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理工学院年度喜报来袭 | 热烈祝贺,再创辉煌,未来可期!

School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理工学院

2022年度喜讯回顾

热烈祝贺

再创辉煌

未来可期


回顾2022


理工学院科研工作稳步向前,学术科研成绩突出,硕果喜人。


翻开2022年的成果页面,让我们一起回顾理工学院师生过去一年的佳绩吧!祝大家新春快乐!




第一季度

赵俊华教授论文“配电系统与电动汽车充电网络的协调规划”获得国家科技部2020年度F5000论文奖

该论文主要研究了如何进行配电系统与电动汽车充电网络的协调规划。


领跑者5000(Frontrunner 5000, F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是由国家科技部主导,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组织评选,入选条件为中国精品期刊中前1%的高被引用论文,该奖项是对论文质量的肯定和认可。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

喜讯|理工学院赵俊华教授论文“配电系统与电动汽车充电网络的协调规划”获得国家科技部2020年度F5000论文奖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荣获2021年广东省大学生数学建模最佳组织工作奖

2021年9月9日至12日,2021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举行。广东省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公布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荣获2021年广东省大学生数学建模最佳组织工作奖。


在本次竞赛中,理工学院共69名本科生获奖。其中,获得广东省分赛一等奖的10名,有9名送评国赛并获得国家二等奖;获得广东省分赛二等奖13名,广东省分赛三等奖46名。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

喜讯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荣获2021年广东省大学生数学建模最佳组织工作奖



杨升浩教授科研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资助

杨升浩教授担任项目负责人申请的科研项目“融合通信与计算的信息理论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资助,实现我校重点专项零突破。


专项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为专门支持或加强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而设立的专款资助项目。本专项项目旨在围绕未来通信的典型场景、网络结构、性能需求等共性基本问题,扩展传统信息论单一的信道容量/传输速率性能界到多维性能界,评估影响系统性能的内在因素及其作用规律,并以此驱动各调控要素的创新,为未来通信技术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

喜讯 | 理工学院助理教授杨升浩科研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资助



唐本忠教授入选全球排名前50名学者

1月5日,国内全球学者库网站公布了“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排名”。今年共有两位中国籍科学家入选全球排名前50名学者名单。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院长唐本忠教授位居第38名,以化学学科上榜,H指数150,论文数2001。唐教授是聚集诱导发光原创性科学概念的提出者和该领域研究的引领者。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

喜讯 | 港中大(深圳)理工学院院长唐本忠入选全球排名前50名学者



2021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公示!韩晓光教授、俞江帆教授分别获奖

韩晓光教授荣获优秀青年奖;同时,俞江帆教授所在团队的 “面向靶向治疗的磁驱动微型机器人智能控制” 项目荣获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WU WEN JUN AI SCIENCE & TECHNOLOGY AWARD)”是我国智能科学技术领域唯一以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数学大师、人工智能先驱、我国智能科学研究的开拓者和领军人、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名誉理事长吴文俊(1919年5月12日-2017年5月7日)先生命名,依托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奖,具备提名推荐国家科学技术奖资格,被誉为“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代表人工智能领域的最高荣誉象征。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

喜讯 | 2021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公示!理工学院韩晓光教授、俞江帆教授分别获奖



理工学院共获批六项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省市联合基金项目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委员会发布关于2021年度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省市联合基金(粤穗、粤深、粤佛、粤莞)拟安排项目资金的公示,理工学院共有六个项目获批:2个重点项目立项和4个青年项目立项。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

喜讯 | 港中大(深圳)理工学院共获批六项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省市联合基金项目



李镇教授入选中国通信学会青托计划(2021-2023年度)

1月24日,中国通信学会青托计划(2021-2023年度)托举对象遴选情况在其官网公示,理工学院/未来智联网络研究院助理教授李镇入选中国通信学会2021-2023年度青托计划,荣获“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


中国通信学会2021-2023年度青年人才托举计划候选人需为信息通信领域一线科技工作者,重点支持量子信息、网络空间安全、天地一体化网络、大数据技术、云计算、5G/6G、未来网络、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创新能力、良好的科研潜质;在国内开展学术研究取得突出成绩、在国内期刊发表高水平研究成果等的青年科技人员。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

