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万学费打底,硕博学历过半,2020年度国际化教育家庭画像出炉

真榜君 爸爸真棒 2021-12-23

2020年,注定是国际化教育面临巨大挑战的一年。

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我国海外留学生总人数160万人,目前在海外约为142万人。疫情在海外爆发后,留学生动辄几十个小时归国“流浪记”(←点蓝字查看留学生坎坷回家路)抢不到机票滞留机场等消息,动摇了不少准留学家庭的心。

△截图自人民网微博
中国一直是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第一大国际生生源国,出国留学生人数快速增长近30年。此次疫情过后,留学会迎来拐点吗?

△根据教育部数据2018年出国留学生总人数为66.21万人,同期增长8.83%。而这三十年内,回国的人员占比近85%。

而主要为海外大学输送生源的国际化学校,在今年突遇国内外疫情,且各地纷纷落地民办教育摇号政策的形势下,招生会迎来怎样的前景?(戳:别慌!摇号下择校全攻略来了

△摇号政策落地后,打算冲一冲民办仍热度不减

深耕国际化教育多年的“爸爸真棒”,每年会对选择/关注国际化教育的K12家庭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并出具报告。

就在今天,爸爸真棒《2020年度关注国际化教育家庭调查报告》新鲜出炉,本次调查的发放渠道为“爸爸真棒”的读者群,共收集有效问卷776份以下的分析,将及时展示新趋势、新变化,为家庭、学校提供权威数据参考:

1

选择国际化教育的家庭有什么特征?家庭普通高知,父母学历硕士及博士占了61.5%;高层和最高决策层占比加起超过一半,这波有财力、有智识的家庭最看重孩子成长。
2

走国际化教育路线要花多少钱?除了能拿奖学金外,大部分最晚本科出国的话,最少要准备100万左右,没有上限。如果就读国际化学校的话,每年校内外总开支10-40万是标配,出国前总花费最少得准备300万
3

选择国际化学校的家庭还满意吗?80%的家庭“不后悔选择国际化学校,满意度相当高”,这对于择校家庭是一枚定心丸。但在国际化学校课程和师资上,新发展的国际化学校仍有不少改进的空间。

△国际化学校最常被贴上的这些标签,代表了大家心中国际化学校的形象


城市

北上、江浙、广深等最集中


国内国际化学校主要分布在上海和北京,江浙和广深其次。
本次调查回收有效问卷共计776人,上海占比超过38%,北京28%,江浙合计20%,广深16%,几乎都是国际化学校数量最多的区域,且均匀分布在K12阶段。
就读学校

双语、外籍、海外等均有分布


参与此次调查的家庭中,正在读体制内学校的基数最大(46.4%),其次是双语学校(38%)、外籍学校(含公立国际部,8%),考虑到国际化学校的体量本身比较小,也不难推断出:这类家庭在“爸爸真棒”读者中非常集中。
👉体制内转轨
参与调查的家庭中,体制内学校中有70%的家庭打算转轨。原因多种多样,比如“有了出国计划”,或者“希望接受一种更为全人的教育”。
⏫部分家庭对于体制内教育的担忧。
从转轨时间点来看,初升高转轨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不过,摇号政策落实后,不少学校优先校内直升,转轨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尤其是插班。(戳:注意!摇号下,统招名额占比最多,这些一贯制学校有“直升”通道
👉低龄留学
受访家庭中,选择进入美国高中,以及其他国家或地区学校的家庭合计占16%。
为什么选择低龄留学?往年的调查显示“美本申请更容易”是最大影响因素,近几年美高、新加坡高中、英高等就有不少学生拿下顶尖offer
但是,今年情况有所不同。
随着国内申请结果越来越好,美高录取的“真相”越来越为人所知(戳:顶尖美高学生:“我们学校成功爬藤的,不是大佬就是非中国籍”),低龄留学的理由更加纯粹和回归教育本真,仅有21.4%选择“申请美本更容易”,更多家庭(42.0%)是基于家庭规划选择低龄留学。

父母背景

高知 


关注/选择国际化教育的孩子家长普遍高知,学历硕士及博士超过了61.5%!从职业分布来看,中高层和最高决策层加起来占比高达50%。这些父母有学识、同时也有财力,愿意为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进行投资。

