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丨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依托“一流学科”、打造“一流专业”、培养“一流学生”

培根铸魂的 内蒙古大学
2024-12-01




本科教育始终是内蒙古大学的“立校之本”。近年来,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校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提质增效,交出了一份不负重托的“内大答卷”。2024年10月至11月,学校将接受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全面展示学校自评自建成效,以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持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现推出“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巡礼”系列专题报道,宣传展示学校在立德树人和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举措与成效、特色与优势,持续推进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进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内蒙古大学计算机学院成立于1997年,2005年依托计算机学院成立软件学院,2024年9月依托计算机学院成立人工智能学院,与计算机学院合署办公。

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智能科学与技术等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自治区一流本科建设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均已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一、学院简介




学院建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自治区一流拔尖培育学科,软件工程是自治区一流培育学科。建设有蒙古文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生态大数据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和部委级科研大平台,多语种人工智能技术、云计算与服务软件、大数据分析技术3个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实验室。网络协议工程与智能信息处理、云计算与软件工程两个团队入选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蒙古文软件研究与开发团队入选自治区草原英才产业创新人才团队,物联网团队入选自治区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国工程教育认证证书


软件工程专业中国工程教育认证证书




二、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立足北疆、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己任,适应科技和经济发展需求,建设有自治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特色化软件学院。获批教育部教指委系统能力培养项目第六批试点高校。提出了“‘1+2+n’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计算机类专业培养模式。


“1+2+n”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荣获2022年自治区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将“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将其落实到包括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过程实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等全过程;以科学合理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健全完善的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遵循,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达成与持续提升;从系统能力培养、创新创业训练、专业学科竞赛、专业社团活动、企业实习实训等多个维度实现对高质量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有效支撑。

学院推进校企深度合作,落实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在现有产学合作的基础上,推进特色化软件学院建设,聚焦智慧生态、智能信息处理行业应用软件领域,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展专业课程建设,共同开展实验室建设与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特色软件学院建设研讨




三、教育教学改革




学院深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严把课堂教学管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主渠道作用,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强化课程思政,积极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强化每一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有机统一。开展课程研讨会,邀请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师分享思政教学经验。

自2018年,学院先后遴选21门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试点。2023年全部通过结题验收,优秀率达38%。已初步建成一批课程思政优秀课程,24年推选3门课程申报校级课程思政标杆课。在2023年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努力将课程思政落实到人才培养各个环节。学院积极组织教师参加课程思政大赛,锤炼教师育人理念、方法和能力。在首届“智慧树杯”课程思政示范案例教学大赛中获得优秀奖、第二届“智慧树杯”课程思政示范案例教学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第二届全区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大赛获得三等奖。近3年共有5位教师参加内蒙古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技能大赛并获奖。


课程思政教学技能大赛部分获奖证书


强化基层教学组织建设,设置7个专业教研室,强化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有计划地开展教学研讨。大力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开展线上、线下、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经过多年的不断建设,于2011年获批自治区级精品课程、2020年获批自治区级线下一流课程、2023年获批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同时于2020年课程教学团队入选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物联网室内定位技术虚拟仿真实验》、《基于行为建模的定制功能计算机硬件系统设计虚拟仿真实验》和《在线FPGA仿真实验》3门课程获批自治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大学计算机B》获批自治区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


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

《数据结构与算法》线下教学


学院获批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系统能力培养试点高校建设项目,深入开展以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本科生在计算思维、程序设计、算法分析、计算机系统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学科基本能力。课程改革以计算机领域“101计划”建设要求为指导,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获批计算机类专业系统能力培养试点高校建设项目




四、实践能力培养




学院开展了“面向区域新经济的软件工程专业升级探索与实践”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建设,完成了面向区域经济的专业升级改造,构建了“三维一体层次递进”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落实提质增量的课程实验、阶梯渐进的综合实践、专业社团为平台的创新实践,强化学生系统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


“三维一体层次递进”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提质增量的课程实验:“提质”指实验大纲关注课程重点难点,题目设置兼顾基础与扩展,明确实验考核方法和评价标准。“增量”指增加实验任务,通过强化实践巩固知识掌握。

