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人的中风率逐年递增?做好这几点可预防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卒中(俗称“中风”)是全球第二大死因和第三大致残原因,其致死率、致残率均较高。通常我们会认为,卒中是一种多在老年人身上发病的疾病。但近些年的多项研究表明,在小于55岁的青年和中年人中,卒中的发病率似乎正逐年增加!
值得庆幸的是,卒中其实是一种高度可防可治的疾病,如果对高危人群进行及早的监测、采取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进行预防,或将大大减轻卒中的全球负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柳叶刀神经病学委员会(Lancet Neurology Commission)预测并分析了2020年到2050年的全球卒中负担,从监测、预防、急性护理和康复四个方面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在今天的这篇文章中,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将选取其中的精彩内容并结合公开资料与大家分享卒中的预测流行趋势、风险因素,以及可以通过何种方式防治该疾病以减轻全球的疾病负担。
卒中的预测流行趋势
在这篇文章中,柳叶刀神经病学委员会预测,卒中患者的死亡人数将在2020年到2050年间增加近50%(从660万增加到970万),同时,全球因卒中而残疾的患者也将大大增加,残疾调整寿命年数(DALY,包括因卒中丧失的生命年数和卒中引起的残疾年数)将从2020年的1.448亿年增长至2050年的1.893亿年。这些预测意味着,卒中在全球的影响正在逐年恶化。
▲2020年到2050年间全球全年龄卒中死亡人数和DALY均大幅增长(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
该委员会还预测,60岁及以上人群因卒中死亡的绝对人数将从2020年的560万增加到2050年的880万,这可能是由于人口老龄化造成的。相比之下,预测的2050年60岁以下人群的死亡人数与2020年大致相同。
尽管该委员会预测60岁以下人群和60岁及以上人群每10万人年的年龄标准化卒中发病率都将下降,分别为从2020年的13.3降至2050年的9.9,以及从2020年的565.7降至2050年的361.7,与文章开头描述的趋势相比似乎情况有所好转。但值得注意的是,与60岁及以上的人群相比,60岁以下人群的卒中发病率下降幅度较小,这可能与近年来年轻人群的糖尿病和超重患病率上升有关。也就是说,60岁以下的人群依然不能放松警惕。
那么,除了糖尿病和超重,还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导致卒中的发病呢?
卒中的风险因素
根据世界卒中组织(WSO)发布的2022年全球卒中概况(Global Stroke Fact Sheet 2022),卒中的五大主要风险因素分别为高收缩压(SBP;占DALY总数的55.5%)、高BMI值(24.3%)、高空腹血糖(FPG;20.2%)、环境颗粒物污染(20.1%)和吸烟(17.6%)。其余的风险因素还包括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肾功能障碍、饮酒、缺乏运动等。
▲全球卒中概况与相关风险因子(图片来源:参考资料[4])
根据更宽泛的类别对卒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分类,包含:
代谢风险:包含高SBP、高BMI、高FPG、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肾功能障碍,占卒中相关DALY的70.3%(女性为70.3%,男性为70.1%)。
饮食风险:包含高钠和红肉饮食,少水果、蔬菜、全谷物饮食,以及饮酒,占30.0%(女性为27.5%,男性为32.1%)。
行为风险:包含吸烟和饮食风险,占46.6%(女性为37.0%,男性为54.6%)。
环境风险:包含空气污染、环境温度低、环境温度高和铅暴露,占37.3%(女性为36.0%,男性为38.4%)。
值得注意的是,从1990年到2019年的30年间,行为风险、饮食风险和环境风险在导致卒中发病中的贡献率显著下降(分别为5.4%、7.9%和8.2%),但代谢风险的贡献率显著上升(8.4%),特别是由于高体重指数(52.7%)和高糖化血红蛋白(39.3%)的增加。
我们该如何预防卒中的发生?