出国计划

低龄留学意愿降低,目的地美国


几乎所有参与调查的家庭都有出国打算,其中,超过一半的家庭会选择本科出国。留学目的地首选美国(72%),英国和加拿大占比接近10%。但即便如此,决定移民的家庭仅占五分之一,40%的家庭“绝对”不移民。

低龄留学潮下,选择高中及高中以下出国的人数也不少,合计占比29.1%,其次高中阶段占比20%。跟2019年“选择低龄留学者占近50%”相比,意愿有所降低。
这跟双语学校的崛起和疫情下的求稳心态都有关系。
儿子今年拿下英国私校录取的c妈
今年下半年能不能开学都不知道。我害怕海外越来越多对华人的歧视伤害到孩子。我身边几位朋友都打算让孩子在国内先读着,再等等看。
出国就是个“烧钱”的
一般而言,海外大学支出预估在100万-300万之间,美国大学最贵,除了学费外还有动辄“个月一万只能温饱”的生活费(←戳蓝字看留学生生活费调查)
国内教育阶段,依然花费不菲,尤其“烧钱”的高中阶段,除了学费外,还有各种课外支出,如课外培训、背景提升、标化考试、暑期项目等,都是刚需。
究竟要多少钱,才有“有底气”走国际化教育这条路?

每年支出

10-40万是标配


传说中,“选择国际化教育的家庭一年要花上百万”?数据告诉你,这可能是误会。下图关于孩子教育支出的数据,可一窥端倪:
在孩子一年的教育支出里,花费10-20万家庭最多,占28.6%;其次是20-40万人民币/年,超过26%;选择花费10万以下的家庭占29%;最高级别的40-100万以上有超过15%。
选择国际化教育之路,在大学前,基本一年最少准备15万打底,没有上限,丰俭由人。

全学段教育支出

300万打底 


根据每年花费累积来算,走国际化教育路线,一共要准备多少钱?
34%的家庭选择为孩子准备300万-500万,15.3%的家庭为孩子准备500万以上,有一半的家庭为孩子准备了300万以上。

Tips:出国要花多少钱?

保守估计,以上海为例,如果从小读双语学校,加上课外开支,出国前就要花去400万+人民币,平均每年30万+,因师资成本更高,北京学费要贵出1倍左右,至少要500万。

再算上去海外大学的开支,如果去美国留学,总共花掉600万-700万真是妥妥的。(戳此看:北京终于超过上海,成全球国际学校最贵城市!



钱都花在哪儿了?

学费和课外开支同样多

👉校内开支
大头自然是学费,K12读下来,光学费最高能超过200万
以上海热门的双语学校的均值为例,15万x9年小学初中+18万x3年高中=246万,再加上课内每年的课后项目费、校车费、校服费、餐饮费、教材费等,保守估计5万/年,共计243万。
而北京和深圳整体上比上海更贵,尤其是北京,基本贵出50%。

△学费可能会有少量增幅,最终以学校为主

学费可能会有少量增幅,最终以学校为主

除了学费外,住宿费、校车费、餐饮费,以及研习费等各种校内活动,所占开支也不少。据调查显示,每年在校其他费用上花费3万以内的占60.8%,5万以上也超过20%。
学校为什么这么贵呢?土地、人力、硬件和运营是四大最高成本。(戳此看:600万?!小学就开始读国际化学校凭啥这么贵?
👉课外开支
校外开支也是“烧钱”大头。
如果孩子从小课外上1门艺术或体育、补习2门学科,1年海内外夏令营各一次等,保守估计一年15万,9年共计135万;高中起的标化培训、学科培训,留学申请,夏校,活动,出国考试/打比赛等等都需要花钱,预计60万上下,总计也得超过200万。
假期营地
2019年的暑假,参与调查的家庭中有53.3%的孩子参加了假期营地项目,其中参加2个及以上营地的有19%,参加海外营地的占30.5%(花费至少3万起)。

从暑期花费来看,在3万以上的占比超过三分之一,1万以上的占近70%,难怪一直有说法“月入三万都撑不起孩子的暑假”。

课外培训
校外项目更是多样(且花钱),除了补习学科外,体育、艺术,外加火热的STEM也是不少孩子的标配。

*ps: 以下调查仅针对国际化学校在读家庭


对于准备入场的家长来说,最担心莫过于花了钱却不如预期。调查显示,若理念匹配,财力相当的话,国际化学校满足了大部分家庭对“全人教育”的想象。



学校满意度

80%以上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被问到“对在读国际化学校的满意度”时,有超过70%在读家庭表示“满意度非常高”(4分及以上),超过23%的人为学校打了满分,高度认可学校。

