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多少迷恋,就有多少幻灭:魔都双语学校真的那么不行吗?| 圆桌

爱娃 爸爸真棒 2020-09-14

前天刷屏的那篇《不要迷恋高大上的魔都双语学校》文章,引起了大规模吐槽。

还记得爱老师给"爸爸真棒"写的第一篇国际教育文章吗?《给孩子选择国际学校,先绕过这些大坑再说》(←点击直接阅读)

两年多过去了……然而这位作者几乎是完美掉坑。

按说,她本人复旦英语系加培生教育工作的背景,应该算是教育业内人了吧?怎么会在文章里说出这么多外行话?实在令人费解。好了,不多揣测了。

其实这位妈妈的很多观念也很有代表性,总结下来,她身上体现了不少家长的——

教育的“消费主义倾向”

家长教育的“逃避倾向”

对国际化课程的“认知偏差”

文化自信的“缺失倾向”

我们一条条来看。

教育的

“消费主义倾向”

我在给家长做择校咨询的时候发现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如果是夫妻俩一起来的,往往是妈妈们聊起要把孩子送去学费昂贵、设施漂亮的国际化学校,如数家珍,眉飞色舞;爸爸们往往略带迟疑,不置可否。

这位妈妈在文章中不无幽怨地写道:

原来双语学校漂亮的成绩单,竟然是虚幻一场”

简直是如出一辙的心态。

我越来越发现,对很多新生代不差钱的家长,特别是女性而言,让孩子去读个“国际化”学校,成为了继买爱马仕包包之后的另一条攀比链

你看她选择这所学校的理由:因为“排队清单很长”,“有名”,这简直太常见了。我见过不知道多少家长在刚刚选中学校后的“蜜月期”,简直觉得该学校天上有,地上无。万一有人提出一点学校的不足,立刻跳出来捍卫学校的尊严。唉,咱能理性一点不?

再看她对女儿小学生活满意的理由:

因为感受到女儿和同龄人的“国际范儿十足”,无论是“家长们联系紧密”、“海外夏令营”、“英文交流无障碍”、“很强的社交能力”、“漂亮的成绩单”,无一不是可以拿来满足她对“国际化教育”想象的有力佐证。

这种心理需求,跟买名牌包包有什么两样呢?无非就是满足虚荣心和获得社交货币嘛。

如果你对国际化教育的认知只停留在表面的热闹,那么最后的结果一定也是“打脸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的。

家长教育的

“逃避倾向”

我注意到一个细节,这位妈妈不小心说出了心里话:

我一直想当然地以为,这条教育路线明智而轻松,不必操心孩子的学习。”

看出重点在哪里了吗?——“轻松”。

实际上我认为这也是她会让孩子去这所双语学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一方面,幻想只要送进了双语学校,就此就获得了一个宽松的教育环境,

一方面,家长自己也可以乐得轻松。

所以她女儿的小学期间没有上过任何课外补习,最多每周一次戏剧课,还是“娱乐大于学习”的那种。然后女儿玩着玩着就毕业了,毕业以后就对接英美一流学校了,从此走向人生巅峰。

这可能吗?拜托醒一醒

我早在那篇《大坑》里就说过——

国际化教育不等于“快乐教育”!

家长们也别以为公立教育就是火坑,

国际化学校就是天堂!

举个例子,看上去最“自由散漫轻松“的美国学校,我所了解的很多华人孩子,都在外面补习。他们补的最多的是中文和理科。更别提如世外、星河湾这样的学术标准超严格的双语学校了。

▲来自《美国教育杂志》论坛。标题:美国补习学校现象的兴起:是为了考试做好准备,还是教育“银行模式”的扩大化?

更多的情况是,越是生源优秀的学校(无论公立还是私立),竞争都静悄悄地发生在学校外。很多学校可能氛围宽松,殊不知家长们底下都有自己严密的规划呢。

我含泪再把当年的那个算术题给大家做一遍:

一年365天,在学校的时间最多190天;

一天24个小时,在学校的时间满打满算8个小时。

真正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的是那另外5/6的校外时间啊!

所以,无论你选择国际化道路还是国内道路,都不能给家长的不作为找借口。

教育的秘密在于时间,没有时间花下去,奇迹是不会发生的!

