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生习作| 书读万卷,反求诸己

中学实验班 辛庄师范 2022-06-08

【编者按】


近日,教师团队就近期小学实验班招生工作开了一个会。此次招生工作历时比较长,老师们付出了很多精力,但是很值得。通过开会充分讨论,大家意识到,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学习机会。


▪ 我们要把孩子带到哪里去?

▪ 如何帮助家长建立主体,开展真正平等的合作?

▪ 如何清晰自身的主体,同时尊重他人的主体?

▪ 如何中肯地提出建议,让对方能充分接受到我们的善意?


这些都需要我们细细体会。阳明先生讲:“心要靠事来磨。”这个“磨”不是折磨,而是如何时时、事事做到“中节”,而这就是实修。实修不只是狭义的对身体下功夫,内心的清明和成熟更为重要。


给孩子们评阅作文,与此道理相通,也是一个不断“调律”的过程。孩子在成人的过程中,受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书籍的影响,开始形成自己对人生、对世界的看法,如何不偏离、不狭隘,做到“中节”,这不容易。


教育是人为,帮助孩子卡位,不是限制,而是“博之以文,约之以礼”。这个“礼”合乎“中”,就是法自然,否则就是思维和心灵的捆绑。有理(礼)有节,我们成年人首先要做到,才能对孩子有正向的影响。否则,就是以己昏昏,使人昭昭。所以,最需要学习的是我们成人,孩子的教育相对简单。


文一:

内在的哲学

学生:丹田


因为哲学小组的缘故,最近一直在读一些与哲学有关的书。西方哲学在这里占主导位置,在基督教出现之前,哲学史的建设还很灰暗,比如说,一个人认为水造就了世界,就成立了水派。认为火造就了世界,就成立了火派,这听起来未免有点可笑。但当基督教出现之后,哲学史迎来了光明的转折点,此后就愈趋成熟。这也造成了哲学与神学脱离不了的关系。


在此之后,每个学派各持己见,众说纷纭。就唯心论而言,康德认为自然世界与自己内在力量(也就是意志),都是“真实”与理性的。他所描绘的图景,是为了建立一种严谨的科学立场,又旨在解决生活的基本问题,因为我们所看到的事物都是其表象,它的本质我们是无法感觉到的。而康德的忠实学生叔本华,则认为世界是幻象,只有意志是真实的。黑格尔则觉得世界与心灵的统一,是不断自我发现的精神。一开始,这么列比读书读下来,觉得并未很多感觉,很容易陷入文字表面。


后来读梁漱溟先生的《中国文化的命运》(这本书是由其长子梁培宽先生整理所著的),该书对中西文化透彻的分析,好像使我之前的读书有了方向。虽然,梁先生主讲的是中国文化,但他有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便令人感觉一目了然。


梁先生讲中国文化为早熟文化,早就跳脱了宗教这一层面,直面上天,而这一条直面的路,名为道德。道德与宗教都是让人向善,但是一个向内,另一个则向外。中国文化直接略过了宗教这一步,所以就很好解释宗教与哲学的密切关系,以及里面的无尽麻烦。以至于启蒙运动过后,哲学反对宗教里的神秘色彩,又变成实用主义倾向。其实还是迷在其中。而这也是很多哲学家为何自身私生活混乱不堪的原因。因为无论科学还是宗教都是向外用力,先生称为人生第一态度。


反观自己,中国人是“反求诸己”向内用力,所有事情“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此谓人生第二态度。超脱于事务外,却又有所为,需尽人事。这与灵修又有所不同。有趣的是,看《大问题》里讲其他地方哲学时,非洲哲学与这种天地之观颇为相似。


如今顺应时代的大潮,我们应该做什么?最近学英语、德语有些感受,有时候陷在那个要求里面出不来,我便反问自己,为什么要学这个?为什么要为了学语言而学语言。静下来想想,便觉得没那么多为什么,所处的这个时代的多元化就在这里,其开放包容程度十分之高,外语相当于你的工具,其中并无奥秘,你必须要善用这个工具,才能把你所思所想最直接的展现。至于如何学,向外用力,参考人生第一态度便可。


【评:请注意,梁漱溟先生是他所处时代的少数派,因此读梁先生的书,可以帮助我们跳脱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来看待一些问题。但梁先生对西学的了解有限,所以有时下断语显得过于草率,因此,不要急于去认同。既然是“中”,就超越了东西,超越了内外。所谓“新儒家”,为何缺乏力量,与他们自我设定为“心性儒家”有关。人生只有一个态度,若有两个态度,那就是分裂的人格。学外语、学数学、学炒菜、学站桩,都是一个态度,即“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文二:

孔子随和

学生:含光

要说起孔子,多少人称赞的圣人,可要问孔子之学为何,真正能知晓的又有几人。圣人二字,让多少人把孔子神圣化了,让多少人离孔子远了。在这几天读了一本书《孔子随喜》,这一次,不敢说到了孔子身前,但却看清了不少,孔子不是位神仙,有血有肉,随和随喜才是真正的孔子。


乐,就可以描绘孔子,在书中,处处都可以看得见孔子的喜,我倒是觉得,孔子还是个随和之人。在孔子门中,甚至还能见到随便二字,学生质问老师的事,倒是时有发生,这倒是更能体现孔子的随和。前几日到金华学剑,道长曾说孔子也是练剑之人,一看果然如此,孔子周游列国,行走江湖,靠的就是一身的剑气,一往直前。话说孔子随和,但又气象万千,孔子之人一而二,二而一。孔子的随和似乎与世间诸人,有敬,有亲。但又似乎站在孤峰之巅,抓不着,摸不到。如此之人真是“上与星辰近,下与世间亲。”


孔子是个老人,但又像个小孩,人已老心未老,孔子为人从不怒,孔子也许也会被困扰,但从不被截住,只要一会,麻烦就不见了,就算在生死危机中,也都是随和的,孔子从来都不会有敌人,可能就是因为他这随和的心情。要说孔子完全是个小孩又不是,孔子又如同老人,他随和但又不随意,他像个老者从不发脾气,从不浮动,从不轻佻,其不动如山。


孔子很是静定,像一颗饱经风霜的树,又像一本沧桑的书,厚重,没有尽头,无比的渊博。孔子就是如此,不管是什么样子,从来都是中的,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说,孔子似乎什么都像,但又不像任何,孔子永远都走在中道之上。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就是如此,孔子行事,从不偏差,“无伐善,无施劳,不迁怒,不腻过。”但在有时孔子却是,信了疑,疑了信,很是奇怪,孔子在中道上走却会怀疑,不知孔子在疑惑什么。孔子学习为的是己,他从不是在为什么而学,只是在修己以敬。


孔子是位好学之人,时时刻刻都在学习,是为了有好心情,在孔子一生中,生活,如实生活,体会生活都是其可以不异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孔子生动,甚至骂人,但就算如此,孔子总是,随和随喜,气象万千。


话说孔子,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知识无比的渊博,但又不像一个死板的学者,其有显有隐。孔子因为他的一身反骨,才能在百家争鸣之时,开创儒家,才能气象万千。不过孔子不管疑,不管信,其始终都不偏“中”。


【评:上周五晨读,我将此文打印出来,发给大家,附上《随卦》的卦辞、彖辞和象辞,和大家聊了聊“随之义”。我们读书,很容易被作者带跑;听了一场激动人心的演讲,很容易被演讲者鼓动;人有了一定成就,也很容易自我膨胀,喜欢被众星捧月,前后有人追随。


《随卦》说:“刚来而下柔,动而说(悦)。”随和、随顺,是“外柔”之相,有亲和力,容易让大家亲近,受众人欢迎,这很好,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内刚”。


读《易经》,开智慧,要首先肯定那个够大的开始,即“乾元”,这是生命“一以贯之”的“一”。对它肯定,才能自明,自强。胡兰成谈中国文化,妙笔生花,才华过人,可他就是缺了这个最根本的刚健的精神,所以自误误人。


文中这些表达,如“孔子从来不会有敌人”、“永远走在中道上”、“是为了有好心情”、“孔子总是随和随喜,气象万千”、“一身反骨”、“开创儒家”等等,这些都过于随意。这是真的孔子么?还是我们的臆想?】

 

文三:  

手足相残

学生:子儒


朝鲜战争,美国称之为一场警察行动,开始也百般不想介入其中,但既卷进去,就脱不了身了。


一个有古老传统的高丽国,因为受西方意识形态的冲击,被北纬三十八度的那条线,硬生生地撕裂成两个国家。小小的半岛,成为了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战争就是如此的残酷,不管美国是否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残忍,突出了韩国的残忍。但就从这本书来看,同是一片土地上的兄弟,却要手足相残,而且手段还如此狠辣,让我很难理解。