“再来一次,是否还会选择这所学校?”——80.6%的家庭给出了肯定答复,认可了学校的育人努力。相信这对学校,和正在观望的择校家庭,都是一剂定心丸。

对于国际化学校的就读感受,来看看家长怎么说:

我最满意的是,学校对孩子的品格培养,建立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中英文并重的教学模式。学校关爱、倾听、安全、积极、尊重孩子的文化,而且老师们都很优秀、充满激情、善于反思与学习,可以“看见”儿童,让每个孩子的诉求都能得到满足。



A妈
B妈
学校对学生的阅读非常重视,除了有固定的图书馆,学校一样会穷尽一切办法鼓励和引导孩子爱上阅读,像定期举办读书节,还有书展。比如低幼学习经典童谣、一年级的名作书签秀,还有电影配音、英语名家模仿等等。让孩子爱上了读书。

老师跟学生的交流很平等,最主要的是没有照搬西方的教学内容,而是融合了中国优秀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同时在管理方面比较严格,毕竟申请国外大学学术水平是很重要的,只有严格的管理才能有效地监管学生们的学习能力。



C爸

在读家庭最关心的是

师资 


对于在读家庭来说,择校最看重的是师资。老师是学校的核心,老师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孩子在学校的发展。
其次重要的是课程体系,而理念(校长)排在第三位,升学结果排其后。选择国际化教育的家庭,并没有那么看重升学结果(跟年龄有关)。
此外,“费用”不太靠前,对“钱”的敏感度不高。

对学校最不满意的是

“假国际”超过师资成为第一名


前几次调查中,对学校的担心和不满基本集中在师资上(流动率大/师资跟不上)。随着学校在师资方面加大投入,市场也更加稳定后,师资的流动率变低,家庭对于学校最大的不满,就变成了“假国际、洋高考”。
家长对升学的追求较去年有所降温,但也有48.6%的家长表示“升学结果不满”。
大多数选择国际化教育的家庭,更看重的是与传统应试不一样的教育方式,希望学校能在课程、师资和理念全方位培养孩子的能力,又不希望国际教育搞成“洋高考”;而另一方面,家长又担心没有好的升学结果。
怎样兼顾升学结果和能力培养,可能是学校、家庭都亟待突破的困境。

扩招导致学生水平和品性差别比较大,老师更换频繁。希望学校对课程总体安排与家长多沟通,教材选择和教学进度把控上还要努力(目前难度低、进度慢)。



D妈
E爸
与家长的交流不够,特别是网课期间,家长对学习质量有所担忧。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能力,什么事都是跟学生沟通,也好也不好,特别是对刚进入初中阶段的孩子,一切由孩子做主,包括选课、学校活动等,家长不问就不知道。

外籍师资稳定性和质量不高,校内学术方针没有延续性,外方校长有文化鸿沟,对中国家长的诉求不甚理解。



F妈
“要不要出国,要不读双语学校”,除了财力外,最重要的是家长对国际化教育的认可程度,以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契合度每条教育路径都有利弊,给孩子选择国际化学校之前,我们也建议先看看有哪些“坑”。对于百年树人的教育来说,国际化学校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今年“最难”择校季:摇号后,还要不要放弃公立,搏一搏国际化学校?到底哪些国际化学校适合自家孩子?学校好不好,问过来人最靠谱。继过万人次参加的“北京在线教育展”后,真榜君联手沪上20余所热门民办双语学校家长,为大家在择校季奉上一桌知识盛宴。-直播前:探访过百余所学校的“爸爸真棒”创始人坐镇直播间,总结学校特点,快速精准定位;-直播中与沪上热门20余所双语学校的在读家长面对面,了解真实就读体验,汲取前人择校的经验;-直播后:满满福利赠送,学校招生详情、学费、校长访谈、家长分享、报考须知等一键免费获取!学校好不好,只有在读家长才知道
学校值不值,不如听听他们怎么说?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