的。在不同体制背景下促成的“派系结构”或“关系共同体”之组织结构形态,表明了“关系”实践对于组织绩效的正负双向性,也体现了以组织领导者为中心的“差序格局”所可能形成的不同组织后果。无论如何,组织领导的私人“关系”实践始终构成了对规范组织制度的某种实质性替代,即如“关系共同体”中所潜藏的个人“关系”领导常常难以转向长远发展的企业科层制度,这可能也是本土“关系”理论区别于社会资本理论而得以拓展的重要依据。



乡村工业污染的社会机制研究  

顾金土 /著

2016年4月出版

工业污染纠纷研究是环境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领域。本书以东部地区的三个案例为基础,运用社会机制理论分析了污染企业、周边居民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和行动策略,阐述了场域中社会主体的权利、利益和符号资源等结构要素主导乡村工业污染纠纷的生发逻辑,得出“赋予基层群众环境权利是实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转型的关键”之结论。




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困境、政策及实务研究

赋权式融入视角  


刘建娥 /著

2015年5月出版

本书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检视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影响因素;此外,研究还采用社区社会工作的实务方法,依托社区社工组织,开展流动青少年抗逆力项目研究。研究发现,农民工的融入需求已发生很大变化,而这正是我国城市民主政治建设与社会建设的重要契机。今后应积极构建以组织建设为核心、制度建设为保障、民生建设为根本、文化建设为条件的农民工政治融入的政策路径。



流动生计与社会变迁

云南少数民族区域调查


王云仙 赵群 /主编

2014年11月出版

本书是基于云南昆曼公路沿线及其辐射的少数民族村庄的多次调研而进行的研究,阐述了中国在全球化生产和贸易大背景下,人们自主或被迫的流动如何影响和改变少数民族妇女和男人的生计、生活、身份,进而影响社会关系和文化认同的变迁。流动既是生计的策略和能力,也能呈现社会关系变化的过程。本书试图对与流动相关的社会服务、土地利用的变化、边境贸易与旅游、民族文化发展与传承等方面提出政策分析和建议。 



从农民到市民

乡城移民家庭的城市融入之路


胡书芝 /著 

2014年10月出版

本书在描述乡城移民家庭城市融入状况的基础上,考察了制度环境、迁移意愿及方式与乡城移民家庭城市融入的关联;提出移民家庭的城市融入水平相对较高,且呈现进城时间的阶段性差异和进城地点的区域性差异,土地、城市住房等制度性因素,及家庭迁移意愿、迁移方式等主体性因素影响了移民家庭的城市融入状态。




熟人社会是如何可能的

乡土社会的人情与人情秩序


宋丽娜 /著

2014年9月出版

这是一个关于农村社会基础秩序研究的作品,人情是表达的载体,村庄社会结构是论证的视角,熟人社会是实践的场域。本书试图以农村社会的人情和人情秩序为例来探讨熟人社会的性质,所回应的问题是,熟人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本书以经验研究为基础,综合运用个案分析法、区域比较法、社会统计学方法,建构并论证了一个新的理论模型。 通过对人情进行社会机制分析,由此回应熟人社会如何可能的问题。



农民自杀研究


刘燕舞 /著

2014年8月出版

本书致力于揭示中国农民自杀现象在不同社会类型、不同区域以及不同时间段中的差异性分布及其机理,并试图走出经典理论中结构与行动在自杀研究领域毒瘤般的分裂性困境。书中主要有如下发现:中国农民自杀现象存在类型化与空间化的典型特征;农民自杀是社会结构与自杀行动两者互构共变的产物;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农村老年人自杀渐趋严重,预计未来10~20年内,中国农村老年人自杀潮将加剧。



返乡农民工研究

一个生命历程的视角


张世勇 /著

2013年12月出版

中国农民工的流动包括在流入地定居、循环流动和向流出地回流三种态势。然而,长期以来,如何促使农民工城市化和市民化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返乡农民工群体却被忽视了。本书通过深入调查湖南省沅江镇80余位农民工的“打工-返乡”生活史为依据,开辟了农民工研究的新视域,呈现给读者的是进城农民工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徘徊与挣扎的生命历程。




社会资本与多元化贫困治理

来自逢街的研究  


刘敏 /著

2013年8月出版

本书属于理论导向的政策研究,既有生动翔实的一手实证调查资料,又有深度前瞻的理论与政策研究,对传统城市减贫政策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反思,从投资社会资本与创新协同治理的角度对未来社会政策变革方向进行了展望,对当前中国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创新具有理论与政策参考意义。



地根政治

江镇地权纠纷研究

(1998—2010)


郭亮 /著

2013年5月出版

“地”者,土地也,“根”者,农民之命根也。“地根政治”一词所要彰显的是中国农地制度转型期各种土地占有规则的混乱,以及由此而衍生的各种利益争夺与博弈活动。历史与现实、法律与情理、国家与农民、集体与个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等各种关系的镶嵌与纠缠,在本书中都得到了深度呈现。