喜讯 | 理工学院/未来智联网络研究院李镇教授入选中国通信学会青托计划(2021-2023年度)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广东省未来智联网络重点实验室获批成立

3月8日,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发布关于2022年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拟安排资金公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广东省未来智联网络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正式获批准成立。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

喜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广东省未来智联网络重点实验室获批成立




第二季度

唐本忠教授被评为中国第一的化学家及中国第五的材料科学家

Research.com发布的全球顶尖科学家排名中,理工学院院长唐本忠教授在该榜单中被评为中国第一(世界第十)的化学家和中国第五(世界第二十四)的材料科学家。唐教授是聚集诱导发光原创性科学概念的提出者和该领域研究的引领者。


本次Research.com公布的全球顶尖科学家排名是基于对全球166880名科学家在Google Scholar和Microsoft Academic Graph的数据进行评选。Research.com作为全球科学研究的主要网站之一,提供自2014年以来有关科学贡献的可靠数据。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

喜讯 | 港中大(深圳)唐本忠教授被评为排名中国第一的化学家及中国第五的材料科学家



王学锋教授荣获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1年度校长模范教学奖

5月6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举办了2021年度颁奖典礼。王学锋教授荣获校长模范教学奖,以表彰他用真情教书,用真心育人的教育理念。校长模范教学奖的设立旨在表彰优秀教师和助教在教学中的模范表现,肯定了大学为学生提供高质量教育的承诺。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

喜讯 | 理工学院王学锋教授荣获2021年度校长模范教学奖



理工学院6位教授入选爱思唯尔“2021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4月14日,全球性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正式发布2021年“中国高被引学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该榜单以全球权威的引文与索引数据库Scopus作为中国学者科研成果统计来源,共计4701名专家学者上榜,分别来自523所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覆盖了10个教育部学科领域中的84门一级学科。理工学院共6位教授入选,分别为朱世平教授、蔡小强教授、黄建伟教授、崔曙光教授、赵俊华教授、许杰教授。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

喜讯 | 理工学院6位教授入选爱思唯尔“2021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俞江帆教授入选百度全球首份AI华人青年学者榜单

4月28日,百度学术全球首份AI华人青年学者榜单正式发布。俞江帆教授入选该榜单(AI +X领域)。(AI+X)榜单针对自动驾驶、机器人、量子计算、隐私安全、生物计算、城市计算、智能管理等多个AI驱动的前沿交叉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共遴选出50名优秀高潜力青年华人学者进入榜单。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

喜讯 | 理工学院俞江帆教授入选百度全球首份AI 华人青年学者榜单



雷顺波教授荣获IEEE Transaction on Smart Grid期刊最佳论文奖(2019-2021)

雷顺波教授在国际著名期刊IEEE Transaction on Smart Grid发表的论文“Resilient Disaster Recovery Logistics of Distribution Systems: Co-Optimize Service Restoration with Repair Crew and Mobile Power Source Dispatch”荣获最佳论文奖(2019-2021),并于5月4日在2021 Top 5 Papers of IEEE Transactions on Smart Grid Webinar上分享了获奖论文的研究工作。论文的作者还包括西安交通大学的陈晨教授、香港浸会大学的李钰鹏教授、香港大学的侯云鹤教授。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

喜讯 | 理工学院雷顺波教授荣获IEEE Transaction on Smart Grid期刊最佳论文奖(2019-2021)



理工学院6名学生获得美国贰陆基金会奖学金

美国贰陆集团(II-VI集团)公布了2021年美国贰陆基金会奖学金名单,理工学院共有6名同学获得奖学金(1000美元/人)。美国贰陆基金会奖学金的设立目的是为了鼓励学生追求从事物理、光电信息方面的职业,同时也肯定了学生在求学期间的优异学业成果。

获奖学生

韩炅皓

2019级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工程方向

包睿

2020级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工程方向

陶楚君

2020级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工程方向

张娜

2020级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工程方向

汪薇

2020级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博生

余思佳

2020级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硕士生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

