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生习作 | 五月读书报告之一:信而行之

中学实验班 辛庄师范 2022-06-08

【明雨老师】:


又收到一批孩子们的读书笔记。这段时间,与孩子们两地相隔,我和师资班同学在新校区,孩子们仍然在辛庄,再过不到两周他们就提前放暑假了。


由于新校区改建工作未完成,中学班的搬迁计划有变,有家长也对孩子平日在校的生活管理提出意见,因此教师团队有点不安和自我怀疑,结合近日招生工作,大家试图探讨:

“我们到底要把孩子带向哪里?” 

“如何让正一步一步朝着辛庄师范走来的人们更清晰,我们在去向何方?”


有这些发问,以及自我怀疑,这不是坏事。我倒很希望已有的家长和准备将孩子送来实验班的家长,都想想这两个问题。人,生而知之者少,大多是学而知之,或困而学之者。作为成人,如果善于学习的话,那么可以更好地指导未成年人。


这里,我分享一个学习方法。这个方法很简单,只是大多数人不愿意或不屑尝试。当你很想跟一位老师学习,首先要学习他的思维方式。仔细体会:遇见问题,他为何会这样考虑和处理。


把自己归零,暂时做个傻子,尝试用这个人的思维方式去重新打量我们熟悉的一切。这种方法见效非常快,我曾有深刻的体验。但我从不要求别人这么做,因为这种方法有个危险,容易被思想控制。我以前从不要求别人这么做,将来也永远不会要求别人这么做。所以,如果你将来有一天想尝试这种方法,与我无关。在这里事先郑重申明。


OK,言归正传,下面来欣赏孩子们真实的表达。


文一:

时势英雄

——《毛泽东传》读后感

学生:子儒


本书的作者是一位英国人,从很客观的角度,描绘了毛主席的一生;从一个农民的儿子,一直走到人民的领袖的路程。【评:请注意:“客观”是一位很有欺骗性的词儿,因为从来就不存在所谓的绝对客观。】


从小毛泽东就不是很“老实”,甚至与父亲意见不合时,还敢造父亲的反。性格十分的鲜明,独立。他从小打定了些古文的底子,写得一手好文章,很受老师们的喜爱和照顾,但是只要意见不和,毛泽东也不会给他们留面子,就直接提出来,甚至当众反对。


他在青年时期,就开始做一些组织民众,谋取多数人利益的一些活动,还去组织了好几起罢工的运动。最后一步一步坐到了一把手的位置上。整本书给人一种强烈的时势造英雄之感,但如果没有那么多的人才,那么多的热血的青年,也不会有时势之说。


从书中看到,不是当时所有人都是支持毛主席,崇拜毛主席的,反对他的人也是不少,在很多时候要做一些决定时,也是需要用些手段。本书呈现出了一位聪明、成功的阴谋家、政治家,他善用权谋手段,善于言语辞令。


这样看也没错,但是放在当时的情景下,救亡图存的办法是得让每一道命令出去,有行动力,有执行力。如让百姓看到政府还在闹分歧,指令的力量就不会集中,效果就会差,国家亡矣。所以从一个外国人的眼中,可能毛泽东只是一个出色的权谋家,但是在中国,他也是一位拯救了无数老百姓,拯救了一个国家的英雄豪杰啊!


【评:文末对毛的评价很有问题。何谓“拯救”?当一个人以拯救者自居的时候,那么谁来拯救他?还有,若一个人总想被拯救、被呵护,那么他永远无法自立。】


文二:

电子时代

——《人间随喜》读后感

学生:万仞


与之前读过的学问书相比,薛仁明老师的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杂谈”,有许多由事而感理的故事。行益老师说过:“中国文化是体验式的文化。”躺在躺椅上空想,想出来的理都是脱离了生活的理。有感而发,才是最为真实,最为宝贵的啊!


薛仁明老师作文十分有文气。书中有谈到一些“Lady  gaga热”之类的风气问题,言语中透露出的是惋惜,却又有一丝对未来的期盼,这与孔子有些类似。书中说:


“孔子身处春秋晚期的礼崩乐坏,而他老人家又宛若丧家之犬般奔走于列国,但我们读《论语》,却完全嗅不出半点心焦神灼,也压根感觉不到孔子的忧戚惶恐。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坦荡荡的清和老者。孔子的心中,有一个清平世界的秩序。”


置之于今日,我们需要这种态度来面对世界。但,此非等同于袖手旁观。整日窝于自己的井底,岂不可怜?


