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昀:要去探索建筑学以外的边界
由在成都城市发展进程中,不断涌现出拥有国际化视野的年轻设计力量,从建筑出发,重塑这座城市。他们不仅具备专业能力,也具有跨学科的实验精神,打破设计边界,对设计的公共性保持独立思考。
即将于12月亮相的成都Chengdu展览中,A8设计中心与A4美术馆集结了6位优秀新锐的设计师,他们将与8位代表不同成都文化切面的策展人一起完成这个献给城市的展览。
“A8设计师聊天室第五期”
*
采访者:张唐(下文简称Z)
受访者:卢昀(下文简称L)
Z
你现在接受这种采访频率是怎样的?
一个是可能跟项目有关系,新项目出来之后曝光量多了,媒体看到后可能会主动联系我们;另一个是我们有月度和年度的宣发计划。
L
Z
媒体的话,你比较在意哪个入口?
不论是面向大众,还是面向客户的入口,每个都很在意。
你觉不觉得项目本身也是一个入口?可能大家对这个公司的认知,就是在某一个项目里面感知到了。上个月我去了卒姆托的瓦尔斯温泉浴场,虽然我已经通过照片了解了他的很多作品,但没感受过。就我而言,最直观的入口还是进到他的作品本身里边去。当你真正的走到建筑里边,它所呈现的和它没有呈现出来的,包括一些遗憾的地方,才能看到和感知到。
L
Z
聚焦一点,如果你只能运行一种社交媒体,你会运行哪个?
站在公司层面的话,就是做官网,因为更正式。对于官网的风格我们觉得是越清晰、简单明了越好,让看的人能够快速找到他想看的东西很重要。小红书是我个人账号,不是官方的。
L
Z
像这种跟媒体相关的内容,你觉得是建筑师的工作之一吗?你觉得它的比重应该是多少?
我觉得从团队的搭配来说比较科学一点,我们现在配了两个建筑组,一个室内组,然后一个品牌组,单从工作内容跟工作量来算的话,应该占到了整个公司15%~20%的比重。
L
Z
你们建筑分了两个组,平时是怎样的工作模式呢?
每组有1个项目负责人,然后每组会根据项目情况分配2~4个建筑师,也会依照项目的紧急程度两边互相调配。
我们创作还是比较开放的,每个项目前期都是大家一起做方案,有点像我们学生时代。比如说一个课题下来,我们会前期开讨论会,然后我会给一些思路,给一些大概意向,大家都会去试,然后试了之后我们再拿出来再一起来看,每人讲这个方案再来选。
L
Z
你们会分做方案的、做施工图的和做渲染图的吗?
我们团队的要求就是每个人要把自己的方案做出来之后,还得呈现出来。之前也做过培训,几个比较擅长的同事就去教其他相对弱一点的同事,现在基本上每一个同事都能保证自己的方案做完后可以出图。
L
Z
你们过程方案也会去做渲染图吗?
是的,在内部沟通的时候也会做渲染图。
当然随时看的时候可以直接看模型,但是讲方案的时候大家得把图渲染出来,这样才能更直观地看到你的思考、你的材料选择,甚至是光线关系。比如说SU模型是无法准确表达阳光的,虽然有调节光线的功能,但其实不太真实。我们尽可能地将效果呈现图的还原度提高,这样评判的标准也能更深入一些。
L
Z
那天听你们讲成都Chengdu展览展陈设计方案的会,我看你们都是做了渲染图的,挺细腻的,我觉得质感挺好。
对,因为有了光线关系之后感觉还是不一样,之前遇到过我们拿SU模型给合作方和艺术家来看,但可能对模型的感受没有渲染图来得深入和强烈。
L
Z
你们建成项目和未建成项目的比例大概是多少?未建成的项目的情况一般是停在哪一步?
大概一半一半。未建成的什么情况都遇到过,有已经开工了都停了,也有画完施工图没建的,也有在这个方案阶段就没下文的。
L
Z
总结下来你觉得主要是哪些因素造成的?
这两年我们其实也在刻意的去筛选,前期需要去评估这个项目它各个条件是否成熟,比如土地、资金是否到位等等,所以这两年我们未建成项目的比重稍微有所下降。
这其实也跟客户群体有关系。政府的项目可能相对稳定一些,私人或者民营企业的不可控因素相对会大一点。
L
Z
你现在做起来比较顺手的规模大概是多少?