喜讯 | 理工学院6名学生获得美国贰陆基金会奖学金



赵俊华教授领导学生团队获得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全国特等奖

5月14日-15日,第八届CNCEE总决赛成功举办,由周茜缘、费祥、毕弘哲、胡秋妤同学组成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本科生学生队伍荣获本科生组全国特等奖。同时,赵俊华教授、梁高琪教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本届大赛自2021年9月启动,共收到全国323所高校的5549支队伍报名参赛,涉及学生约11600人,通过22个赛区评比推荐,共有48组作品入围全国总决赛。经过两天角逐,最终决出5支本科生队伍与5支研究生队伍获得特等奖,19支本科生队伍与19支研究生队伍获得一等奖。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一起进入全国总决赛的内地高校还有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

喜讯 | 理工学院赵俊华领导学生团队获得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全国特等奖



蔡玮教授团队论文荣获ACM BSCI国际研讨会最佳论文奖

蔡玮教授团队发表论文荣获ACM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Blockchain and Secure Critical Infrastructure (ACM BSCI) 国际研讨会最佳论文奖。


ACM区块链和安全关键基础设施(BSCI)国际研讨会是ACM下属学会之一,主要是收集有关区块链和安全关键基础设施的相关场景的最新研究成果。它旨在鼓励工业界和学术界的研究人员、专家和学者在这个论坛上分享他们最近的研究、调查和发现。其颁发的最佳论文奖是由项目委员会(Program Committee)在本次会议的优秀论文中依论文品质及原创性中提名,经评奖委员会经过激烈评选后提名一篇论文获得该奖项。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

喜讯|理工学院蔡玮教授团队论文荣获ACM BSCI国际研讨会最佳论文奖



崔曙光教授当选IEEE移动计算期刊(TMC)主编

理工学院校长学勤讲座教授、未来智联网络研究院院长、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崔曙光教授当选IEEE移动计算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TMC)的新一任主编(Editor-in-Chief),任期自2023年1月开始。同时,崔曙光教授也将担任IEEE计算机协会期刊运营委员会(Computer Society’s Transactions Operations Committee)成员。


IEEE(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是全球最大的专业学会,其主办的学术期刊均具有很高的学术影响力。IEEE移动计算期刊TMC是由IEEE电路与系统协会(Circuits and Systems Society)、IEEE信号处理协会(Signal Processing Society)、IEEE通信协会(Communications Society)和IEEE计算机协会(Computer Society)联合主办。TMC也是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的计算机网络领域的三大核心期刊之一,属于CCF A类期刊。期刊侧重于架构,支持服务,算法/协议设计和分析,移动环境,移动通信系统,应用和新兴技术等关键问题。


期刊的核心主题包括:通信、网络和广播技术,计算和处理,信号处理与分析。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

喜讯 | 理工学院/未来智联网络研究院/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崔曙光教授当选IEEE移动计算期刊(TMC)主编



黄建伟教授当选亚太人工智能学会会士

黄建伟教授当选亚太人工智能学会(Asia-Pacific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ssociation,以下简称AAIA)会士,以表彰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杰出贡献。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

喜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黄建伟教授当选亚太人工智能学会会士




第三季度

由黄建伟教授担任主编的期刊IEEE TNSE 2021年度影响因子攀升至5.033!

6月28日,科睿唯安发布了2021年度《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简称JCR),由我校校长讲座教授、协理副校长(拓展事务)黄建伟教授担任主编的IEEE网络科学与工程汇刊(IEEE Transactions on Network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最新影响因子为5.033,较2020年的影响因子3.894有了显著提升,同时在JCR Q1分区多个分类排名中名列前茅!


IEEE TNSE是网络科学领域的顶级期刊,横跨通信、社会、生物等多个研究领域,致力于探讨网络科学的理论和应用,以及构成网络系统中各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期刊涵盖的网络类型包括物理和工程网络、信息网络、生物网络、语义网络、经济网络、社会网络和生态网络等。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

喜讯 | 由理工学院黄建伟教授担任主编的期刊IEEE TNSE 2021年度影响因子攀升至5.033!



