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婚已育的女人不配出去玩??
01
前段时间我和好友们年前聚会,从下午茶到晚饭,最后酒吧喝了一杯再回的家。有一位姐姐看到我发的圈,说了一句「真羡慕你可以玩一个下午」。
我想,这可能代表了一大部分人的心声:你是一个妈妈,你怎么可以不回家带娃?——大部分是善意的。大部分是女性。
是的,我的儿子快5岁了。在经历了宫外孕大出血、受孕困难差点儿做试管,出生后孩子两次心脏大手术等等这些以后,我似乎并没有如众人期待那般,「全身心投入」地去做「妈妈」。
孩子4个月大的时候我请了育儿阿姨,回归了工作并开始做兼职;孩子一岁时我靠运动恢复了孕前体重,晒出马甲线;孩子三岁半辞掉育儿阿姨进了公立幼儿园的小班;工作之余的晚上和周末我带他玩耍,有家人帮忙的时候我健身、独处、社交;每年和盛先生单独长途旅行一到两次直到疫情。
我从不以「笑笑妈妈」来称呼自己,其实,至今我听到「母亲」这个词,依然会有一丝生理上的不适和抗拒。这个词太过沉重,仿佛一提起就是奉献、伟大、苦难,喘不过气来。
无论是意外还是计划,我相信很多妈妈在真的「做妈妈」之前并不知道前路凶险,我们将面临的是比之前料想地复杂的多的情况,生活一下从EASY模式转入了HARD;并且,「做妈妈」没有后悔的机会,除了我们自己,没有其他人可以为我们负责到底。
更可怕的是,一旦你成为了一位母亲,你就接受了一个社会性的角色,你的个人生活将被周围无数双眼睛无时不刻地评判。
从你是不是选择自然生产,这种评判就开始了:你不能主动要求剖腹产和非母乳喂养,否则你就「不是一个好妈妈」;你不能吐槽带孩子累,不能表现嫌孩子烦,否则你就「不是一个好妈妈」;你不能拥有自己独处的空间和时间而不心怀愧疚,否则你就「不是一个好妈妈」……
这些评判,常常来自我们最亲近的人。来自其他妈妈。来自我们自己。
很多人羡慕我生活多彩,仿佛做任何事情都志在必得,能够很好地平衡「做妈妈」和「做自己」。实际上,我并没有平衡,可能比一般人多经历了几次生死,我选择更加真诚地「做自己」而忽略了外界的评判而已。
我始终认为,人活这一辈子,「做自己」是最重要的事,而「做妈妈」只是做好了自己以后的自然外延。
如同「你必须先学会爱自己,才有可能去爱别人」,若你无法滋养自己,每日苦大仇深,又如何去滋养孩子?若同为女性的我们还带着「已婚已育的女人不配玩」的念头给予自己和同性压力,我们又如何在这个父权社会中打破刻板印象挣脱角色枷锁?
02
安徒生写过一篇童话《红舞鞋》:一个骄傲自负的女孩被惩罚,穿着红舞鞋永不停歇地跳舞,直到侩子手砍下了她的双脚。
在当前社会中,很多时候我们就是那个女孩,被物质洪流裹挟着,越加焦虑,越加内卷:永远有比你在工作中更努力拼命的人,永远有赚不完的钱,永远有欲望。哪怕你并不想跳舞,你想佛系,但你依然不得不按舞步的节奏旋转,不能停下。
如果你是一个妈妈,那么你的舞步里又有着更多的期许:勤俭持家做家务,照顾孩子吃喝拉撒,鸡娃学习鸡娃兴趣班,陪伴……工作还有退休的一天,而「好妈妈」是不能退休的。这场停不下来的舞蹈,需要死神的镰刀才能阻止。
没有任何生理证据说明生了孩子的人也就更擅长照顾孩子,但你会发现,「超人妈妈」的牌坊以各种方式立在你目之所及的各种地方,时刻提醒你「舞不能停」,这难道不是父权社会对全体女性的PUA吗?
如果你的孩子说「我的妈妈是超人」,那是一种莫大的鼓舞;但世俗意义的「超人妈妈」不是人。若是,也仅仅是「工具人」。服务于角色,完成指标,没有自我,成为一个家庭的配件,不是工具是什么?
而只要是工具,都可以被替换。功能型的人也是一样。
如同爱情中「你为什么爱我」最美好的回答是「因为你是你」,独立的个体是无法用功能性去定义的,如果我对于你对于家庭仅仅是一个「有用」的人,那么我肯定会有「没用」的那一天——所以太多女性对于「如果我不工作了」「如果我老了丑了」有极大的恐惧和焦虑。
但独立的个体不一样,这也是我一直拒绝用某一标签定义自己的原因。我永远是一个动态的集合,不断尝试新鲜可能、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永远走在自我完善的道路上。
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现在的依赖只是生理和物质的不完备,但在人格上,他是独立的。我尊重他,我启发他,但究其根本,我只是载着他通往彼岸的一艘船,开向哪里是要他自己决定的。他不可能一直栖居在船上,而我,也有自己要完成的人生之旅。现在我们相遇,未来有一天,我们会告别,他是他,我是我。
我身边有太多优秀的女性,我能看到她们闪闪发光的才华和尚未熄灭的野心。如果,我们可以再多为自己活一点,再多绽放一点,让自己先成为一个快乐而健全的人,难道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吗?
