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来拯救高层住宅建筑的消防安全?
高层建筑火灾时有发生,亡人火灾亦有之!
元凶又是谁?
根源在哪儿?
找不到问题的根源,
分析
事前火灾防范工作没“做牢”,
甚至压根没有去做,
火灾时自救不力,
人员自救能力弱,
甚至放弃自救,
消防安全,
只有,我们都做到了才会安全!
——消防安全,要靠我们所有人!
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需要自己尽全力去防守!
怎么做?
首先,要自查所居住的建筑内公共区域的消防安全情况,有人会问,和自家有什么关系,关系大了去了,比如说,公共区域会成为火场,火灾中的烟气,烟气通过缝隙蔓延,将致人于危险之中:
1、查一查你所居住的建筑内是否配置了灭火器:
按照消防技术规范要求,每层楼都需要配置灭火器,而且还不能少于2具,灭火器不能跨越楼层,就是说,本层的灭火器,不能挪到别的楼层。灭火器需要按照消防要求进行检测维护,以确保使用性能。
2、查一查消火栓配件是否齐全,并每月有人检查:
室内消火栓配件要齐全,并且要定期检查。确保火警时能正常使用。
消火栓阀门要处于正常开启状态,要有水、有压力,这个需要专业人士去检查,也就是懂消防设施的人去检查。
3、查一查楼层疏散指示、应急灯是否正常工作:
指示标志正常工作时通电要正常,且断电后要能正常工作。能够指引居民寻找安全出口。
4、查一查楼道内设置的火灾报警装置是否正常工作:
楼层内一般设置感烟探测器和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声光警报这些设备。
感烟探测器和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正常工作时指示灯是闪烁状态,火警时指示灯常亮。
如果不闪烁,说明设备故障或系统瘫痪。
如果常亮,说明是火警状态,如果现场无烟气,说明是误报,可能是灰尘或昆虫进入探测器内部造成。
这一点很重要:如果设备故障或系统瘫痪,楼道内有烟气,小区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不能及时接收到火警信息,将严重威胁住户的生命安全。
有网友会说,楼道内没有可燃物,不会有火灾。那可不一定,居民家会发生火灾,烟气会通过入户门蔓延到楼道内,进而蔓延到本层其他住户室内,还会通过楼梯间蔓延到其他楼层。
有些住宅楼,虽然感烟探测器正常工作,可控制室值班人员不是持证上岗,不会处理火警的情况也是很普遍的!
举例:居民家中发生火灾,烟气通过入户门门缝蔓延到走道内,楼道内感烟探测器报火警了,值班人员未能在3分钟内确认。结果呢?其实火灾发生了多久?
至少10分钟以上!
为什么这么说?
住宅入户门高度一般2.1米,层高2.8米,入门户上面还有0.7米的空间,门缝比较小,只有少量烟气能蔓延到室外,也就是说,如果住户室内未安装探测器,楼道内烟感报火警时,火灾已经发生了一段时间,极有可能进入轰燃阶段!!!!去年发生的一起高层住宅建筑亡人火灾,就是这个情况!!!教训极其惨痛!!!!
5、查一查楼梯间的那道门能不能自动关闭:
» 您身边的那道“门”安全吗?| 十起典型火灾的经验教训!您一定要知道
测试方法:打开楼梯间的那道门,看能不能自动关闭,且没有缝隙。
能自动关闭的那道门有什么用?
防烟用!
居民楼内发生火灾后,烟气会迅速蔓延到楼道内、楼梯间内。
而楼梯间,是火灾时安全疏散通道,一旦楼梯间内有浓烟,那就不能在无防护措施的通过楼梯间疏散。
现实中,有些小区楼梯间的那道救命门,压根就不符合消防要求,没有闭门器!!!!
有些小区通往屋面的安全出口是锁闭状态!!!
6、查一查电缆井缝隙防火封堵情况:
一定不能用水泥封堵!
7、查一查楼梯间内、走道内,有没有堆放杂物,特别是可燃物:
堆放可燃物的地方可能成为火场;其他非可燃物影响人员安全疏散。
比如:电动自行车不能在楼梯间、走道内充电,有可能发生火灾!!!
8、查一查地下室有无设置宿舍情况:
有些小区地下室设置有小商业,集中宿舍。
9、查一查楼梯间内是否设置仓库:
10、查一查可燃性保温材料、周围可燃性物质与外墙的距离:
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阻燃性能有了明确、更高要求,但是该规范自2015年5月1日实施。也就是说,目前使用的绝大多数高层建筑所使用的保温材料都是可燃性的。
在日常中要防止外墙保温材料被外部“火源”引燃,要与周围“火源”保持安全距离,也就是杜绝可燃物与火源接触的机会。“火源”主要有,主要指间接火源:电动车充电棚(有些小区,充电棚直接贴临住宅建筑)、空调模块机组、霓虹灯、户外屏等等。
» 没想到“你”竟然以这样的方式上头条!| 如何浇灭建筑外墙这把火?
11、查一查消防车通道、消防扑救面是否被占用,设置障碍物。
» “消防车通道”岂是你想占就能占的?| 消防车通道该如何监管?
12、小区内存在火灾隐患,应该怎么办?
应该督促物业服务单位去整改!
发现隐患应当告知物业服务单位去整改,以确保消防安全!
也可以拨打96119进行举报!
» 涨姿势 | 原来119、96119、12119电话的区别这么大
其次,要自查自家消防安全情况,确保自家人消防安全:
1、家中安装独立式火灾探测器,有条件的可以配置灭火器、防烟面罩。
2、正确使用家用电器,不私拉乱接电线,睡前、离家前关闭电器电源,使用阻燃电气(器)、可燃物与电气(器)保持距离(特别是手机充电器)。
不在家中为电动车充电。
» 这篇文章@你 电动车充电这事真不能小觑,事关大家生命财产安全!!!
3、正确使用燃气,定期清理油烟罩,更换橡胶软管,使用时不离人,使用后关阀门。
4、制定应急预案,掌握避险要领,切勿盲目逃生。
消防安全,需要全民参与~