黄建伟教授与其合作团队于ACM e-Energy 2022国际学术会议获最佳论文奖

黄建伟教授和普渡大学林晓俊教授的合作团队发表了一篇题为“Distribution-Level Markets under High Renewable Energy Penetration”的论文。研究成果发表于ACM e-Energy 2022国际学术会议并获得最佳论文奖(Best Paper Award)。该工作探究了可再生能源市场在配电层(distribution-level)的应用,为其建立更高效公平的市场提出了深刻的见解。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

喜讯 | 黄建伟教授与其合作团队于ACM e-Energy 2022国际学术会议获最佳论文奖



金融工程专业本科生柯舒麟参与的科研论文被IEEE JSAC国际期刊接收

金融工程专业本科生柯舒麟参与的科研项目论文被国际学术期刊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IEEE JSAC) 接收。


JSAC系由IEEE通讯协会出版的同行评审的月度期刊,创办于1983年,专注于通讯技术,属于中科院JCR期刊Q1分区,也是CCF计算机网络领域三个A类期刊之首,2019年的影响因子为9.302。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

喜讯 | 金融工程专业本科生柯舒麟参与的科研论文被IEEE JSAC国际期刊接收



周艳教授荣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18届高等院校青年科学奖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18届高等院校青年科学奖及教育教学奖颁奖活动在北京和香港连线举行。经严格评审,共118所高校的172名教师获得第18届高等院校青年科学奖和教育教学奖,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周艳教授荣获青年科学奖二等奖。


据了解,霍英东教育基金会成立于1986年,以“扶植新秀,奖掖群贤”为宗旨,资助和奖励在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中做出优异成绩的高校教师。为契合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和高等教育发展需求,自18届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对奖励项目实施重大改革,特设青年科学奖,旨在奖励长期从事一线科学研究工作,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有突出成就,并取得重要原创性科研成果的青年教师。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

喜讯 | 理工学院周艳教授荣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18届高等院校青年科学奖



韩晓光教授和吴辰晔教授入选2022 CCF-腾讯犀牛鸟基金名单

2022CCF-腾讯犀牛鸟基金5月15日发布,共收到来自120余所高校的281份申请,最终评选出31位学者入选本年度科研基金,18位学者入选创意基金。其中,韩晓光教授、吴辰晔教授入选科研基金名单。


CCF-腾讯犀牛鸟基金于 2013 年由腾讯公司和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共同发起,致力于面向海内外青年学者搭建产学研合作及学术交流的平台。自2013年CCF-腾讯犀牛鸟基金首次发起以来,已发布190多项研究命题,资助开展200余项科研基金项目和近140项创意基金项目,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800余篇,申请国际国内专利300多项。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

喜讯 | 理工学院韩晓光教授和吴辰晔教授入选2022 CCF-腾讯犀牛鸟基金名单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魏文青同学获2022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个人单项铜奖

8月21日,第十三届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顺利落幕。理工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大二学生魏文青获得2022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周炜良奖(代数、数论与组合方向)铜奖”。


本届大赛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高校学生参赛,共评选出68个奖项,其中个人单项奖56项,包括华罗庚奖(分析与偏微分方程方向)、陈省身奖(几何与拓扑方向)、周炜良奖(代数、数论与组合方向)、林家翘奖(应用与计算数学方向)、许宝騄奖(概率统计方向)、赫尔曼·外尔奖(数学物理方向),个人全能奖(丘成桐奖)5项和团体奖7项。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

喜讯 |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魏文青同学获2022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个人单项铜奖



理工学院共8名教授入选“2022全球学者学术影响力排行榜”

8月31日,“2022全球学者学术影响力排行榜”名单发布,中国共9044名学者上榜,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有15名学者入榜,其中8名学者为理工学院教授,他们是:唐本忠教授、朱世平教授、倪维明教授、崔曙光教授、黄乃正教授、黄建伟教授、许杰教授、周艳教授。值得注意的是,理工学院院长唐本忠教授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化学学科入榜,全球排名第76,中国排名第三。


