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是波兰电影之父,一生都在努力让电影更接近事实

瓦伊达 雅众 2019-10-30


安杰伊·瓦伊达(Andrzej Wajda)是一位波兰电影导演,创作生涯始于1955年,波兰影评界评论他的作品是浪漫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混和结晶,但有时又带有超现实主义和唯美主义的色彩。从影50余年,瓦伊达执导了49部电影,他拥有的,是创作的一生,也是载誉无数的一生:


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上获得超过20次提名,7次获奖,如1959年凭《钻石与灰烬》获得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1981年凭《铁人》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大奖;1996年、2006年两度获得柏林电影节终身成就奖,1998年获得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奖,2000年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1

2

3

4

5

6

瓦伊达部分代表作:

1 《一代人》(1955年),瓦伊达“战争三部曲”的第一部

2 《下水道》(1957年),第10届戛纳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

3 《灰烬与钻石》(1959年),第24届威尼斯电影节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

4 《铁人》(1981年),第34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5 《大理石人》(1977年),第31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费比西奖

6 《卡廷惨案》(2007年),第8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他用镜头表现了波兰最真实的历史。雅众新书《剩下的世界:瓦伊达电影自传》是其电影创作生涯的珍贵记录,书中瓦伊达回顾了艺术生涯的艰难开端,二战期间波兰沦陷的残酷记忆,电影创作的台前幕后,以及他对电影、绘画、文学和自己作品的独到评论。


《剩下的世界》

首版前言


亲爱的读者,当你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已经不止一次地对我的朋友们讲述过书中所写的故事。不过我只是描述了关于这些故事的简单情节,不管大家的反应如何,我还是尽量避免误导大家去过多地渲染故事的情节。我们这一代人接受的教育告诉我们,既不能撒谎,也不能胡编乱造。为此我当了导演而不是编剧,因此我一生都在努力让我的电影或者戏剧更接近事实。


《福地》剧照


我注视着床上方挂着的——自我幼年起就一直陪伴着我的——守护天使的画像浮想联翩;之后我又看着我在克拉科夫的一个古董店买到的一幅仿制沃依切赫·克萨科画的利沃夫青年保卫战士的油画,其实我曾在学校里见过这幅利沃夫青年保卫战士的油画,尽管半个世纪过去了,但这幅画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



安杰依·瓦伊达曾在绘画学校学习三年,上面两幅是他的手绘作品


童年时,我是个非常普通的小孩,父亲教我学骑马,守护天使的画像一直护佑着我前进的每一步,可母亲却一直担心我会因学骑马出事,后来她又得知我在 1942 年参加了波兰国家军,我发誓要完成自己的神圣职责,也许因为觉得太过神圣,所以我们从来不在家里大声谈论此事。


尽管处在战乱的年代,但我仍旧保持着读书的习惯,其中尤瑟夫·查普斯基的《关于塞尚与绘画意识》一书令我终身难忘,是这本书打开了我通向艺术世界的大门,使我认为自己是当时拉多姆地区最具现代派艺术风格的画家。当时的艺术家们认为我的这些画作没有任何艺术价值,这在我的心灵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尽管这样,我自己还会时不时拿出这些画作欣赏一下,每看一次我都能赋予它们新的意义。



瓦伊达手绘作品


是谁抚育我长大成人?首先是我的父母,他们都是具有传统荣誉感和责任感的军人,父亲总是军容整齐 ;其次是我的学校——那是一所具有希腊和罗马文化传统的高中 ;第三就是天主教教会——让我懂得神圣的教规。我带着这种爱国主义道德观经历了 1939 年爆发的战争。我看到了什么?我没必要去讲战争的故事,但我可以说战争的结果是——谎言战胜了一切。


战争摧毁的不仅是一切政治反对派,而且还要摧毁整个民族。当时唯一的艺术形式就是能看到胜利者们举行的军事游行和为此所做的宣传广告。我明白了罗马法和地中海文化的价值失去了意义。我真的必须屈服于这一切?是否可以通过担任电影导演而规避这所要经历的一切?


《残影余像》剧照


生活就像剧院中一出无聊的戏剧,不过不必急于在演出还没结束时就退离剧场。我曾经有过一次难忘的经历,那是在 1946 年,我无意间闯入了位于克拉科夫自由广场安全局所在的地下室,经历了数小时不间断的审讯,我被反复问到的问题就是,我是否参加过国家军。


最终审讯我的年轻人累得头靠着桌子睡着了,而在他身边半开着的抽屉里放着一把手枪。尽管审讯我的地方是在五层楼上,但渴望自由的欲望一直在心中燃烧。不过在被审讯数十个小时之后,我仍然静等着天明。盼啊盼,最后自己也不知道在期盼什么。也许是出于好奇心,想知道下面还会发生什么事,也许那时我已经意识到,这个经过内务人民委员会严格训练的年轻审讯官是在装睡。在被审讯的那些天里,在安全局的走廊里,我一直能听到那些企图加害我们的俄国顾问们说俄语的声音。



在我的青年时期,我一直坚信,世界会变得更好。20 世纪的电影艺术就应该为让世界变得更好而不懈努力。


我们曾经相信,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以及各个大洲的人们都会通过电影彼此相识,增进了解,彼此成为朋友。不过看起来世界病得并不轻,尽管孩子们总是给它提供新的玩具,但也无法治愈它。每天晚上在电影院里都会放映新的电影,但是信念却在消失。随着信念的消失,世界知道自己犯了错,希望自己能找到通往幸福的道路。