书中有一个故事:


“上回,与高中老友吃饭,他带他儿子一道前来。席间,除了用餐,他那初中刚毕业的孩子,没声没响,不插嘴,不议论,也未必听着我们说话。唯一可见者,就是始终专注玩着手机。老友感慨说:年轻一代,就是如此;除了手机、电脑,身旁世界,不闻不问,无感无趣;结果,电子用品伴随长大的这每个人,几乎都成了同一个样。发型,服装,语言,尤其是神清,都极像。有好几回,他远远望着一群年轻人身影,都以为儿子置身其中;真要近前一看,方知错认。


感同身受。我也曾视掌中小物为至宝,甚至不惜与亲人闹个天翻地覆。把最“潮”的东西视为最要紧的东西,一身暮气,浑浑噩噩。人们都在追求个性,但为了追求个性而追求个性,本就是十分滑稽、十分可笑的。整一代人若都如此,且并未有自觉之明,书中写的:“现代人强调自我,但渐渐地,却没有了自己”,便是这一代人的归宿了。


【评:心随外境所转的,不仅是玩手机的小朋友。要当家做主人,必须要有大丈夫之志。】


文三:

初夏随感

学生:子谦


又是一年五月,回首旧时,历历在目,才惊觉又是一年时间悄悄从我指缝间溜走了,不由得心下痛惜。时间一直都在流逝,但是能想起它的时候却少之又少。想起儿时,没有繁重的课业,大把闲暇的时候,却从没坚持不懈的干过什么正经事,做什么事情全凭着自己的喜好兴趣,是以学什么都是一知半解,真功夫倒是都下到那些乱七八糟的小说上了。


要坚持做自己不是很喜欢的事情、且又没有外力的压迫是件不太容易的事情。日常生活中有太多东西需要数年如一日的去坚持,有时候就咬咬牙,逼自己一下,事情也就完成了。


修为的真功夫不在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上显现,而是在最最平凡的生活中,有没有做好自己。但正是因为生活太普通平常,有些东西坚持着坚持着就渐渐荒废了。该发火还是照样发火,该懒惰懈怠还是照样懒惰懈怠,自己却不容易发觉,还能找出各样的借口给自己。


有天早上正烦躁着,无意中瞥到在镇华老师课上做的一条笔记:“信而不行,半吊子。”就像叫魂一样把自己拉回到正常状态。【评:有慧根。】成天到晚嘴上挂着天人中道,但生活中真的做到了吗?不说随时,一天中又有几刻能记起?但圣人之言又不是什么条条框框,哪又需要时刻记得,能做到是最好的。


有一天正自习,忽然感到一阵无措,这样学习正确吗,这样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小朋友有时会问我,你现在可以陪我玩吗?我说,要写作业。她又问,那大课间呢?要练书法呀。那放学以后嘛?要写文章啊。


这才恍惚反应过来,整天都被安排得满满的,时间上倒是很充实了,又有几刻留给了与自己交流呢。每天不停地输入真的好吗。若无闲事坐心头,正是人间好时节,给自己一点闲暇的时间,沉静下来,未尝不是好事。到底怎么样,才不是浪费光阴。境随心转,是一寸光阴一寸金还是需要打发消磨的什么的东西,全凭一念之间。


日日是好日。好高骛远,或流连过去,却忽略了身边每刻都是风景。


【评:方向仍不明。方向明了,可以做到事忙心不忙。】

 

文四:

触不到的刻骨铭心

学生:岑沨


从金华游学的最后一周到今天,实在是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一场指日可“待”的考试,临近期末的总结,校区的搬迁及其引发的各种事使得我不得不随时调整自己,努力把状态调整得好好的。事情总喜欢这样,不约而同的结伴涌来,给你个猝不及防,慢慢地锻炼你边走边瞧边调整的能力。想起王镇华老师讲的“七位格”和“七个阶段”,我们不但要进到正确的那个“格”里,还实在得清楚处理不同事情的不同方式。


在校区搬迁的过程中,出现了些小插曲……对我,一方面理解家长们的担心并且敬佩她们的真诚带来的勇气,另一方面,为不能同老师先行,见证校园成长感到遗憾。可转念一想,天下都何思何虑了,这还算是大事吗?都是无可无不可的事。可,与不可,都得随时,随缘;应时,应缘!也许真的只是那个天时地利人和时缘具备的时刻还没到。随之欢喜,可能才是解决的最好办法。


查令十字街84号

闲暇时间读了《查令十字街84号》这本浓情小书,也许也是因为缘分未到,这对隔海知己最终未能谋面 :