这场战争是美国最不愿提及的事情之一,他们说:“我们是在错误的时间,同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斗。”这就是一场错误的战争,两方耗时三年,也都没能把半岛统一,却使得民不聊生,血流成河。战争之残酷,实是现在的我们无法想象。


最近在新闻看到叙利亚的遭遇,只能心痛,却又无力。天下一家,民胞物与,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评:这篇读后感,篇幅不长,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我做了不少修润。标题也改了,原题《天下大同》大而无当。请核对原稿,对比一下。平日读书下的功夫不够,要加油!读书,要多读那些能涵养自己精神的优秀作品,而不能流于看热闹。】

 

文四:

《黑格尔》《小逻辑》有感摘抄

学生:子儒


黑格尔的授课,在他教书时是非常受欢迎的。人们都爱听他的课,但他课讲课也很与众不同,不算常规意义上优秀的教师。以下是学生对黑格尔上课的描述:


“——起初,他的授课方式和思路我都无法适应。他筋疲力竭,闷闷不乐,坐在那里仿佛要瘫作一团。他低垂着头,边讲边不断翻动书页,在笔记中前后上下寻找着什么。他不住的清嗓子和咳嗽,每每打断正在讲的内容。每一句话都是独自用力吐出的,混乱而细碎。


——想要拥有流畅而雄辩的口才,讲演者需要完全吃透主题并牢记在心。


——但这个人却不得不从事物最深处提炼出最强大的思想。


——无法想象还有什么能比黑格尔的授课方式更为生动的表达出那些困难而艰巨的问题。”


这段描述让我都特别想去听听他的课,但他写的书,确是非常晦涩难懂。我就试着把问题提出,用他的语言来解答吧。


【评:的确,黑格尔的授课方式不是美国总统式的演讲,也不是牧师的布道,而是一种知识的生产。所以,他很费劲儿。】


中国的文化,与东方的文化。黑格尔:


“中国和印度是‘停滞的’文明,社会一旦发展到某一点便动弹不得。处于世界历史之外。”


黑格尔所说的东方世界,即中国、印度等等。


“在东方世界,只有统治者一个人才是自由的个体,所有其他人都完全缺少自由,因为他们的意志必须服从于族长、喇嘛、皇帝、法老或其他什么专制者的意志。”


“中国人的国家是基于家庭原则建立起来的。政府以皇帝所实施的家长式的管理为基础,所有其他人则自视为国家的孩子。正因如此,中国社会非常强调人要尊敬和服从父母。”


从片面上来看,他说的也不无道理。但是所谓东方文化其实是很不同的,印度文化比较注重出世的修行,而中国文化则重视在世的修行,在生活中修行。


【评:所谓“东方文化”,是以欧洲文明为中心而论的。黑格尔对中国文化的低估和蔑视,不仅影响了西方的知识分子,对当前中国的知识界也有深刻的影响。】


什么算自由?黑格尔:


“当我们不受他人胁迫或我们自然欲望的驱使,也不受社会环境的左右而有能力进行选择时,我们就是自由的。”“在思想中我是自由的,因为我不是在他者之中,而是一直仅与我自身相接触;那对我而言是我本质实在的对象是……我自身的存在。”


“一个人可以很博学,却被关在暴君的牢房里饱受煎熬;另一个人则可能对一切科学、政治和哲学一无所知,却完全自由地生活在一个热带岛屿上。”


“意识要想发展成自我意识,就必须与其他意识发生相互作用。最后,精神只有在一个合理组织起来的共同体中才能找到自由和自我理解,所以诸精神并不是偶然联系在一起的分离的原子。个体精神是一起存在的,否则就根本不存在。”


【评:比“自由”二字更饱满的是“自在”、“自明”。】


哲学的目地是什么?黑格尔:


“绝对知识,与绝对认识的学习,对真正存在之物的实际认识。‘绝对知识’并不是指关于一切事物的知识。绝对知识乃是关于世界本身的知识,而不是关于纯粹现象的知识。


换句话说,虽然之前的意识一直不得不承认自己的不完善,并努力追求超出其把握能力的更完善的认识,即试图认识‘自在之物’,但在这个过程结束时,实在将不再是不可知的‘彼岸’。意识将直接认识实在,并与之合一。再没有什么东西要去追求了,那种获得更完善认识的无休止的冲动终将得到满足。”