“全球学者库”是以全球学者为主线,采集、加工和组织学术论文而形成的新型学术文献查询和分析系统,可以对全球学者进行文献检索和人才价值评估。用户可以通过关注某些学科领域的顶尖人物而持续追踪该领域的学科进展和研究前沿。经过近期的数据扩容,当前全球学者库共收录了国内外主流学术期刊6万余种,收集的期刊论文及会议论文总量共计约1.5亿篇,并以每天添加12000余篇中外论文的速度递增。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

喜讯 | 理工学院共8名教授入选“2022全球学者学术影响力排行榜”



理工学院共获2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结果公布,理工学院共获22项资助,其中面上项目8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4项。资助金额共计829万元。我院国自然项目立项数再次创下历年新高,实现了立项数和经费资助额的“新突破" !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

喜讯 | 港中大(深圳)理工学院共获2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类脑智能关键技术及系统研究顺利通过验收

8月30日,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牵头,联合省内外9所院校申请的项目“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类脑智能关键技术及系统研究”顺利通过广东省科技厅组织的验收。该项目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承担的第一个省级重大项目,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教授/未来智联网络研究院院长崔曙光教授担任项目总负责人,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作为牵头单位,团队包括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北大、中科大、浙大等10所院校在相关领域的多个一流科研团队。团队分为四个课题,围绕类脑功能建模、类脑关键器件、类脑计算、类脑网络等前沿交叉领域展开研究,为未来智联系统提供强大的基础算法支撑。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

喜讯 |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类脑智能关键技术及系统研究顺利通过验收



李玉田教授荣获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2年师风师德优秀奖

9月28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举行了2022年师风师德优秀奖暨深圳市教育优秀奖颁奖仪式,表彰在师风师德与教育工作中表现优异的教师。理工学院李玉田教授荣获2022年师风师德优秀奖。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

喜讯 | 理工学院李玉田教授荣获2022年师风师德优秀奖




第四季度

计算机工程方向本科生姚南君与林泽昕两篇一作论文被《IEEE计算社会系统汇刊》和IEEE多媒体信号处理国际研讨会接收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计算机工程方向本科生姚南君与林泽昕为第一作者的两篇论文分别被《IEEE计算社会系统汇刊》和IEEE多媒体信号处理国际研讨会接收。两篇论文均以区块链零知识证明游戏《黑暗森林》为研究对象,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展开社会与文化层面的观察分析。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

喜讯 | 理工学院本科生姚南君与林泽昕两篇一作论文被《IEEE计算社会系统汇刊》和IEEE多媒体信号处理国际研讨会接收



赵俊华教授团队参与的IEEE P2781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9月30日,IEEE标准协会(IEEE Standards Association)正式发布了IEEE P2781国际标准“IEEE Guide for Load Modeling and Simulations for Power Systems”(电力系统负荷建模与仿真)。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赵俊华教授和梁高琪教授团队作为IEEE P2781工作组重点参与成员,全程参与了该标准的起草、编制、修订等环节。该标准的正式发布加强了我国在电力负荷建模与仿真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和主动权,提升了中国电力行业的国际影响力,为推动中国电力行业标准走向国际化做出积极贡献。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

喜讯 ∣ 理工学院赵俊华教授团队参与的IEEE P2781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理工学院共26名全职教授入选2021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最新发布2021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21),该榜分为两个榜单,分别为“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career-long impact)和“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single-year impact)榜单,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共26名全职教授荣登两榜,人数约占我院全职教职人员30%!入选学者数量再创新高!