查令十字街,是伦敦的一条街,是全世界爱书人的圣地;《查令十字街84号》是一叠悠悠20载的书信集。那书信的一端,叫海莲,是一个酣畅淋漓的性情女子,一个爱书成痴、穷困潦倒的纽约编剧;另一端,叫弗兰克,是一个矜持稳重的绅士,是一位敬业寻旧书20载的谦谦君子。


1949年至1969年,长达廿年的流光与往复于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的来往信函,使得原本再乏味不过的商业往来,变成知心朋友间的畅谈问候——海莲的书单,以及不断寄给当时因战争物资短缺,仰赖配给的英国同胞的鸡蛋、火腿等食物,引起这咫尺天涯的友谊自由蔓延,他们的朋友也慢慢加入到这美妙的交流中,只是遗憾海莲本人因为经费问题终究未能踏上英国的土地,在1968年十月弗兰克病逝前与之相见。


也许还是与之前的每一个晴日上午一样,阳光将这排歪歪斜斜的二手书店的影子投到街中心,同样的房子,同样的二手书,那些尘土和一点点霉菌交织在一起的味道温暖着这个街道,只是,在这条街道上的深情的人已经不在了,那段故事也被用文字纪念成为永恒。


曾经的世界,很慢;人,也简单;情谊,由一封信开始;遗憾,一世不曾相見!


【评:“深情”二字用得好!孔子,因为深情,所以广大。】

 

文五:

同源

学生:辰耀


这是在师范的第二年末,对某些同学,是最后一月了。一晃两年,如白驹过隙。记得宿舍门口,有一幅写在瓦片上的对联,只想起前面一句:“五湖四海聚辛庄。”这冥冥中的缘分与安排,越想越觉着奇妙。


上周末,和母亲进了城。某处的街道旁种满了树,微带些凉意的风迎面拂来,带走些枯叶,那一刻像是暂停,是老树在偷偷生长。忽然想起在辛庄的那个大家庭,正如同书院的名字,共同成长。


刚来北京的时候,父亲曾问我一个问题,“何时能学出个模样?”我答道:“学习应是一辈子的事情吧。”可当时仍拘泥于书本上,常看南老师的书,将“道理”留这备用。直至最近才真正体会到,所谓的“道理”,仅是众数法门其一罢了。我开始留意于旁人的长处,不再揪着短板不放了,常常提醒自己切勿认定别人,这是近来最大的收获。


五月,真正开始认真读书,硬着头皮将“希特勒”的传记看完。读完之后,像是开了扇门,当真觉着读书是愉悦的。


纳粹与犹太,是小组研究的主题。在欧洲古老的历史中,“反犹”是一直存在的,只是在希特勒时期达到了顶峰。犹太教是不承认新约,也不认可耶稣是上帝的儿子。按照《新约》中的说法,耶稣是被犹太人钉上的十字架。所以,“反犹”包含着宗教问题。


后来到了希特勒时期,德国的经济水平很差,许多德国人没有就业机会,而大多财富又掌握在犹太人手中。当时欧洲面临经济大萧条,德国正临经济危机,但是犹太商人却不愿帮助国家政府,这使许多人对他们产生了仇恨。


在希特勒眼里,他所属的民族,雅利安人是最高贵的民族,而犹太人是最劣等的民族。其源头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简单来说,就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既然你是劣等民族,就应该被历史的进程淘汰。这种对人的认定与歧视,同时存在于日耳曼人之中。


这个群体之中只能有优等的人,对弱势群体推行了“安乐死”计划。而对犹太人呢?过分放大矛盾,又借着这个幌子,去“安内攘外”。对内,屠杀犹太人;对外,侵略扩张。用资源与生存空间使种族强大。


种族歧视与分割阶级很像,其根本是对“何为人?”没有了解。人的本质是一样的,并不是以肤色,血统划分。若单是外在条件来区别,那团结强大的日耳曼民族,也终将土崩瓦解。


【评:日本人在甲午海战之后,开始称中国人为“支那人”。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当时日本侵略军的心态,既然中国人有“民族劣根性”,那么多杀几个有什么心理负担呢?日本人曾经是中国文化的粉丝,但他们从来就没有真正懂得过中国文化的好。】

 

文六:

我的受教育史

学生:继明


记得在二零一六年的时候,因为“一个读经少年的来信”事件,大概是一个在私塾的学生写了一封信,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与困惑,多个媒体的关注,让许多人开始关注私塾教育、“在家上学”,争议很大。


由于自己的学习经历比较特殊,接触了多所私塾,作为一个局内人,我想写一点自己的感受与想法。


大概在学龄前就开始接触经典,在家里读王财贵先生的那套教材,有时会去跟着一些小组织一起读,这些小组织都是一些与佛教有关的人办的。后来上幼儿园,又请了半年假,跟着母亲到汤池的文化中心,是名气很大的净空法师办的,在那里学习的人很多。