“失组织”城市贫民的生存行动


陈云 /著

2013年1月出版

本书在城市保障性制度的基层实践与“失组织”城市贫民之行动回应的互动关系中,深入描绘与揭示这一特殊群体生存行动的基本特点、行动效果及行动逻辑;并在此基础上,对他们“为什么不采取群体式抗争行动”和他们的“生存抗争具有怎样的独特性”这两个问题进行回答,以期作为当前中国底层社会研究的一个有益补充。



产权的文化视野

雨山村的集体、社群与土地  


胡亮 /著

2012年12月出版

本书从地方习惯权利的视角出发来分析雨山村的土地所有权。作者认为,现有农村土地所有权是一个多元结构,可以分解为实质上的所有权、名义上的所有权以及实际上的经营权三个层面,并分别对应于国家、集体及农户三个权利主体。作者同样认为,为了争取土地权利,人们会利用诸如神话、传说、地景、互惠与义务等地方文化观念,合法化“集体”、“本村人”、“大姓”等各个社群的权利。




莲花落

华北满铁调查村落的人类学再研究  


兰林友 /著

2012年5月出版

本书通过运用满铁(日本满铁调查株式会社的简称)调查资料,结合田野工作素材,在政治人类学的概念框架下,开展多点民族志实践,对70年前满铁调查过的一些华北村落进行追踪调查人类学再研究。在考察华北村落性质,探寻历史变迁轨迹,探索村落发展路径,洞察村落领袖的类型、参政动机、治理行为特征的基础上,就村落宗族组织与村落政治的内在逻辑关联进行深度研究,并与黄宗智、杜赞奇的华北宗族解说展开学术对话。



“谋地型乡村精英”的生成

巨变中的农地产权制度研究


臧得顺 /著

2011年12月出版 

地权问题是中国农村社会的基本问题,也是研究中国“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该书作者深入探讨了中国农地产权的本质、特征以及改革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作者借鉴了“关系产权”的视角,透视了地权中的社会关系,提出了“关系地权”、“谋地型乡村精英”等概念,以此作为分析当代中国农村农地产权变革的革新框架。



族群的演进博弈

中国图瓦人研究


关丙胜 /著

2011年6月出版


作者透过演进博弈理论解释了中国图瓦人的基本社会文化面相,并以此说明演进博弈是族群发展的基本途径,因此也是人类族群性的一部分。读本书时,我们可以时时想着自己生活经验中的种种结构、规范,以及自己对它们的依循与背离(抉择),如此再艰深复杂的理论也将变得十分简易。毕竟,复杂的是人类社会,而非学术理论。



待出版:

分利秩序 :鸽镇的项目运作与乡村治理(2007-2013)

李祖佩 /著

本研究以一个南部乡镇为田野研究单位,以该镇近年来涉农项目的运作实践为研究对象,以项目运作导引的利益分配为分析切入点,呈现和理解当前项目下乡背景下中国乡村治理的基本逻辑,并进而审视和反思当前资源再分配中的国家治理问题。研究发现,项目输入到乡村的过程,也是基层社会中分利秩序的形成、固化和影响彰显的过程。基层政府(组织)的自利性、地方势力的逐利性和农民趋利性是主导当前分利秩序三大要素。研究发现,分利秩序主导下,国家税费汲取时期形塑的乡村治理逻辑逐渐瓦解,但新的适应当前形势的有效治理机制又没有及时生成,乡村社会的治理出现了系统性变革,具体表现在乡村治理结构的特殊主义逻辑、乡村治理空间的碎片化以及乡村治理面向的外向化。


参与式发展干预中的权力与制度    

毛绵逵  /著

本研究旨在考察引入参与式发展干预后,各权力主体参与程度的变化对权力主体之间权力关系和权力结构的影响。在研究方法上,以人文主义方法论为指导,采用过程-事件分析、案例分析、归纳(induction)推理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对G省山乡的参与式发展干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定性研究。全文以结构冲突论的视角贯穿始终,从权力和制度两个主要分析视角入手,结合理论综述和案例分析,重点阐述了五方面的内容,分别是:(1)关于参与式发展干预的理论综述和实践;(2)参与式发展干预中的多中心制度结构;(3)参与式发展干预中的多中心权力结构;(4)参与式发展干预中权力的话语表达;(5)参与式发展干预中的非匀质性信息对称与权力结构均衡。 


换花草:占里人口文化的环境人类学解读

沈洁 /著

贵州省从江县占里村,一个位于大山深处,在地图也未必找得到的小村落,却创造了一个人口发展史上的奇迹:300年人口不增不减,本书通过对享有“中国人口文化第一村”和“中国计划生育第一村”美誉的占里村进行人类学调查和研究,探寻其控制人口的秘方。本书以民族志手法阐述占里村民在当地生态环境中的位置、人口与环境间的相互适应发展的过程、自然和社会环境对村落社会组织的影响、文化机制在人口控制的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国家行政构建和经济发展对当地文化的影响等等,论证人口与环境之间并非只是简单地相互制约,人口问题,亦或是环境问题并非是孤立的存在,二者间存在有机的联系,其关键就在于文化的调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