该排名由美国斯坦福大学John P.A. Ioannidis教授团队发表并由Elsevier旗下Mendeley Data发布。Ioannidis团队基于Scopus数据库,使用了一个综合六种引用指标的打分,通过对世界科学家和科学学科的标准化引文指标数据库的长期系统研究,从850多万名科学家里,涵盖文、理、工学科,包括了22个领域和176个子学科,考虑到不同子研究领域的差异,提供了衡量科学家长期科研表现的指标,力求更客观的反映学者的影响力。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

喜讯 | 理工学院共26名全职教授入选2021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黄建伟教授荣获2022年IEEE认知网络技术委员会论文贡献奖

我校校长讲座教授、协理副校长(拓展事务)黄建伟教授荣获2022年IEEE认知网络技术委员会(TCCN)论文贡献奖,以表彰他在无线网络优化和频谱分享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


TCCN于2007年6月成立,主要研究将人工智能设计思想(感知、学习/推理、决策/自适应环路)和技术方法(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应用于通信与网络系统设计,旨在为其成员建立认知网络研究和政策标准制定的平台,共同促进技术交流,解决技术挑战,推动技术发展,成为引领认知无线电、认知网络和动态频谱开放等关键技术发展的中坚力量。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

喜讯 | 黄建伟教授荣获2022年IEEE认知网络技术委员会论文贡献奖



唐本忠教授和张瑞教授入选2022年全球顶尖科学家榜单

国际学术网站Research.com公布 “2022年全球顶尖科学家” 排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唐本忠教授和张瑞教授入选该榜单。


唐本忠教授在“2022全球顶尖科学家”排名中位列中国第4(世界排名第263),并在化学领域位居中国第1(世界第10),材料科学领域位列中国第5(世界第25)。



张瑞教授在“2022全球顶尖科学家”排名中位列新加坡排名第5(世界排名第965),并在电子与电气工程领域位列新加坡第1(世界第9)。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

喜讯 | 港中大(深圳)唐本忠、张瑞入选“2022年全球顶尖科学家”榜单



张焯然教授团队在美国生殖医学年会中获得最佳视频奖二等奖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的张焯然教授团队独立成果“IDENTIFYING VIABILITY OF IMMOTILE SPERM AT ONE GLANCE: SPERM VIABILITY CLASSIFIER POWERED BY DEEP LEARNING”在美国生殖医学年会中获得Video Presentation Award-Second Place。理工学院为该工作第一单位,张焯然教授团队研究助理江傲俊、王佳琦为该成果主要参与作者,张焯然教授作为独立通讯作者,多伦多大学孙钰院士、罗湖区人民医院赵焕主任为合作作者。


该奖项原名年度最佳技术成就奖(Award in Technical Achievement)。根据ASRM官网公布的近五年获奖信息,此次获奖为张焯然教授团队继2020年单精子优选、2021年胚胎评估以来,连续三年第三次获此奖项,此工作也为近五年内地高校唯一一次获此殊荣。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

喜讯 | 理工学院张焯然教授团队在美国生殖医学年会中获得最佳视频奖二等奖



王方鑫教授入选中国通信学会青托计划(2022-2024年度)

11月8日,中国通信学会青托计划(2022-2024年度)托举对象遴选情况在其官网公示,理工学院/未来智联网络研究院助理教授王方鑫入选中国通信学会2022-2024年度青托计划,荣获“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


本届项目拟资助对象为32岁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通信学会资助对象需为信息通信领域或相关交叉领域一线科技工作者,具有创新、求实、协作、奉献的科学精神和优秀的学风道德,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良好的科研潜质,在信息通信领域取得较为突出的科研成果。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

喜讯 | 理工学院/未来智联网络研究院王方鑫教授入选中国通信学会青托计划(2022-2024年度)



唐本忠教授和张瑞教授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

11月15日,科睿唯安(Clarivate)发布了2022年度全球 “高被引科学家” (Highly Cited Researchers)榜单,来自全球69个国家和地区的6938名科学家入选该榜单。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唐本忠教授和张瑞教授成功入选该榜单。这是唐本忠教授连续第九年入选该榜单;也是张瑞教授连续第六年入选该榜单。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

喜讯 | 热烈祝贺理工学院唐本忠教授和张瑞教授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市群体智能驱动的低碳能源网络重点实验室获批成立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发布了关于2023年度市重点实验室组建拟资助项目的评审结果,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协理副校长黄建伟教授牵头的深圳市群体智能驱动的低碳能源网络重点实验室(Shenzhen Key Laboratory for Crowd Intelligence Empowered Low Carbon Energy Network)正式获批成立。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