黑格尔给自己制定的任务颇不常。从强有力地批判康德(不只是康德,而且是所有那些从一开始就区分了认识主体与被认识对象的哲学家——这意味着自柏拉图以来的几乎所有哲学家)的认识进路开始,黑格尔发展出一种新方法。此方法就是追溯一切可能的意识形式朝着真正知识这一最终目标的发展。真正的知识并不是对实在显现的认识,而是对实在本身的认识。


【评:“哲学”的出发点是爱智慧,但发展到了后来(包括黑格尔),就是矫情。哲学家们分裂的人格,对现代人类(包括中国人)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宗教信仰。黑格尔:“对上帝的信仰为我们自身本属性的一种投射。”


【评:这很像精神病患者说的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从黑格尔开始的哲学家们,或多或少都是精神病患者。】


真理的认识。黑格尔:


“一切其他东西都是错误、朦胧、意见、趋向、任意和可消逝性;唯有绝对理念是不消逝的生命,是自知的真理并且是全部真理。”


“自然和心灵是显示绝对理念存在的不同方式,是绝对理念的不同形态。艺术和宗教则是领悟绝对理念的不同方式。”


【评:哲学家们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在追求真理。这是一种傲慢,同时是自欺。】


道德的认识。黑格尔:


“良心,它就是对它自己有了确信的精神。”


“认识的过程一方面由于接受了存在着的世界,使进入自身内,进入主观的表象和思想内,从而扬弃了理念的片面的主观性,并把这种真实有效的客观性当作它的内容,借以充实它自身的抽象确定性。另一方面,认识过程扬弃了客观世界的片面性反过来,它又将客观世界仅当作一假象,仅当作一堆偶然的事实、虚幻的形态的聚集。


它并且凭借主观的内在本性,(这本性现在被当作真实存在着的客观性)以规定并改造这聚集体。前者就是认知真理的冲力,亦即认识活动本身理念的理论活动。后者就是实现善的冲力,亦即意志或理念的实践活动。”


【评:多读《道德经》。】

 

文五:

“老要癫狂少要稳”

——《逝去的武林》读后感

学生:方达

一别金华,对“国术”油然升起了好奇。好奇的起因,或许是因为在玄同书院时,道长跟我们讲了剑道、剑诀、口诀,讲解了《逝去的武林》一书中的几篇文章,让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同时,那些文章提到的绝技、点穴、轻功让我升起了好奇心。


在教室外面书架上,绝大部分都是关于武术的书。那些书有些是旧旧的,看似武功秘籍,拿起了一两本最薄的翻看起来。其中一本是关于擒拿防身术,上面绘了许多图案,照着图比划了一两招,心里想着:以后打闹应该可以用得着。看完《逝去的武林》一书,才发现擒拿防身术乃只是“术”,真正的东西出在功夫(内功)里。而我的当时想法,现在看来也是如此幼稚,书中曾说过:武艺要教给不使性子的人,练武人都不生气。


这本书原是杂志《武魂》中的一系列文章,编者把它编在了一起,总共分成了五篇:一、李仲轩自传,二、唐门忆旧,三、尚门忆旧,四、薛门忆旧,五、李仲轩窍要谈。但往往会在一篇中穿插其他“偏题”的故事,没被固定得那么死,文章就这样像一个老人家跟你聊天一般,有时会是旧时代的故事,而有时是他的经验,东拉西扯,生动极了。让我迫不及待地看了第二遍。


《逝去的武林》我非常认真地看了两遍,第一遍是因为在作者李仲轩老爷爷讲三体式、二十四法、象形术、崩拳劈拳时,我一点都没看懂,心想第二遍,或多或少应该会懂一些。同时,也想再听一遍,武林中的礼节、规矩,和那有趣的故事。


书中讲了混元桩,八卦圈,剑的练法等,这些我多少学过一些,对我也有些指点,收获颇大。第二遍看完,没看懂的还是没看懂,但故事却又一次提点了我。就像编者徐浩峰先生所说的:“这个时代最缺得最多的就是传统中国人的‘样儿。”同样,一些武林中的礼节、规矩,也是如此。


