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IT农夫贺建增:全域有机农业模式落地,须掌握这5大核心能力

贺建增 3O有机农业 2021-04-06

推文第1024天

如果您一直关注我们,对贺老师肯定不陌生,就是给小编分享“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八个字的那位IT农夫。几天前,小编近距离聆听了贺老师讲课,在此分享给大家,希望新农人看后少走弯路

详情可点击:有机农业: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本文长度3548字,建议阅读10分钟

主要内容包括:

1、“有机”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涵是什么?

2、为什么要做全域有机农业

3、为什么八千年的有机农耕史就是有机农业史?

4、与西方相比,为什么我国只用20多年就能做到有机不减产?

5、村庄如何实现“零废弃物”?

贺老师在山西永济蒲韩联合社耕读大学第二期课堂讲课

(本文整理自部分录音)

01

对“有机农业”认知的转变

“有机”一词是舶来品,朴门、自然农法、生物动力农业,都在探索我们人类健康发展的这条路。就我自己来说,我是2004年知道了“有机”这个词,做了10年的IT之后,回来做了大半年的调研,从山西农大的一位教授那里第一次听到了 “有机农业”这个词。

2005年回来种地,刚开始的几年,我也觉得这个词很别扭,因为我本身是兰州大学化学系入学物理系毕业,大家一提到“有机”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有机化学”,肥料农药大多数也是化学农业的产物,很多中国人感觉“有机农业”这个词翻译的不好。

我从2004年开始也是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走到2012年之后,从有机生产技术体系的探索到有机产业模式,这种过程完成之后,发现光靠技术和模式是解决不了乡村问题的,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之后产生的问题更多。

同时,对传统文化有了浅薄的认知的时候,发现Organic翻译为“有机”,水平很高。实际上,这样翻译,“有机农业”才是真正回家了。因为在我们中华文化中,“有机”这个词强调的是系统观、整体观,不是碎片化的某一点,是一个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后来我也就不胡思乱想了,觉得“有机农业”这个词挺好,继续推进基于有机农业的乡村社会可持续发展模式,这种生产方式叫“有机农业”一点问题没有。当然,将来农业都不用除草剂、化肥农药、转基因种子的时候,把“有机”两个字去掉也就无所谓了。

在今天,大家不用去纠结“有机”这个词是咋样,到底是舶来品,还是我们自己的。要知道它是我们的老祖宗留下来的,为什么我说是“有机回家了”?一方面是这个词的含义,到了中国以后使它真正生了根。现在的有机农业确实是源于欧洲,工业革命以后把欧洲的环境糟蹋的一塌糊涂,吃得东西也像咱们今天一样的不安全,首先从环保的角度,部分先知先觉的欧洲人开始了研究,标志性的年份是1908年,1924年,1940年和1962年。

02

为什么要做全域有机农业?

有机生产与生态乡村、人文社会相融合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有机农业生产,即使模式再好、技术再先进,如果离开了乡村这块土地,离开了乡村振兴和农民的团结互助,这个事情是不可持续的。

我从2005年回来种地,先拿一小块地做实验,同时组织农民,到2010年的时候,在朔州平鲁58岁的一对夫妇出现了第一户年收入超过5万元以上的家庭,后来这样的家庭多起来了。但是另一个问题出现了,老农民通过有机农业赚到钱后,既不用赚的的钱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也不自家盖房子修房子,对村里的公益事业也没有任何贡献,而是单纯的攒下钱来支持子女在城里买房。

进一步思考一下,再过二三十年,当这批老人去世的时候,乡村依然避免不了消亡的危险。单靠城里返乡青年的情怀是解决不了14人的吃饭问题的。这样的问题,触发了我结识社会学、人文、乡村教育的人士,就形成了大家现在看到的耕读大学。

农民在村里不需要太多的收入,我一开始也是,回到村里就想着带领农民勤劳致富,但是后来发现安居乐业才是目标,单纯的挣钱解决不了问题。

通过这些年,我们能做到些什么事情?形成了哪些能力?能够引导咱们各地的农民逐步地走上这条路呢?

03

模式落地,须掌握5大核心能力

1. 完全做到真有机生产

完全意义上的有机农业是可以实现的。这个一点问题都没有,我们老祖宗做了八千年了。到了今天,即使化学农业祸害了四五十年,只要每个地方每个人心是定的,你下定决心做有机农业,有相关的老师辅导,不出三年都可以做到有机不减产。如果自己探索可能需要5-10年,这也是我自己亲身的经历。

并且,以乡村为中心组织起来,每个乡村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产业生态循环,动植物,微生物能够循环起来的时候,每个村产出来的有机总量应该会大于化学农业。因为化学农业仅仅是单一作物的生产,比如种玉米就是玉米有用,玉米芯和玉米杆都没用,而如果把玉米芯和玉米杆都转化为别的东西的饲料或者肥料的时候,就可以产出另外的有机产品,所以总量都是提高的。

2、实现有机农业不减产

有机农业进入中国从90年代开始,短短20多年,实现了有机农业不减产,西方用了七八十年仍然达不到,或者说是无法全系统的做到。我们做到的不减产是几乎做到了涉及各个领域,包括各种粮食、蔬菜、水果、药用植物。在欧美有个别人在个别环境下可以做到,但是全面实现到现在还没有。

为什么我们可以很快做到?因为它回家了。实际上它的历史不是20多年,而是因为我们八千年的农耕史就是一部有机农业史。我们实现的有机农业不减产的技术体系,大多数来自于传承和集成。

