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emo的真相,被疫情揭露了 | 2021世界儿童状况报告发出「警告」

日慈公益基金会 日慈公益基金会 2022-06-08


「不确定,孤独,悲伤,这些强烈的情绪笼罩着数百万儿童、年轻人和家庭的生活。未来许多年,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可能仍会受到新冠疫情大流行带来的不良影响。

 

最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以「心之所想:促进、保护和关爱儿童心理健康」为主题,发布了《2021世界儿童状况》报告,并发出了「警告」。



这份报告调研了儿童、青少年及其照顾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关注生命历程中关键时刻的风险和保护因素,并深入探讨了塑造心理健康和福祉的社会决定因素。

 

疫情后各地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爆发,人们才猛然警醒,心理健康危机的「导火索」竟潜伏已久。原来,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所处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心理健康问题,

 被忽视已久的冰山一角 


「新冠疫情大流行引起了对一代儿童心理健康的担忧,但这只是揭示了被忽视已久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冰山一角。」

 

《2021世界儿童状况》报告强调:「甚至在新冠疫情大流行之前,已有太多儿童背负着社会心理困扰和糟糕的心理健康问题。

 

据估计,在10-19岁的青少年中,有13%的人被诊断患有精神障碍。也就说,平均每7人,就有一个被心理问题所困扰。

 

在调研中,一位埃及少女说道:「即使你有雄心壮志,也无法实现你的理想,因为你在心理上完全被打败了。

 


导致15-19岁青少年死亡的第四大原因是什么?自杀。

 

每年,将近有46000位10-19岁的儿童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意味着大约每11分钟,就有一名儿童自杀

 

这组令人心痛的数字背后所揭示的,是政府和社会在推动、保护和关注儿童、年轻人上投入得太少。

 

全球只有2%政府预算用在精神卫生支出上,在一些极度贫穷的国家,政府用于治疗心理疾病的支出不足每人1美元

 

尤其是对面临着极大心理健康挑战的人和积极心理健康的倡导工作,这点投入根本远远不够。


图源: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长期以来,无论富国还是穷国,我们都看到,对最大限度发挥每个孩子潜力的关键要素的理解太少,投资也太少,这需要改变。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执行主任福尔指出:「政府为满足这些关键需求的投入太少,心理健康与未来生活结果之间的关系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加大精神卫生投入,

 消除心理问题病耻感 


从疫情爆发至今,根据《2021世界儿童状况》报告的最新数据,全球至少有七分之一儿童受到封锁的直接影响,超过16亿儿童遭受到某种程度上的教育损失。

 

日常作息规律、教育、娱乐及家庭收入和健康等问题,让许多年轻人感到害怕和愤怒,并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担忧。

 

缓解心理健康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分享经验和寻求支持。

 

然而,在世界上,有数百万人找不到人倾诉,求助无门。

 


要打破重重障碍,处理好心理健康问题,关键在于人们的正确认知。

 

当心理健康问题污名化,对刺耳的语言、嘲笑和辱骂的恐惧,只会让孩子、青少年更加难以启齿,越来越不敢表达心中最真切的感受。

 

不愿提起,也就堵住了宣泄的出口。

 

心理健康问题同身体疾病一样,都需要积极面对。

 

但心理障碍不能只专注于诊断和治疗,它是一个持续的统一体,在任何一个人生阶段,我们都可能历经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也许是对生活的享受,也许是痛苦的时期,每种心理健康状态都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

 


根据世界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报告从宏观角度提出了一些观点和建议:

 


1、心理健康是儿童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提高社会公众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越早越好;

 

2、各国政府、公营和私营部门应开展跨部门合作,加对大儿童、青少年及其照料者心理健康的投入支持,制定有利于家庭生活的政策;

 

3、政府应为儿童青少年提供精神卫生保健干预和服务,建立强大的心理健康工作队伍,以应对复杂的挑战;

 