阶梯渐进的综合实践:各环节侧重不同,逐步提升实践内容的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建设优质在线综合实践平台与资源,强化综合实践案例库建设,推行综合多课程技术应用的课程实训。从社会生产实践与实验室工程任务构建设计性、综合性实践题目,让学生以系统的视角审视问题,实现问题的系统求解。建设校外实训基地,聘任企业优秀工程师承担综合实践教学任务,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学生参加企业实训


以专业社团为平台开展的创新实践:社团搭台,竞赛唱戏,组织科研活动,创设创新实践环境。2011年成立精英学生开发者联盟,在软硬件设施条件和科技创新指导上给予大力支持,提供了条件完备的创新实验室,配置了实践经验丰富、富有创新精神的指导教师,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大胆实践。联盟自成立以来,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有效促进了广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热情,带动了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成立竞赛指导工作组,有组织地开展学科竞赛活动。


荣获2024年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国邀请赛(长春)暨第十七届CCPC吉林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银牌


精英学生开发者联盟活动


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七届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团体一等奖




对外交流合作




学院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对外开展交流合作。学院与国内外众多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及行业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通过学术研讨、师生互访、联合培养、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共同推动学科发展与创新人才培养。这些交流合作不仅拓宽了师生的国际视野,也提升了学院的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学院的长远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学院积极组织参与课程建设研讨交流, 2023年承办了第五届西部高校计算机学院院长论坛暨计算机专业课程建设与工程能力培养研讨会。


第五届西部高校计算机学院院长论坛


学校搭建名校学习交流平台,开设本科生赴北京大学、兰州大学交流学习项目,开通浙江大学“人工智能+”微专业线上学习资源。学院积极响应并鼓励学生赴国内知名高校交流学习,近3年有6名学生赴北京大学参加“手拉手”学习,2名学生赴兰州大学交流学习,30名学生在线参加了浙江大学“人工智能+”微专业的学习,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在跨院校学习中的文化交流和思考,拓展了同学们的视野。

学院鼓励学生拓宽国际视野,加强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参加各类世界名校交流项目。2023年1月学院选派了部分优秀学生分别参加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数据科学项目(线上)和马来西亚理科大学机器人技术项目(线上)。





六、质量保障机制




在内蒙古大学已经制定的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的基础上,坚持发展性原则,以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将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有机结合,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健全和完善,建立了以学院、教学系、计算中心三位一体、老师和院系领导全员参与、全程监控的质量保障管理体系,明确了学院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负责人、系主任、课程负责人的职责。


学院系列教学管理文件


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面向产出内部评价机制,主要包括:专业培养目标评价办法、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办法、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办法等。对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质量进行定期评价与分析,通过制定改进措施、执行监督等途径实现对专业教学的持续改进,保障了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课堂教学、实验与实践教学等各环节评价机制的落实,评价结果用于专业持续改进。定期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与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改进工作方法,提升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培养方案制定

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

毕业要求达成评价

课程大纲修订

课程目标达成评价

学校教务处

终审备案

多方论证


终审备案


学院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审议定稿

汇总审定

审核反馈

审议定稿


学院本科教学过程质量评价小组

审议


收集汇总

专业负责人

起草修订

汇总评价

审核反馈

校院两级督导专家

意见反馈



课程教学团队负责人

研讨修订

撰写修订


全体教师

调查建言


反馈执行

撰写

学院内部评价机制























学院作为自治区信息技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培养了各类毕业生数千名,为国家和自治区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毕业生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理论以及良好的系统创新实践能力,广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主要就业单位包括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IT企业、电力行业、金融机构、以及电信行业等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的工作有计算机学科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技术攻坚及企业管理等。


推荐阅读01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丨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课程引领、平台支撑、协同驱动——电子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02

本科教育教学评估|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格物致知培育英才、求真务实追求卓越

03

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丨数学科学学院: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培养高素质数学人才



来源 :教务处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编辑 :刘颖

责编 :杨磊 张驰 白玥涵

校审 :高嫚聆 白佳璇

审核 :刘雪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内蒙古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