我们大大小小的项目都在做,大众看到的目前建成的可能中小型的偏多。但也有正在施工的几万方的办公总部以及彭州中医药博物馆这种项目。
我们中标的兴隆湖书店项目只有500平,但是也都涵盖了幕墙、结构、灯光、室内,所以其实我觉得大小倒不是难点,反而每个项目关注的是什么比较重要。
L
彭州中医药博物馆
©MUDA慕达建筑
Z
你们主要是公建类型偏多吧,你是希望类别多一点还是专攻某一个方向呢?
我们是希望多样性的。
L
Z
如果是希望多样性,每遇到新的内容就会有个学习的过程,包括学习的过程在内,你是希望以怎样的一个速度变多,或者是说范围可控的变多?
我和团队还是希望有突破,哪怕有些类型我们没做过。
我们前年做了一个医院,因为确实没做过,我们就找了专业的顾问来合作,比如会提出医院建筑它的流线关键点是什么,有几个不同流线比如急救流线、排污流线、对内流线等等,这些处理好之后,其他的又回到了设计本身,就是怎么把它的功能合理化,把它的外观跟项目本身做一个匹配,并满足它的造价。
我们还做过机场,当时又专门去请教了机场的顾问来帮我们一起协作。
我觉得我还是一个很善于接受新事物的人,包括在材料工艺方面也是。当时云镜花园火锅餐厅项目的施工方完全属于游击队,每天的施工工人都不一样,我们觉得很简单的施工他们都做不了,于是我们就通过设计去简化,去适应他们的建造工艺和手艺技能。
一定要以最开放的心态去面对。
L
云镜花园火锅餐厅
©MUDA慕达建筑
Z
在创作的时候,什么点会让你觉得这个创作成立了、达成了,不用再试了?你满意的点会是什么?
我觉得我应该还是理性要大于感性多一点点。
一个是跟项目的时间进度也有关系,我们团队比较讲究时间工作效率,周末基本上不加班的,我们工作时间基本上还是从头到尾排得非常严谨的,至少在过程中不太会出现因主观意愿而全盘推翻方案。
L
Z
因为创作是没有止境的,有些人是一直不满意,就要一直打磨;然后有些人是觉得规定的工作时间就是8个小时,8个小时做出来什么就是什么。你是哪一种呢?
我们应该是介于两个之间再往前走一点点,在有效的时间内,尽量把它做到最好,如果还不够好,自己这一关都还过不了,就得加班做了。
L
Z
你有工作室的对标吗?设计层面和经营层面。
设计层面来说,让我想到2019年去福斯特 (Foster + Partners) 伦敦的总部挺被震撼的,我发现其实他们从一个建筑的整体到某个非常小的细节,可能细到一个吊顶的构造、电梯厅的按钮、垃圾桶,这些一个个小的单元都是自己设计的,是一个非常完整的设计,我们觉得完成度太高了。
一个建筑事务所能够控制从建筑、室内甚至到某一个空间的小细节,如果能到这个程度的话,会是我最理想的状态。
经营层面的话,我们目前还是以纯方案为主,深度设计会去找到专业的团队,幕墙、灯光、结构也都找到专业的顾问团队来协作。
L
Z
你现在比较舒服的状态是同时接多少个项目?
目前正常运转的项目应该有十几个,偏中前期、中期、后期都有。有一些可能已经在施工收尾阶段,有一些可能还在深化过程中,我们要做的事情主要是审图以及把控各个协作方。十几个项目是一个舒服的状态,对应的人员配置是20人左右。
L
Z
这是你目前认为比较好的平衡,之后你会想增加还是减少?
看市场发展。我觉得管理机制搭建好之后,哪怕项目多人多也还好,只要工作流程梳理清楚就没问题。
L
Z
我观察到18年兴隆湖书店项目以后,你的项目就翻转的特别快?