后来上小学到二年级,彻底退出体制内学校,被送到北京的一所书院,封闭式学习。寄宿,家在昆明,只有寒暑假才能回家与父母见一面。学校课程很丰富,琴棋书画,武术中医,学生有二十人左右,有些问题学生,大概就是那种公立学校的坏学生,父母带着“传统文化能净化心灵”的美好愿望送来,最终都会因为老师受不了叫家长来领走。每天有大量的时间在读经,要求背诵少量的经典。老师们尽管能力有限,但是会很认真的提前备课。上了三年。


后来转学到了西安终南山里的某一所书院,换老师换得很频繁,每月换一个,要求大量背诵,发教材,每天有规定要背多少字,每天晚上要磕大头,面对着DV机背经,填鸭式教育核心不变,只不过换了个形式,我开始怀疑、思考,我在干些什么啊?


我觉得自己在做着没有意义的事情,但是我又不知道该怎样,开始叛逆,逃课、看小说、和老师吵架。后来有一个同学要离开,正值课间,我想去送,老师不让,甚至连门口都不让去,我气不过,加上积怨,回家了。


在家里呆了半年又被送到甘肃,在被送到甘肃前,我都不知道那是怎样一个学校,连招生简章都没有看过,到了以后我发现就是个托儿所,在一所小学旁边,学生下了课就做一做作业辅导,再管一顿饭,趁着暑假还做起了快餐盒饭。我在那里天天没事干,想学习只能自学,还可惜没人能指条路,懵懵懂懂,老师还很自信的说昆明的大老远来这儿跟我学习。就这样混了半年。对什么传统文化、私塾教育彻底失望。一度的听见“国学”二字而后怕。


有许多人觉得体制内教育有问题,忿忿不平,自己办学,或者到体制外的学校,还有一个什么“在家上学联盟”,大家的出发点当然都是很好的,想亲自去办一所好学校,可效果实在不理想,甚至不如体制内。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


私以为,老师对生命的认识,直接决定了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如果老师的认识很浅,大概就会出现挂着孔子像,却读着《弟子规》这种舍本求末的现象了。没有详细的课程计划,老师之间没有沟通,各做各的,招生简章中的承诺无法兑现,浪费了学生大量的时间。且招生不应该像收容所,没有筛选,没有面试,满嘴脏话的、偷东西的,各种小混混,体制外教育就应该办的像垃圾站一样?接受那些在体制内混不下去的吗?


放动画片哄着,立条条框框的规矩,九十度鞠躬问好,玩着形式主义,没有任何意义,根本问题没有得到任何解决。大部分书院都有一些宗教的背景色彩,让一个纯真的孩子接受宗教的三观,行善就运气好,挖黄金,那是神的赐予,作恶就会遇鬼怪缠身,不得好死,现在回想,这难道不是一种对孩子的糟蹋吗?


我作为学生,有时候也会想,如果让我来办一所学校,该怎样做好?先,我自己应该是个清明透彻的人,才不会做一些本末倒置的荒唐事,才可以告诉学生,有些不同的活法,供你参考。如果自己只是个浅尝辄止的人,又能带给学生什么?不过是误人子弟罢了。其次在学科的选择应该是自由的,有多种的可能。


又如果,我成为了父亲,一定不会在他的身上放一个沉甸甸的期望,在学会做人的基础上,我会鼓励他去做自己喜欢、擅长的事情,我会与他沟通,尊重他的意见。有人说小时候想着长大,长大了又想回到童年,我不这样想,长大以后拥有更高的自由度,至少我可以自己选择了,可以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了。我觉得很好。


无论怎么样都过去了,我写下这些经历,不是想纠结在上面,而是在未来的教育怎样会更好,去避免一些很低级的问题。


以上都是一些也许并不成熟的想法,只是从一个学生的角度,说出一些自己看到过的问题。


我相信中国的教育,无论体制内外,都会越来越好。就这样。


【评:非常好!愿意写自己的故事,说明有点自信了:)】



相关阅读:

学生习作| 行路人间,直面此生的有限

教学随笔| 学生岱川:数学板块第一周随笔

学生习作| 书读万卷,反求诸己




★  辛庄师范由立品图书董事长黄明雨创办,致力于“重建大人之学”。更多信息请登录

     "一滴水“的新浪博客

       "立品图书“微信公众号

    “辛庄师范”微信公众号

★  招生咨询及报名邮箱 xzsf_school@sina.com

★  扫一扫或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