喜讯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市群体智能驱动的低碳能源网络重点实验室获批成立



理工学院获批1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3项粤深联合基金项目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委员会发布关于2023年度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自然科学基金拟安排项目资金的公示,本年度理工学院共有11个项目获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包括杰出青年项目2项,面上项目9项。此次省自然科学基金的立项数和资助金额均远超往年,创历史新高。


同时,在2022年度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省市联合基金拟立项项目的公示中,理工学院共有3个项目获批粤深联合基金。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

喜讯 | 理工学院获批1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3项粤深联合基金项目



张纵辉教授当选IEEE会士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助理院长张纵辉教授以分布式优化方法及其在信号处理与无线通信的贡献(for contributions to distributed optimization method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signal processing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当选2023年IEEE会士。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

喜讯 | 理工学院张纵辉教授当选IEEE会士



理工学院3名全职教授荣获2022年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奖项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第二十届年会会议上颁发了各大奖项。罗智泉教授因其在大规模无线网络性能优化方面的杰出贡献荣获王选应用数学奖;王筱平教授成功当选2022年CSIAM会士,旨在表彰他在微磁计算的算法,多相流的移动接触线模型理论和模拟,拓扑优化的高效算法等的研究上做出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就;王东教授“复杂自由界面问题的建模与模拟”项目入选首届CSIAM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该项目主要针对图像分割,拓扑优化,材料及流体等与自由界面运动相关问题的建模与高效模拟展开研究。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

喜讯 | 理工学院三名全职教授荣获2022年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奖项



智能低碳项目团队提出世界首个基于碳卫星估算碳排放的人工智能模型

赵俊华教授和黄建伟教授团队提出了世界首个基于碳卫星估算碳排放的人工智能模型。这项研究可以用于基于碳卫星的区域和企业碳排放准实时监测,并有效核验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数据。同时也为实现从碳卫星碳浓度数据中提取人类活动产生的排放数据提供了新的认识和研究策略。为未来通过下一代碳卫星星座网络实现全球碳排放的高时频、高定量、高覆盖观测打下了基础。


该项成果受到了包括光明日报、国务院新闻办官网、中国新闻网、凤凰卫视、深圳卫视等多家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

智能低碳项目团队提出世界首个基于碳卫星估算碳排放的人工智能模型



李镇教授团队入选深港澳科技计划A类项目并在A类会议AAAI-23上发表两篇文章

理工学院/未来智联网络研究院李镇教授领导的深度比特实验室联合香港中文大学联合申报的“深度学习辅助的RNA蛋白结构预测以及蛋白高亲和性RNA设计”项目入选2021年深港澳科技计划A类项目,2021年度深圳及香港高校的众多申请中仅有15项入选项目。


同时,李镇教授团队的两篇文章论文被CCF-A类顶级会议AAAI 2023收录。AAAI全称为国际先进人工智能协会(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的顶级会议,据最新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目录,AAAI为人工智能领域的A类会议,AAAI2023共接收8777篇投稿,接收论文1721篇,接受率仅为19.6%。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

喜讯 | 理工学院/未来智联网络研究院李镇教授团队入选深港澳科技计划A类项目并在A类会议AAAI-23上发表两篇文章



周艳教授荣获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1年度青年科研奖

11月28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第一届科研奖颁奖典礼成功举办。经科研奖评选委员会决议,授予大学六位教授2021年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杰出科研奖”和“青年科研奖”。理工学院周艳教授荣获2021年度青年科研奖。


科研奖评选委员会经徐扬生校长提名成立,由罗智泉副校长担任委员会主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于2021年设立科研奖,分设“杰出科研奖”和“青年科研奖”,奖项设立旨在为建立、完善科研激励和竞争机制,奖励优秀的科研成果,激发全校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