4、让学校成为积极心理健康的安全港湾,学校要满足儿童的社会情感需求,关注到可能遭受伤害的年轻人,让他们感受到,不论发生什么,都会有人支持你;

 

5、倡导儿童和年轻人多开展体育活动,保持营养均衡和良好社交

 

6、设法消除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耻辱感和歧视,增加对话平台,让儿童青少年和历经心理健康问题的个人都够发声,甚至参与心理健康应对措施的制定;

 

7、孩子们的生活离不开电子科技,可以将数字技术作为推动社会改变的重要力量。


《2021世界儿童状况》报告更发出呼吁:「将承诺、沟通和行动作为培养每个孩子良好心理健康状态、保护弱势儿童和照顾面临着最大挑战的儿童的综合方法的一部分。」

 

让所有儿童、青少年及其照顾者的心理健康有所改善,极力保护需要帮助的人,特别是弱势群体。只要得到正向有力支持,孩子们具有更强的抗逆力、心理弹性和能量,就能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在疫情中持续保持积极的心理健康状态。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报告中提出的愿景,也与日慈公益一直以来的期许不谋而合。

 

 

 提升心理抗逆力,

 点亮孩子内心世界 


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保护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而学校,又是孩子们每天呆得最久的地方。

 

《2021世界儿童状况》报告也指出:「在学校,社会情感学习方法,包括全校干预措施和对高危儿童青少年的特定干预已证明行之有效。」

 

基于社会情感学习理论和积极心理学,日慈公益基金会研发了一套系统科学又有趣的心智素养课程,支持乡镇老师在学校开课,培养乡村儿童自我认知、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能力

 

2020年初,面对突然肆虐的新冠疫情,日慈公益紧急编写《疫过天晴——中小学校园复课心理支持手册》,帮助疫情较为严重地区的学校做好学生心理支持以及教师自我关怀工作。



当孩子们拥有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心理抗逆力得到提升,哪怕遭遇困境,他们也能更为安然平稳地渡过。

 

七年级的蕾蕾上的是《人际交往》课,成绩优异、性格外向又耿直的她,身边却没什么朋友,人也越发不自信。

 

李老师注意到,蕾蕾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经常在无意间用言语伤害同学,久而久之,朋友们不愿跟她交流,她内心孤独而又充满怨气。

 

在学习《人际交往》的第四课「认识冲突」过程中,蕾蕾懂得了面对冲突不只是盲目对抗,还能友好合作或迁就退让。

 

课堂上的情景再现,让蕾蕾意识到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不足。课后,在李老师的悉心引导下,她反复练习尝试,渐渐懂得了换位思考,有所改变。

 

当蕾蕾说话不再随心所欲,身边的朋友也随之多了起来,阳光般的笑容照亮了他人,也点亮了自己的心房。




对乡村孩子而言,资源相对缺乏,他们的心理发展更需要正确的关怀和引导。老师们申请心智素养课时,也总会提到:「孩子缺少家庭关爱,作为老师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希望可以用自己的一点点力量改变一些学生。」

 

学校,不只是学习上课的地方,更是心智成长的摇篮。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孩子真正的起跑线,不是分数,是心理健康的程度。」

 

心理健康了,才能治愈身体的健康。当孩子们学会管理情绪,正确认识自己,友善地看世界,就能更好地爱自己,爱他人。




《心灵奇旅》中一句温暖的台词:「生命的火花不是目标,而是对生活的热情。」

 

无论成长路上要面临什么考验,与疫情共存,亦或学习生活中的挫折难关,我们最需要的是心怀希望,让自己变得宽容、勇敢和强大。

 

在璀璨的人间烟火里,活得轻盈而自由。

 

 参考资料 

1、The State of the World’s Children 2021,unicef

2、Life-in-Lockeddown, unicef

3、心之所想:促进、保护和关爱儿童心理健康(摘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4、一周国际组织动态,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4824973



大家都在看






点个「在看」,让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得到更多重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