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生习作 | 行路人间,直面此生的有限

玉铉 辛庄师范 2022-06-08

【编者按】:玉铉为中学实验班学长,从黄老师创办中学班之初就入班,跟随师范成长至今。而今年夏天,她作为首届毕业生中的一员,将带着成长所得,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临近期末,要做的事情很多:数学课、小组课题、搬校区……同时处理这些工作时,隐隐有聚合的力量,把从前零零碎碎的一些想法聚起来。这个月读《西方哲学史》和一些哲学原著,其中论及的观念与背景,虽然逻辑上能接受,但情感上还比较疏远。之前学习经典,用“经史同参”的方法,比较容易进入——这个方式是否也可以用于西方经典呢?想到这儿,我不禁有些跃跃欲试。周末与子元去到国家图书馆,寻找具有同样设想的书籍用以参考。


在历史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所有难解的问题、难以承受的痛苦,不是属于某一个人的。每个个体、每个时代都像一台放映机,把全人类共同的矛盾、情感投到大幕上。在不同的文化传统探寻人生的意义,最后都不约而同地走上“超越个体”的途径。这种超越有很多层面:如“国家机器”和“一元信仰”,就是不同层次的两条路。


月末读到一篇霍韬晦先生在病中的口述信,向老友倾诉一生的感慨。霍先生师从钱穆先生,一生致力于文化传承,学生数以万计,是很可敬的。可这样一位老者,站在人生边缘回望时,却觉得一生努力没能达到期许,心力交瘁,前途渺茫。经历了百年以来文化衰弱、“新儒家”兴亡,似乎上溯千年,也找不到他一个知己。慨叹间,是深深的遗憾与不平。


读完之后,心情有些复杂。如霍先生自己说,“文化的传承是以心接引心的”。对人有足够的信心,才会对“教育”这件事有信心。


这也提醒了我们:直面生命的路并不平坦。“往圣”们从未要求后人为他们“继绝学”,更不曾给出什么允诺。选择效法前贤,是真的从心里生出向往,“效其所效”,才“行其所行”。反之,即使立的是“大志”,行的是“好事”,最后未必能过得了自己这一关。朱子早年就立志要格物穷理,半生力行于注译学问、传道授业,结果晚年大悔——做圣人所做的事情固然没错,但如果不能与自己的生命紧贴,会很辛苦。


就连“反省”,有时也会成为“合理化”的工具。反省自己,最后反省到前辈头上,文化头上,何尝不是另一种轻佻!不被认可是痛苦的,把现象看的太重,对台面上的评判太当真,容易感到失望、疲倦。


《世界是红的》一书中有一个比喻:有盖的水盆上插了一个温度计,经济学家以读数来分析变化规律;而水盆中发生了什么,他们毫不关心。我们以自己作途径,直接去探究现象下面的源头,才能生出真正的痛悔与悲心。


《易经·艮卦》:“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


他人的认肯与助援都只是助力。所以毓老才说:“我不相信轮回”。直面此生的有限,无论其他人怎么看,自己每天都前进一点。这才是不留遗憾的人生。



相关阅读:


教学随笔| 学生岱川:数学板块第一周随笔

学生习作| 近期读书报告汇编(女生)

学生习作| 近期读书报告汇编(男生)一

学生习作| 近期读书报告汇编(男生)




★  辛庄师范由立品图书董事长黄明雨创办,致力于“重建大人之学”。更多信息请登录

     "一滴水“的新浪博客

       "立品图书“微信公众号

    “辛庄师范”微信公众号

★  招生咨询及报名邮箱 xzsf_school@sina.com

★  扫一扫或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