作为家长,千万别想着我花了这么多学费,把孩子扔进学校就可以一了百了了。对孩子的成长你需要密切关注,对他学业的进度你需要随时了解,尤其是孩子小学阶段,完全放手不管,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对国际化课程的

“认知偏差”

这位妈妈的核心观点落在了女儿的语言学习上。她最后感叹于,上海的双语学校无书可读,因为到后来没有一门语言精通的,落得个四不像。

这点大家都看出来了,国内的双语教育和英美本土的私立学校本来就没有可比性,就像你用国外的中文学校和我们大学的中文系相比一样滑稽。

进了一所双语学校,就把它认定是国际一流学校了?真的不懂这样的认知是哪里来的?就算是学校市场和品牌做得再强,都不敢这样自夸吧?

众所周知,1-9年级,国内的“双语“学校都还是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怎么可能像英美私校那样完全考察本土学生的人文写作水平呢?当然要兼顾国内的课程

另外这位妈妈po的所有英国私校考题,都是人文类目的,不可否认,注重独立的思考、深厚的积累是英美国家的特点,不过你也别忘了,那全是基于英美视野理解的人文知识

我们文科生知道,人文学科的背后是什么?意识形态。如果你真的跳到了另一个单一文化体中,意识形态对你文化自信的冲击那才叫一个超越想象呢。

最后,这位孩子的语言类学科的不足,问题关键出在阅读

我自己看文章的第一直觉就是这孩子肯定缺乏系统的阅读训练。又问了一圈专家下来果真如此。

特别是那孩子看着一副名为“外交官”的画而肚子里没货,作文写不出来。这锅双语教学可不能背!这是思维能力、平时的积累出了问题。

语言是一门工具。深度思维要靠强势语言来完成。

双语教育至今都是国际难题,但这位妈妈自己也承认,女儿无论是英文还是中文都不行,那有没有好好反思,问题出在了哪个环节?

就在家门口读的学校,家里都是中国人,中文也没学好,你觉得把孩子送去英国,就那么确定能用英语把英国课程也学好?

文化自信的

“缺失倾向”

别以为中国现在真的强大了,你只要看现在大家对英语的盲目崇拜就知道咱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昨天有家长留言说,现在好多妈妈在教育选择上有“自觉殖民化“的倾向,让我忍俊不禁。

我一直跟打算走国际教育路线的家长说,一定要“以终为始”,想清楚这些问题:

① 未来30年,你是看多中国还是看空中国

② 你家孩子将来要不要回国赚钱?回国赚钱需不需要理解中国社会

③ 你介意不介意孩子以后跟你的交流差距越来越大?包括语言的、文化认同的、价值观的全方位差距。也就是说,他成年以后,你可能会从精神上失去这位孩子。 我不是危言耸听,这样的惨痛例子比比皆是。

以上问题的答案,直接影响到你何时把孩子送出去,送到哪里去,以及如何选择国际化学校。

另外很重要的一个问题,也值得我们反思:当我们在选择所谓“双语”学校的时候究竟在选择什么?

是一口流利纯正的英文吗?

是无缝对接所有的世界名校吗?

是值得炫耀的购买力吗?

还是说是给孩子提供稳定的家庭支持,让孩子有文化归属感的同时,兼具国际视野? 

其实双语学校这词是很有时代性的。很多校长和业内人士都跟我提过,未来我们的教育创新,就是把人家好的精神、方式、框架拿过来,结合我们中国教育里好的东西,形成一种新的教育形态

老纠结于双语不双语的,真没必要。很快人工智能时代来临了,三语、四语、多语都不是事儿呢。

但到时候决定你孩子站在世界舞台上,和别人不同的东西是什么?

还是你的肤色、民族、文化背景——这才是你最需要下功夫,最核心的竞争力啊。

当然,不得不说,这位妈妈对上海双语学校的现状的感慨还是比较客观的。国内民办教育总共才发展了20多年,上海的民办双语教育已经是国内最高水平了,每个学校又都有自己的教育价值观和方法论,确实还是有很多不足的。

但是,如果要按照这位妈妈的双标对学校的高标准,对自己的低要求来找学校,我相信全世界都找不到。

如果不在认知上复盘一下自己的问题,我猜她对国内双语学校的迷恋和幻灭,一样会复制到英国私校上面。

到时候我们会不会又看到一篇:《不要迷恋高大上的英国顶级寄宿学校,那可能也只是个传说》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爸爸真棒”每周推送 国际教育圆桌

本文作者爱娃是本栏目主持人,混血娃妈,资深媒体人,某国际教育刊物前主编,国际教育研究爱好者,她认为所有关于教育的追问都会回到我们的自身。


点击以下标题,观看本文作者更多精彩文章:

《给孩子选择国际学校,先绕过这些大坑再说》

《走国际教育路线,规划比什么都重要!》

《听说国际学校土豪扎堆,攀比成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