我觉得是因为那个时候成都的独立事务所还是比较少,18年左右刚好处在一个比较好的城市发展的环境里,我一直觉得做一个品牌或者说一个公司,首先得能够活下来,而且慢慢活得好,然后才能去创造更大的价值。
L
兴隆湖中信书店
©MUDA慕达建筑
Z
你觉得你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我觉得最核心的点是保持学习。
尤其是像经历了这两年,整个社会的经营周期都在下行,这个时候我就会纠结或者说是去反思到底下一步应该怎么走,下一个5年我们要做什么。
包括今年我去读商学院,就是觉得应该去探索建筑学以外的边界。看别的行业的人、优秀的人在干嘛,别人是怎么生存的,同时还能把品牌做好。一开始有朋友还说你去读个商学院认识个客户就回来了,但去完之后就发现我的思维真的是被转换了,当你慢慢的去从你的学科的深度里面往回走,去往宽度上走的时候,你发现其实差异非常大。对于未来的项目也会有很大的影响,比如到底能不能站在甲方投资的思维去考虑等等。
L
MUDA慕达建筑
随心推荐
向上滑动阅览
ChatGPT 4
GPT-4是下一代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是OpenAI公司预计推出的一种人工智能技术。它是在GPT-3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和发展的,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模型。
GPT-4拥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更好的生成能力,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生成自然语言。这意味着它将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各种领域,例如文本生成、语言翻译、对话生成、自然语言理解、搜索引擎等。GPT-4也可能会被应用于新的领域,如创意产品设计、艺术创作等。
相比于GPT-3,GPT-4可能会有更大的模型规模,更多的训练数据和更好的模型优化。 GPT-4也可能会支持更多的语言和更多的文化,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全球用户的需求。
特别鸣谢
卢昀
张唐
场地提供
MUDA慕达建筑工作室
[聊天记录]:
“成都人”的成都
——从城市文化新样态的构建者们去重新认识城市
理查德·桑内特曾提出“城市人”不仅是指生活坐标,也是个人的身体经验与城市实体的紧密结合,“城市人”理解并参与到城市空间及文化的建设。“成都Chengdu”意味着两个成都,一个是物理空间的成都,一个是由“成都人”构建起来的成都。当我们解构城市文化的各种要素,会发觉城市里的创造人群是组成独特文化的重要力量。具有在地特质的创造者以及他们生产的内容形成属于成都自身的文化底蕴,从诗人、音乐人、艺术家、建筑师到创意产业的工作者等等,以他们的力量让文化呈现在城市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影响大众,让更多人参与到城市文明的建设。
我们期待回归到具体的“人”,从不同人群的视角切面去讨论成都近三十年来迅速发展背后的原因。如何接续了历史的传承,又演化为当下成都的精神。我们希望为形成新的城市经验和新的城市认知作一番观照与努力,也作为送给成都的礼物。
关于A4美术馆About A4 Art MuseumA4美术馆是致力于“用艺术连接人与人,激活创造力”的非营利美术馆集群。持续推动具有创造力的多元艺术生态发展,让更多人参与艺术创造,为公众带来丰富的高品质当代艺术展览、公共项目和研究计划。A4美术馆于2008年由成都万华投资集团创办成立,2023年A4美术馆主馆从麓湖迁址到麓镇。在创始馆长孙莉的带领下,A4美术馆持续建设着西南艺术生态发展,拓展了国际与在地社区的联动、推动社区艺术的发展;关注于社会公平、公共参与、社会化教育等方向,创立了关注于儿童和教育公共性的年度项目。A4美术馆集群目前包含四个品牌:位于麓镇山顶广场的A4美术馆(A4 Art Museum),位于麓湖艺展中心的A4儿童馆(A4 Kids)、A4国际驻留艺术中心(A4 Residency Art Center)和A4:X艺术中心(A4: X Art Center)。在未来,A4美术馆将持续以人为核心,通过艺术展览和公共项目,使艺术真正融入日常生活,让更多人因为艺术的力量产生更紧密的连接,成为伙伴,共同创造属于彼此的美术馆社区。
作为设计文化平台,A8设计中心致力于通过跨界资源整合助力新锐设计师成长。以共创型的设计师社群为基础,结合商业、艺术、文化等跨界内容与资源,为城市的发展注入设计心智;通过与相关设计机构、设计媒体的持续交流与合作,保持设计社群的生长性与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