03
大法官金斯伯格曾说,社会变革需要逐步积累,循序渐进。真正的可持续的改变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才会发生。
人不可能一下子就接受一个观念,我从去健身都要瞒着家里人生怕他们觉得我逃避带小孩(其实他们不会就是我自己愧疚),到大大方方和朋友吃饭喝酒也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
我不认为愤怒的女权主义呐喊可以解决家庭矛盾,相反,压抑很久以后的「掀桌子式」爆发恰恰是家庭矛盾的来源。
「离开孩子去做自己」的愧疚感不会突然消解,但一些小方法可以引导我们逐步解放思想的束缚。
1)证明自己 然后放过自己
「选择」是建立在「拥有」的基础上的。你可以选择点外卖或者去餐厅吃饭,前提是你会做饭;你可以选择找阿姨或者找机构带娃,前提是你自己也可以带的很好。如果没有前提,那么你的选择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选择,而是一种「不得不」,是被动的,非独立和非自由的。
有一句很俗的话叫「你行你上」,正因为我都可以「上」——可以赚钱,一手好菜,能搞定娃——所以才有选择权,把一些技术难度低的工作分配/外包。家庭话语权永远和能力匹配,想依靠某人或者家庭而坐享其成,就必须承受选择性的丧失。
另一个相反的方面就是「能者多劳」,很多优秀女性在表现出优异的持家能力以后,被赞扬和期待裹挟着,困在了自己搭建的牢笼中。别忘了,你有能力你有选择,请放过自己。
2)创造语境 增加链接
学习语言需要语境,你在中国学习西班牙语和在西班牙学习,是完全不同的难度。同理,如果你接触的大部分人依然是被传统父权社会思想影响的人们,他们往往自己这一生都没过明白,却热心于指点你的人生,那么你在持续的洗脑中挣脱思想束缚的困难会大的多。
你要给自己创造语境。无论是书中的独立女性,还是现实中的独立女性,多多接触,去感受她们的勇气、野心和魅力。只有不断扩大视角,才能获取能量,找到方向。每个人都有权争取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做母亲是女性人生的转折和升华,绝不是自我的消亡。
3)非暴力沟通 获得支持
在家庭生活中 ,大部分时候是没有「对错输赢」的,家庭生活不是二元对立,而更应该像阴阳八卦。我不赞同「女性要为家庭牺牲」的刻板印象,但我更不赞同在家庭生活中斤斤计较。家庭生活更多的是爱的语言,很多时候的矛盾,在于我们没有正确表达需求。
大吵大闹掀桌子,无法解决问题;在外人面前天天吐槽「云配偶」,无法解决问题;刷剧刷卡或报复性放手不管,无法解决问题。你只是想宣泄情绪,还是想真正处理问题?任何有效沟通,都要先找到共识,再商量对策,多表达「我」,少指责「你」。
平静诚恳地说出「我一直睡不好」还比较容易,但说出「我想多一点陪伴」或者「我也想有自己的空间」就难的多。然而,恰当地「示弱」也是一种智慧,温柔而充满韧性是女性的特质。
4)消失半天 地球照样转
去尝试一下吧!事先安排好孩子沟通好家人,然后不带愧疚的尽情享受自我空间。把你的感受和家人反应记录下来作为数据,在未来的日子里,调整算法,不断尝试,持续迭代。
04
十年前,我把自己的网名改成了「冰清爱自己」,至今微博仍在使用;我的微信签名改了很多次,直到改成「爱自己」。
从未婚,到已婚,再到已育,这三个字一直在提醒着我,尊重自己的独立性,永远不要看轻自己的价值。
当我们真正懂得滋养自己的时候,我们才有能力辐照他人。如同飞机上的安全提示,如果遇到危险,请先给自己戴上氧气面罩,再去帮助孩子和他人。一个被滋养的灵魂,才有爱和奉献的可能。
人只活一辈子,答应我,好好爱自己。
~ THE END ~
往期精选
【总结】2021 一月 | 温柔而舒展的力量
【读书】拥抱岁月的礼物:《人生由我》
【感想】我所践行的时间管理术
感谢关注和点赞在看
添加微信请备注来意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我都认为自己不是好妈妈
后来我发现 真实胜于完美
当我接纳认可了自己 当我开始爱自己
我就是笑宝的好妈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