昨天在看南怀瑾先生的文章,在谈论瑜伽时提到:“现在瑜伽在欧美很流行,洋人学了几手,到中国也大受欢迎。因为这是进口货,从外洋学来的,一定不错。所谓‘无洋不是学,有外才尊称。’将来留给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页,必定是可怜可悲的笑料。”武术也是如此,国外开始重视、关注,我们才开始寻“根”。这绝不是传统中国人的样儿,会不会是可悲的笑料,那就得看能不能寻得到“根”了。


每个人的一句话都可以成为经典,李老年近九十,一生钻研武术,他的文章中也必定有着不少做人和做事的道理。下面是让我觉得感同身受的段落:“做人最基本的是‘诚信,谦和’,要忍耐。‘老要颠狂,少要稳’,老年人死盯着规矩,小辈人就很难做到了,所以老人要豁达点、随便点,小辈人可一定要守礼仪,如此才能和睦,传承才能延续。”


反观当今社会,许多家庭因为婆媳关系处得不好,闹得不开心。代代相传?没戏了。而如知其和睦的道理,还会如此?把“我”看得小一点。和而不同,重点是“和”,特立独行,别人会觉得不和,谦和、忍耐,乃面对社会,做人的根本也。甘做中流砥柱之人,你做的是激流中屹立的坚石,绝不是造成暗流、旋涡的逆道而行者!


书中曾多次提到,李仲轩老爷爷的师傅唐维禄,唐师武功曾和太极拳大师孙禄堂相提并论,可最终孙禄堂成名成家,唐维禄被世人遗忘,李老仍念念不舍,望唐师的名能在武林后学中,能有人谈论,那便是圆了李老一桩心愿。幻想那时的武林,师徒关系堪比父子关系,这才是真正的尊师重道啊!


本书大部分是在说形意拳的拳法和功法,我都不怎么了解,所以在这儿就先不谈论这一部分了,李老师承三位形意拳大家,分别是唐维禄、尚云祥和薛颠,可他还是如此谦虚,晚辈若得一丝超人之技,即妄求在众人之面献技,惭愧不已。


“我年轻的时候,是浪得虚名,老了写文章,又是浪得虚名。我没有奇技绝招,只懂得些形意拳基本的东西,能有人愿意听,就说得多了点。”


老人家的一厢情愿。望李老的一生心血、精神能够传承。


【评:写得不错。把桩站好,把剑练好,要真学实干,才有真体会。不用羡慕别人。】

 

文六:

心道

学生:慧中


最近,在锡如老师的梅花斋学习抄经,两个小时的课下来,仍然不想停笔。这是以前写书法时少有的。有一次,上课前感觉精神不振,开始抄的前几行也有气无力,但到后面越写越顺,下课前写的几行字,比之前练的所有篇幅都流畅。下了课,人也清清爽爽,似乎摆脱了一身疲惫。后来细想,并不知如何在抄经的过程中完成了转变。这样的体验,是抄经这件事带给我的最大收获。


近来,一旦做一件事情,就不想停下。无论练琴还是读英语,过程中感觉到美妙,就不想抽离出来。反观自己坚持做这些事的过程,甚是清晰:最初,见到一幅字画,听到一曲音乐,喜爱故心向往之,开始练习。后来,形似的字和乐可以由自己创造,便满足于技艺的日益增长。现在,能从笔与纸、手指与琴键碰触的瞬间得到喜悦,只可归因于当下心神的安住。


钢琴演奏会,第一次独奏表演,不可避免地紧张。老师只有一个要求:演奏时心要定。坐上琴凳,先凝神,能感觉到手指在微微颤抖,踏板踩下去,开始第一个音,前半部分是稳的,间奏没有控制好,导致后半部分有点慌乱,结尾略匆忙,起立鞠躬,眼睛没有与观众对视。在弹奏过程中,余光瞟到一旁的摄影机,便有了杂念。所有的这些都是下台后才察觉到的。因为一上台,脑子就空了,一切都是心在做主。


想到前几天,自从老师说要把我们抄的经文拿去装裱,之后就连连写错,甚至在同一处连错两次。同样是不够安稳的心在作祟。容易紧张和思虑较多是我的软肋,也是其他特质的一体两面,刻意去抑制是没有用的,但可以通过一些事来调整,慢慢“磨”。


不过,这次演奏完走下台,没有以往那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呼吸和心跳没有加大幅度,只觉得平静。这或许印证了我的心愿,这首作品的练习并非为了一次众人前的演奏。练习本身就是一个内化的过程,进没进去只有自己知道。