从2004至今,14年中,我走访过500多个县,深度调研过的也有二三十个。去到任何一个地方,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拜访当地七八十岁以上的老农民和当地已经退休了的基层农技干部,县农委下边或者是每个乡镇的农技站。他们的脑袋里还有很多宝贵的记忆,有不少人的手艺还会。把这些传统种植方式和技术传承下来、集成下来。

我为什么用”集成“一词,因为我们中国很多地方,“十里乡俗不一般”,每一个地方都有绝活,但是相互之间不太清楚,把这些传统的方式集合起来,再与现代的无害化生产技术相融合,如微生物技术、现代育种技术、耕作方法,就构建起了整个有机农业不减产的技术体系。2005-2012年逐步实现了的,不仅我们衡荣农业实现了,而且在全国各地有不少人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地方实现了,也在我们的团队中。

今天在中国说“有机农业”,那是我们老祖宗八千年前留下来的东西,为什么说是八千年的有机农业历史?中国的农耕历史,到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早的都在八千年前,比如湖南城头山遗址的水稻、河南驯化养鸡,晋南土地上有人种植薏苡,即现在的薏米,并且先秦之前,一直到商周时期,薏米成了先民的图腾崇拜,证据有两个:第一,我们有一种乐器叫埙,埙的形状跟薏米的果实很像,平底葫芦状;第二,夏天的”夏“,在甲骨文里的写法,与薏米在夏天长的时候那个形状很像,也成了我们第一个朝代的名字。

最古老的乐器——埙,形似薏米

所以,八千年的农耕史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有机农业史。当今,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农业如何去走,大家自然而然就找到了答案。

3、土地不休耕实现土壤修复

我们在修复土壤的过程中不需要休耕 。“休耕”这个词自古就不在中国人的字典里。这是最近几十年不会种地的人,崇洋媚外,把西方人的技术体系引进中国来的结果。《四千年农夫》这本书的诞生就是在解读这个问题,美国当年的农业部部长富兰克林·金,在发现了中国的土地四千年来不需要休耕都可以连续耕种的现象,而美国每隔几年都需要休耕。

当我们把老祖宗传下来的轮作、间作和以粪为肥这些东西用好的时候,我们的土壤不需要休耕,而且现在已经被化学农业污染了的土地上也不需要休耕,用上2-3年的时间就可以修复过来。

4、废弃物系统化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

通常在环保领域,大家讲的是无害化处理和最大化利用,我在这里加了个“系统化”,就是我们要把乡村的废弃物全部加以利用,这个全部指的就是在乡村的整个生产、生活中不靠谱的、不可持续的方法和技术,都逐步的把它改造过来,改造完成后我们乡村的废弃物都会成为资源。

“三格化粪池”不宜推广,工厂化的养殖不应该进入村庄。温室气体各行业排放中,动物养殖业占18%,交通运输业占16%,这就是西方过度依赖动物性食品形成的营养结构造成的这种消费体系导致的结果。小学六年级的12岁孩子,身高体重跟成人一样,当他生病的时候,医生在年龄和成人特征上纠结,无法下药。

为什么我们强调生活方式的革命,从生活方式的改变出发,不要让生产牵着我们的鼻子走。比如,每天一杯奶强壮中国人。大家就天天开始喝奶,结果喝出了骨质疏松。所以,废弃物处理应该从源头控制,从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一起来进行,所有的废弃物都可以得到无害化处理。

贺老师实地讲解堆肥制作

5、保护传统自交种

做有机农业,使用非转基因种子是入门要求,只能给60分,最好使用自交留种,因为外地种子引入本地需要驯化,不然作物不能全力生长。而且,化学农业造成的物种破坏,急需我们来恢复,最好能恢复到1985年前的物种。

举一个我国古代关于种子重要性的故事,现在也很少有人提及。关于越王勾践,我们熟知的是他“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故事,其实越国能取得成功, 还和它掌握稻种有关。吴国遇上同样的困难,向越国借稻种时,越王勾践竟然将稻种煮熟了之后再行出借,结果吴国缺粮,无力抗越。

可见,本国种子的重要性,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目前我们民间已经有人在自发的收集本地种子,我自己也有在收集;最近中兴被美国断芯片的事情,值得我们反思,万一我们的种子掌握在外国人手里,后果有多严重。所以,保护传统自交种,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与相关部门警惕。

生态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根本在于乡村社会经济可持续,目标是让农民:不离乡土,安居乐业,过得有尊严。这是我们应该描绘出的画卷。

希望从事农业的你,看完可以少走弯路

责编:3O有机滔小小

(未完,欢迎关注下次推送)

3O助农

欢迎投稿 加学习群

助农为乐,不遗余力

主编微信:yga565431

热文推荐:

1.5年了,中国第一批新农人,你们还好吗?
2.不用化肥农药不杀虫照样得高产的神人——中国神奇农民
3.投身农业5年,一身疲惫换来一屁股债,让我拿什么坚持?
4.朱安妮:纪念生物固氮专家—郭永军
5.心痛:谁来为农民的良心买单
6.以虫治虫:螳螂打造绿色青山
7.有机农业:一场温柔的大地革命
8.有机农业: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9.有机菜你嫌贵?你以为每天可以省7块,背后真相惊呆了!
10.有机农业有3种组织形式,99%的人不知道!
点击红字即可浏览
想看更多?请返回菜单,点“3O热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