喜讯 | 理工学院周艳教授荣获2021年度青年科研奖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研究生吴晨睿一作论文被2022 IEEE卫星计算大会接收并获最佳学生论文奖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研究生吴晨睿在IEEE Satellite 2022上以口头演讲发表的论文《DSFL: Decentralized Satellite Federated Learning for Energy-Aware LEO Constellation Computing》被2022 IEEE卫星计算大会接收并获最佳学生论文奖(Best Student Paper Award)。吴晨睿为此论文的第一作者,王方鑫教授为此论文的通讯作者。


该工作探究了联邦学习在卫星计算这一通信场景的应用,为促进协作式机器学习和卫星网络的融合提供了深刻的见解。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

喜讯 | 理工学院研究生吴晨睿一作论文被2022 IEEE卫星计算大会接收并获最佳学生论文奖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本科生陈昕宇一作论文被JCR一区期刊《Nanomaterials》接收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本科生陈昕宇为第一作者的题为“POViT: Vision Transformer for Multi-objective Desig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hotonic Crystal Nanocavities”论文被JCR一区期刊《Nanomaterials》接收,指导教授为理工学院的张昭宇教授、数据科学学院的张寅教授以及数据科学学院/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的李文烨教授。


本篇论文以基于自注意力的深度学习transformer模型为工具,对新一代微纳半导体激光器芯片进行了高效、准确的表征和模拟,为下一代大数据+AI辅助的EDA光电设计软件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助于我国打破西方国家对芯片设计软件常年的垄断局势。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

喜讯 | 理工学院本科生陈昕宇一作论文被JCR一区期刊《Nanomaterials》接收



崔曙光教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2022年重大项目立项信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联合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申请的“语义通信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重大项目正式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立项资助。


本项目合作单位包括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与浙江大学,依托于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国家重点实验室、“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创新中心、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未来智联网络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家智能信息处理创新引智基地、“信息感知技术”国家协同创新中心、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电子系无线多媒体通信实验室、鹏城国家实验室新一代无线通信基础研究室等,汇聚了相关领域的学术骨干,形成了由院士和国家级人才组成的多学科交叉团队。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

理工学院/未来智联网络研究院 崔曙光教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



帅志刚教授当选中国化学会第三十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12月18日,中国化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化学会第三十一届理事会和中国化学会第二届监事会。在随后召开的中国化学会第三十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选举产生第三十一届理事会理事长和副理事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帅志刚教授当选中国化学会第三十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

喜讯 | 理工学院帅志刚教授当选中国化学会第三十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回首过去辉煌,展望未来精彩;

  新岁序开,共赴新程!




学院简介

理工学院(School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简称SSE)成立于2015年。学院秉承香港中文大学优良的学术传统,沿用香港中文大学已有的严格质量控制体系,结合国际学科发展趋势,与多所世界著名大学展开合作,借鉴海外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定位于战略性新兴理工学科,招聚世界级的教授队伍,构建中西方结合的独特学习环境,培育新一代具备专业知识、多元才能和国际视野的科技领导人才。


目前,理工学院共开设7个本科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待批)、化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由电子信息工程更名)、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金融工程(与经管学院、数据科学学院联合开办)。此外,学院设有两个授课型硕士项目:供应链与物流管理高级管理人员硕士、通信工程硕士,以及5个研究型哲学硕士-博士项目:计算机与信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数学、能源科学与工程、物理(2023年招生)。各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注重对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开设毕业设计、研究项目、实验课、实地考察等课程。


师资力量方面,理工学院采用全球招聘方式,以严谨的筛检程序选拔优秀人才,包括国内外两院院士、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学会会士 (IEEE Fellow)、国家级省市区各类高层次人才。师资队伍具备国际一流科研和教学能力,在专业领域具有广泛、杰出的学术影响力。


我们致力于创造、增进及传播知识,培育勇于创新、高瞻远瞩、严于律己、具备全球视野并努力改善业界和社会的科学家、工程师和领袖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全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贡献社会,造福人类。


我们的愿景是努力成为区域、全国及国际公认的一流科学与工程学术中心,并在中英双语、全球视野及跨学科的教育教学、学术成果及社会贡献等诸多方面,均达到卓越水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SSE理工学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