由于每4人中就有1人可能在其生命周期中发生一次卒中,为了减轻卒中的全球负担,在疾病未发生前开展全民卒中的监测和预防是颇有成效的措施之一。其中,有效的初级、一级和二级预防计划对于降低一生中患卒中的风险和减小疾病造成的影响至关重要。
关于卒中的监测,柳叶刀神经病学委员会建议建立起针对卒中流行病学的监测系统,以提供有关卒中的发病率、复发率、死亡率、患者结局、治疗方案以及风险因素等全面信息。另外,对于卒中的预防,个人层面可以做到的初级预防是避免上文提到的卒中相关风险因素的出现,例如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适中的BMI、增加体育运动、少饮酒、不吸烟、不去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活动等。并同时对卒中重要风险因素进行监测,包含血压、运动、血脂水平、饮食、体重、血糖等,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一级预防旨在对卒中相关风险因素进行早期发现和控制,包括接受针对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和糖尿病等与卒中发生相关的疾病的治疗。这其中,对高血压的早期发现和干预是重中之重。在高血压的控制方面,除了我们日常中已被广泛使用的各类小分子药物,新分子疗法也正在崭露头角。Alnylam Pharmaceuticals开发的RNAi疗法zilebesiran可通过皮下注射给药,一针可持久降低高血压达半年。近期,该疗法已达到了2期临床试验的主要终点。这类长效疗法将有望解决现有疗法需每日服药的患者依从性问题,便于对高血压的管理。
近年来,在管理其它卒中风险因素方面的药物疗法新进展包括但不限于:2021年,首款用于降低LDL-C的长效siRNA疗法Leqvio获美国FDA批准上市,该疗法有望大规模解决包括卒中在内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今年,一款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抗炎症心血管疾病疗法Lodoco获FDA批准上市,可显著降低卒中的发生风险。
卒中的二级预防旨在预防那些已经发生过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的患者再次发生卒中。由于此类患者卒中再次发作的风险会大大增加,并且复发性卒中的致残性相比于首次发作更高,再加上有证据表明,45-80%的复发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可以预防的,对这些已明确属于高风险人群的患者加强管理是必要的。
二级预防的原则是找出并治疗导致第一次卒中的根本原因,以减少再次发生卒中和其他严重血管事件的风险。通常来说,二级预防包括了医学和生活方式两方面的干预措施。医学干预的例子有,对于高血压患者使用降压药,对于患有心房颤动的患者可以给予抗凝血药和抗心律失常药物,对于某些患者还可以进行手术治疗(例如放置支架)排除风险因素。在生活方式方面,保持健康饮食、戒烟以及定期进行体育锻炼依然是非常重要的。
结语
尽管根据柳叶刀神经病学委员会的预测,未来近30年的卒中发病率或将降低,但随着全球老龄化和中青年人群中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相关疾病的高发,卒中所导致的绝对死亡人数和危害依然是巨大的。因此,建立相关监测系统、提高公众的早期监测和预防意识至关重要。
在个人层面上,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早期采取干预措施控制已经形成风险因素等措施,为降低卒中发病率、保护我们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作出积极的行动。也期待有更多有效的卒中预防疗法尽快进入临床,使更多人免于卒中导致的残疾或死亡,享有更健康的未来。
大家都在看
▲如您有任何业务需求,请长按扫描上方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Read more”,
即可访问业务对接平台,填写业务需求信息
▲欲了解更多前沿技术在生物医药产业中的应用,请长按扫描上方二维码,即可访问“药明直播间”,观看相关话题的直播讨论与精彩回放
参考资料:
[1] Stroke deaths, despite advances in prevention, are set to near 10 million globally by 2050. Retrieved October 12, 2023, from https://www.statnews.com/2023/10/09/stroke-deaths-world-lancet/
[2] Pragmatic solutions to reduce the global burden of stroke. Retrieved October 12, 2023, from https://www.thelancet.com/infographics-do/global-burden-stroke-2023
[3] Pragmatic solutions to reduce the global burden of stroke: a World Stroke Organization–Lancet Neurology Commission. Doi: https://doi.org/10.1016/S1474-4422(23)00277-6
[4] Feigin VL, Brainin M, Norrving B, Martins S, Sacco RL, Hacke W, Fisher M, Pandian J, Lindsay P. World Stroke Organization (WSO): Global Stroke Fact Sheet 2022. Int J Stroke. 2022 Jan;17(1):18-29. doi: 10.1177/17474930211065917. Erratum in: Int J Stroke. 2022 Apr;17(4):478. PMID: 34986727.
[5] Scott CA, Li L, Rothwell PM. Diverging Temporal Trends in Stroke Incidence in Younger vs Older Peopl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AMA Neurol. 2022;79(10):1036–1048. doi:10.1001/jamaneurol.2022.1520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药明康德」微信公众号回复“转载”,获取转载须知。
分享,点赞,在看,聚焦全球生物医药健康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