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CC非遗创新】上海牵手遵义,竹藤编织匠心
上海帮扶遵义,研培带动扶贫,
赤水竹编研修班跨界创新课程,
非遗传承人牵手上海创意人才,
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情况吧!
设计师与非遗传承人建立融合创新合作模式,
在传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中迸发灵感火花,
围绕衣食住行展开竹制品创作,
让传统手工艺回到日常生活,
让竹艺之美走进现代生活空间,
向公众传递非遗之美。
《好竹意》
竹编创意服饰系列
作者: 杨昌琴、周爱华、陈丽、苗海燕、应敏
制作工艺:竹编
设计理念:探索精致竹编技艺在高级定制服饰中的应用,通过创意结构设计面料、材料与编织手艺以及竹编材料等的综合处理,尝试创新设计与竹编技艺的时尚跨界融合的高定服饰,同时将设计元素有选择结合成熟工艺引入市场化服装设计制作。
藤编旅行箱
作者:章莉莉、马毅
制作工艺:藤编
设计理念:旅行箱利用藤编这种牢固又柔软的材质,将它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特别是短途旅行、工作以及出差中。箱子上藤编还可以编出不同的图案来增加美观,既是中国传统美与智慧的体现,也是一种返璞归真的体验。让藤编这项非遗技艺拥有更大的市场,可以面向更多的消费者。
《孤山空亭瓶》
玻璃艺术作品
制作工艺:缠丝玻璃+竹编
设计理念:孤寂和渴望渗透了这件弥漫着素雅的色彩、梦幻般的手工作品,玻璃和竹丝之间结合充满了质感,细节中蕴含感性的力量,加上中间的留白使整个作品洋溢着美、诗性和浪漫。
竹编创意腰带
作者: 苗海燕、张景发
制作工艺:竹编+皮具
设计理念:研培班跨界创作设计制作完成作品基础上,开拓配饰系列,注重创意设计,结合成熟工艺引入市场,设计制作腰带、饰品、手包等产品。同时,探索高定服饰专享配饰用品的创意设计和制作完成。
藤编钓鱼凳
作者: 王奕蓉、陈武应、李兴富、马强
设计理念:在作者在PACC看到了很多湖边钓鱼的人,因此创作了钓鱼凳,一个又能坐又能放东西的凳子。凳子打开里面可以放置钓鱼的渔具,上面有吊带,可以背着去钓鱼。此外,凳子的顶面和侧边配上轧染,美观大方。
《筷上天》
厨房餐具创意收纳
作者:苟晓强
制作工艺:竹刻
设计理念:竹筷架-“筷”上天,创造性地把筷子立起来吸附在顶部磁板上,拿取方便且利于筷子的沥水防潮,是非常实用的小发明。
折叠竹衣架作者: 陈文、苟晓强、陈丽
制作工艺:竹编
设计理念:折叠衣架收纳方便,且形状立体饱满,可以很好地撑起衣物。
《无极》
徐汇草编创意手包
非遗跨界创新第七组作者:何然、王勤
制作工艺:草编+皮具
设计理念:生命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无限循环,时而混沌时而虚无,一切皆空!此系列是青青嫰草的生命延续,图案是虚空,无极,混沌三种状态的表达!
《兰依竹》
江南手织土布竹艺装饰画
制作工艺:手织土布、竹艺
设计理念:装饰组画由四幅绽放的玉兰花组成。白玉兰是上海市市花,设计师用江南手织土布制作成一朵朵形态各异的玉兰花,用竹雕发簪描绘玉兰花蜿蜒曲折的花枝。玉兰花的寓意是对爱情的忠贞,四幅组画中土布玉兰花朵与竹雕发簪通过线的缠绕,花朵依附着花枝,好比一对互相依偎的恋人。
《竹扇》
竹银创意胸针
作者:郑珊珊、马强、杜清华
制作工艺:竹扇+银饰
设计理念:将传统的竹扇结合银制珐琅小扇,转变成胸针,加上银流苏更显灵动。竹扇不仅可以拿来用,亦可用作装饰,精巧而别致。
《初恋的感觉》
草编办公文件系列
作者:李依蔓、王勤
制作工艺:草编+皮革
设计理念:灵感来自初恋时的一点点羞涩爱意,草编与柔软皮革,有趣的材料组合。草编具有编织纹理的植物气息,搭配流畅的几何形,红色爱心温暖人心,传递融融暖意。
《竹球》
竹编创意耳饰系列
作者:朱艺芸、王明英
制作工艺:纤维+竹编
设计理念:质朴细腻的竹编、多彩纤维的毛线,两者结合碰撞也许会有更好的效果。
《影》
创意竹编玻璃瓶
作者:任熠、袁建虎、陈丽
制作工艺:玻璃+竹编
设计理念:传统的竹编与现代的玻璃艺术相结合,在虚与实,光与影之间互动、留存。
动物系列手提包
作者:马群、王勤
制作工艺:棕编+草编
设计理念:草编手提包搭配棕编小动物造型装饰
竹摆件与竹首饰系列
传承人伍恩群用最古拙的材质,最原始的初心创作竹摆件创意作品。而传承人田雅嘉则是利用传统的竹留青雕、浮雕的雕刻技艺,并在“用”的方面做文章,在竹雕饰品上加上流苏和银的颜色对比,使竹雕不再是单一色彩的产品,这些竹雕饰品变得更加的雅致,配色层次更加丰富,俏皮可爱。
研究生与传承人
此次竹编班的非遗跨界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学员们和上海美术学院的研究生们也进行了合作。张潇与袁建虎合作的方圆之间首饰系列,张芷若与马毅合作的“柿柿”如意染色藤编收纳盒,牛涛涛与马强、杜清华合作的“马记纸扇”竹扇DIY材料包,还有方澄跟金理慧合作的竹灯系列。在不同年龄,不同学术背景的基础上,通过融合不同文化,不同技艺创造出实用与美观兼具,又极具创新性的作品。传统与现代碰撞出更多的火花,也希望此次非遗创新能够为学员们振兴家乡,推动地区发展带来了更多灵感和思路,注入新的力量。
希望通过此次的非遗跨界合作,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技艺与理念的结合,
能够为传承人开拓新思路,
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非遗中来,
带领更多的人走上创新致富的道路,
期待他们的发展。
监 制:章莉莉
责任编辑:逄继青
摄 影:朱 晔
图文排版:郭霄楠
文字采编:杨钰乾、张蕨
相关链接
【PACC非遗拓展】看非遗活态传承更好助力扶贫
【PACC非遗拓展】与竹相伴,居无俗情
【一竹一世界】跨界"添"创意,竹子"换"新颜!
敬请关注公共艺术创意生活微信公众号,了解PACC最新资讯!
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
PACC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下属的一个以学科知识服务社会,推进社会进步和探索创新教育机制的项目执行机构。围绕整合传统文化资源与当代文化资源,探索创新教育模式培养人才,主要服务于现代公共艺术方向、非遗手工艺方向和城市会展业方向,致力于推动社会文化艺术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