《丹东》拍摄现场


如今没有任何一部电影能够完全符合所有人的口味。我属于观看老的传统电影的那一代人,于是我总是尽量想让观众们去理解别人。萨特曾说过,别人就是地狱,我把这句话理解成文学的隐喻,也就是说,别人和我就是力量。我不同意有人提出的电影艺术是要把人引向创作的神秘感当中,而观众只不过是导演艺术手段的添加剂的观点。


电影就像蝴蝶的生命那样短暂。要想了解电影的成功或者失败,就必须先了解它的环境,也就是伴随电影生成和最终搬上银幕的过程。首先电影的生命取决于观众的反应和审片人以及评论家的评价。


《威克的女孩》剧照


之所以准备出版瓦伊达电影画册,那是因为在波兰国内外有很多人在评论我,于是我就琢磨,是什么赋予了我力量,让我在拍了一部电影之后还想继续再拍下一部,既然拍了那么多电影,哪部电影更有价值呢?为什么我从来不会因为自己拍了那么多电影而感到欣喜若狂呢?


我只能给自己一个答案 :因为我从来不看那些影评。在我拍摄电影《地下水道》时,我患了十二指肠溃疡,医生限制我,让我尽量少做剧烈活动,当时我有两种选择,要么不再拍电影,要么不要去关注影评家的评论。诡异的是,我选择了后者……


《地下水道》(又译作《下水道》)剧照


十几年前,在我拍摄《信用与借贷》这部电视电影的时候,我为自己的一生做了一次盘点,计算了一下自己的得与失。我认为,我的所失就是永远没有自己的时间,也许只有过一次。在我拍摄电影《白桦林》时,曾抽出时间欣赏过拍摄场地附近的自然风光。


遗憾的是,我不仅没有时间观花赏叶,甚至也没有时间看看或者关注一下周围的人,看来我对友谊的维护是过分地敷衍了事了。在今天看来,这肯定是无法估量的一大损失。


《白桦林》剧照


也许在某个时刻,一个人在某些方面取得成就后便应当激流勇退,也许成功就藏在某一处,也许并不是那些观察我们的人能决定我们的成功,而成功取决于我们自己。今天我还不大可能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因为我还不知道自己是否做得够好,是否还待在应该待的位置上,是否帮助了应该帮助的人。


但我是幸运的,因为我的生活一直处于动态中,我一直在行动,不过是否该选择某一时刻问自己:“这种想法是否正确?”这种不安的阴影一直伴随于我左右。


现在再来看看,我都“收获”了什么?可以说我对自己拍摄的某几部电影还是比较满意的,这几部我认为比较满意的电影获得了比我的其他电影更高的评价,其实是因为我自己对它们有很好的评价。这些电影是在恰逢天时地利的时刻拍摄完毕的。


《铁人》剧照


比如电影《铁人》,我也可以等到获得更多自由的时候拍摄,但我开拍了,可我从来没想过要拍一部杰作,这是我应该给自己点赞之处,也许这就是我该走的路,即在拍完一部电影之后紧跟着继续再拍电影,在几部电影之中总能挑选出一部是有价值的。

1981 年 12 月 13 日,波兰进入战时状态,很难预料这一冲击带来的后果。不过我仍然认为,我们不能全盘否定那个年代。因为我们曾用我们的笔,我们的电影表现和反映了波兰人的心灵、精神和渴望,我们应该感谢自由,一直在隐蔽地等待着,等待着正确时刻的到来。

安杰伊·瓦伊达在拍摄现场


在我的一生中,我曾很多次与幸福相遇,如果没有这样的机遇,我会束手无策的。我从来没有丧失过信念,这并不是说我个人有什么雄心大志,只是能证明,我这个人有极强的好奇心,总想知道今后会怎样,自愿要做的事情总是很快就做完了,随之而来的就是随处令人感觉到的沮丧……无论在波兰人民共和国的各个时期我犯过怎样的错误,我遇到过怎样的困难和束缚,我一直在坚持不懈地工作,我从未浪费过我的生命。


在我撰写这本自传时,我一直都在不停地翻阅我坚持多年写下的日记。在我的日记里,记录了许许多多围绕在我身边发生的事情。如果说,我拍摄的某些电影曾打动过观众、曾激起过他们沉睡中的需求和情感的话,那也只是因为,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中,我也有过与他们一样感同身受的经历。


安杰伊·瓦伊达(1926-2016)


(文章内容节选自《剩下的世界:瓦伊达电影自传》,微信发表时有改动)




小雅的每期赠书


  • 你看过的历史电影?

  • 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将抽取一位读者,下期送出以下这本书。

  • 上期开奖:恭喜 高燃星 获得《日本传统色》一本。


《剩下的世界:瓦伊达电影自传

[波]安杰伊·瓦伊达 著 

 乌兰 / 李佳  译 

出品方:雅众文化


安杰伊·瓦依达被誉为“波兰电影之父”“波兰电影的骑士”和“波兰电影之王”。本书为安杰伊·瓦依达传记,描写了瓦伊达电的生平经历,同时也描写了瓦伊达本人电影风格的转变,从中反映出20世纪电影史的变革历程。


主理人: 方雨辰

执行编辑:一只柠檬

进书友群请加小雅微信号:yazhongxiaoya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更多好书


RECOMMEND




推荐阅读

刘柠 | 葛饰的北斋,越洋的巨浪

本届上影节的“票王”电影,诞生过程比电影还精彩

皇后乐队的音乐传奇,在这本书里继续唱响

这才是成年人假期的真实写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