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 |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20辑)》
内容简介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作者系长期从事社会工作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学者和专家,他们深入实际,调查并总结社会工作宏观与微观的实践经验,推动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论文不仅代表了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的最高水平,也体现了社会工作教育者、实践者和研究者的现实关怀,而且对于推动中国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促进新时期社会政策与社会治理的理论与实践模式的探索、提高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和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本辑刊登了几篇与社会工作制度、学科体系及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相关的文章。洪佩等分析了戒毒康复人员被形塑的道德污名和被建构的风险污名。赵芳等研究发现,儿童虐待媒体报道给社会工作专业介入带来了消极影响。刘莉和何雪松的文章、施旦旦和侯利文的文章从不同方向讨论了建立整合的社会工作范式的议题。杨琨和彭华民的研究发现,农民工对政府承担福利责任的认同度较低,可以为政府福利责任范围的界定提供参考。姚进忠指出,与西方家庭抗逆力的激进思维不同,中国家庭抗逆力在本土呈现一种中庸形态。张洋勇通过为期四年的行动研究探究了社会工作者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的过程和行动策略。王晔安等指出,资深社会工作者的离职意愿源于他们的期待与专业环境的多重不匹配,进而指出了专业支持的重要性。王春霞和吴婧对近代人类学者于式玉的边疆社会工作实践与研究做了介绍。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20辑)
ISBN:978-7-5201-9435-8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 编;王思斌 主编
2021年12月出版
目录/contents
迈向整合范式的社会工作:超越科学与艺术范式之争
刘莉 何雪松
成己—知人—成务:整全取向的社会工作实践智慧
施旦旦 侯利文
文化分类与制度区隔:社会边缘群体污名形成的双重逻辑
洪佩 邓泉洋 费梅苹
儿童虐待的媒体建构及对社会工作专业介入的影响——基于对2009~2020年网络媒体报道的内容分析
赵芳 谢颖 杨馥榕
农民工对政府福利责任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适度普惠社会福利数据库
杨琨 彭华民
激进抑或中庸:家庭抗逆力的属性争论与本土延展
姚进忠
社会工作者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一项民办社工机构的行动研究
张洋勇
"高开低走":资深社会工作者的行业离职因素和路径
王晔安 郑广怀 刘海娟
近代人类学者于式玉的边疆社会工作实践与研究
王春霞 吴婧
作为助人科学与艺术的社会工作,在中国大陆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引发了较多的争议(何雪松,2017:203~213),出现诸如“专业化”与“去专业化”(雷杰,2014)、“西方化”与“本土化”(范明林、徐迎春,2007)等不同话语体系的争辩,这些争辩都指向移植西方脉络、指涉实践属性的社会工作理论无法很好地回应本土社会工作发展的议题,亦即以实践为基础的理论走向与实践的分割和不匹配(侯利文、徐永祥,2018)。
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割裂,指向社会工作是一门艺术还是科学的传统争论,而实践智慧(practice wisdom)则被视为是弥合争议的重要桥梁。萨姆森(Samson)就指出作为艺术和科学的实践智慧,可以有效连接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也是提供有效社会工作实践的关键(Samson,2015)。社会工作的与众不同不在于它的跨学科性质,也不在于其强调人在环境中的重要性,而是其无可替代的实践智慧(Chu & Tsui,2008)。重提“实践智慧”既符合中国社会的智识传统,也有利于建立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在地性和自主性。尽管证据为本的实践,有利于强化社会工作的科学性,但它也遮蔽了实践智慧在具体情境下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实践智慧对建构理论的重要意义是必要的,这是建构中国社会工作理论的一个重要路径(何雪松,2017:203~213)。
实践智慧来自社会工作的实践属性和“艺术和局势的判断”,这种“艺术和局势的判断”源于社会工作的实践本质上是一种情境化的实践,它要求实践者运用专业判断来决定做什么和何时做,实践者必须考虑地点、实践等具体情境,也必须考虑他们的个人经验和自我知识以及与情景的互动。帕顿(Parton)认为社工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最重要特点之一在于社工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其本质上具有模糊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而这种人与情境的独特性、模糊性使社会工作者在面对个人、团体与社区时除了基本技能之外,由于服务对象的不同,每次的服务过程都有其独特性,这与艺术本质相同,也使实践智慧远远超过纯粹性知识的范围,具有了方法论的价值(Parton,2000)。奥沙列文(O'Sullivan)指出,实践智慧需要相当的知识储备,以及社会工作者应当创造性、直觉性地运用实践知识(O'Sullivan,2005)。还有学者指出,实践智慧是在综合运用实证研究、理论,以及在直接实践的过程中来理解生活的复杂性,并且实践者将实践智慧与知识生产联系起来,包含了基于个人对于情境的主观体验,将社会工作理论、准则融入行动过程,以及实践者在干预过程的情境反馈中学习,以促进知识生产的过程(Klein & Bloom,1995)。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能够感知问题,通过良好学习的行为模式迅速做出反应,综合孤立的数据元素,绕过理性分析和深入思考,与自己的直觉形成交流(Isenberg,1989:97-98)。德瓦恩(Dewane)则进一步具体指出,技能卓越的实践不仅包括个体通过培训、教育、干预技术所获得的,还包含蕴含生活经验和信念系统的“自我”的反身性运用(Dewane,2006),即实践智慧是一种通过个人的反思和内省而获得的知识类型。当然更进一步,在社会工作中,实践智慧不仅是分析经验的智慧,也是以礼貌、善良、体贴、慈悲、仁爱为特征的智慧或品质,必须通过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这两个主体间的接触来培养(Cheung,2017)。如此使实践智慧除了兼具科学与艺术的双重知识面向,还深具道德意涵。
梳理以上研究可以发现,实践智慧基于又超越纯粹社会工作理论知识的范畴,成为重构社会工作知识样态,探索本土化知识生产的重要切入口。目前,国内社会工作学界虽然意识到实践智慧的重要性,并对“社会工作实践知识的意涵和发展路径”(王海洋,2016)、“社会工作实践智慧的生成与运用”(马志强、许鸿宇,2020)等议题进行了富有启发性的学术探讨。但总体而言,实践智慧的本质内涵有待展开且亟须辨识,尤其是回归到哲学层面进行探讨释义,更重要的是在社会工作教育和实践中,实践智慧到底应该怎么产生仍有待进一步明确与释疑。由此,本文在现象学视域下考察实践智慧的哲学谱系,即实践智慧在哲学上的概念释义(是什么),然后从行动研究的视角来辨析实践智慧应该如何产生(怎么做),最后提出整全取向的实践智慧的知识体系,继而尝试建构社会工作实践智慧的生成路径与研究理路。
摘自
《成己—知人—成务:整全取向的社会工作实践智慧》有删节
欲了解详情或购买
保存图片打开淘宝扫一扫
体验陪跑文化
扫码加入社群↓↓↓
策划:wyb
编辑:cyj
审校:myx
封面:photo by jarmoluk on 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