有时把事情拆开来规划,反而看不到它们之间的共性。无论音乐、书画,包括“非艺术”的领域,以及一切最普通的小事,其实是同一件大事。每个行为举动,都能明心见性,无从造假。常看到“心术”和“心法”,少有人说“心道”。


如果心也有“术、法、道”之说,“心道”就是老师常讲的“用心之道”。张旭观舞剑即悟出书法之妙,摩诘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些作品永远动人,其机在此。


【评:非常好!道不远人,德在人心。用心之道,是站在人的立场来说,强调如何学习用心;而道本身在人心上的显现,即是德。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天人一贯,无非就是一个“诚”字。】

 

文七:

自由人

——《论自由》读后感

学生:万仞


这周的状态不大好,有些散漫。前几天总觉得是天气热使精神散漫了。之后渐渐意识到,只是心不静导致的心热,自己定心的功夫不够罢了。


这周只读完了一本薄薄的《论自由》。把本书分五个部分来论述自由。作者认为,自由就是: “按照我们自己的道路去追求我们自己的好处的自由。”


自由的适当区域为:“第一,意识的内向境地;第二,要求趣味和志趣的自由;第三,个人之间互相联合的自由。”而前提是“只要我们所作所为并无害与我们的同胞,就不应遭到他们的妨碍”。


作者约翰密尔的观点与卢梭可谓大相径庭,卢梭认为“公意始终是公正的”,而密尔却认为“公意是谬误的”,并且,“社会并非建筑在一种契约上面,硬要发明一种契约以便从中绎出社会义务也不会达到什么好的目的”,而卢梭却著出了《社会契约论》。


另外,书中写道:“欲望和冲动是一个完善人类的构成部分,与信赖和约束居于同等地位。”恰恰相反,欲望与冲动是人普遍拥有的,却不该是人所必须的。就如同下载时附带的垃圾软件,就如同测量数据时的误差,本是不该存在的。而把欲望与冲动减弱后,才是一个自由的人,一个完善的“人”啊。


“你需要的,远比你想象的少。”


【评:“你”是谁?“我”是谁?“他”是谁?】

 

文八:

修心


——《正见》与《佛教的见地与修道》读后感

学生:万仞

这周读完了《正见》与《佛教的见地与修道》,对佛教有了一些了解。


宗萨写书,十分容易把人带入书中。佛法初读时只觉十分高深,全是大白话,却不大能理解,而稍微理解后却发现精妙无比。例如:


密勒日巴尊者,有次去迎接他的弟子、自印度取经归来的惹琼巴,走到大草原上时,惹琼巴迎面看到师父特别高兴,师徒俩结伴回返,边走边讲,在印度见到帝洛巴尊者的情形。“以前没有传给马尔巴上师的那个法,现在已传给我了”,惹琼巴非常兴奋,觉得“我为我这个宗派做了很大的贡献了”。


密勒日巴尊者为了降伏他的傲慢心,正好地上有个牦牛角,就说:“你把这个牛角拣起来吧。”


惹琼巴说: 师父,我背着这么重的东西还拣这个牛角,这牛角没有用吧? 没用就算了,反正这个东西到处都有,你也没有什么用啊?


师父说: 你不拣啊,你不拣我拣。说着,师父就把那只牛角拣了起来。


惹琼巴背着经书继续往前走,走着走着,只见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眼看就要下冰雹了。


这时,密勒日巴尊者就把牛角放在了地上, 然后他身体就进到牛角里去了,他叫弟子也进到牛角里躲冰雹。


故事中,牛角没有变大,密勒日巴尊者也没有变小。宗萨在书中说:“密勒日巴能够进到牛角里去,因为他超越了大与小的二元对立,不受时空等次元限制。”书中写道:“对于我们这种心智被实用主义所制约的人,了解空性十分困难”,读书时,此话体会甚多。


之前对西方哲学做过一些研究,在其中发现过一些佛教中的观点。例如,贝克莱的哲学中,就存在佛家中世事无常的影子。在书中,有具体提到佛教与其他宗教与哲学的差异。


一、所有和合都无常(诸行无常)。

二、所有被二元对立污染的现象都是苦(诸漏皆苦)。

三、所有现象都没有本质(诸法无我)。

四、涅槃寂静,没有烦恼与二元对立(涅槃寂静)。


几年前,曾有过一次短期的观息体验。当时年龄尚小,不能静下心来体验,但却学会了一些打坐与消除痛苦的技巧。在去年十月行脚游学,有同学在小参时提到腿十分酸痛,我便提出了“观察痛苦”的方法。老师说,这是小乘佛法中的办法,我们应当放开心胸坦荡的走,踏踏实实走,体会体会与天地融为一体的感觉。


