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安永:对2022年香港IPO市场乐观,明年第一季或出现SPAC上市

左起:安永科技、媒体与电讯行业审计服务主管陈日辉,安永亚太区上市服务主管蔡伟荣,安永审计服务合伙人赖耘峰


安永,于12月15日发布《中国内地和香港首次公开募股(IPO)市场调研》报告。

 

2021年上市94家、募资3237亿,全球第四

安永报告显示,今年香港市场预计共有94家公司首发上市,募资额3,237亿元,IPO数量和募资额按年分别减少35%和19%,排名全球第四。

 

IPO数量方面,生物科技与健康行业(33家)拔得头筹,房地产行业则紧随其后。

IPO募资方面,TMT(科技、媒体与电讯)行业取得桂冠,占总募资额38%;生物科技与健康行业,募资排名第二。

 

安永亚太区上市服务主管蔡伟荣指出,香港今年IPO活动分布不均衡,8月至11月合计仅17宗,创7年来新低,主要受内地产业政策调整,对部分行业加强监管、反垄断及港股低迷等因素影响;IPO数量由过往超过200间降至140多间后,现在进一步减少到94间,下跌趋势是受政策因素影响,例如打击壳股及内地整改教育机构等。

 

对2022乐观,有望重返全球三甲

蔡伟荣估计,今年受监管政策影响而延迟上市的新股将于明年赶上,对明年本港新股市场保持乐观,预计全年有100至120家新股,募资额达3,500亿港元,有望重返三甲。

 

蔡伟荣表示,香港亚洲金融中心地位依然稳固,市场具流通性,资金充裕,将维持是受欢迎投资地点。随着符合条件的同股不同权中概股回归,预计明年如TMT(科技、传媒、电讯)生物科技与健康等新经济公司将是本港IPO集资的主要行业及增长引擎。

 

安永指,一系列举措将进一步吸引不同业务性质的企业赴港上市,包括港交所持续改良上市规则,以符合科技及市场的发展和变化;以及有望引入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上市制度,以保证上市公司质素等。安永预期将有更多生物科技与健康企业将会来港上市,当中包括海外企业、独角兽上市及中概股回归,多家原计划赴美上市企业亦有意转到香港上市,预计将利好香港2022年新股市场。


中概股

被问到中概股回流香港上市情况,蔡伟荣表示,美国证交会(SEC)新监管法案要求VIE架构的中概股作出披露,上市公司还有3年的时间去满足监管机构的要求,估计200多家中概股会分批陆续回香港上市,惟他提到仍要视乎三年内中美关系会否有突破,认为中概股未必会急于回港。

 

蔡伟荣认为,港交所上月进一步放宽不合规的WVR或VIE公司双重主要上市或第二上市的要求,有助吸引更多中概股回流,并估计明年起每年约三分之一新股将来自回流中概股。被问到中国传拟设VIE黑名单,他表示,以往监管对VIE采取「只眼开只眼闭」态度,惟企业若触碰到国家安全问题,监管态度便会有所改变。 

 

SPAC

至于盛传SPAC咨询总结将于圣诞前出炉,蔡伟荣表示,参考美国做法(约三个月即可完成一宗SPAC上市),估计明年首季会有第一家SPAC推出,惟他认为在现有严格框架下,预计香港推出SPAC数量可能不多。

 

海外企业上市

蔡伟荣指出,海外企业在香港上市逐年下滑,今年只有1家,而港交所将于明年起上调主板盈利要求,料会进一步降低规模较小的海外公司在香港上市的意愿。


来源 | 毕马威

版权声明:所有瑞恩资本Ryanben Capital的原创文章,转载须联系授权,并在文首/文末注明来源、作者、微信ID,否则瑞恩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或公众号平台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更多香港IPO上市资讯:www.ryanbencapital.com

相关阅读

毕马威:预计明年香港IPO逾百家,募资逾4000亿(附报告)
港交所.陈翊庭:SPAC不会取代传统IPO,不会助长借壳上市
港交所.陈翊庭:提高上市盈利规定是重要的把关方式
港交所上市主管陈翊庭:香港是中国企业IPO的首选,香港上市选择「合适的保荐人」非常重要
SPAC,是给资本市场多一个选择
中资、外资、港资券商,过去两年(2019&2020)的保荐数量及IPO募资表现

香港 IPO中介机构排行榜 (过去24个月:2019年12月-2021年11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