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霖 | 中国文化的活力何在?民间教育如何突围?

中霖 辛庄师范
2024-08-23


 中国文化的活力何在?民间教育如何突围?


原标题:教学日志2020年12月17日 星期四
文/中霖 

 

昨天上午主课之后,去了一趟秦皇岛。姜超开车,姥爷同行,到当地一家国学院调研。


国学院的负责人杨义宽老师从事国学教育十几年,对培养十八岁以上的青年颇有心得。杨老师介绍了他们的课程设置,以及多年从事国学教育的经验。


我是中国文化的粉丝,但对“国学圈”不熟,所以请教杨老师,十几年来大陆民间国学教育的成果如何。


杨老师是民间国学教育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听了他的介绍,我还是很吃了一惊。


用杨老师的话来说,大陆民间国学教育,大致是受两个系统的影响,一是王财贵的读经运动,二是净空法师的《弟子规》教学,其结果是误人不浅,甚至可以用“恐怖”二字来描述。


(图片来自网络)


从小读经的孩子,不如公立学校初中毕业的孩子有活力;来他们国学院的,公立学校初中文化程度的孩子,不如高中毕业的学生有领悟力,那么,民间教育投入那么大的热情,家长抱有那么大的期待,到头来,就这样竹篮打水一场空么?


与杨老师交流之后,又与十几位青年学生交流。这批同学大多数已经在这所书院学习了三年,有从公立学校高中毕业过来的,也有初中毕业的,少数是一路读私塾过来的。同学们精神面貌还不错,对目前在国学院的学习很满意,对未来也很乐观。他们的分享给了我不少启发和鼓舞。


这两年,中国的民间教育似乎进入了漫长的冬季,如何突围?——这是我抛给杨老师的一个话题。


对此,杨老师的回答是坚守,默默耕耘,不忘初心。


我当场不好说什么,只是点头。


在回京的路上,以及回到园区的办公室,我还是大发感慨:中国文化的活力何在?学习中国文化,如果不懂得“生”,如果不能与这个时代最根本的任务相结合,那么这样学中国文化,是可疑的。


当然,我对杨义宽老师以及他们的教学实践,还是敬佩的,就如我对婺源王义平老师的双溪书院、福州张孝栋老师的南山书院怀有敬意一样。


(江西婺源 双溪书院)


但对照抗日战争期间,共产党人在陕甘宁边区开展的普通教育和干部教育,当前中国民间教育的力量太单薄了。我想,这大概与大家缺乏对历史和时局的宏观思考有关怪政府、怪体制,无益;怨天尤人,无益。说困难,我们难道有当年的共产党人困难么?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露天课堂)


在这个问题上,我很希望辛庄师范的同仁、“三年制”的同学,以及所有关注教育的朋友们深思。


何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就是!


临时翻经典,找圣人之言作指导意见,是来不及的,须从我们的内心找答案


这也算是我对“三年制”的同学尤其是三羊班的同学,布置的一道作业题吧。


期待大家的热烈讨论!



-End-





 推 荐 阅 读 


首届草原班招生简章——给高中生一条宽广的路

中霖:围绕“健全的人”开展的教育

教学随笔 | 教育难道就是为了较量么?

推荐|朴实无华的教育

中霖 | 我们成长的黄金十年



点个在看,让更多人有机会看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辛庄师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