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 | 北师大教授袁桂林:传统文化教育,校长、教师要先学
点击上方“校长派”可订阅哦!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导师、教授袁桂林
袁桂林
传统文化进校园,不是简单的做加法,要和学科教学和各种主体教育活动有机结合,找到各校水乳交融的实践模式。教师,包括校长,自我学习、自我修养是第一位的。
今年 “两会”,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特别强调了传统文化进校园。
对中小学来说,“教师的自我学习是第一位的”,作为培养教师的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学博导,袁桂林教授直言有的校长没有传统文化素养,教师也比较欠缺传统文化知识,盲目跟风和创新,效果将适得其反。
在他看来,学校不能搞太多概念化、形式化的东西,讲求实效最重要。因此,对于学校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马上就针对学生编写课外读物、开设选修课程、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等,这些做法有些草率,他认为,第一位的任务是教师学习!他给出的建议是从教师先行学习开始,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很多
学校认为,传统文化进校园只是面对学生的事。在调研中,袁教授更是发现,有些学校认为这是负担。
如此想法是没有站在制高点看问题,反而会把自己限制住——
有的校长头脑比较空虚、没有主见,只看别人怎么做,盲目创新、没有特色;
有的老师过于笼统和武断地概括传统文化,把鲜活的历史 “讲死”了。
“教师,包括校长,自我学习、自我修养是第一位的”,他解释道,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交流互动的过程,老师的视野和学识高于学生,教育才能做好。不否认教师的专业水平基本是适应教育需求的,但是,面对校园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就不一定都能适应了。
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不能脱离课程。但现实往往是,教师会把鲜活的历史讲得很干瘪,也容易让学生对我国的历史文化形成武断的评价和片面的印象。
袁教授认为,“我们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非常有意思”。而每一位教师明白了这一点,都熟悉了历史文化,教学工作也会事半功倍。
教师有传统文化素养,在与学生交流中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溢于言表传递出来文化信息,学生得到了鲜活的传统文化,他就会产生兴趣,继而主动学习。
我国历史有很鲜明的分期,每段历史都有很多吸引学生的故事,老师要对经典出现的时代、经典中的故事有很清晰的时代意识,不能简单笼统概括。
比如,公元前500年前后的春秋战国后期才出现孔子;《山海经》、《易经》、《尚书》等经典的作者早于孔子5—6个世纪,这些人物的思维模式和特点教师要知晓,否则就体会不到传统文化的厚重。
纵向的神话时代——夏、商、周、春秋战国等都有文化差异,春秋战国时期横向的“百家争鸣”局面,更是显出了学派的差异性。
认识先秦文化就不能只重视儒家一个学派思想,历史的不同时期和同时期的派系共存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
《易经》、《尚书》和《诗经》,这些都是儒家公认的经典,但这几部书在孔子诞生之前几百年就已出现了,只是有的经孔子删改过。
传统文化的校本教材,很多学校都是交由老师来编写的。但其中的选材料、编教材却存在一个误区——要么就全书拿来,要么就完全忽略。
对此,袁教授建议,教师要自己先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增广贤文》等大部分内容可以让学生学习,但是有些古典著作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筛选出其中合理的、有时代借鉴意义的部分。
比如,大多数学校对《弟子规》和《二十四孝》有诟病,称此类书籍是“集传统文化糟粕之大成”。但如果我们认真读原著,还是能找到其中的精华。
“二十四孝”里有一则《芦衣顺母》的故事,讲的是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中的闵子骞孝顺母亲的事,这个故事很感人。
闵子骞的生母很早就过世了,之后,父亲娶了后母,但后母却只对亲生的两个儿子好。
冬天,后母给三个孩子缝制冬衣,唯独闵子骞的衣服里没有絮棉絮,只絮了不能御寒的芦花。父亲偶然发现了这件事,便打算修掉后母。闵子骞劝父亲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这句话传到后母耳中,令她十分惭愧,也转变了对闵子骞的态度。
”一个故事,学生便能学到如何孝顺父母,这比老师灌输、说教的效果要好得多。而这样的故事,就需要教师去大浪淘沙筛选,“老师先行学习,有传统文化底蕴,传统文化进校园就好办了”。
现在,有人讨论国学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的区别,对此,袁教授认为,不要陷于概念的争论,要关注所包含的内容,国学和传统文化都包含了古代经典、传统美德故事、太极八卦、中草药,诗歌、茶艺、琴棋书画……非常丰富多彩。
“我们要根据学龄特点,有计划地引进校园。在实践中,补充学科课程过于分化的不足,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有机结合是关键。”
如果把中国的文化传统归结为一个字,那就是“道”。
“道”既强调“首”,即“面”的意思,表征大脑、认知与思考,“道”字的偏旁是“走”和“行”,即“面之所向,行之所达!”这些,不能仅仅有口号、目标和言辞,更要落实到日常生活的行为中。
所以,不要搞太多形式化的东西,包括一些类似“太极拳放到哪个课程概念里”的问题,这些形而上学的争论没有现实意义。
最重要的是知行合一,袁教授坦言,传统文化进校园不是简单的做加法,要和学科教学和各种主体教育活动有机结合,找到各校水乳交融的实践模式!
传统文化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个人都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因此,传统文化进校园,不只是面对学生的事。
“万事万物在某些要素上是相互联系的,明白了这个道理,对人生、对世界的认知都会不一样了。”
推荐文章
○两会·独家 | 张志勇:未来校长的五个评价标准(视频及文字实录)
○独家 |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华应龙:我就是数学,但我绝不仅仅是数学
○权威 | 教育部给中小学新增的“担子”,学校怎么看?怎么做?
| 作者:马楚涵 郭兆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