这次更加具体的了解了小乘、大乘与金刚乘的理念差异。书中写道:“小乘最注重个人的解脱,而根据大乘,只要动机善良、能够利益众生,那么使用任何方法都可以。小乘、大乘强调心的训练,而金刚乘则强调认识心性。”


小乘佛法最重要的戒律之一就是不偷盗,而大乘佛法更为自由,甚至允许劫富济贫之类的事件。但无论大乘、小乘亦或是金刚乘,都十分注重修行。修行,说到最后都是修心啊!


最后附上孟浩然的一句诗: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评:青少年阶段,读读哲学书籍,广泛接触宗教,是有必要的。少年立志,就是为人生确定一个发展的大方向。而所有外在的智慧,所有宗教的导师,都不及你内在那个伟大的老师。把祂请出来,让祂做主,是谓自主。】

 

文九:

告诸往而知来者

学生:继明


《论政治》一书围绕问题“人如何治理自身”展开,作者阿兰·瑞安以丰厚的学识,游刃有余的将政治书籍与史料串联起来,形成一部政治思想通史,从古希腊到今天,每个人都有各不相同的理念,百家争鸣。


最后讲到近现代,谈到当今世界的三大问题:宗教冲突、经济冲突、核武器。之前去原子城,看到老一辈非常努力的研制核弹,以及后来的朝鲜,都在开发核武器方面作了很大的功夫,但自核弹开发以来也只对日本用过,为什么还如此重视核力量?说白了就是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


当时美苏各自拥有核武,双方都有强烈的动机先发动攻击,但双方的又不足以在遭受第一次核打击之后仍有余力还击,于是建立足够的核力量,建立还击能力,形成平衡,这就是“保证互相毁灭政策”。这样也就不难理解当时的中国以及如今的朝鲜为何那么重视核弹了。


关于宗教冲突。伊拉斯谟说过:“一个民族仇恨另一个民族,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与自己不一样。”因为不一样而发生冲突,头破血流,真的值得吗?马克思主义终究不是出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阶级描绘是二元的,有产者对无产者,奴隶对自由人,而要通过暴力来改变的过程中,真的不会产生新的阶级吗?


【评:是否会出现新的阶级,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马先生的思维方式有局限,他的理论只能制造出新的问题,而不可能带来人类真正的和平。】


作者也提到环境问题,石油、战争、核武对人类生存的地方造成巨大的伤害。


在书的结尾,阿兰·瑞安说道:“未来发生的事情一定在人的意料之外。”也许是的,但应该在历史之中。

 

文十:

希腊三杰的政治学


学生:继明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是西方历史上第一部成体系的政治理论著作,主要探讨了国家的起源、本质、制度等问题。


书从家庭的管理讲起,紧接着论述了城邦制度,亚里士多德推崇自由政制,认为公民应当轮流执政,定期换人。在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如果执政者无才无能当如何?最后谈到教育的三项原则:平衡、可能、适当。


亚里士多德与他的老师柏拉图意见并不相同,在书中,亚里士多德指出《理想国》中某些制度的不合理,并提出自己的意见。例如公有制度破坏了伦常,以及公有制度所引发出来的种种问题,公有制度是否可行?财产公有就真的可以消除罪恶了吗?


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人对政治都有不同的见解,有的理想,有的务实,但无论怎样,哲学与生活,理论与实践都应该是密不可分的,否则也只是天马行空的理想主义。


【评:读了西方的政治学理论,我们就知道了为何要强调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所谓文化自信,就是建立人的根本自信,文化自觉就是人的自觉。】

 

相关阅读:

学生习作| 行路人间,直面此生的有限

教学随笔| 学生岱川:数学板块第一周随笔

学生习作| 近期读书报告汇编(女生)

学生习作| 近期读书报告汇编(男生)三

学生习作| 近期读书报告汇编(男生)四




★  辛庄师范由立品图书董事长黄明雨创办,致力于“重建大人之学”。更多信息请登录

     "一滴水“的新浪博客

       "立品图书“微信公众号

    “辛庄师范”微信公众号

★  招生咨询及报名邮箱 xzsf_school@sina.com

★  扫一扫或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